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吴尚书这样看似满口应下,实则留着后路的话,端王爷早有预料。好在他的目的,真的只是想借吴尚书掌管礼部的经验,来参详一二。
“方侍郎的孙女前些日子进了一趟宫。”端王爷道:“前段时间她失踪一事,想必你也听闻了。”
都是一个坊里的邻居,方侍郎又是他的下属,吴尚书怎么可能没有听过。
当即点头问道:“这件事,可是有什么内情?”否则,也不可能惊动端王爷。
☆、第七十六章 后怕
端王爷将方锦书被先皇太后托梦一事讲了一遍,道:“皇上命我着手此事,让方家闺女入净衣庵为英烈皇太后祈福。”
“她不是宗室血脉,以臣女的身份进入净衣庵。这种特例,委实有些难办。”
“适用什么份例?太妃的,还是公主的?该用什么身份进去,祈福多长时间,诸如此等等,都是个难题。”
“就怕一个不好,引得御史台进谏,群儒攻之。”
端王爷说出他的难处,吴尚书道:“你且容我想想。”
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此事,没想到方家闺女逃出来的背后,还有这么一个故事。英烈皇太后身份尊崇,既然皇上已经允了,宗正寺若是没把这件事办好,少不得会挨批。
不过,若是抛开那些身份不谈,方锦书去净衣庵是件好事。
思忖半晌,他斟酌言辞道:“当今圣上是一代明君,万事敢为天下先。”
庆隆帝继位以来,借大清洗之机,办了好几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他不是守成的帝王,而是锐意进取,一心要超越先帝的君王。
“方家闺女这件事,说难办也难办,说好办也好办。”吴尚书问道:“王爷您是怎么打算的?”
“本王想着,她既然是臣女,那宗室的一应份例就都不适用。干脆让她在净衣庵领一个法号,带发修行一年,为先皇后诵经祈福。”
“不妥不妥!”
端王爷一惊,问道:“为何?”
“王爷您想,她一个八岁幼女,因先皇太后托梦一事,入净衣庵祈福。可称得上忠义之举?”
端王爷点点头,深有同感。
既然已经逃了出来,先皇太后托梦一事,她原可以不说出来。就算说了,也不用做到这个地步。净衣庵与世隔绝,一名官宦家娇养的闺阁女儿,能吃的了那份苦?
“既然如此,想必在皇上心头对她此举是颇为欣赏的。但到了王爷这里,她却成了带发修行的女修士,王爷您说是不是不妥?”
端王爷一惊,忙拱手道:“吴尚书此言大善!”
他凭直觉对这个条陈不满意,却又说不上来。幸好来了一趟尚书府,否则惹了龙心不悦,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先帝已逝,他要想继续过他的富贵王爷日子,皇帝是万万不可得罪的。
“还请吴尚书赐教!”有求于人,在言语之中他也谦恭了许多。
“赐教不敢,我倒是有个主意。”吴尚书道:“既然她只是臣女身份,就不要变动,从英烈皇太后处着手。”
“宣扬先皇太后过往功绩,并用方家闺女一事来告之天下臣民,英烈皇太后在冥冥之中保佑着我高芒子民。”
“如此,她入净衣庵为先皇太后净榻扫尘,诵经祈福以答谢恩典,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真想杜绝悠悠众口,将方锦书认作宗室的一名义女最稳妥不过,但这难免会引发更大的波澜。
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吴尚书揣摩圣心,不如顺势赞颂英烈皇太后的功德,一举两得。
端王爷抚掌笑道:“善!大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这一趟,本王没有白来。”他郑重许下承诺,道:“本王欠你一个人情。若遇到我可以帮手的事,尽管来找我。”
他这句话,倒和之前吴尚书那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尚书心下了然。就算对方亲口承诺了,也要看具体是什么事情。但不管怎么说,有端王爷的这句话总是好的。
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送走端王爷,吴尚书沉思片刻,吩咐道:“请方侍郎来一趟。”
他是看着方穆的面上,才替方锦书说话。否则,如果真成了净衣庵的女修士,方锦书在未来的姻缘上,总要比旁人艰难几分。
做下这样的好事,不让对方领情怎么行。
官场之上,不讲究什么做好事不留名。哪怕方穆只是他的属下,但方家势头不错,将来官场上的事情谁又能预料得到?
