我不成仙(下)——时镜
时间:2018-11-30 09:11:23

  届时,随时都会面临问心道劫!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灰飞烟灭了。
  更不用说,见愁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魂魄不全。
  上次去过了极域虽然补全了一部分,可并未完整,魂珠上还留有小小的一道裂缝,在极域修魂境界虽然已经过了玉涅,可她对所谓的“问心”道劫半点信心都没有。
  出窍以下,全无敌手;一到问心,必死无疑。
  也就是说,如果不想死在出窍问心之上,她最好就在这下面,不要走上台阶修炼。否则境界突破太快,不用谢不臣来杀,她自己就会死。
  可守在下面,又有什么区别?
  谢不臣二十倍的时间流速修炼着,她若不修炼,只怕离开须弥芥子之日,便是丧命之时!
  别无选择!
  见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露出了一分有些慨叹的苦笑:还记得,昔年路过西海广场九重天碑之时,曾听人说起,曲正风困囿于元婴巅峰四百年,一直未能突破。
  当时她没有什么想法,如今才隐隐有了几分理解。
  不是不能突破,而是曲正风心障未去,一直强行压制自己的境界,没有突破罢了。
  他在等一个可以破去心障的时机。
  心障一去,境界便迅速地拔起,实力之强横,才能震慑整个明日星海。
  昔日之曲正风,与今日之自己,何等相似?
  曲正风能强行压制将自己的境界压制在元婴巅峰,几乎长达四百年。那么……
  她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见愁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还是笑了一声,抬步踏了上去。
  一步,一级。
  一步,一级。
  ……
  最后,脚步停下时,也稳稳地站在第二十级的台阶上,恰好与谢不臣隔空而望!
 
 
第399章 脱困与遭遇
  这一刻, 谢不臣有抬起头来看她一眼。
  那眼神之中隐隐藏着几分打量, 但仅仅是下一刻,便收回了目光, 也收拢了心思, 将全副的心神都沉浸入了修炼之中。
  双手无声地结印, 便有五彩的微光,从他指尖冒出。
  应该是在尝试着“大五行破禁术”了。
  见愁一眼就能看出端倪来。
  此术的种种法门, 方才在那一卷《青峰庵四十八记》上, 她已经得以一窥,且自身的衍算能力并不弱, 所以对此术的种种表象十分清楚。
  只是,她也很清楚, 这术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果然,那五彩的微光只维持了短短不到一息的时间,便如同撞到了某种瓶颈一样,顷刻从谢不臣手指之间消散。
  他两道眉瞬间就皱了起来,垂眸看着自己双手十指, 陷入了思索。
  已经突破到了元婴初期的谢不臣, 且拥有着对术法极佳的领悟天赋, 尝试此术也不过能维持一息,连一点点威力都没展露出来。
  此术……
  比她想的还要棘手。
  见愁盘坐下来, 还未亲自上手尝试, 便已经从谢不臣初次尝试的结果之中有了心理准备:这极有可能拯救他们的“大五行破禁术”, 只怕是块异常难啃的骨头。
  屏气凝神, 魂灵之气敛尽。
  见愁脑海中所有杂念,瞬间都摒除了个干净,整个人、整颗心,一片通明,如同雪后的晴空,找不到半点的阴影。
  周遭灵气,在十指结印转动之间,朝着她掌心汇聚。
  “嗡……”
  轻微的嗡鸣之声,立刻在这第二十层台阶之上响起,拍打着空气,也传递到了她的耳边,震动着她的耳膜。
  大五行破禁术,并不像是他们寻常接触的中域术法,反倒有些类似于他们曾在卷宗之上看到的过的阴阳两宗的术法。
  天地有两仪,万物分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因素需要协调共生,才能彻底施展出此术的威力。
  见愁以往也从未接触过阴阳两宗的术法,只对他们修行的一些基础有过了解,可并没有着意修行过。
  她只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修为和天虚之体的特殊之处,勉力维持。
  五色的光芒,便代表着那五行之术,她竭力随着术法之中的指示保持五行之间的协调。
  可没料想,其中某一道金色的光线,忽然向着蓝色的光线涌去!
  其变化的速度之快,让见愁根本来不及反应。她瞳孔一缩,便眼睁睁看着原本在自己掌心之中已经达到平衡的五色光芒瞬间崩毁!
  金色变成了蓝色,蓝色变成了绿色,绿色变成了红色,红色最终又变成了深黄……
  “嗡!”
