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云瑶真心实意的感觉到愧疚,康熙心里最后一点儿不舒服也没了。
本来康熙听到长生身边的人被收买一事还对云瑶心存了一点儿芥蒂,不过想到收买人的是马佳庶妃,觉得云瑶在这件事上不好多嘴。
说实话,康熙虽然觉得马佳庶妃身为生母想办法知道自己儿子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考虑到马佳庶妃当初对教养孩子上着实没什么优点可言,所以康熙还是觉得长生由皇后亲自教导才好。
自从云瑶生下龙凤胎之后,康熙对之前潭拓寺慧真大师的批语,就是说云瑶是个有福气的人,就更加深信不疑。自然希望身体不好的长生能在云瑶的护佑下健康长大。
所以说云瑶怀孕期间对于长生的忽视,康熙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云瑶又没有苛待长生,再加上当时云瑶身体怀着双胎,自然没有多健康,康熙也体谅云瑶的不容易,但是心里边难免有点儿想法。
但是看见云瑶才出月子没多久,就开始雷厉风行的处置长生身边的人,就知道云瑶并非是有意放纵长生身边的人,对此康熙也是乐见其成。
康熙拉着云瑶一起坐在上首,然后又安慰着说道:“瑜儿已经尽心尽力了。只是瑜儿也是分身乏术,不可能将事情做的尽善尽美,再说,瑜儿才进宫没有多久,做事有了某些疏漏也是人之常情,朕不会因此而怪罪瑜儿的!”
对此云瑶脸上的不安也消散了不少。
云瑶见康熙真的不介意她之前的疏忽,心里边松了口气,然后又道:“皇上,臣妾到底经验不足,这次臣妾不仅要给长生选些伺候的人,还有五皇子和三公主,他们身边也要添补不少人,既然皇上来了,不如帮帮臣妾吧!”
看着云瑶面上的哀求,康熙也忍不住心软了,再加上康熙也不希望云瑶又出了什么问题,便对云瑶道:“既然瑜儿求朕,朕也就不袖手旁观了,不过这些事情都该是你这个皇后该做的,你也得好好学学才行!”
云瑶闻言连忙点头,脸上带着庆幸,说道:“这次多亏皇上来了,要不然臣妾还真担心那里会出现什么疏漏!”
对此康熙也只能无奈的笑笑,然后开始看内务府送上来的人。
康熙虽说是个帝王,但是他对自己身边的事情及其的关注,生怕什么时候不小心着了道,被什么乱臣贼子给害了。而且内务府还属于外朝,康熙对于内务府的事情自然也是门清。
所以在看见内务府给皇后送来的人以及名单之后,康熙就发现了内务府似乎有些敷衍。心里边不由升起了怒气,准备回去之后再好好地整治一下内务府。
康熙随手将名单交给梁九功,告诉梁九功让其好好查查内务府。然后又对云瑶说道:“朕之前让梁九功调教过一批奴才,这些内务府送来的人不怎么知根知底,朕让梁九功把那些人送来吧?”
云瑶听了康熙的话就知道了内务府送来的人八成是有猫腻,心下不由有些愤怒,不过既然康熙已经做了决定,云瑶相信这些内务府的人下场好不了哪去,所以就放下了这些人。
云瑶又对康熙说道:“梁公公亲自调教的人自然是好的,只是臣妾这个小地方,比不上乾清宫,也不知道会不会委屈了他们?”
康熙闻言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若是他们叫委屈,那就立刻打死便是,一个奴才还能和主子讨价还价不成?”
梁九功在一旁听见了康熙的话,不由倒吸了口凉气,准备回去好好讲这些人嘱咐一番,免得他们来到坤宁宫犯了娘娘的忌讳,到时候也让他这个调教的人脸上没光。
云瑶闻言也放心了很多,说了一句好话,道:“梁公公调教的人,臣妾自然是放心的!”
梁九功闻言也连忙躬身谢恩道:“奴才多谢主子娘娘夸赞,奴才愧不敢当,只要奴才跳脚的这些人能入了主子娘娘的眼,就是他们的福气了!”
