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倒没说错,毕竟没有云瑶的历史上,乾隆追封孝圣宪皇后曾祖额亦腾和祖父吴禄为一等公。他们的妻子追封为一品夫人。凌柱,封一等公。凌柱妻子封一品夫人。世袭罔替。马佳氏将来也是一品诰命。
只是不知是谁在康熙十三年透露了出去,使得云瑶那年选秀被人染了天花,阻止云瑶进宫。即使后来云瑶进了宫,仍有许多人打压他们家族。毕竟谁也不想上头多个家族。只是多少收敛了些。
云瑶来佛寺的目的也是为了验证此事。只是云瑶不知她来后多了个惊喜,那个和尚也说了她的命格,使得皇帝对她有好的印象。后来的后宫之路也顺畅了许多。
这也是云瑶必须参加此次选秀而且进宫的目的,毕竟再拖三年变数太多。如果像上一世那样很可能还会被其他家族们打压,进宫之后依着潜规则来说,他们就不能随意打压钮祜禄家。
上一世消息传开的时候,因为康熙十三年有很多八旗贵女进宫,让云瑶家成了众矢之的。而康熙十二年,遏必隆的死亡让钮祜禄家大伤元气,遏必隆死后,宫中钮祜禄妃的同母弟法喀与嫡子阿灵阿争夺爵位,钮祜禄家各支脉群龙无首,相互依附两人,而吴禄兄弟地位尴尬与两人都不亲近。所以他们也顺手打压了吴禄他们的仕途。
也是因此后来云瑶入宫受到了几乎所有八旗后妃的针对,后来更是被打压的厉害。
云瑶因此一直怀疑后来又有了清穿女和重生女。因为在康熙年间云瑶家只是四品官员。除了知道未来的人谁会这么针对他们家,还有她失去记忆的那次病也让云瑶摸不清其中的关键。
第七章 宫中动静
康熙回宫后,已是晚间,走到乾清宫,梁九功在后面连忙招手让宫女将圣上的常服拿来,伺候康熙换上衣服。康熙一边换衣服,一边问道:“皇祖母休息了吗?”康熙自幼被孝庄太皇太后派人抚养长大,康熙也十分孝顺,日常晨昏定省从不缺少。
梁九功连忙答道:“启禀皇上,刚才慈宁宫派人说太皇太后已经歇息了,皇上不必再去请安了。”
康熙心知近来太皇太后心情不好,自康熙九年慧妃去世后,太皇太后就开始心情暴躁。慧妃原本是孝庄太皇太后为康熙挑选的皇后,自小在宫中长大,与皇帝可谓是青梅竹马。太皇太后吸取了当初他的儿子福临的教训,让慧妃与皇帝培养感情,意图影响康熙,让其不排斥立慧妃为皇后。可康熙毕竟是天生的帝王,儿女私情怎能控制住他,康熙心知大清绝不能再出一个蒙古皇后,因此迟迟不理太皇太后的安排。
直到因为四大臣辅政,太皇太后为了拉拢索尼,不得已将皇后的位子交给赫舍里家。可慧妃依然被留下,太皇太后此时仍没放弃立慧妃为皇后。也因此,康熙并没有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妃,而当时遏必隆的女儿已经被立为妃。
康熙九年慧妃意外落水而亡,太皇太后得知消息,被打击的不行。让康熙追封其为慧妃。康熙念在亲戚关系,而且慧妃待在皇宫中多年便同意追封
。而且慧妃去世的缘由绝对有问题。康熙深知这事与皇后脱不了干系,毕竟太皇太后一直想着慧妃成为皇后,甚至其他八旗妃子背后的家族都插了一手,毕竟满洲贵族们也不愿后宫再出一个蒙古皇后压在所有满人女子头上。
不过康熙也因此忌惮皇后起来,毕竟连当初他皇阿玛留下的暗卫都没查出什么来。
说起来按辈分来说慧妃可以说是康熙的表姑,慧妃是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的女儿,三等台吉阿郁是孝庄文皇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也就是说慧妃是康熙帝的远房表姑。而慧妃与孝惠章太后亦是姑表亲。在野史上,有康熙纳姑为妃的传言,就是指的慧妃。
不过康熙自小受汉学熏陶,对于这种类似**的关系非常厌恶,在康熙潜意识里,他是绝对不会立慧妃为后的,立为妃还好,立后影响就太大了。因为这样会让康熙成为史书上的笑柄。而且此时汉臣也不愿康熙立姑为后,本来清朝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统治,到时会有更多的人借此打击满清,借机造反。
就算是孝庄太后,因为皇太极算得上是她的姑父,也让人诟病。孝庄太后此时在民间的名声也没想象的那么好。此时理学盛行,别管史书上把孝庄太后写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个出名的女政治家。很多反清复明的人就以此攻击满清。民间也传出了许多关于孝庄太后的艳闻。如劝服洪承畴之事。
也因此孝庄太后的打算落空,正好今年选秀,太皇太后的心思又活了起来,想要康熙在纳几个科尔沁蒙古的秀女入宫。康熙从小就见到后宫蒙古妃子嚣张跋扈的一面,他的母妃就被欺压的厉害,后宫中几乎无满洲女子的立足之地,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康熙也不愿后宫中有蒙古女子出现,然后就与太皇太后的关系僵了起来。
