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海闻言不卑不亢的问道:“不知皇上碰到了什么难事,奴才或可尽微薄之力。”
康熙见图海十分谦虚的样子,便笑道:“爱卿这是妄自菲薄了!”感叹了一句之后,康熙就将自己的难处摆了出来。
“爱卿有所不知,这几日不断有朝臣对官学颇有微词,这些人家里去官学上学的人根本没有几个,现在官学的学生大都是家世不怎么好的人,还有好几个老臣也都上书,说官学不可轻建,还说朕是辱没了祖宗!”说到这康熙就觉得十分气愤,他断断没有想到,这些朝臣们竟然会这么给他头上扣帽子!
图海听了也不奇怪,这些事他早就料到了,要不然他怎么会特意找人在那些家世不是太好的侍卫耳边宣传官学呢?虽然连带着改善他们家里人的形象才是重点,但他好歹也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不是?
图海见康熙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便道:“启禀皇上,奴才想请教皇上一个问题!”
康熙闻言有些好奇地问道:“爱卿要请教朕什么?”
图海道:“皇上,奴才想问皇上,这创办官学的目的何在?”
康熙闻言皱紧了眉头,然后有些不确定的说道:“为了朕以后能有使得顺手的臣子?”
图海闻言赞许的看了康熙一眼,说道:“皇上既然知道这个,那皇上何必纠结于那些大臣家的子弟去不去呢?咱们满人有这么多,总有不少人愿意上官学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同这些上书阻挠皇上创办官学的,总有有识之士会支持皇上的决定,皇上不如趁此机会看看,有哪些人家可用,那些人不可用,也能让皇上您心里有个底儿,将来也好提拔有才之人嘛!”
康熙闻言眼前一亮,他现在在图海的提醒下,发现自己之前还是钻了牛角尖,虽说有不少朝廷中人反对,但这些人又不能左右他的决定,最多是像个苍蝇一样嗡嗡的烦人罢了,那他又何必担心呢!
康熙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正确,因此对提醒他的图海笑道:“还多亏爱卿提醒朕,朕都忘了关键!”
图海谦虚的道:“奴才不敢居功,是皇上聪慧,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
而康熙听见图海拍的马屁心情十分舒畅,一脸如遇春风的样子让梁九功看的咂舌,梁九功万万没有想到,图海拍马屁的本事可比他这个专门学这个的太监还要好,梁九功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学才行,万万不能让自己还不如一个外行!
第二百八十八章 承钴出事
康熙在说完心中的难事之后,心情爽快了不少,也对之前忽略的事情有了关注。
康熙陡然响起面前的图海是因为什么进宫的之后,便对图海保证道:“爱卿放心,佛荪的事情,朕会好好处置的。这件事是遏必隆做得太过分了,竟然敢陷害佛荪,还敢欺瞒朕,朕势必要给他一个教训!”
图海闻言,顿时有些老泪纵横,对康熙道:“奴才谢皇上对奴才的隆恩,奴才无以报答!”
康熙在知道佛荪与图海的渊源之后,对于图海这番激动也不奇怪,所以连忙上前扶起图海,然后说道:“爱卿不必客气,遏必隆使出这等阴谋诡计,着实不是一个臣子该有的表现,朕也不能容得了他,就算没有爱卿这件事,朕也迟早有一天要处置了他!”
图海听见了康熙杀气腾腾的话,倒也没有诧异,早在深入接触康熙之后,图海就发现康熙绝不是一个大度的人,遏必隆之前在康熙亲政的时候惹了康熙这么多次,康熙没有立刻对付遏必隆都是顾全大局。
可如今佛荪的事情对于康熙无疑是个导火索,所以这次康熙势必不会轻易放过遏必隆。
对此图海也十分满意,毕竟遏必隆的小动作虽然弄不死人,但也太过碍眼了些!图海也不介意把这个烦人的苍蝇给去除掉。
图海在告完状之后,忽然想起自己之前的要对康熙禀告的事情,就准备询问康熙对皇后丧仪的态度。
在这一点上,图海也没有什么可忌讳的,毕竟他是礼部尚书,询问这个名正言顺。便直言道:“奴才请皇上示下,皇后的丧仪该如何办理?”
