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医女:病夫宠上天——广绫
时间:2019-01-02 09:30:33

 
    九娘子的确和楼夙每日相处一段时间,心情便会放松下来,忘掉所有的忧愁与不愉快。而且离宫宴越来越近,她很快就要离开囚笼,变得心胸开怀。
 
    元晋帝的事情,非她所愿,既然发生了,她无法去挽回,只能学着去遗忘。
 
    “是我跟着国师看经书,才会变得豁达起来。等我离开这里,就拜入国师的师门做道姑。”九娘子已经回不去家乡,她离开皇宫无处可去,便想着去道观,寻求一个容身之所。
 
    “你想做道姑?”商枝转念想到九娘子的处境,“你可以和阿布一起生活。”
 
    九娘子眼前一亮,转瞬,她摇了摇头,“我不想成为阿布的累赘。”
 
    商枝还想再劝,九娘子却是心意已决,“我很喜欢念经,听到梵音,会让我内心一片宁静,洗涤一切的怨憎。”
 
    商枝却不忍心让九娘子孤苦,青灯古佛,她眸光转动,“你不是想学梵文吗?国师也是个道士,你就拜他为师。”
 
    九娘子愣住了,拜国师为师,她怎么会没有想到呢?
 
    商枝见九娘子被她洗脑了,心里松一口气,“国师的道行比他师傅还要高深,又还没有弟子,你拜入他门下,就是关门弟子了。”
 
    九娘子心动了,明天国师来的时候,可以先预定他徒弟的位置。
 
    商枝原来是想要开解九娘子,见她的状态还不错,便也放心了。
 
    她离开皇宫,一个内侍横冲而来撞着她肩膀,手里被塞一个东西。
 
    “对不起,薛夫人,小人有眼无珠,冲撞您了。”内侍脸色惨白,跪在地上求饶。
 
    “我无碍,你起来,下回小心点,冲撞贵人,可没有我这般好说话。”商枝丢下这句话,握紧拳头回到马车上。
 
    她将塞手里的纸条展开,里面写着华敏公主被元晋帝放出来,因为她给元晋帝续命的缘故。
 
    而且元晋帝宣召贺岱与江鹤入宫,不知商议何事,对元晋帝放走华敏公主,没有半点不满。
 
    商枝将纸条再看了一遍,用火石点燃蜡烛,将纸条给烧了。
 
    回到府中,商枝去书房找薛慎之。
 
    薛慎之将安阳府城清丈土地的公文全都处理好,那边的土地全都丈量完毕,他再过去巡查一番确认无误便可以上奏元晋帝,请他批复,开始全国清查。
 
    商枝看着薛慎之疲惫的捏着鼻梁,站在他身后,轻柔的按着他的太阳穴,“华敏公主被放出来,元晋帝将江鹤与贺岱安抚好,只怕明天会有一套说辞,那些人并非是刺客了。”
 
    薛慎之很意外,“华敏公主做了什么?”
 
    “她救了元晋帝。”商枝唇边浮现一抹冷笑,“华敏公主与元晋帝恐怕不止达成这一项协议。”
 
    薛慎之沉吟道:“我们不知内情,便只好另辟蹊径。先放出江鹤收受贿赂,放走礼王一事。”
 
    “你的意思是从江鹤突破?”商枝觉得这一招可行,元晋帝可以包庇华敏公主一事,而礼王这件事情,却不能轻易的姑息。
 
    礼王与魏太后是扎进元晋帝心口的一根肉刺,礼王想要谋逆造反,而且与华敏公主勾结,对元晋帝的地位产生威胁。如今礼王是生是死,除了他们与顾莺莺,无人得知。在世人的眼中礼王是活着的,元晋帝定会猜疑华敏公主目的不纯,这样一来华敏公主说的任何事情,元晋帝都要三思,不会被她给煽动。
 
    薛慎之想到的却不止这一点,他起身道:“我去一趟襄王府。”
 
    “好。”商枝送着薛慎之出门,就看见宁雅站在门口,“娘,您有什么事?”
 
