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不同的是,科尔沁闻名于世的多是女人,如孝端文皇后哲哲,她以侧福晋之礼嫁给皇太极,后来被册封为皇后。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常常被称为孝庄太后的顺治帝的生母,生下顺治帝福临得以封后。还有皇太极最爱的女人宸妃海兰珠。
因此在崇尚勇武的蒙古大草原上,科尔沁并不能够服众。
康熙发现在大清与其他蒙古诸部的交往中,科尔沁在其中起到的角色耐人寻味。在太皇太后掌权后,除了科尔沁部,其他的蒙古诸部与大清的关系日渐疏远。
如嫁给太宗皇太极的懿靖大贵妃,当时地位上在孝庄太后之上,她是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原为末代可汗林丹汗囊囊福晋,生子阿布奈。天聪九年金军包围林丹汗的族人,准备正式征服察哈尔。新守寡的囊囊太后为了族人的性命向后金大汗皇太极让出北元的玉玺。也是孝庄太后敌人之一。
随着懿靖大贵妃在孝庄掌握权力后,她所代表的势力逐渐与大清渐行渐远。之后因为董鄂妃的缘故,懿靖大贵妃更是恨极了孝庄太后。董鄂妃原本是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后来顺治帝福临抢夺弟妻,博穆博果尔死因不能说是没有孝庄太后的手笔。懿靖大贵妃与孝庄太后更是反目成仇,她指使自己的长子阿布奈(林丹汗儿子)对科尔沁多番打击,孝庄太后奈何不了懿靖大贵妃,也只是眼不见为净。
后来在康熙八年,孝庄太后告诉康熙要除掉阿布奈,因为他疑似有叛乱之举,康熙并未怀疑孝庄太后的话,就以多年不朝觐等为由,削其亲王爵,将其监禁于盛京,并令其子布尔尼袭爵,将安亲王岳乐之女嫁予他为妻。
康熙作为一个帝王所想的终究与孝庄太后一个女人不一样,孝庄对懿靖大贵妃这个抢夺自己丈夫的女人深恨不已,只要找到机会就要打击她的势力,出于女人天生的嫉妒心,孝庄太后对这个更得夫君看中的女子极为厌恶。
而康熙看中的只是懿靖大贵妃深厚的实力,毕竟身为林丹汗的大福晋还生有儿子,林丹汗的大部分势力都由她继承。
林丹汗身为蒙古的末代大汗,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达延汗的7世孙。地位尊贵,曾经是蒙古草原的共主,理论上整个蒙古都是他的。在大义上,即使是科尔沁,名义上也是他的属下。
林丹汗在蒙古的号召力极高,康熙想要稳定蒙古,对于阿布奈虽然让其监禁在盛京,但并未亏待他。
但在康熙接受顺治帝的势力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孝庄太后为了打击懿靖大贵妃而使出的计谋,这不由让康熙怀疑孝庄太后以别人危害他地位的名义害了多少人。
康熙细思极恐,想着过去在太皇太后的建议下他除掉的人,如果他们都是无辜的,那么有多少人因此而敌视他的呢?这时康熙作为帝王常有的疑心开始冒出来。即使他们不是无辜的,但康熙想到自己可能一直在太皇太后的控制下处理朝政,多少理解了皇父顺治的无奈,可康熙作为一个能名闻后世的谥号为‘清圣祖’的皇帝来说,他怎么会甘心想自己的皇阿玛那样受到孝庄太后的钳制。
康熙因此吩咐暗卫让其调查之前他曾在孝庄口中对他不利的人。
康熙自继位后,真正除去的人并不多,鳌拜就是其中一个,也是被他引以为傲的功绩,还有关于四大臣,孝庄经常在康熙耳边灌输四大臣会是他亲政的阻碍,过去的康熙深信不疑,确实,随着康熙的成长,四位辅政大臣对他的决定反对的越来越多,太皇太后也时常教他一些方法对付他们,之后康熙与四位辅政大臣之间的嫌隙也越来越多。
曾经他也疑惑作为皇阿玛的亲信,怎么对他这个皇阿玛的继任者那么敌对?他问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只告诉他是四大臣看不起他,要他努力将来扳倒他们。
现在想来他们敌对的多半不是他,而是他背后的孝庄太后,即使康熙知道他们的确有可能是因为不愿失去得到的权利,但康熙固执地认为其中肯定有孝庄太后的作用。
第二十六章 碧玉心思
再说回储秀宫这里,今儿一大清早郭络罗·碧玉就让自己变成了新闻头条,她一夜之间改变形象的事传遍了整个后宫。鉴竟他们这些通过复选的秀女,十有八九都是赐给宗室和皇帝留用的,因此每次选秀后宫中人都会在储秀宫安插人手。