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网罗人脉结下善缘,这几乎成为了吴尚书这样官场老狐狸的本能。
方穆得了吴尚书的口风,回府后特意将方孰玉叫来,道:“幸好端王爷找到了吴大人头上,否则书丫头当真成了女修士,我看你就追悔莫及。”
这件事,方孰玉跟他商议过,他并不赞同,是方孰玉一力主张。
闻言,方孰玉也颇为后怕。方锦书才八岁,也不知道宗正寺那帮人是怎么想的,为了解决身份问题竟出了这么个主意。
“儿子明日就挑了厚礼,去拜谢吴大人。”
方穆想了想,道:“让你妻子去。这件事,动静别闹那么大。”
两家原本就素有往来,司岚笙去一趟毫不打眼。
这件事静悄悄的进行着,吴老夫人心头有数,收到司岚笙的厚礼也毫不张扬。只要方家记着这个情,就是好事。
转眼到了第三日,修文坊学堂通过初试的名单发了下来。
男学那边有方梓泉,和另外几家的子孙,还有一名是依附在宋家才能进入这个学堂的寒门学子。女学这边入复选的有方锦晖、方锦书、唐元瑶、吴菀灵、宋丽云。
方锦佩狠狠地扯着丝帕,扯得帕子上交织的丝线稀松,破了一个洞。而她的心里,也好像破了一个洞似的,凉风嗖嗖的往里面钻。
别人暂且不论,她哪一点不如宋丽云了!
这考较的哪里只是才学,定然是连家世也一并考量在内。左右不过嫌弃她的父亲罢了!
她心底有恨,见众女纷纷起身向几名入选的女子恭贺,她也强忍心头痛楚,说了几句祝福的话才退下来。
过了初选,唐元瑶心头得意之极。
扫了一眼和她一同入选的几人,最后将目光锁定到方锦晖身上。在整个学堂而言,方锦晖的才学都排在前列,是她这次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宋丽云原本就跟在她身边鞍前马后,绝不敢跟她争抢这唯一的名额。
方锦书年纪幼小,吴菀灵在才学上要弱上方锦晖一筹,这两人她都没有放在心上。唐元瑶在心头暗暗下定了决心,不管用何种手段,她都要让方锦晖落选。
☆、第七十七章 外家
和复选名额一起发下来的,还有复选地点。不出方锦书所料,正是在国子监。
参加这次复选,方锦书主要是想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见到卫亦馨,并没有想争夺这个名额的想法。千秋节在十月二十五,那个时候,说不定她已经去了净衣庵。
“大姐姐,凭你的能力,一定能进入复选的。”她笑着给方锦晖加油。
对,凭方锦晖真才实学一定没有问题。前提是,如果没有人从中动手脚的话。
这个千秋节的记忆,她记得相当清晰。这是庆隆帝刚刚登基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大肆庆祝。因为方孰玉的缘故,她对进宫贺寿的学子们特别留意了,但其中并没有见到方锦晖的名字。
所以,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别的事情。
不过既然大姐想要进入,她就有必要为大姐揪出那个在幕后做手脚的人。方锦书想到公布名单时唐元瑶的神情,心头大致有了谱。
九月的京城秋高气爽,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在京畿大地上,艳阳照在金灿灿的麦穗上,农人们喜气洋洋地收获着一年以来的成果。沿着面颊不住流淌的汗,也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年景,风调雨顺好收成。
这份喜悦,洋溢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皇后的千秋节要与万民同乐,更让百姓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英烈皇太后显灵托梦的消息传了出来,受到万民的歌颂和爱戴。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大多不会关注皇帝是谁。但对生活在京城的人们来讲,当今皇室是仁爱还是严苛,是息息相关的大事。
庆隆帝登基之时,血流成河,无数人受到牵连,好些家族被连根拔起。
菜市口刽子手的刀都砍卷了刃口,流出的血在反复冲刷之后,足足过去了三个月才消失了最后一点痕迹。
洛阳城的百姓,也从一开始看法场砍头的兴奋,到后来变成了人人自危的惶恐。
好在,那一切总算过去。这些接连传出的消息,昭示着当家皇帝的仁慈与恩德。京城上空,往日的惶恐不安、恐惧、观望等等情绪,逐渐被这两件大事所掩盖,英烈皇太后的事迹,重新被人们在茶余饭后所谈起。
在人们这样高涨的情绪下,方锦书进入净衣庵一事,也就变得那么不起眼和顺理成章起来。
消息一传开,方家众人反应不一。
“我的书丫头,”方老夫人将方锦书搂在怀里,抹着眼泪道:“你真的要去净衣庵?”
这事是方孰才作下的孽,庞氏再也没脸提过要送方锦书去三圣庵。方老夫人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竟然还是要去庵堂!
