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妃见状也是心服,连忙行礼道:“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正巧这个时候,李德全带着人也来了,见云瑶站在宫门外,心下也松了口气,然后小跑走到云瑶面前问道:“主子,您没事吧!”
云瑶见了李德全来也是眼前一亮,说道:“本宫没事,皇上那里如何?”
李德全听到云瑶问这个,也是一脸的唏嘘,刚才的情况十分惊险,李德全好不容易才劝皇上离开养心殿,然后带着皇上往坤宁宫方向走去。
只是李德全也记得云瑶的吩咐,没有一味地快走,反而刻意的慢了下来,结果才走到养心殿门外,忽然一阵地动山摇,地震来了!
他们所有人眼睁睁的看着养心殿的横梁塌了下来砸了个粉碎,宫里还有没出来的几个小太监,当场就被砸死了!
当时李德全心里一跳一跳的,现在还是心有余悸。若是他再晚了个一时半刻的,恐怕皇上和诸位大人全都被埋在养心殿下边了!
听了李德全的描述,云瑶也是吓了一跳,连忙问道:“那胤禘和胤祉他们呢?”
李德全连忙回道:“当时皇上听说娘娘您有事要找他,太子在一旁听说娘娘您不舒服,就带着几位皇子准备跟着皇上来看望娘娘,太子和几位皇子跟着皇上一起出来了,周身并无损伤,还请娘娘放心!”
云瑶听了连忙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心下也庆幸自己提前给胤禘打过防疫针,让胤禘时刻带着兄弟跟着康熙,毕竟说起来康熙周身保护的人比较多,云瑶也比较放心。
只是先前听到康熙在养心殿,才让云瑶乱了分寸,差点忘了此事,如今被李德全说明了情况,心下也松了口气。
李德全才和云瑶说了没多久的话,紧接着梁九功也带着人来了。
梁九功见云瑶这边并无什么损伤,也是夸张的松了口气,然后向云瑶问安道:“皇后娘娘,您这边没出什么乱子吧!”
云瑶摇了摇头,说道:“本宫这边没什么事,先前本宫心神不宁,就带着众妃出来散散步!”云瑶这话算是给自己没被困在坤宁宫做了个解释!
梁九功却是见识过云瑶在某些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心下也是庆幸之前皇后让李德全去请万岁爷。要不然万岁也不一定出什么事,他梁九功却很有可能性命不保。
所以梁九功感激的对云瑶说道:“多亏了娘娘有事要找皇上,要不然啊!那养心殿不知道会困住多少人啊!”
云瑶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侥幸罢了,梁公公回头给皇上带个信,就说本宫这里并无大事,还请皇上专心前朝即可,后宫本宫会打理好的!”
梁九功见状也应声,把云瑶的话记下了,带回去给康熙听!
第四百三十二章 瞄向海运
云瑶这边因为准备充分倒也没有这么大的伤亡,可康熙那边就不一样了。
康熙虽然早就知道这次地震比以往的都大,可没想到,事情发生了,比康熙想象中的要厉害的多。
因为时间情况,康熙并不能知道这次地震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但仅仅是京城,接到的消息就足以让康熙头皮发麻!
康熙甚至庆幸自己早做了一些准备,只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而梁九功带来的云瑶的情况也让康熙松了口气,好歹后宫也在云瑶的操持下没出什么事情,也让康熙没了后顾之忧。接着康熙又投入了这次令人焦头烂额的情况中去!
因为这次地震一直余波不断,康熙担心之下,让皇宫里的人都出宫搭建帐篷避开这次地震危机。云瑶听了康熙的打算也是深以为然。
这场高达八级的大地震在前世可是足足持续了至少三个月,云瑶还真不敢大意。
云瑶答应之后还斟酌着对康熙说道:“皇上,臣妾有什么能帮您的吗?”
康熙见云瑶担忧的目光安抚的笑了笑,然后说道:“瑜儿放心,朕还忙得过来,若是有需要云瑶的地方,朕不会忘记的!”
听到康熙这么说,云瑶却没觉得怎么高兴,虽然康熙体贴,但是看着康熙几乎皮包骨头一样的身体,再看康熙没吃多少就放下筷子,云瑶心中十分担忧,忍不住说道:“皇上,您不能不注意身体啊!您用的也太少了些!如今朝廷上下全靠皇上撑着,您要是哪里不舒服可不要强撑着!”
