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天际舟
时间:2019-01-07 10:11:24

  方锦书的遭遇过于离奇,她在心中默默谋划的,在此刻根本看不出来。
  看了庆隆帝一眼,曹皇后温言道:“你可知净衣庵是什么地方?”
  “臣女知道,净衣庵供奉了先皇太后的灵位,也是臣女唯一可以进去的地方。”
  是的,无论是太陵、太庙,哪一处都是守卫森严的皇家禁地,绝不会允许外人进入。除了拱卫的侍卫,连杂役都是由皇室宗亲担任,不假于外人之手。
  庆隆帝动容道:“难得你小小年纪,如此忠义,朕允了。”
  侧身吩咐吴光启,道:“这件事,着宗正寺去办。想必先皇太后见着她亲手挑中的小丫头,也会高兴。”
  吴光启应了下来。
  见方锦书得了庆隆帝的赞许,曹皇后也替她高兴,附和道:“是陛下教化子民有方,才会有这样忠义的孩子。”
  这句话,可谓挠到了庆隆帝的痒痒处,哈哈一笑道:“皇后懂我。”
  当即赏下绢帛百匹、黄金百两、珍珠一斛,方锦书领旨谢恩。
  她出来时,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云彩遮掩了大半个夕阳,氤氲出道道霞光。
  方孰玉早就在轿子里坐不住了,手里拿着书,围着轿子不住来回踱步。等待的时候分外煎熬,尤其是当他无法知道内里情形的时候。
  方锦书再怎么聪慧,毕竟也只是才八岁的小姑娘,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呢?
  这个时候,他只恨自己官阶太低。如果能到四品,司岚笙也就有了进宫的资格,有她陪着,好歹也能放心些。
  可惜眼下方家拢共只得方老夫人一个诰命夫人。宫中只说让方锦书觐见,母亲陪着去还说得过去,祖母陪着像什么话?
  结果,只能让她一个人进去,独自面对帝后的垂询。
  “老爷,四姑娘出来了!”
  他步子一顿,见到方锦书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放下心头大石。
  只要女儿出来了就好,结果如何都不重要。
  见到长身玉立等在轿旁的方孰玉,方锦书加快了脚下的步伐,笑着敛礼:“父亲。”
  看样子,是成功了。
  但这不是说话的地方,方孰玉摸了摸她的头,“回家再说。”
  方锦书觐见,不只是方孰玉挂着心,在明玉院的司岚笙更是心焦不已。
  “四姑娘回来了!”红霞笑意盈盈的进来禀报。
  “可回来了,把我给担心得。”司岚笙绷了一下午的嘴角总算放松了,喜道:“快把她爱吃的点心都拿出来,这一下午也没吃什么东西。”
  红霞抿嘴一笑,就算在家,为防积了食,一下午也不会吃什么东西。四姑娘进一趟宫,大太太都担心到骨子里了。
  “母亲!”
  方锦书进了房,将披风交给身后的云霞,笑着见了礼。
  “可顺利?”司岚笙握住她的手,问道。
  方孰玉轻轻咳了一声,吩咐道:“你们都下去。”
  红霞屈膝应了,带着屋中的大小丫鬟俱都退了下去。
  “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司岚笙满脸的关切,道:“田妈妈说你喜欢上了腊梅花茶,我让人寻了些上好的腊梅花来,喝喝看味道如何?”
  这个时候自然是没有腊梅的,所谓腊梅花茶是在旧年采摘了花骨朵,晒干烘烤之后,在阴凉地方储存起来。
  腊梅花性凉,所以在喝的时候加入了枸杞大枣来综合寒性,入口芬芳。
  方锦书轻轻吸了一口气,闻着这熟悉的芳香,喝了半杯。
  今日,称得上是她重生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赢了这一次,她以后的路走起来,就要顺畅很多。
  将在宫中的情形给父母说了,方锦书道:“皇上允了我去净衣庵祈福,还格外赏了黄金绢帛。”
  “你这孩子。”
  女儿能独自面圣这般能干,司岚笙心头涌动着自豪的情绪。将她小小的身子圈入怀中,伸手整理她头上的额饰,眼里盛满了母爱。
  “皇上赏给你的,母亲就好好替你放起来,给你攒嫁妆了。”
  “女儿又没什么需要花费的地方,不如交给母亲花用。”来了这十多日,看方家的吃穿用度,方锦书就在心头明白,方家并不宽裕。
  “皇上赏给你的,就是你的。”方孰玉道。
  他连妻子的嫁妆都不会动用,怎么会用皇上赏给女儿的银钱。
  方锦书俏皮一笑,问道:“既然是赏给我的,那我有动用的权利吧?”
  “那是自然。”
  “黄金就放在母亲这里,万一有个什么事,母亲手头也宽裕。”方锦书道:“百匹绢帛实在太多,衣料也容易过时,不如分给府里长辈和姐妹们一人一匹,吴家和乔家也送几匹过去。剩下的都作价卖了,我让芳菲替我管着。”
  “珍珠也放在母亲这里,等需要了再给女儿做一副珍珠头面就是。”
  几句话,将御赐之物分配的周到妥帖,还人人有份。方锦书扬起了脸,笑眯眯的问道:“母亲,这样可好?”
  怎么不好?
  司岚笙觉得,就算自己来分,也不会有比这样更周到的法子了。
 
