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三哭笑不得,你有这警惕性倒是在外面使啊,“我打你干啥?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锁子狐疑的看着他,徐晓婉也怕他刚才的话惹恼了儿子要揍他,这个儿子和小女儿一个样,看老大家不顺眼,再不顺眼再生气,也不能揍他,要不老大两口子肯定怨上他。
和子不好揍,她可以啊,照着孙子后脑袋瓜就是一巴掌,“让你去就去呗,你问那么多干啥?你三叔又不能打你。”接着说儿子,“你有啥话非得上那那屋问,就搁这说呗,还有啥我们不能听的啊?”
林建设能猜着母亲的心理,他笑着摇了摇头,“行行,没啥不能听的,我就想问问锁子,那个嘲笑你的人,长什么样,多大年纪,你在哪碰上的他?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锁子眨眨眼,“三叔,你不会是怀疑那个人吧,我都不认识他……不对,他咋认识我的呢?”要不认识也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
看三叔和奶奶都瞅着他,他想了想就把那天的事说了,“我和张叔去跑业务,”张叔是负责带他的师傅,他啥也不懂也不可能上去就一个人跑业务。“在一个街道办的厂子看着的,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岁?他跟的那人,我听人管他叫什么张主任,至于他……噢,我想起来了,他说话不好听,那个张主任还说了他一通,管他叫什么王,王啥忘了,好像王洋?还是啥的汪洋……”
☆、第六百六十二章 看上铁柱了
林建设眉头上扬,“你听清了?真的是王洋?”
如果真是这个人,那么今天把锁子打了的人,有可能跟他有关。
锁子点点头,“反正不是王洋就是汪洋,看着挺拽的。”
徐晓婉问:“是哪个啊?你认识他?”
林建设笑了笑,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如果我没猜错,有可能是徐凤芝的那个叫扬子的儿子。”
徐晓婉听了有些不信,“我记得那孩子不大啊,哪有二十岁啊,可能跟锁子年纪差不多吧!”她顿了顿,“再说,他也不能认得锁子,锁子才来几天啊!”
林建设若有所有,“我找人查查就知道了,如果锁子没得罪别人,而那些人又没找错目标的话,那有可能就是徐凤芝的两个儿子干的。”
锁子瞪大了眼睛,“三叔,你知道是谁?徐凤芝是谁啊?我也不认识她啊?她儿子打我干啥?”
林建设和母亲对视一眼,要真是王家干的,那锁子就是那条池鱼。
“现在还不知道,这不正要查呢,来,先吃饭,有事明天再说。”
锁子坐到饭桌上,就把谁打他的事给忘了,天大地大,不如吃饭大。
晚上等锁子进屋睡觉,徐晓婉才问儿子,“徐凤芝那两个孩子也都着姓王了?”
“嗯,好像一个叫王军,一个叫王扬。不过,我记着老大当兵去了,老二还上学呢,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其实林建设心里已经认定是一个人了,不可能还有一个叫王洋的知道锁子。
按理说,王洋哥俩也不应该知道,可恰恰他知道,不仅知道,看来看过照片认得本人,还知道锁子来了首都……他凉凉的笑了笑,“看来,王家还挺关注咱们这一家的哈!”
要关注也应该是关注老徐家,那只能说明,因为大舅二舅,他们才会被人盯上。
徐晓婉让儿子帮锁子请了假,这鼻青脸肿的也不能出门啊,一面让他在家休息,一面让老三想办法查一查到底是不是王洋干的坏事。
有了目标,其实这事挺好查的,几天以后,林建设拿着这调查结果呵呵了两声,一个蠢货,蠢货生了三个孩子,两个都是蠢货。
王洋今年才十七,不过他长的有些老相,又留了个小胡子,看着倒有二十多岁。因为学习不好,王家就把户口给他改大了两岁,给他安排到街道办事处工作。
要说王家对徐家和林家都很关注,在林家认亲以后,对林家人都特别关注,甚至把林家每个人的照片都想着法子弄了过去,让王家人挨个辩认,就怕他们无意中把人得罪了。
王洋年纪不大,但这些年在首都被人哄惯了,又被他姐王蓉蓉天天洗脑,心里就恨上他大舅大舅妈,连带着对徐家林家没个好印象。
锁子来到首都,王家也知道了,回家就跟家里后辈说了,王洋那天陪主任下去下面的厂子视察,正好碰上锁子,光凭见过的照片,他也不敢认,可王家早就知道锁子在哪工作了,这下就对上号了。
王家本意是怕后辈无意中得罪了人,现在的王家,已经不是前些年的王家,老爷子年纪大了,子孙后辈出息的没几个,哪敢轻易得罪人。
可王洋却在见到锁子的时候,动起了歪心思,所以就出了锁子挨打这档事。
林建设放下调查资料笑了笑,幸好他知道以后就给朋友打了电话,第二天又去报了警,这下调查证据确凿,王洋肯定会被关进去受点苦。
也算给锁子出了一口闷气。
不过这事,究其原因还是王蓉蓉,或是说徐凤芝母子几人对林彤充满了恨意而造成的。
他特意提醒了一下小妹,“……王家来找过我,我跟他们说了徐凤芝娘几个的事,他们答应会看好他们,不让他们再蹦出来隔应人。不过,我觉得你还是要小心一些,王蓉蓉过的很不好,要小心她恨极之后使坏。”
不怕别的,就怕再出现妮妮被人掳走这种事。
林彤听了真是觉得很隔应人,“我都快忘了这么个人了,没想到现在又蹦出来了,你放心吧,现在大院里管理严格着呢,而且因为二舅他们的关系,所有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友好。”或者,明面上都很友好。
虽然这么说,可林彤还是叮嘱又叮嘱了两个孩子一些注意事项,特别是这个小的,又淘气又自来熟,可别让人一根冰棍就给骗走了。
小念听妈妈这么说,笑的哈哈的,“妈妈,你也太小瞧妹妹了,在外面,她从来不乱吃不熟悉的人给的吃的。这小丫头,聪明着呢!”