康熙见此也知道云瑶是真的不放心,便笑道:“瑜儿要是真的不放心,就让梁九功盯着朕不就行了,朕一定多用些,还有瑜儿你也别只惦记着朕,你这段日子也不要太过担心,朕瞧着瑜儿也瘦了不少!”
两人一片温情的时候,康熙让人送云瑶离开之后,烦恼又爬上了康熙的脸上。
康熙此时不复在云瑶面前的信心满满,面上有些焦虑,其实说起来云瑶这个现代人反倒是忽略了这一点。在古代但凡发生什么天灾人祸,都能归结到上天感应上,不是皇帝施政有问题,就是说老天爷看哪个人不顺眼了,当然这个人选往往是由朝廷大臣或者是康熙背锅。
云瑶前世康熙倒也没遇见太大的问题,也只有康熙因为这个地震心生不安,下令让朝臣上奏,传谕道:“地震示警,实因一切政事不协天心,故召此灾变。在朕固应受谴,尔诸臣亦无所辞责。然朕不敢诿过臣下,唯有力图修省,以冀消弭。”以此想看看自己都有哪些为政上的失误!
不过康熙一直控制着局面,有人想借这次地震做些事情的人,还没怎么露出苗头,就让康熙很快阻止了!
但此世的康熙虽然比前世拥有更多的权力,但是康熙也在获得这些朝政大权的同时,树立了不少的敌人!哪怕这些敌人不敢对康熙有什么抱怨之举,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借着这次地震的机会兴风作浪,给康熙添添堵!
康熙这一世同样也下了这样一道谕旨,让朝臣上奏,不过因为康熙早先提前知道了这次地震的消息,不再像前世一样,这么深刻的认为是上天给他的警示了!
所以康熙这么做也大多只是一个形式罢了,并没有多加关注,当然康熙也是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将朝廷上一些积弊一举肃清,顺带打击一些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公贵族。
可康熙没有想到,这么想的不只是他一个,朝廷上不乏对康熙和其他人不满的人,此令一出,朝臣互相攻歼,也有人对康熙之前废除太后的事情有所不满,说这是康熙不孝顺引起的警示!
康熙见了这份折子气的直接在上面批复,道:“朕若不废太后,无颜面对皇父!何称孝顺?”接着康熙又以此人不敬先皇的罪名,将其下狱。
朝臣们见康熙这么雷厉风行的处置了这个官员,不敢再对康熙有所质疑,一下子安静如鸡!他们也怕自己参奏的事情会让康熙不悦,进而落到同样的下场。
可以说这阵子康熙也是因为这么多的事情很快瘦削下来,无心用膳。
当然康熙愁的不是这一件事,还有就是因为地震,要对受灾的八旗子弟及百姓抚恤,可此时朝廷的库房里银子可不多了。
回去的云瑶对康熙的处境自然不是一无所知,虽然康熙体贴,但云瑶身为后宫之主自然不能一味的不管不顾。
云瑶直接下令,令后宫诸人减少用度,以此节省出来的银两交由康熙赈灾使用。
接着云瑶又听说康熙似乎还再为钱粮的事情着急的时候,就在康熙面前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了胤禛,说道:“禛儿都长这么大了,如今想来镇国公已经离开了快有两年了,镇国公这会回来,也不知道禛儿还认不认得他!”
忽然听云瑶提起这个,康熙一怔,然后恍然道:“朕都快忘了,苏和泰快要回来了!”
云瑶闻言有些好奇,便问道:“皇上,之前说镇国公快回来了,怎么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没听说镇国公的消息啊!”
康熙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这次地龙翻身的缘故,要不是瑜儿你提醒,朕也险些忘了,不过昨日广州将军上奏,说苏和泰已经到了广州,因为忙着京城的事情,朕无暇关注他的踪迹!”
云瑶见康熙还不明白她的用意,便提醒道:“皇上,这次苏和泰回来的可还顺利?臣妾听说如今因救灾之事,朝廷国库险些空了,若是苏和泰顺利的话,他回来时应该带了不少东西才对!皇上也不用为钱粮之事发愁了!”
