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升级路——阿极要变白
时间:2019-01-05 10:15:41

    乾清宫
 
    刚才康熙对云瑶说乾清宫有政事要处理并非虚言,养心殿得桌案上还放着不少未批阅的折子。
 
    但康熙并没有第一时间里处理这些折子,反而转头对在暗处的内卫说道:“去查查这个佛荪的事情,还有佛荪当年为何离京,这么多年为何一直不回来!”
 
    暗处的内卫一领命便悄然退下,而这个时候梁九功却是眼观口口观心的低着头默然不语,权当自己没有看见刚才那一幕。
 
    梁九功跟在康熙身边,自然深谙保命之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最好只当自己是一个木头人,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此时梁九功就是这么做的。
 
    只是梁九功还没装木头桩子有多久,康熙就忽然叫了梁九功一声。
 
    梁九功听见康熙叫他,连忙上前听候康熙吩咐。
 
    康熙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在御花园安排的那两个小太监怎么样了?”
 
    梁九功听见康熙说的是这件事,心里一凛,嘴上却是没耽搁的说道:“禀皇上,奴才已经让那两个伺候皇后娘娘的小太监故意将皇后娘娘的病情泄露给彩玉了!”
 
    康熙闻言首先瞪了梁九功一眼,语气里带着厌恶说道:“什么皇后,她哪里配!”
 
    梁九功见此也不敢多说什么,此时他也不好改变对皇后的称呼,倒不是梁九功担心赫舍里皇后会再次复起,而是因为梁九功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奴才,守规矩是最不容易出错的,哪怕心里对皇后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嘴上却不敢有一丝失礼。
 
    而且梁九功更加知道,别看如今皇上是这样的说辞,可是若他真的对皇后的语气有所不敬,那首先处置他梁九功的,就是面前的皇上!
 
    皇上最是注重名声,此时只要皇后没有被皇上废掉,那他一个奴才就不能有任何逾越。
 
    果然即使梁九功并没有说话,康熙也没对梁九功的态度有所改变。梁九功见了也只能暗道一声君心难测。
 
    康熙没有再理会梁九功,反而拿起了桌案上的折子看了起来,慢慢的批阅。
 
    梁九功见此也静悄悄的退在一旁,免得打扰康熙。
 
    过了好半晌,康熙把桌案上的奏折都批阅完成之后,起身走了两步。然后康熙就看见梁九功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地退了出去。
 
    康熙对此有些诧异,康熙知道梁九功这个人,自从被他敲打了几次之后,变得十分的谨小慎微,自然不会做什么逾越的举动,如今梁九功却擅离职守,只能说明有不小的事情发生。
 
    康熙等了一会儿,就看见梁九功又再次回来,康熙放下手中的茶杯,就问道:“你这老货,到哪里去偷懒了?”
 
    梁九功闻言连忙解释道:“皇上,刚才奴才并不是偷懒去了,而是永寿宫的人跟奴才送了个消息过来,事关之前御花园的事情,所以奴才不敢耽搁,才连忙出去。”
 
    梁九功说的永寿宫的人自然不是云瑶派来的,而是康熙派到各宫里的暗子。
 
    所以康熙听过之后,也询问起了梁九功,想要了解永寿宫发生了什么。
 
    梁九功连忙对康熙说起了之前云瑶在永寿宫听到彩玉禀报时候的表现。
 
    说起来当时云瑶因为心神不宁,根本没有察觉到有人在听她说话,幸而云瑶说话向来是滴水不漏,才没在康熙面前暴露。
 
    康熙听了却是有些哭笑不得,“难道昭嫔仅凭着赫舍里氏不爱用太监这件事,便以为遇到的御花园里的两个小太监说的是假的?”
 
    梁九功闻言嘴角也抽搐了起来,这一点梁九功在安排的时候可没有想到,连忙对康熙请罪道:“皇上,是奴才办事不力,还请皇上责罚!”
 
    康熙嘴角带着笑意,摆了摆手让梁九功起来,然后说道:“既然如此,就不必继续试探了,既然昭嫔这么认为,想必她也不知道坤宁宫的人已经被朕全给换了,要不然怎么会以为坤宁宫里全是宫女伺候赫舍里氏呢!”
 