    “你从宫里回来,得到什么消息了?”宁雅心里惴惴不安,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商枝抿唇,望着宁雅眼中的忧虑,她没有再隐瞒,“娘,元晋帝已经知道您和爹的事情,今日在试探我,被我糊弄过去。”
 
    宁雅双手紧握,转而又松开,“你爹说带我走,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躲躲藏藏一辈子,反而让你们陷入危险之中。”宁雅握着商枝的手,“我不走,明日就和你爹一起搬回李家。”
 
    “等慎之和爹回来再说。”
 
    这是大事,商枝做不了决定。
 
    宁雅却是想通了,躲是躲不了,那就迎难而上。而且她也不想躲躲藏藏的生活,回到李家,元晋帝不可能敢明抢,总有办法对付他!
 
    商枝和宁雅的想法差不离,只要元晋帝不敢明抢,暗地里来的话,定叫他的人有来无回!
 
    第二日,江鹤收受贿赂,放走礼王的消息,不胫而走,顷刻间,便传遍大街小巷。与此同时,安阳府城清丈土地一事,却是爆发出暴动,百姓不满改革制度,虽然减免赋役,交上去的银子,加起来却又比赋役多,纷纷讨伐。
 
第一卷 第二百八十一章 威胁,策反!
 
    襄王府。
 
    薛慎之与襄王坐在书房中,侍从在一旁给二人斟酒,随后退出去。
 
    襄王今日出宫,正是因为安阳府城一事。
 
    他最近忙的头昏脑涨,皇帝果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襄王按着胀痛的太阳穴,睇向薛慎之,“说说看,安阳府城是怎么一回事?你昨日不是说,清丈土地一事,已经完成了?”
 
    薛慎之端着酒水饮尽,就这个问题,他曾经与李玉珩讨论过,却未曾想到,还未实施下去,便爆发出问题。
 
    “不是大问题,得看你说服元晋帝。”薛慎之唇边浮现一抹冷笑,“上面有人授意吧。”
 
    刻意针对他。
 
    襄王转瞬想到薛慎之指的是谁。
 
    也对,当初肃整安阳府城,元晋帝雷霆手段,震慑住安阳府城地方官员,谁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顶风作案?必然是有人授意,才会制造出今日的暴动。
 
    襄王觉得头痛,若是他父皇授意,这件事就棘手。
 
    他虽然执政,重大决策,却是要经过内阁商议,最后呈递给元晋帝,元晋帝首肯之后才能实施。
 
    “你查清楚暴动的根源了吗?他们捞银子,也得师出有名,若只是剥削压榨百姓,倒是很好解决。”襄王倒是不惧内阁,就是元晋帝铁了心要整治薛慎之,不顾百姓的生死,他便没辙。
 
    薛慎之眼底闪过讽刺,“火耗。”
 
    襄王不解的看向薛慎之。
 
    “地方上收赋税,百姓上缴的都是碎银,而这些银子要运送国库,为方便运送,会将碎银熔化重铸银锭,这里头会有耗损,而他们就是借这火耗征税时加征银子,数目大于实际耗损,差额就进了官员的囊中。”薛慎之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只要朝廷下禁令,手段强硬,便能够震慑住,“每两银子会有一两钱的耗损,他们加征的银子在每两四五钱,甚至有的与百姓交的正税一样。”
 
    襄王问,“你有应对之策?”
 
    “有。”薛慎之缓缓说道:“水至清则无鱼,想要完全杜绝贪腐是不可能的事情。朝廷明令禁止,他们也会从其他的地方剥削百姓。适当的给一些宽限,还能抑制他们的野心。每两银子的耗损在一两钱,朝廷下达禁令,加征银子每两不得超过两三钱,这其中有差额进了官员的钱袋子,却也减轻百姓的税收,比起官员胡乱增收火耗,要好许多。若是有人敢违背禁令,百姓检举,查探属实,官员及其亲属抄家流放。”
 
    襄王细细一想,觉得薛慎之的话,言之有理。
 
    贪腐现象是打压不绝,上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会想尽办法钻空子。如果政策适当的放松,又有律法制衡,一个折中的法子,说不定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火耗是必交的银子,每两算作三钱,也远比原来的赋役要轻松许多。
 