在说完这个话题之后,康熙忽然想到了已经入京的佛荪,在佛荪觐见的时候,康熙险些以为看到了图海,心里边也对云瑶这个大伯的表现十分赞赏,不过在如何安置佛荪的事情上,康熙遇到了难题。
按理说佛荪入京之后,也能担任一个三品官,但是康熙也实在可惜佛荪的一身才华,所以准备对佛荪重用。
今日康熙看到内务府竟然敢对云瑶糊弄,不禁想起了一个十分适合佛荪的职位,就是内务府总管大臣,从二品的官衔儿,佛荪也十分合适。
所以康熙便把这个想法给云瑶说了一遍,然后说道:“你大伯也是一个人才,朕不忍埋没。而且朕看着内务府有些不像样,对瑜儿你也敢敷衍,所以朕想着把佛荪放在内务府。”
对此,云瑶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连忙谢恩道:“皇上,臣妾代大伯谢过皇上恩典,大伯他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一片信任。”
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母之心
对于康熙忽然提起要让佛荪担任内务府大臣一事,云瑶当然十分的高兴。不管是念着对这个虽未曾谋面,但对她十分爱护的大伯,还是从云瑶自身的利益出发,内务府有佛荪在,对云瑶还有佛荪好处都不少!
说起来难道云瑶不知道内务府送来的人里边有猫腻吗?只是内务府的人到底不是云瑶可以指手画脚的,云瑶只能采取迂回的手段让康熙对内务府的人整治一番。
说实话这次云瑶也觉得十分的巧合,正在她宣召内务府的人过来的时候,康熙恰巧也过来了。倒也省得她专门去找康熙说内务府的坏话了。
对康熙的举动十分满意的云瑶自然也高兴了许多。
但康熙此次前来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处理一帮奴才的,所以康熙便对云瑶说道:“长生他们呢?快把他们抱来让朕瞧瞧!”
云瑶闻言连忙让彩玉将三个孩子带了过来。然后还对着康熙说道:“臣妾想着不好让长生自己独自留在西侧殿,所以就把长生挪到东侧殿和五皇子他们一起住了!”
康熙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是不是有些太挤了,东侧殿本就不大,长生挪过去三个孩子不都委屈了?”
云瑶闻言笑意盈盈的说道:“他们到底还小,算不得多挤,而且臣妾也只是想着他们也就这几年在一块儿住着,等稍大些臣妾再让他们分开,也算是圆了兄妹的情分!”
对于云瑶的说辞,康熙听了更觉得不太合适了,说道:“五皇子到底也是嫡子,长生怎可一并而论?到时候养大了他的心思可就不好了,这嫡子庶子之间可得区分开来才行!”
对于康熙偏向她生下的嫡子云瑶自然乐见其成,只是她也是嫡母,不好太过区别对待,至少这种事情不能由她提出。
所以云瑶也笑着说道:“倒也不是皇上说的那么严重,只是长生的身体向来不好,臣妾之前因为怀孕已经很疏忽了,现在臣妾当然得好好照料他才行,也是臣妾偷懒,想着他们在一起好让臣妾没这么忙乱。”
涉及到长生的身体的问题,康熙也不好坚持,不过康熙还是说道:“瑜儿只要拿捏好分寸即可。”
提起孩子的话题,云瑶的想法就止不住了,连忙对着康熙问道:“皇上,您之前说臣妾两个孩子的名字要等到周岁时再取,难道让臣妾一直叫他们五皇子还有三公主吗?听着也实在疏离了些!”
康熙闻言有些不悦,说道:“这是潭拓寺的一位大师说的,说晚点取名也好压压龙凤胎的福气,这对他们以后也有好处,瑜儿做额娘的怎么也这么不知分寸?难道两个名字能抵得过他们以后吗?”