    康熙对于梁九功在坤宁宫放太监也是默许的,因为宫女大都出身内务府,康熙不能保证这些人里会不会有别人的人,而太监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是孤儿,与外人没什么牵连,康熙用的也比较放心。
 
    梁九功见状也连忙附和道:“坤宁宫那里上上下下全都是皇上的人,昭嫔娘娘怎么会知道其中详情?”
 
    康熙点了点头,对梁九功的话没有多加评价,心里却是认同的,当然康熙没有想到,云瑶竟然会想到监视一个太监,也让坤宁宫的事情全都暴露在云瑶眼下。
 
    毕竟如今顾问行不仅是梁九功的干儿子,而且他还伺候着宣亲王,宣亲王毕竟是皇后亲子,谁也没有人会防备顾问行,还有他身边的人。
 
    弄清这件事之后,康熙心里对云瑶也产生了一些愧疚。说起来这次康熙之所以会试探云瑶,是因为康熙对于云瑶得品行还是有些担心。
 
    说起来赫舍里皇后对康熙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康熙在经历了赫舍里皇后这个既蠢且毒的皇后之后,对于后边的皇后要求就变得更加严苛了。
 
    康熙虽然也知道云瑶自幼饱读诗书,可康熙更担心云瑶会是一个既聪明又狠毒的人,再出现一个图谋他皇位的人,康熙表示他还是受不住的。
 
    所以康熙才设计让坤宁宫的真实情况暴露在了云瑶面前,想要看看云瑶接下来会怎么做。
 
    只是让康熙没有想到的是,云瑶竟然一开始就拒绝了知晓皇后的事,这么说康熙并不觉得不恰当。
 
    不是梁九功带着自满的认为坤宁宫里的事情不会有人发现,康熙知道有图海还有奇玮这两个在宫里人脉众多的亲人在,云瑶想要知道坤宁宫的真实情况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难,但康熙没想到云瑶压根就没关注坤宁宫的情况。
 
    当然对于这一点康熙也是在查过图海以及奇玮等人并没有多做什么动作而确定此事的,如今云瑶真的不知道这件事不过是佐证了康熙查到的情况,当然康熙更不知道,云瑶在宫里的人手并非只有图海以及奇玮那边的人,所以这件事还真是阴差阳错了。
 
    康熙对于云瑶这种谨守规矩的表现十分满意,毕竟康熙觉得,他在经历过一个不怎么样的皇后之后,可不想再来一个更糟心的,毕竟皇后之位至关重要,根本不能轻言废立,若非如此,康熙怎会放赫舍里氏逍遥至今。
 
    此时云瑶并不知道自己运道极好的躲过了康熙的试探,不过云瑶确实也没打算动什么手脚就是了!
 
 第二百八十章 康熙怒气
 
    云瑶尚且不知道这是康熙的试探,不过云瑶却知道皇后的病情绝对与康熙有关,也是因此,云瑶难免心生寒意。
 
    云瑶不是只有眼前的记忆,她可知道前世康熙对赫舍里氏有多爱重,甚至在赫舍里氏死后赐予她的谥号是‘仁孝皇后’,这个谥号足以说明康熙的态度,康熙前世恨不得将赫舍里氏捧在手心上,虽说其中有赫舍里氏死的太早的缘故,可康熙对赫舍里氏终究还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云瑶前世经历过的与如今这一世差别太大,让云瑶不由有些怀疑康熙是不是真的狠辣无情!
 
    当然云瑶并不知道的是,这一世康熙对赫舍里氏态度大变与云瑶有不小的关联。
 
    前世康熙身边的内卫在顺治年间都被索尼统领过一段时间,内卫有不少人是索尼的人,这些人从皇后进宫之后就开始听从皇后的命令,皇后利用手里边的暗卫在康熙身边出了不少风,所以这也导致康熙一直以为赫舍里氏是一个堪比古代贤后的女子。
 
    其实前世若是赫舍里皇后活得久一些,康熙恐怕就能发现赫舍里氏的真正面目。只是赫舍里皇后死的时候,康熙对于前朝后宫并没有太大的掌控力,所以皇后曾经利用暗卫在后宫做的事情也随着时间悄然无息的消失了,除了赫舍里家的知情人外,根本没有别的人知道。
 
    可是这一世不同,因为云瑶的影响,图海以及奇玮早早地投靠了康熙,康熙此时的力量,可比前世这个时候要强得多,自然能发觉内卫的不妥,以及赫舍里皇后的真面目。康熙自然也不会像前世一样的态度。
 
    而且赫舍里皇后竟然还打着扶持幼子上位的主意,康熙怎会能继续容忍赫舍里氏。而且康熙没有直接废后都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怎么还会容忍赫舍里皇后活着!
 