  ☆、第六十一章 五人名额
 
  不过,司岚笙在心头打定了主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动用这笔银钱。
  姑娘的嫁妆都是从小就开始攒着。方家并不富裕,到现在她也没能给两姐妹攒上多少,怎么还能动用皇上赏给女儿的私房?
  方孰玉生怕妻子察觉出什么异常,笑道:“书丫头果然长大了,这一天比一天有主意。”方锦书在梦里经历了先皇太后人生十年的事,这个秘密他一定要藏好,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明玉院里一家子和睦喜庆,夜色中的皇宫却如同有猛兽盘踞一般,森严肃穆。
  忙了一天的政务,庆隆帝信步走出御书房,抬头看着天上的繁星,问道:“你说,朕真的做错了吗?”
  跟在他身后的,只有一名忠心耿耿的吴光启。闻言,他心里颤了一下。这样的话,他哪里敢接?
  庆隆帝也没有想他接,他这时要的,只是一个倾听的对象。
  “在我儿时,母亲告诉我,人死了就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这漫天星辰里,先皇太后是哪一颗,而父皇又在哪里?”他的语气萧瑟。
  “朕才是天下间的帝王!”
  “为什么,他们都不认可?我从来没梦见过父皇,连皇祖母,也不愿来见我,还通过一个小女娃的口来训诫于我。”
  “你们有没有想过,除了我,谁能有治理天下的本事?”
  庆隆帝自言自语,称呼上的混乱,足可见他内心的情绪激荡。
  “汝阳王?开什么玩笑!一介武夫而已,他懂什么治国!”
  随着他的怒喝,小小的花园里,连虫子都停止了鸣叫,生怕打扰到这位人间至尊的帝王。
  第二日,宫里将庆隆帝的赏赐送到。
  百匹绢帛不是个小数目,随着箱笼如流水一般抬入了方家,方锦书得了皇帝赏赐这件事,迅速的在修文坊里传扬开来。
  流言总是比真相更为离谱。
  在人们的耳口相传之间,方锦书得的赏赐,从百两黄金变成了千两。她得先皇太后托梦之事,也变成了先皇太后选中她,当今帝后要收她做义女。
  嫉妒、眼红,还迅速滋生出了另一种流言,声称方家献女求荣。皇家看中了方锦书,提前定下了三年后大选的一个名额。
  而她被拐卖一事,再也无人提起。
  处于话题中心的方锦书,在晓月阁里坐着,不断有人用各种异样的眼神看向她。艳羡、嫉妒、眼红,当然也有真心替她高兴的,比如一向和她交好的吴家姐妹、乔彤萱。
  对这些,她毫不在意。
  庆隆帝已经允了她去净衣庵。待这道旨意一下,这些流言就会烟消云散。
  只不过,既然是给先皇太后祈福,宗正寺就会慎重对待。说不定,还会请钦天监来看星象择吉日。
  臣女给先皇太后祈福,这种事并没有旧例可参照。在皇家,一切都依例行事,这种没有先例的事情,更需事事斟酌。
  等这一套程序下来,至少也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
  不过,她并不急。她只要护住在意的人便是了,其他的人如何,与她何干?
  临到快放学时,来了一名眼生的丫鬟,在晓月阁外面禀道:“孟先生,山长请您过去一趟”。
  孟先生皱着眉头出去,约莫一刻钟功夫后回来时,面上带着笑意。
  她拍了拍手,道:“手上的活计先停一停。”女学生们都放下了手中针线,看着她。
  “现在,我宣布一个消息。十月二十五日,是皇后娘娘的第一个千秋节。”
  “为了给娘娘庆生,宫中派了人到学堂里传了话,男学、女学各挑出一名学子,品貌端庄、才学出众者,能进宫为娘娘贺寿。八到十五岁之间的学子,都有资格入选。”
  眼下已是八月底,距千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过算上遴选时间,也只是刚刚够而已。
  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方锦书在心头想道:在前世,因是庆隆帝刚刚登基,为了彰显帝后威严,她的这次生辰特意大肆操办了一次。不是为了她的颜面,而是为了巩固朝局,稳定人心。
  在庆隆帝登基之时,勋贵重臣都被狠狠的清洗过一次。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庆隆帝便想借着这个千秋节,告诉全天下的子民,黑暗属于过去,繁华盛世即将到来!
  这样隆重操办的千秋节,庆贺的内容自然不止这一项。
  方锦书好像记得,这是出自于内侍省的提议,让京中的少年少女也参与到这场盛世中,庆隆帝欣然采纳了。最后选出了一百名少年男女,为那场千秋晚宴增色不少。
  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传出了这个消息。
  洛阳城里大大小小的学堂不少,最出名的莫过于松溪书院。
  这次遴选,为了扩大范围与民同乐,不论学堂大小和名声、学子的身份地位,每个学堂都只有两个名额。
  像这个设在修文坊的学堂,因为分了男学、女学,所以男女各一名。但好些学堂都没有女学,两个名额都是男学生。
  方锦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而晓月阁里如同水溅油锅一般,沸腾开来。
  恰逢盛事,谁不想获得这个荣耀?
  而且,女学里只有一个名额,谁要是拔了头筹,谁就能傲视群芳。
  一时间,少女们个个神色兴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向来严肃的孟先生也不阻止,收拾着自己的物品,道:“你们都准备准备,三日后,宫里会来人考较功课,进行初选。”
  “初选?”乔彤萱最是活泼,胆子也最大,闻言问道:“请问先生,初选几人?复选又在何地?”
  她问的这两个问题,都是在场众人所关心的。
  大家都住了嘴,晓月阁里重新安静下来,等待着孟先生的回答。
  “初选男、女学堂各五人,复选的地点还不知道。”孟先生难得的笑了起来,道:“连初选都未过,想什么复选?”
  才五人么?相比女子学堂的人数,这名额实在是有些少。
  听了孟先生的回答,众女心头都有了计较。
  孟先生不知道复选地点,方锦书却是心头有数。
 