康熙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瑜儿,你可知就算苏和泰能带来不少财货,但多半也是与海外以物易物换来的,还要在换成银子。哪能凭空变出银子钱粮来,现如今关键是一时半刻朝廷的银钱不凑手,要是再过一阵子,等各地的税银送过来,就没有这么紧张了!指望苏和泰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听了康熙的分析,云瑶也知道自己说的有些天真了,不由脸色有些发窘。
康熙见云瑶似乎有些羞愧,当即安抚云瑶道:“瑜儿说的其实不是没有道理,最起码苏和泰一行人带着珠宝财货过来,也能稳定民心,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云瑶也知道康熙这么做是安慰她,虽然承了康熙的好意,但云瑶仍是不愿服输,继续说道:“皇上,既然朝廷缺钱粮,怎的不让人提前将税银送过来,如此岂不是立刻就解了皇上的困难?”
康熙听了虽然觉得云瑶提的建议有些幼稚,但终究是云瑶的一片心意,就道:“这个朕也想过,只是瑜儿不知,如今地龙翻身,漕运也影响到了不少,如今天下钱粮之地尽在南方,没有漕运,只能从陆上送来,但是如今地震频发,京城附近也被殃及,强行让税银送来,对朝廷来说,得不偿失啊!”
云瑶虽然被驳了意见,但这次云瑶倒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反而睁着亮晶晶的目光看着康熙说道:“这次臣妾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解皇上的烦恼,皇上该怎么赏臣妾啊?”
康熙见云瑶斗志熊熊也不好打击,只能说道:“若是瑜儿真能帮朕解决此事,瑜儿想要什么,朕都允了!”
听了康熙有些敷衍的话之后,云瑶知道康熙绝对是小看了她,心里有些不高兴,但借此机会让康熙有了一个承诺,云瑶还是比较高兴地,便说道:“皇上,既然苏和泰已经到了广州,何不让他带着船队将税银运来,据臣妾所知,海船速度很快,比漕运上边的小船速度快得多,这样一来,皇上的烦恼不就在顷刻之间解了吗?”
康熙闻言却有些顾虑,说道:“走海路终究不比运河安全,风大浪急,恐怕还没到京城,船就要翻了吧?”
云瑶闻言白了一眼有些犯傻的康熙说道:“皇上怎么忘了,苏和泰带走的是海船,船身可比一般运河上的船大得多,那这么容易就翻船?更别说苏和泰用这样的海船出使都没有事,皇上怎么担心这个?”
康熙也恍然大悟,然后说道:“是了,是了,朕险些陷入了误区,既然苏和泰一路上没事,想必海路应当没什么大问题,这样一来朕的困局确实是解了!”
康熙越想越高兴,他只是一时被眼前的事给困扰住了,一朝眼前的迷雾散清,康熙立马豁然开朗。
这次用海路运送钱粮不是只有眼下这些好处,走海路比漕运还要快,十几天就到京城了,这对以后朝廷控制江南地区也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京中为天子脚下,偏偏一应物资都需要用运河运送,最近漕运出事,粮食等价格飞涨,而海运一开,不只是赈灾事宜可以完美的进行下去,就连灾后对京城的治理也有很大的好处!
看康熙这么高兴,急切的想要找人商量,云瑶也没好留他,说道:“既然臣妾说的,皇上认可,臣妾也就不留皇上在这了,省得心有所念,只是皇上不要忙的太过,让人担心就好!”
听了云瑶的叮嘱,康熙本来着急离开的心思也没有这么急了,对云瑶笑道:“瑜儿,你且放心就是,朕会注意的,还有瑜儿你既然给朕找了个建议,朕不会食言,瑜儿尽可想一想,可有什么东西想要的,朕无一不允!”
云瑶闻言捂着嘴笑道:“皇上您还真是大方,既然皇上这么说了,臣妾自然不客气,您就放心离开吧,臣妾会仔细想的!”
康熙这才离开。
而等康熙离开之后,云瑶立马让人传信回到了家中,让家里也想办法插手海运之事。
不怪云瑶着急,受过现代熏陶的云瑶,怎会不明白,这海运之事其中有多大的利益,若是能在其中分一杯羹,对以后云瑶娘家会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