连带着郭络罗·碧玉也彻底出名了,云瑶只以为是郭络罗·碧玉要小心翼翼的扭转别人对他的印象,最低也得不能让太皇太后厌恶,但没想到她竟然这么极端。
不过云瑶以己度人,就明白了她的想法。首先她已经在初选和复选时一直保持这样的姿态,现在突兀的改变形象只会让人以为她是趋炎附势之徒,即使是撂牌子之后,消息传出宫他也不能得到什么好婚事了。
那就索性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毕竟被自己的嫡母和妹妹算计这么多年,即使说她没心机别人陷害也好过说她心思不正。
这样的她只会被上位的主子轻视而不是厌恶,说不定因此能让她被选入后宫。
恐怕如皇后这样的人宁愿选一个蠢笨的,也不愿弄进宫一个精明足以给他们打擂台的。
而且以三官保的位置来说,康熙还是很愿意让他家的女儿进宫的。毕竟就如云瑶记忆中的那样,在郭络罗·碧玉被撂牌子后,三年后他的嫡妹郭络罗.嘎鲁玳仍然被选入宫。
三官保作为盛京内务府掌关防三大佐领之一,虽同为佐领,但云瑶的阿玛的佐领之职与三官保的不可同日而语。若非云瑶舅舅是马佳·图海,恐怕此次选秀最瞩目的就是郭络罗·碧玉了。
顺治元年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为留都。盛京作为陪都,大概布局如京城般,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
此时的盛京地位就像是明朝时的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陪都,南京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北京有的部门在南京都有所设置。
因此位置紧要的三官保,他的女儿早就被内定为后宫嫔妃了。若是碧玉被这次没有进宫,那她的两个嫡妹也会进宫的。到那时她就会屈居于弟妹之下,她的亲生额娘也会受到嫡夫人的嗟磨。这就不是碧玉能够接受的。因此若是搏一搏能够入宫为妃,那对碧玉就是峰回路转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撂牌子回家而已。
而郭络罗碧玉虽然是庶女,但她的亲生额娘也是旗人,只是因为娘家败落才嫁三官保为妾,而且她的额娘自小与三官保相识,可谓青梅竹马,若非如此,碧玉的嫡母怎会这么防备碧玉母女。
因而在三官保心里可没什么嫡庶之分,只是碧玉养成这副性子也是因为嫡夫人使的后宅手段。前头也说了,碧玉的额娘娘家败落,根本不知道太皇太后的忌讳。
因此碧玉的性子人符其名,真真是个小家碧玉,而且他还不是那种强行装柔弱的女子,一点都不矫揉造作。
这也是因为如此三官保一直没看出女儿性子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毕竟三官保作为一个男人是有些粗心,不关注后宅的事,但他又不是傻子,一个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他还是知道的。
毕竟在庶女的教养上,嫡夫人一直告诉三官保以讨皇上的欢心为主。之前嫡夫人与碧玉的额娘一直和睦相处,因此三官保也没想到这些。
这也是嫡夫人手段的高明之处,她又没有将庶女养废,只是将庶女的性子养成太皇太后最讨厌的那一款,任谁也挑不出他的错来。
这也是嫡夫人借着他们在盛京消息不通,若是在京城里,她使这样的手段也没用。京城的消息灵通,不是她这样一个简单的计谋能骗住的。
所以说碧玉也是因为没有人手才吃亏的,这事儿说明做事要注意细节,若非是碧玉的实力不够强大,还有三官保的粗心,才让嫡夫人钻了空子。
再说到碧玉的想法,其实她想要装成妹妹的性子还是很容易的。
但她故意装成那种强撑着装直爽的女子,一是为了不让她的变化那么突兀,不然碧玉之前在众人面前的表演就白费了。
二是因为碧玉也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她知道入宫有太皇太后在,之前表现的性情决不能在出现,但是太皇太后不喜欢她的性子不代表圣上不喜欢啊!她完全可以等到太皇太后去世后在以之前的面目见人。
不得不说若是云瑶知道了碧玉的打算,只会对碧玉刮目相看,云瑶可真没看出来碧玉真正的面目,她还以为碧玉真是他表现的那样的呢!