康熙听见图海的问题,心情顿时变得不怎么好,因为皇后的事情就像是康熙心里的一根刺,让康熙十分不舒服,这次要不是康熙必须要做些表面功夫,康熙只恨不得将皇后的丧仪给取消。
但康熙也知道,朝廷上有不少人就等着看他的态度,就连眼前的图海,因为昭嫔的缘故也多加关注了几分,康熙对此也无可奈何。
也许是眼前的图海值得康熙信任,康熙对于图海也不讳言,便道:“朕对于皇后已经没有什么情谊,若非担心承钴,朕当初早就废了她!”
康熙言之凿凿,话里确实有些偏差,但是康熙说的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图海也是明白康熙的心情,但图海对于此种情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康熙,最后也只能说道:“皇上节哀!”
康熙听见图海这么不伦不类的话有些哭笑不得,心情也好了少许,便对图海开玩笑道:“爱卿放心,朕并不是沉湎于情情爱爱之人,只是皇后做的实在难看,朕也难以对皇后有宽恕之心!”
因为康熙的话,两人之间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康熙也不想让图海为难,便道:“朕决定让皇后···”
康熙话还没有说完,便听见门外大吵大闹,有些不悦的看向梁九功。
梁九功见状也只能暗骂外边的人不识好歹,打扰皇上。
但接下来梁九功却又有些惊住了,原来门外的人正是他的义子顾问行!
还没等梁九功说话,顾问行就十分着急的拉着梁九功道:“干爹,宣亲王出事了!”
而康熙听见顾问行的话,猛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大步走到顾问行面前,咬牙切齿的说道:“你说什么?承钴出事了?”
康熙的心情一落千丈,恨不得将眼前的顾问行给踹出去。
而顾问行见康熙问话,连忙说道:“禀皇上,奴才今日领着御医前去给宣亲王诊脉,谁知,谁知御医医术十分高明,发现宣亲王竟然被下了毒,所幸发现得早,御医正在那里医治宣亲王,所以奴才前来给皇上报信,皇上,您可得为宣亲王做主啊!”
康熙听见承钴现在还好,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对眼前的顾问行有所不满,方才顾问行这么着急,险些让他以为承钴已经夭折了。不过康熙念在顾问行伺候承钴尽心的份上,再加上他也是情急之下才这么冲动,才没有惩罚顾问行。
而图海站在一旁,也被迫听到了这样的皇家隐私,图海对此有些无奈,见康熙表情焦急,便对康熙说道:“皇上快去看望宣亲王吧,奴才这里并无大事,想必宣亲王也在念着您呢!”
康熙闻言也反应过来,图海还在身边,康熙想到承钴,心里变转了不少念头,然后便对图海说道:“乾西五所也位数前朝,爱卿不必避讳,不如爱卿与朕同去看一看承钴吧!”
图海看出了康熙坚决的态度,也就没有拒绝,随着康熙前去。
图海跟着康熙一行人来到乾西五所之后,就看到那个被派到宣亲王身边诊治的御医正在检查着什么东西。
见到康熙来了,那个赵御医也不敢耽搁,连忙上前请安道:“臣参见皇上。”
康熙挥手免了赵御医的礼,然后问道:“宣亲王身体如何?”
赵御医见康熙着急的样子,也不敢多等,连忙说道:“禀皇上,这宣亲王身上中的是一种慢性毒,平时只会让宣亲王身子虚弱,看不出其他的不妥,但臣曾经见过这样的毒药,所以臣再给宣亲王把脉的时候发现了异常。所幸臣知道解毒的方子,宣亲王并无大碍。
但是臣在检查宣亲王屋子里的摆设还有吃食的时候,虽说也发现了一点儿不妥的东西,但并没有找到这个毒是下在那里,还请皇上恕罪!”
康熙闻言也紧皱着眉头,说道:“你们哪都查了?”
赵御医也点点头,对康熙道:‘臣确实将宣亲王的住所好好查了很多遍,没有查出有哪里不妥,还请皇上恕罪!’
康熙听了之后,脸彻底的黑了,骂道:“你们这群废物,这都查不出来吗?”