康熙自康熙八年擒获鳌拜后,将手中权力看的越发重要,旁人不得沾染。康熙也不愿再去慈宁宫接受太皇太后的劝说。
康熙听过也就作罢。走到御书房,开始批今日积压的折子。梁九功见状连忙吩咐宫女上茶。待在旁边随时等候康熙吩咐。
慈宁宫
此时慈宁宫灯火通明,苏茉儿看着歪在榻上躺着的太皇太后有些无奈,“主子,皇上恐怕不会来了,要不您去床上休息吧。”
“现在皇帝大了,翅膀硬了,不再听劝了。”太皇太后轻抚着额头。皇帝和他的阿玛一样,不再听她的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她了。当初顺治的叛逆伤透了她的心,太皇太后在教导康熙时更是预防皇帝向他皇阿玛那样,没想到如今连康熙也开始忤逆她了。
苏麻喇看着主子的表情有些心惊。主子露出这样狠厉的表情还是顺治帝欲立董鄂妃生得皇四子为太子时,结果过了没多久就传来了皇四子的死讯,接着董鄂妃也去世了。连顺治的死都有可能与太后有关系。
太皇太后之前一直以皇帝无后做借口,不让康熙亲政,现在宫中只有嫡皇子承祜和皇长女存活,苏麻喇很难不怀疑太皇太后想要对曾孙下手,还能让康熙丝毫看不出来。
苏麻喇欲劝主子,只是看见孝庄有些狠厉的表情说不出话来。苏麻喇知道孝庄绝不允许别人违抗他的意志,凡是侵犯到他权利的人都看不到明天。苏麻喇虽然在宫中地位很高,但也不敢违抗。
在苏麻喇看,主子已经有些偏执了。太皇太后不能容忍有人脱离他的掌控,特别是关于科尔沁。
如今蒙古对大清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满族贵族们地位越来越高,宫中根本不能重现当初全是蒙古女人的盛况,这根本就不可逆。满清贵族迫切需要与皇家联系更紧密,连宗室们都不在受蒙古控制,当初的宗室福晋大多有孝庄赐下,均是蒙古女人。现在的宗室多与满洲贵族联姻,不在受蒙古控制。
现在根本不是开国时那样了,太皇太后要是还不醒悟,皇帝的刀迟早会对着蒙古的,太皇太后现在能控制,可一旦主子去世了就是皇上动刀之时。
苏麻喇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圣上仁慈,对科尔沁好些。
乾清宫
康熙批完折子后问:“梁九功,慈宁宫的灯灭了吗?”
梁九功抬头偷偷瞄了康熙的脸色,“启禀皇上,慈宁宫刚灭下了。”梁九功知道这几日太皇太后与皇上有着分歧,圣上虽碍着孝道不对太皇太后反驳,可圣上是皇帝,哪能被别人左右。圣上跟先皇可不一样,先皇虽对太皇太后忍让,那是因为是他亲额娘。可今上与太皇太后多少隔了一层,这孝顺可不一样啊。
梁九功看着圣上的表情在灯光中变幻莫测,不敢猜度。
第八章 康熙心思
此时康熙正想着关于太皇太后和先皇的事,在太皇太后教导他的过程中,他的皇阿玛形象一直不怎么好,为宠妃顶撞亲母,对政治表现幼稚,对亲子不慈。
可在他接受皇父为他准备的暗卫后,他对皇阿玛的印象全部被推翻了,暗卫口中的顺治是一位临死前仍忧虑皇儿继位后的艰辛,留下愿他能治理好这万里河山的殷殷希望。他死前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支隐秘的力量,即使是太皇太后多年的宫中势力都没发现顺治的暗中力量。
康熙一直知道,他的皇阿玛之前没有考虑过他继承皇位,甚至于皇阿玛一开始就是想为大清选择一个成年的帝王,因为太皇太后,皇阿玛甚至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与皇位无缘。说实话,康熙在从太皇太后那知道此事时,不是不埋怨皇阿玛的。
可暗卫的资料记录里,写着当时皇帝的心路历程。当时在天花的威胁下,顺治开始考虑谁可以继承他的皇位。首先他的儿子里长子牛钮已经夭折,次子福全是实际上的长子才九岁,还有八岁的三儿子玄烨、五岁的五儿子常宁、三岁的六儿子奇授、两岁的七子隆禧和八儿子永干。首先常宁以下的儿子年纪太小,顺治根本就没考虑他们,只有九岁的福全和八岁的玄烨勉强可以。
只是福全在一次称不上意外的意外中瞎了一只眼睛,玄烨染上了天花但终究活了过来,福临知道这是后宫中那些蒙古女人的手段,世人皆认为蒙古人粗鲁豪爽,可后宫的这几个蒙古皇后皇妃一入宫仿佛觉醒了后宫女人的宫斗基因。
不过他们再隐秘行事,孝庄太后这个浸淫后宫几十年的老手也不会发现不了,既然连他都查不出来,那么他的皇额娘一定知道此时并且帮他们扫尾了,更甚至于他的皇额娘也参与其中。