妮妮也撅着嘴巴,不满的嘟呶,“妈妈小瞧人。”
林彤瞪眼睛,“那也得小心,有时候熟人也可怕呢,我不是说过有那熟人把人骗出去卖了的吗?你们忘了?”
她们吃完晚饭,还给李玉波留了些饭,可等到很晚,李玉波才回来,“不好意思啊大嫂,我刚才去看了看铁柱,这孩子这两天有点感冒,我让他回家休息两天,可他说啥也不听,幸好他师傅还不错,没让他干啥就让他歇着了……”
林彤听她说了几句,让她先去吃饭,“饭留在锅里,你先吃饭吧!”
李玉波也来了有大半个月了,每天早出晚归,不过听说在店里学东西倒是挺快的,也挺勤快,不像那个大宝……
想到大宝,林彤就有些皱眉,这个孩子来的时候说的挺好听,什么好好学,好好干,不给小念丢脸巴拉巴拉的,可没几天就原形毕露,又懒又馋又笨,一样的活,别人三十分钟干完,他得一个小时,一样的东西,别人教两遍就敢上手,他看了半个月还是在旁边看,李玉波如今都会做好几样的蛋糕和面包了,虽说慢点,经验少点,可做的很不错了,可大宝呢,一样没学会,打个鸡蛋还能磕到蛋桶外面去。
一个字,就是——笨!
“玉波啊,大宝这几天在店里怎么样?”
李玉波听着问大宝,撇了撇嘴,低头扒拉几口饭,嚼了咽下去才道:“那孩子,真是笨的出奇,关键吧,他还懒,今天又让店长给呲了一顿,到现在,让他把蛋清蛋黄分离还做不好。”
她说着声音提高了一些,朝着小念道:“你就不该多管闲事,这他得学到什么时候能学会啊?你们这管着他吃管着他住的,费用多大啊!”
小念翻了个白眼,你不也在这白吃白住着?
李玉波接着道:“大嫂,我在这住了这么多天了,等我给你交生活费啊!”
林彤笑笑,“不着急。”你不是要给吗?我偏不说不要。
李玉波愣了一下,她不是应该说不用吗?她低下头吃着饭,心里腹诽着,这对外人就这么大方,对自家人咋这么抠索的?
林彤能猜到她的想法,心里叹了口气,这人啊,心思太复杂了也不好。
大宝……她坐回到沙发上,招呼小念,“你这个周末学校没课去找他好好唠唠,要真不行就得把他撵回去了。”
小念有些羞愧,“我知道,我会好好和他说说的。”笨不要紧,一天学不会两天,两天学不会三天,可要是懒就没招了。
林彤记得,前世她去过的一家烧烤餐厅,其中的一个厨师是个脑瘫患者,可人家硬是凭着毅力学习技术自食其力,很是让人佩服。
她就给小念讲了这么个例子,“你跟他说的严重点,再这样,别说他,就是老杨家,你也不准管了。他们家要不服,就来找我。”
李玉波在厨房里听了大声道:“我说大嫂,你可不能管这破事,到时候不定他们怎么败坏你的名声呢!”
再不满意,李玉波也不会在外面说她如何不好,他们徐家可都指着大哥大嫂呢!