    云瑶也知道自己想的不对,云瑶也不是分不清楚轻重的人,知道若是皇后死了,受益最大的人是她,所以云瑶也就没那么矫情,把这种想法抛到了脑后,只是有没有在云瑶的心里留下痕迹就没人知道了!
 
    ————————————————
 
    乾清宫
 
    康熙正在处理眼前的这些折子,忽然看见一份遏必隆上的奏折,康熙有些好奇的打开看了看,结果康熙看完之后,直接把折子给摔了出去,还大骂道:“奸猾小人,居心拨测,是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
 
    梁九功闻言被吓了一跳,见康熙只是脸色发黑,并没有更多的举动,才小心翼翼的把康熙扔下去的奏折给收拾了起来。
 
    康熙见了,压抑着怒气,摆手对梁九功道:“把折子呈上来!”
 
    梁九功见了也不敢多说,便将折子呈给了康熙。
 
    梁九功接过之后,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心里的怒火却是没有一丝降下来的意思,反而是越看越怒,不过康熙这个时候面上反倒是平静了许多。
 
    而梁九功见了心里却更加害怕了,因为梁九功知道,此时的康熙比之前更加可怕,若说之前康熙还有可能没有这么大的怒火,如今皇上憋在心里,这怒火发出来恐怕会变得更加的厉害!
 
    康熙强忍着怒气在遏必隆呈上来的折子上抬笔写着什么,写完放下笔,康熙又看向梁九功,问道:“佛荪的资料查到了吗?”
 
    梁九功小心翼翼的说道:“佛荪大人离京久远,所以有些难查,奴才还并未全都查到。”
 
    康熙闻言,冷着一张脸说道:“先把查到的给朕呈上来,特别是佛荪当年还没有离京的时候发生过的事情。”
 
    梁九功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沓纸,交到了康熙手上,还说道:“皇上,这是佛荪大人这些年在地方上任职的情况,还有一些是佛荪大人离京的原因,据说当初佛荪大人是得罪了一个大人物,只是那个大人物是谁奴才还没有查到,请皇上恕罪!”
 
    康熙接过梁九功手中的东西之后,仔细的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都是佛荪这些年在地方上任职的具体表现,从资料上看,康熙发现佛荪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至少他在任上做官做得十分不错。
 
    佛荪是在福州任知府一职,正四品的官儿,只不过佛荪身上还带着额亦腾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正三品的官位。
 
    康熙一开始并未注意到佛荪的功绩,毕竟一个多年未曾升官的人,康熙心里一开始是带着轻视的眼光看待的。只是康熙发现,佛荪在福州官声极好,也做了不少的实事,浑然忘了佛荪满人官员的身份。
 
    要知道这会儿南边的人对满人都相当敌视,而佛荪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明他着实算得上是一个干吏了!
 
    康熙一开始根本没有对佛荪抱有什么期望,只是既然奇玮都在他耳边提起了佛荪,佛荪也和图海同龄,想来年纪也大了,康熙只想着给云瑶还有图海做一个脸面而已。
 
    可是越是知道佛荪的能耐,康熙越对遏必隆感到十分愤恨!遏必隆差点让他放过一个大才!
 
    没错,就和图海想的那样,遏必隆因为在宫廷中行走,自然知道图海以及奇玮要把佛荪调回来的事情,遏必隆也想出来了一个办法想要阻止佛荪回京。
 
    就像是当初让吴禄没有办法升官一样,遏必隆当时给了康熙上了一个折子,说自知自家子弟不够优秀,所以推拒了吴禄的官职,如今也一样,遏必隆同样给康熙上一个折子,说是佛荪托他推拒进京之事,康熙见了怎能不怒!
 
    康熙觉得自己若非是听过奇玮托他告知昭嫔的话,也指定会被遏必隆给骗过去。
 
    哪怕康熙手里的资料并不多,可康熙也从中看了出来,当年佛荪离京少不了遏必隆的推波助澜,身处宫中的这个大染缸,康熙从佛荪离京十多年没有回来这件事里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康熙也比较好奇能让遏必隆使出这边手段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此时康熙对于遏必隆的愤怒之情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