  化为乌有。
  见愁掌心之间,顿时什么都不存在了。
  刚才那五色的光芒,快得像是一场幻觉。
  纵使她有元婴后期的修为,更有可以随心所欲使用道印的天虚之体,可竟也无法多维持上哪怕片刻!
  从头到尾,也不过只比谢不臣多了那么一息而已。
  与方才的谢不臣一模一样,见愁的眉头,也立刻皱了起来。
  这时候,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显然,这是一种与他们先前所接触的所有术法完全不同的道印,根本没有任何修炼的先例可循。
  “五行之术,迥异于中域种种寻常道印,自成一体。”
  谢不臣方才试验,只唤出了微光,见愁所试验的则多上一息,他虽旁观,却也隐隐能看出其中的变化与不同来。
  “阴阳两宗皆认为,天地万物皆可以五行区分构成,五行之间,相生又相克。此道印,便是要借五行相生相克之力,强破空间之力。看来,要习此术,还要先学五行。”
  “天地有阴阳,万物分五行。五行之术乃阴阳两宗修行之根基所在,但两宗对峙由来已久,即便在崖山藏经阁,与此有关的道书也极少。”
  见愁想起自己所知来,同时也在自己记忆中那极域旧宅的藏书里搜寻。
  “即便凭借你我二人,要穷尽其中变化,将其相生相克之理理解透彻,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那也没有办法了。”
  毕竟他们两人现在就被困在此术,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努力寻求解脱之法,谢不臣倒是看得很开。
  “谁让,此间最不缺的,便是时间呢?”
  是啊……
  见愁闻言,不由得抬首朝着上面看去,两人中间搁着一尊宝相庄严的释迦牟尼像,头顶流苏似的金光依旧洒落,将他们笼罩。
  在这样恒久不变的光芒里,似乎连时光的流逝都被忘却。
  此间,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可对他们来说,这恰恰也是最缺的。
  见愁方才结印的双手重新分开,向着两边的膝盖垂落,轻轻搁在了上面,垂眸闭目的那一刻,眸中衍算的光芒已起。
  “还是先推算一番试试吧。”
  谢不臣也无异议,略略点头,便也闭上了双眼。
  修士的灵识,是极为强大的,更不用说这两人本就是天纵奇才,其衍算的速度即便是寻常出窍期的修士见了,也要叹为观止。
  可五行之理看似简单,却几乎穷尽了阴阳两宗历代先辈的智慧。
  于简单中见翻覆,于多元中见单一。要推算起来,几乎浩如烟海!
  只是他们两个,就算再天才,又哪里能与阴阳两宗历代的先辈相比?
  所以在这二十级台阶上,两人不过才各自推衍了四五日,便遇到了平静,也走入了死角,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往下推一步。
  这时候,两人便睁开了眼来,目光却是自然又不约而同地落到了对方的身上。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更何况是在这种两人的生死都被绑在了一根绳上的时候?
  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矫情之处,谢不臣直接言明自己推衍到哪一步便被困住,见愁也对自己推衍之中遭遇的矛盾之处直言不讳。
  人与人之间,即便再相似,也有很大的不同,何况乎内心与头脑深处的思维和想法?
  有时候一个人想不通的地方,另一个往往有不一般的奇妙之见。
  此刻被困在佛塔之中的两个人,更是理解力超乎常人的天才,往往只三两句的交流,便能令对方获益匪浅,甚而茅塞顿开。
  接着,便重新埋头推衍自己的。
  阴阳两宗的五行体系,实在是自成一派。
  这种感觉就像是将自己原本的所学所知都摒弃掉,从一片空白,重新开始。其难度,可以说与见愁当初落入极域时要重新以魂修方式开始的处境一模一样。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个体系的复杂程度。
  完全超乎了她与谢不臣的预料!