图海见康熙一脸不爽的样子,连忙提醒道:“奴才看着宣亲王还在吃奶的年龄,不知奶嬷嬷那边,赵御医可查过了?”
康熙闻言看向赵御医,而赵御医也是眼前一亮,对图海恭敬的说道:“多谢图大人提醒,臣险些忘了,臣这就去查!”
康熙见状直接让顾问行把几个奶嬷嬷带来,而赵御医也在检查最后一个奶嬷嬷的时候,露出了恍然的神色,然后转头对康熙说道:“禀皇上,这位奶嬷嬷身上就有这种毒素,而且这位嬷嬷身上中的毒可比宣亲王要深多了,想必就是因为她,宣亲王才有此祸。”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中毒详情
御医话音刚落,那个中毒的嬷嬷就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连连给康熙求饶道:“皇上,奴婢冤枉啊,奴婢没有想要害宣亲王啊!”
康熙闻言不耐烦地说道:“你这刁奴,宣亲王若有事,朕拿你是问!”
康熙即使是语气有些不耐烦,但终究还是没有严厉惩罚的意思,毕竟宣亲王身边的人都是由他亲自挑选的,他也不相信这些人会被轻易的收买,而且御医之前也说了承钴这次应该是有惊无险,所以康熙如今只是痛骂两句,并没有打算处罚太过严厉。
但此时图海却插了一句嘴道:“这位嬷嬷身上的毒可好解?”
御医见图海问到这个问题,不由一愣,然后又道:“这种毒对于小儿作用十分大,但对于大人来说,就算这位嬷嬷身上比宣亲王的毒多得多,但说起来这个嬷嬷身上的毒却比宣亲王的好解多了,只需要一点儿普通的解毒方子就可以祛除她身上的毒素!”
康熙见状却是有些疑惑,便道:“爱卿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图海的本事康熙还是十分相信的,所以康熙以为图海是发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图海闻言稍稍思虑了一会儿,才回道:“启禀皇上,刚才奴才听见御医说这位嬷嬷身上中的毒比宣亲王厉害,但这位嬷嬷偏偏面色红润,丝毫没有异状,所以才有些好奇而已!”
康熙闻言对图海的话有些怀疑,不过图海并未说明,康熙也只能按耐住心中的好奇。
康熙没有问出心中的疑惑,但图海却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又道:“皇上,奴才记得在宫里小主子身边的奶嬷嬷也需要时常让太医请平安脉的,难道之前就没有人能发现这个奶嬷嬷的病情吗?奴才可记得赵御医您只是稍微一把脉就发现了奶嬷嬷的身子的不妥!”
康熙闻言猛地看向跪在地上的奶嬷嬷,厉声问道:“难道这几日没有太医给你把过脉吗?”
奶嬷嬷见状一下子十分慌乱的瘫倒在地上,默然不语。
而康熙见了哪里不知道她没有让太医请平安脉的原因在她自己身上!康熙见状气的不轻,怒道:“梁九功,你下去好好查查她前段日子的行踪,有哪些人和她接触过都给朕查清楚!”康熙此时还不觉得眼前这个人会明目张胆的背叛他,也只以为是有人钻了她没有尽忠职守的空子罢了!
康熙发完怒之后,赵御医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启禀皇上,刚才臣忘记说了,这种毒乃是秘药,若非臣接触过,根本也查不出其中奥妙,就如这位嬷嬷,她面貌上看着十分精神,一点儿也没有中毒的迹象,普通的太医想必也看不出来!”
康熙听完赵御医的话,然后又看向跪在地上的这个嬷嬷,只见这个嬷嬷一脸悔恨的样子,也不知是不是觉得自己当时故意躲着太医的举动太过刻意,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康熙见了气急,愤怒的指着她说道:“朕原本以为你是一时疏忽,本想着给你留条命在,看来是朕太过仁慈,让你们以为朕是软弱好欺了!”
康熙的话让这个奶嬷嬷吓得连忙磕头求饶,脸上都磕出了一脸的血,看着十分凄惨。但康熙却没有被触动,十分冷血心肠的让人把她拖下去乱棍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