    襄王一连喝几杯酒,有应对之策,元晋帝未必会同意实施。
 
    “本王想想办法,与裴首辅商议一番,看他有何良策,能够让父皇松口。”襄王之前最担心的是薛慎之没有相应的对策,如今他有办法缓解,只差父皇那一环节,他倒是不急。
 
    等事情闹得一发不可收拾,这把火也烧不到薛慎之身上,毕竟他提出解决之策,只是元晋帝未曾批复而已。
 
    “你先一个奏折给本王,本王等下进宫带给父皇,他批不批是他的事情,你若明知不奏,到时候就是你的错处了。”
 
    薛慎之从袖中掏出奏折,放在襄王的面前。
 
    襄王挑眉,翻开奏折,他嘶地吸一口气,“你早就写好了?”
 
    薛慎之缓缓笑道:“我打算今日与清丈土地的案牍一起呈递上去,事情先一步爆发出来,我只好来找你商议。”
 
    襄王瞪他一眼,指着他说不出一句话。
 
    让他瞎担心半天!
 
    “江鹤又是怎么一回事?”襄王挫着牙问,仍是生着薛慎之的气。
 
    薛慎之张口吐出几个字,“策反他。”
 
    襄王点了点头,表示他知道了,摆了摆手,让薛慎之赶紧离开,暂时不想看见他!
 
    薛慎之起身,走到门口,停顿脚步,提醒襄王,“我的方法固然有效,但是元晋帝有心要整治我,必然会挑出问题,有关火耗银子一事。就有劳王爷周旋。”话落,拱手作揖,转身离开。
 
    襄王拿着薛慎之写的奏折看了两眼,塞进袖中,他乘坐马车去裴府,与裴远密谈半个时辰,他方才离开裴府入宫。
 
    襄王直接去往乾清宫。
 
    九娘子正跪在地上,服侍元晋帝用膳。
 
    他看向刘通,不知这是何意。
 
    刘通摇了摇头,今日传出江鹤受贿,放走礼王一事,元晋帝大发雷霆,他猜疑这其中有没有华敏公主的手笔。一时想不透,他便将怒火洒在华敏公主之女九娘子身上。
 
    “父皇,儿臣有要事禀奏。”襄王看向九娘子。
 
    元晋帝意会,挥手让九娘子退下。
 
    襄王看着元晋帝转好一些的气色,关怀地说道:“父皇今日身体好些了吗?您的气色比起前几日要好转许多。”
 
    元晋帝似笑非笑地看着襄王,“今日来有何事?”
 
    “父皇听说了安阳府城暴动一事?薛大人有对应之策,儿臣将他的奏折送来给父皇过目。”襄王双手呈递过去。
 
    元晋帝展开奏折,不过扫一眼,扔在一旁,“他这法子不可取,岂不是助长贪腐风气?”
 
    一句话,否决。
 
    襄王暗叹一声,还真叫薛慎之说中了。
 
    “父皇,依您高见,此事如何处置?”襄王虚心求教。
 
    元晋帝意味不明道:“清丈土地一事是薛慎之牵头提起,此事引发的后续问题,自然该由他处置。若是能够处理好,将功折罪,若是处置不好……”冷笑几声,却是没有再说后果。
 
    其余之人,能够想到薛慎之若是处置不好,面临的后果。
 
    襄王心中凛然,果然元晋帝是狠了心肠要对付薛慎之。
 
    元晋帝是想要打压薛慎之,为的是让朱静婉求到他的面前。
 
    当初朱静婉能为薛慎之而活下来,如今薛慎之面临生死劫,朱静婉不会置之不顾的。
 
    无论是什么决策,元晋帝都会压下来。
 
    襄王不知道元晋帝的阴暗心思,他正要开口劝说,元晋帝却先一步道:“襄王,薛慎之是你的谋臣,蝗灾他功不可没,无论是清丈土地一事,或者是农耕与水利,对朝廷也是有功劳。他这般智多近妖的人,对你来说是一个威胁。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除了驭人之术,要做到冷心绝情。”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