对于康熙的怒气,云瑶还真没觉得有多难受,毕竟康熙是为了孩子考虑。所以云瑶对康熙的怒气也不以为意。
不过说起康熙之所以连龙凤胎身边的细琐小事都关注,原因自然都是云瑶故意而为之的。
云瑶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是前世康熙对于太子胤礽的关爱!前世的时候云瑶也曾经以为康熙对太子这么关爱,完全来源于赫舍里皇后的遗泽。可今世的情况却让云瑶觉得自己是想错了。
这一世康熙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废了赫舍里皇后,让云瑶的内心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云瑶可没有那么大的脸觉得自己是万能玛丽苏,康熙一见她就要封她为皇后,还把赫舍里皇后给废了。
云瑶上位的原因追根究底都是因为因缘际会,以及图海的扶持,要不然就算康熙真的万分喜爱她,她也不会坐上皇后的位置。
当然说到这也是扯远了,云瑶认为前世太子胤礽之所以会被康熙百般宠爱,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太子胤礽是康熙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如果赫舍里皇后继续活着,太子和康熙的关系不可能会有这么好。
这一世云瑶身为皇后,自然要为自己未长成的孩子和康熙之间的关系而操心。毕竟以康熙的思维,肯定对嫡子寄予厚望,将来如何缓和已长成的嫡子还有老去的康熙之间的关系,才是云瑶最大的重点。毕竟这一世除了云瑶,谁还知道康熙会在皇帝这个位子上待了这么久呢!
云瑶自然希望康熙能在孩子年幼时多添两份对孩子的关爱,所以一直暗中引导着康熙的动作,让康熙不由自主的对孩子更加关注,增进他们的父子情分。所以云瑶才一直时常在康熙面前提起孩子的话题。
康熙发现云瑶似乎是愣在了那里,以为自己怒气冲冲的样子似乎让云瑶被吓到了,连忙安慰着说道:“瑜儿,不要伤心了。朕不是故意训斥你的!”
云瑶见状也有些哭笑不得,连忙说道:“皇上,臣妾没什么事,皇上这么说也只是一片慈父之心,臣妾感动还来不及,那就会因此而伤心呢?”
康熙闻言也松了口气,说起来他还是比较尊敬自己的皇后的,皇后与后妃在康熙心里绝对不同,要是云瑶仅仅是一个后妃,康熙才不会费尽心思的道歉呢!
云瑶见状也没多谈,说起了自己的想法,“皇上,臣妾也知道您说的不错,只是臣妾平时只能这么生疏的称呼两个孩子,心里难免有所感伤,而且臣妾之前的意思倒不是不顾那位大师的提点,非要早早地取名,而是想着要给两个孩子先取一个小名,这应该对孩子没什么妨碍吧?”
康熙闻言也有些意动的说道:“大师也只是说大名不宜早取,小名的事情倒是没有提起!”
云瑶也连忙劝道:“皇上不若再问问那位大师,看看能不能取个小名?”
康熙对于云瑶的提议也十分心动,事实上,若非是听到慧真大师的批语,康熙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没有为孩子取名,要不然康熙早就把他暗中写的慢慢一张字里边给嫡子嫡女挑名字了。
康熙知道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让朝堂上的有心人议论纷纷。所以康熙之前忽然有了怒气,一部分也是以为云瑶和那些人一样,觉得他是对嫡子打压了,但是听见云瑶情真意切的表现,康熙才知道自己是误会了。
康熙见状连忙同意了云瑶的意思,准备去潭拓寺问一声大师的意思。作为一个年龄不大对孩子十分期待的阿玛,康熙自然愿意给自己的儿女取个好听的名字才行!
第三百三十九章 纯禧到来
时间又过了没多久,云瑶看着自己两个孩子和被吹了气的娃娃般,一天一个样,和众多的父母一样,云瑶心里边难免有着骄傲和欣喜。
在前不久,康熙终于从那位慧真大师口中得知可以为孩子取小名的时候,康熙立即迫不及待的给龙凤胎取了两个小名。
五皇子被取名为阿克敦,意为结实的。三公主被取名为茉雅奇,意为长寿草,和长生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两个的名字足以证明康熙为父的心情,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会夭折而已。
这下朝廷后宫不再说康熙没有为龙凤胎取名,说明云瑶生下的龙凤胎不受康熙待见,康熙为了取名的事情特意找大师的事情也被传了出来。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康熙为何迟迟没有取名。不是康熙对这事不上心,而是他太过上心了!不想让这双儿女有一丝一毫的不妥。
与阿克敦以及茉雅奇不同的是,那拉庶妃所出的四阿哥至今连一个小名都没有。众人也开始说四阿哥才是那个不受待见的人,嫡子哪是四阿哥一个庶子能比得上的。
云瑶在听说了这样的小道消息之后,不由冷哼了一声。也不知道之前阿克敦他们没被取名的时候,那些说在皇上眼里龙凤胎和四阿哥是一样的传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云瑶甚至都怀疑,这前后两种说法都是那一批人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