  两个人原本是各自推衍各自的,中间遇到什么不解之处再提出来一并思考解决的方法,可越到后面,他们越能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人能推衍完善的。
  迫不得已之下,两人终于还是分工合作了。
  一如当初在青峰庵隐界。
  由浅入深易。
  在花费了小半个月衍算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原本的一切都推翻,重新制定了方向。
  由见愁负责推衍五行相生,谢不臣推衍五行相克,最后再将其合在一起推衍穷尽其变化。
  如此一来,速度便快上了许多。
  两人虽然对对方都心存芥蒂,并不想与对方“论道”,可这生死关头,若在某些关键的地方有所保留,甚至是藏私,那么等待他们两人的结局显然不会很美好。
  所以即便心里再不乐意,他们也向对方完全地展示着自己对五行的了解和领悟。
  不管是对谢不臣还是对见愁,这种过程和体验都极为复杂,犹如蜜糖包裹砒i霜。
  一则对方的理解和领悟,都极为高超,往往能使自己有闻道一般的愉悦。
  甚至偶然会陷入忘我之境,仿佛两人全无仇怨,只是两个一心要参透某大道的普通修士。
  二则沉浸甚而着迷之余,又不免清醒。
  对方的衍算与领悟越是高超,他们各自心中升起的忌惮也就越强,暗中的杀意便也越浓。
  谢不臣还是那个有才华的谢不臣,见愁也还是那个领悟力超群的见愁。若没有人间孤岛一番谁也无法忘记的深仇大恨,没有这一番宿命的纠缠……
  他们两人,即便做不成夫妻,至少也能成契合的知己。
  到底还是可惜了。
  推衍之余,见愁心里不免也生出几分怪异的世事弄人之感,只是更多的感慨也没有了。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改变,她也不会去改。
  不管是她,还是谢不臣,都不会放弃内心既定的方向。
  时间,便在两人这既令人向往、又隐隐透着几分冷淡与微妙的论道中,飞快地流逝。
  整整过去了二十年,两人才穷尽了五行变化之理。
  而两人的修为,也子啊流逝的时光之中,有了一定的提升。只是因为两个人的心思都没在修炼上,所以这提升并不明显。
  研究透了五行之理后,“大五行破禁术”的奥秘,才算清清楚楚地展露在了两个人的眼前。
  见愁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此术的关键,在于“平衡”。
  五行之力必须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并且还不能让其中一行之力为另一行所吞噬,在平衡之中变化,方能产生他们需要的“破禁”之力。
  按理说,这时候两人便已经离出去不远了。
  可谁能想到?
  真正等他们重新开始施展此术,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青峰庵四十八记》乃是十九洲一代大能不语上人留下的手记,纵使心魔缠身,可他本身修为何等恐怖?
  即便是看上去再简单的术法,都有一个施展的门槛在,何况乎“大五行破禁术”这等奇术?
  没到那个修为的门槛上,竟是怎么也无法将此术施展成功!
  道理他们是都已经明白了,可真正等到施展的时候,却发现以他们两人目前的灵识强度,根本无法负担此术中五行之力的“平衡”!
  不够,远远不够!
  五行相生相克,大五行破禁术又需要同时调动五种力量,其中引起的种种力量的连锁碰撞,又是何其巨大?
  此术,对他们的灵识要求,极其严苛!
  在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不光是见愁,就连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谢不臣,脸色都不由得沉了下来,如同即将下雨的阴天,笼罩着一股散不去的压抑。
  外界才过去一年,可他们在这台阶上已经度过了二十年!
  在这段时间里,这佛塔,这须弥芥子,没有任何的变化,更没有半点要被打开的迹象。
  那个女妖……
  到底是带着这须弥芥子去了什么地方?
  见愁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恍惚起来,她不觉得在出了这种大事之后,禅宗会撒手不管,也不觉得昆吾崖山会置她与谢不臣两人不顾,更不觉得傅朝生不会用宇目和宙目查探自己的行踪……
  可就是如此,这须弥芥子也没有被他们发现!
  双手结印,见愁第十次尝试了大五行破禁术。
  “轰!”
  可仅仅过去了四息,游弋在她手印之间的五色华光,便开始颤抖起来,似乎束缚住它们的“绳索”已经变得无力。
  于是下一刻,便全然崩碎,混合在了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
  “《九曲河图》乃是乃是绿叶老祖飞升之前赠与不语上人,其时不语上人修为已有出窍。也就是说,《青峰庵四十八记》中种种术法,至少也得有出窍期的修为及灵识强度,才能驾驭,发挥其威力。”
  谢不臣却没有再试了,只是想起当初在青峰庵隐界画壁上所见的种种。
  见愁没忍住笑出声来:“出窍期的修为与灵识,看来,你我运气是真的不大好。花了整整二十年领悟五行,到头来还要继续修炼。而且,出窍未必就是终点……”
  毕竟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上面的境界,对大五行破禁术的种种也只停留在猜测。出窍期,不过是其中最基本的境界罢了。
  谁说,出窍期就一定够呢?
  或者需要出窍巅峰,甚至入世、返虚也不一定……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