不过云瑶若是知道碧玉打着等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再行动的主意就要偷笑了,别看现在今年太皇太后身体看着不好,一直缠绵病榻似的,这可不代表她命不久矣了。
若非云瑶知道太皇太后直到康熙二十六年才去世,她真要相信太皇太后命不久矣了!
而且云瑶相信太皇太后可不一定真是病了,别看太皇太后的病闹得满城风雨的。连康熙这几日都在床前侍奉,可是选秀仍然进行着,以前若是太皇太后生病,若是碰见选秀,康熙可是将选秀延期了的。
之前云瑶没想过参加选秀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年初起就有消息传出太皇太后身体不好,而且在三月份的选秀根本就没举行,让人以为太皇太后都快去世了。
而到了现在快十月份了突然就开始选秀,这让很多八旗人家有些措手不及。之前一直有人等着太皇太后的死讯,可没想到太皇太后看着一直生病,也没如一些人的幻想去世。
依云瑶看太皇太后这是耍猴呢,估计连康熙都骗了过去。不过也不奇怪,太皇太后在宫中经营了多年,恐怕太医院的大部分人都听从太皇太后的命令。只是做个一直生病的假象,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
不过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恐怕康熙已经回过味儿来了。要不然怎么会现在又举行选秀了呢?毕竟康熙标榜以孝治天下,他怎么可能会打自己的脸。
第二十七章 孝庄病情
就像是云瑶的猜测一样,康熙早就已经知道了太皇太后装病的事实。
康熙在年初的时候,刚刚得到他皇父暗卫的投效,因为才知道顺治给他留有人手,康熙的心情自是有些不可言说。
康熙看着眼前两个身穿侍卫服的男子,不由有些惊讶,“你们说你们是先皇留下来的暗卫?”康熙语气中有些奇怪又有些自己都察觉不出的暗喜。
底下的暗卫统领和副统领听出了康熙的语气,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毕竟他们本该在皇帝登基时就像康熙投效,现在圣上已经登基了将近十年,这时才来向皇帝禀告,着实太晚了些。看到康熙的态度,他们多少轻松了许多。
暗卫统领乐山连忙回道:“奴才是康熙六年就任的统领,之前的暗卫统领去世,才有奴才接手这一职位。”乐山不敢大出气,等待着康熙的裁决。
乐山没说的是,在康熙六年之前,他们大多听从鳌拜的指示,在顺治去世前,先皇将暗卫托付给心腹大臣,让他们在康熙亲政时交给皇帝。这鳌拜就是其中一个,而最要命的是前任统领与鳌拜交好,直到上面这位将鳌拜给擒了之后,那位暗卫统领表面身份与鳌拜交好,也就被牵连了,之后就是他继任统领之位。
而他继任统领之位后有些不知何去何从,后来在他的副手奇玮,也就是他身边的副统领的建议下,暂时隐藏踪迹,不能让皇上把他们当成鳌拜余党给杀了。
而且他们这支暗卫本不在太皇太后手里,当太皇太后知道他们的存在后一直企图消灭他们。要不是之前的暗卫统领与鳌拜交好,他们暗卫早就被太皇太后给毁尸灭迹了。
乐山多少为鳌拜感到可惜,毕竟鳌拜以前是先皇的心腹,对先皇忠心耿耿,要不是太皇太后捧杀,他还落不到这个地步。其实在鳌拜生前,前统领就警告过鳌拜了,可惜鳌拜自视甚高,没把孝庄太后看在眼里,结果落到了这样的下场。
不过他都登基八年了,他皇父的势力才来投效,这让康熙不得不怀疑其中的实情。
康熙听到了乐山的话,稍一思索就知道乐山为何这样禀报了。康熙六年,那是他擒获鳌拜的年份,恐怕暗卫之前是鳌拜。统领的。
康熙欲详问暗卫情况时,正在这时,突然宫门外传来慈宁宫中太皇太后突发恶疾的消息。康熙听到连忙到慈宁宫看望太皇太后。此时的康熙虽然与孝庄太后的政见常常不同,时有分歧。即使如此康熙对皇祖母的濡慕之情仍然占了上风。因此康熙极为惶恐,担心祖母年事已高,老年得病,会有什么不好。
康熙急匆匆的离开没看到底下暗卫统领和副统领之间面面相觑。这倒不是因为康熙对于他们的无视,毕竟他们是奴才,怎么也不会因此埋怨皇上。
他们惊讶的是太皇太后的病情以及皇帝对太皇太后的感情。这两者都让他们大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