再说,打心眼里说句公道话,她也知道大嫂其实对他们是真的挺好的,换成是她,她可做不到。
林彤笑道:“没事,要真到了那一步,这也是没办法的。我相信大家眼睛都雪亮着,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到时候她自然不会让自己落下这么个坏名声,她心里有数,不过这话没必要和她现在说。
要是以前,她不在意,可徐振华的级别越来越高,她考虑的就比以前多了。
小念听了三婶的话倒没啥感觉,他帮姥姥家也是出于道义,要讲感情,他和老杨家可真没啥感情。
奶奶说的虽然难听,可却是事实,当初他早产差点活不下来,听说老杨家连看都没来看过,更别说给口吃的了。
李玉波可能是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回来话很多,她吃完饭收拾完出来往林彤旁边一屁股坐下,顺手拿了个摆在茶几上的苹果咬了一口,“我大哥没回来呢?”
“嗯,今天要回来的晚点。”
李玉波和她闲话了几句,有些神神秘秘的道:“嫂子,我瞅着,铁柱师傅的那个闺女,好像对铁柱有点意思。”
林彤正拿了粒瓜子嗑,听了她这话好悬没呛着,咳了半天把瓜子仁咳了出来,瞪了她一眼,“你胡说什么啊,人家那姑娘才多大?”
真以为你儿子是香饽饽?
☆、第六百六十三章 毛病
农村的孩子结婚早,这点林彤理解,可铁柱也就十八岁,他师傅的女儿她也见过,也就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说人家看上铁柱了,林彤心里觉得也有几分可能,但那只不过是少男少女懵懂的心思而已,跟大人说的看上完全不是一码事。
可让李玉波这么一说,好像人家上赶着要怎么地似的。
她很是听不惯。
李玉波没看出来她不太高兴,往她身边凑了凑,“我说的是真的,那姑娘,老往铁柱身上看,对我婶长婶短的叫的可亲热了。”
林彤很不理解她的想法,“人家那是有礼貌。她才多大的孩子啊,你可别一天的瞎说,这要是让铁柱师傅知道了,还不得对铁柱有想法啊!”
李玉波这回听出她不高兴了,有些讪讪的坐正了身体,“我这不是寻思着,要是他真看上铁柱也是个好事嘛,铁柱也十八了,过个一两年就能结婚了,他师傅家人都不错,又知根知底的……”
林彤很是无语,才十八就惦记着结婚的事,这也太早了些。
“铁柱如今也不在乡下住了,城里不兴结婚这么早。再说,他还没出徒呢,现在提结婚的事太早了,怎么也要他出徒以后,过了二十岁之后再提这事。”
李玉波有些不高兴,“那也太晚了,到时候人家好姑娘都结婚了,就不好找了。”
林彤不想跟她多说这些,铁柱毕竟是她儿子,她也只是提醒一下,“随你便。”
李玉波听她话说的生硬,想想将来儿子还是要靠她这个大娘,就讪不搭的说:“你说的也是,反正也不着急,再过一年看看也行,反正那姑娘年纪也不大。”
又此地无银的补了一句,“我就是觉得那姑娘挺好的,家里就两个哥哥也都是干这个的,条件也不错,和铁柱能合得来。要不我也没想让铁柱太早结婚。”
林彤心想,你说来说去怕就是为了那句“条件也不错”吧。
李玉波的势利和爱财她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自打老爷子去世以后,老太太就是村子里老房和她家里两面住着,林彤每月给拿生活费,当初是说好了每个儿子拿多少的,但老二和老三拿没拿,拿多少,林彤肯定不会去问。
就是人家没拿,老太太也不会说的。
反正她做好自己就行。
但李玉波因为铁柱的事一直对她有些不满,跟老太太凑在一起叽喳的估计没少说她的坏话,当然,话照说,东西照要,林彤也不小气,更大的原因就是不想因为这点小钱让人对徐振华背地里指指点点。
反正她也不差钱。
李玉波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脸上表情犹豫不定,好一定好像拿定了主意,又凑上前去,“嫂子,铁柱当初学习不好,也不爱念书,我也不说啥了。可小柱不一样,这孩子虽然淘点,学习还是挺认真的,就是成绩一般,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高中。”
林彤无语,瞥了她一眼,“小柱才上初一,你着什么急啊,考不考的也不是现在。”
李玉波讪讪道:“我这不是想着提前跟嫂子说一声嘛,这回说啥也不能让小柱再去干那些活,我这辈子也没啥大的希望,就想着能让小柱上班挣公家粮,当个干部啥的,嫂子你这回可得帮帮我。”
林彤皱了皱眉,身体往后靠了靠,“小柱还小,你考虑的有点太早了。你放心,小柱可不像铁柱一门心思想当木匠,小柱从小就要当兵。不过,不管是他考学还是上班还是当兵,现在说都太早了。”
“我就是先和嫂子说一声。”
林彤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她一个刚洗净腿上的泥挣钱没两年的农民,这么瞧不起那些出力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