“母亲。”司岚笙劝道:“这件事是老爷的主意,也是为了书儿好。”
“祖母快别担心我,顶多去个一年半载就能回来了。”方锦书掏出丝帕为方老夫人擦去眼泪,笑道:“听说那里很是安静,孙女就当找一个地方习字作画了。”
“那怎么一样!”
方老夫人握住她的手,道:“你在家里,什么都有人伺候着。到了皇家的庵堂,哪里还有什么下人?不都得自己动手。”
“好不容易将你养得细皮嫩肉的,这一去一年,回来不知道被磋磨成什么样!”说着,她又伤心起来。
净衣庵的情况,外人都不得而知,只能凭经验想象。
为了不让祖母伤心,方锦书也只能换着法子哄着她。净衣庵,她是一定要去的。
方梓泉、方锦晖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她的坚持,见她下定了决心,也就不再相劝。只是他们在心头仍旧放心不下,各自设法做些准备。
从慈安堂里出来,刚刚回到翠微院,芳菲便来禀报:“姑娘,大太太请您过去,大舅母到了。”
这么大的事情,京中都传遍了,她的外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时候有人来,正是理所应当。
“书儿见过大舅母、大表姐。”
这还是她重生后,第一次见到这位大舅母。她梳着一个端庄的圆髻,穿衣打扮很是低调,只在衣服料子和发髻上插着的羊脂白玉簪上,显出她的清贵来。
她,是户部尚书之女许悦,被方锦书的大舅舅司景直求娶为结发妻子。在她膝下,养了嫡出的一双儿女,这次跟着她来的,就是方锦书的大表姐司慧娴。
眼前的人,和方锦书前世的记忆逐渐重合起来,一如既往的低调,不欲引人注目。
不同之处在于,在前世,许悦绝不可能用这样关怀的眼神看着她。
“快起来。”许悦笑容温和,道:“我听到消息便赶过来了。这不是好好的吗,怎地突然要去净衣庵?”
丈夫的打算,司岚笙自然不会说出来,只道:“这孩子心眼实诚。说被先皇太后救了,不诵经还愿心里过意不去。老爷都由着她,我也只好让她去。”
司慧娴拉着方锦书的手到了一边,悄声问道:“表妹你可知道,净衣庵是什么地方?”如今事情已定下,无可更改,只能设法让方锦书进去不会吃亏。
方锦书道:“我知道有好些太妃在庵中带发修行。”
“说得没错。里面都是品级高的太妃娘娘,表妹进去了,千万要小心谨慎。”在净衣庵的太妃虽然手头没什么权势,但光品级就能压死方锦书。
一个不好,方锦书就会犯下不敬之罪。
对于她的提点,方锦书感激的应下。她虽然知道,但这份善意的提醒,她得领情。
许悦也是司家的当家主母,匆匆出来这一趟已是不易。千叮万嘱之后,才回去司家,将这个消息告诉司家众人。
只要方家早有打算,他们就不担忧。
之前所忧虑的,是方锦书突然要被送去净衣庵,不知道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若是方孰玉仕途上遭遇了困境,作为岳家,也该守望相助。
方锦书回了自己房中,铺开一页纸凝神习字。
一边写,一边想着心事。
比之前世,方锦书实在是受到了太多人的关怀。她存在的理由,就是要将这好日子继续维持下去,越过越好。
☆、第七十八章 复选
从宗正寺传来消息,已让钦天监博士测算吉日,让方锦书沐浴斋戒之后,进入净衣庵。也就是说,在吉日没有测算出来之前,她还不用开始准备。
而在国子监复选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就在九月初十的这一天。
为了这一日,方锦晖细细的准备着。
因不知当天会考较什么,她将《女则》《女四书》来回读了又读,在学堂里的每一分钟愈发勤奋。回了家,不是习字就是练琴,一刻也没闲着。
司岚笙怕她太过辛苦,特意嘱咐她注意身子。
但方锦晖口上应了,回到翠微院仍然我行我素。司岚笙无法,只得让烟霞将她份例里的燕窝炖了,给她拿去,盯着她喝下才肯罢休。
方锦书将这一切都看着眼里,对大姐心头的傲然更多了几分了解。
比起和人争口舌论长短,方锦晖更愿意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打败对手。瞧着她不显山不露水,却在日日苦学之中,不知不觉地将同龄人拉开了一大截距离。
她在意的,不是进入皇宫为皇后娘娘贺寿的荣耀,而是能在女学众女中拔得头筹的骄傲。
既然大姐对这次复选如此在意,方锦书也上了心,帮她准备起笔墨纸砚等一应物事。可惜的是,她在前世实在是没有关注这次选拔,否则提前将考较内容透露给她,把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