  ☆、第六十二章 志在必得
 
  每个学堂初选出十人,就算有些小学堂凑不齐名额,加在一起也有好几百人,不是个小数目。
  这么多人,在洛阳城中也只有国子监容得下。那里,也有现成可供考较的场所。
  千秋节在十月二十五日,那个时候,自己多半已经去了净衣庵。
  不过,这初选她想试试入选。这个机会,顺利的话自己就可以见到齐王府上的卫亦馨,证实心头的猜想。
  她揉着眉心,努力回想着当年往事。
  复选之时,齐王究竟有没有去国子监?
  但毕竟是十七年前的往事,她揉得眉心都起了红印,也想不起来任何端倪。
  罢了!
  以方家现在的地位,她和卫亦馨没有任何交集。
  莫说她了,就是方老夫人和司岚笙两人,日常来往交际应酬的,也是身份相当的文官女眷。怎么也够不到勋贵那边,更别提皇子王爷了。
  在高芒王朝,不知先帝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立国之初,就将武勋和文臣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集团。有往来但只是公事公办,私交甚少。
  特别是姻亲关系,两大集团之间,都各自内部嫁娶。只有极少数特例,才会结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习惯,一个大家都会共同遵守的规则。
  在前世,她就不是很了解这样的规则从何而来,只知道所有人都遵照着这个无形的规矩行事。
  所以,她只有先争取到这个机会,再碰碰运气了。
  齐王藏得很深,一向以礼贤下士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为母后遴选学子祝寿,有很大机会他会亲自到场。至于卫亦馨会不会来,这就只能看天意。
  就这么决定了!
  方锦书在心头下定了决心,这或许是不多的能见到卫亦馨的机会。在进去净衣庵之前,不亲眼见一见她,方锦书怎能安心?
  在她右后方的位置上,唐元瑶默默的收着绣线。
  上次被孟先生教训之后,她自觉没脸,在晓月阁里特别安静,安静得方锦书都要忘了她这个人存在。
  这个时候,她神情平静,眼神却异常的坚定。
  她的目标不是初选的五名,而是要成为唯一一个、在修文坊学堂里获得贺寿资格的女学生。
  只有这样,她才能在继母面前抬起头来,向父亲要求她的婚事必须由她最后点头的权利。她最怕的,就是继母为了唐家的利益,将她给卖了。
  这种终身大事别捏的旁人手里的感觉,实在是很不好。
  贺寿名额,她志在必得,她有不能输的理由!
  除了方锦书和唐元瑶,其他人也尽都有着思量。谁不想在人前露脸,压旁人一头呢?
  原本是每日相处的同窗,转眼间便成了竞争对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