福临这时也左右为难,他只担心一旦立下皇太子,转天他的儿子就意外死在哪了。这时顺治也非常无奈,即使是他也不会愿意让自己断子绝孙的。于是顺治开始考虑宗室里合适的人选,这时安亲王进入到顺治的眼里。在顺治看来,安亲王是个不错的人选,累有功勋,掌管宗人府,与索尼是姻亲,正值壮年,有长寿之像。这样宗室不反对,朝堂上也有实力,太后也控制不了新君,安亲王也会看在是他亲自下诏传位于他,照顾他的子嗣。
于是他传召安亲王,问安亲王,安亲王信誓旦旦将来他将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给皇帝的子孙。顺治听过后反而一身冷汗,汉人史书上说杀子传给别人皇位的一个有名的人物是谁,不是别人,正式臭名昭著的王莽。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窜时”,让顺治猛然惊醒,难道他要做王莽?史书上唐太宗废太子立次子李泰时,李泰也说将来杀子,传给侄子。让唐太宗不敢立次子。顺治自认不如唐太宗,他也不敢立安亲王。
正好太后听到风声赶到乾清宫,让顺治不得立安亲王为太子,并让汤若望劝导顺治帝,汤若望说帝系转移会造成宗室朝廷动荡。而顺治也就顺水推舟答应。
后来顺治想到玄烨已经出过天花,而且太后亲近玄烨,恐怕太后心目中的新君就是玄烨,若他立旁人为太子,恐怕那人也凶多吉少,所以顺治也就立玄烨为皇太子,想必太后也会保护玄烨,其他儿子也能保全。
说来不怪顺治在董鄂妃之子刚出生就立其为皇太子,其实当时董鄂妃之子地位最高,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其他生育的妃子家室低微,因顺治后宫多蒙古妃子,太后又是偏心蒙古,满洲大臣不愿家中女儿入宫只得低位,不如联姻其他大族,因此后宫满洲女子家室并不高,如福全母妃宁悫妃董鄂氏,长史喀济海女,号庶妃,玄烨母妃佟氏也是庶妃,常宁母妃是庶妃陈氏,长子牛钮母妃庶妃巴氏,当他出生时顺治曾大赦天下,可就算是这样,巴氏一直是庶妃。
而董鄂氏初为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虽说是再嫁,但董鄂氏能成为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家室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清初满清上层并不忌讳类似的事情,孝庄也有再嫁的传闻。因此顺治也是为了和满清大族结合,董鄂妃之子成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顺治也能借此夺回孝庄太后手中的权力,并打击蒙古势力。
但也许是孝庄看出了福临的打算,顺治第四子夭亡,之后董鄂妃郁郁而亡,而顺治也消磨了信心,在他看来,自己的一切都被皇额娘监视着,快跟儿皇帝差不多。之后就歇了心思想要出家,而顺治一旦出家,宗室恐怕就会对孝庄太后咄咄相逼,这也是顺治对孝庄最后的报复。
之后就更是一场闹剧,孝庄太后用尽了手段想让福临打消出家的打算,福临屈服了,只是之后天花的来临让顺治来到了濒死的边缘,这时的顺治怀疑是否是他的皇额娘又出手了。至此直到他去世。
康熙想着他的皇父留下的东西,有些不寒而栗。康熙知道,这些决不能让太皇太后知晓,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皇阿玛死因有疑点,将来他可能成为大清的头一位被废的皇帝,甚至不用她废掉自己,只要一副毒药,就能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病逝。毕竟太皇太后连亲儿子都能下得了手。现在朝政的权利都被太皇太后把持,朝堂中只有坚持正统的汉臣支持他,连满洲大族们都是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到。遏必隆就不说了,连索尼恐怕也与太皇太后达成了什么协议。康熙觉得他要开始扶植一些新的势力了。
此次选秀康熙决定好好筛选秀女的家世,一旦他做出什么动作,那些投机的大臣们会做出反应的。
康熙想完决定要好好梳理身边的人了,毕竟他的皇阿玛就是有可能栽在这里头了。康熙可不想在什么时候无缘无故的死了。别人都说康熙如何孝顺太皇太后,可康熙自己心里知道,他只是为了皇帝的宝座做戏而已。毕竟太皇太后掌握着他的生杀大权,康熙如何不恐惧、愤怒,只要自己掌握大权康熙才能真正安心,康熙可不想像汉朝的那位向吕后说“我未壮,壮即为变”的少皇帝那样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