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起来,揉揉眼睛。
杜晓瑜把鸡蛋剥了壳,递过去,“团子,来,快吃。”
团子把小手背到身后,不肯接,湿漉漉的双眼望着她,小嘴含糊地道:“姐姐……吃。”
杜晓瑜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这鸡蛋是她一个人的。
“咱们俩一人一半,好不好?”放这么小的孩子饿着,她怎么可能咽得下去?
团子直甩脑袋。
杜晓瑜威胁道:“你要是不吃,我也不吃了,一会儿没精神出去找鸡蛋,咱们俩就都等着挨打吧!”
团子吓得小脸一白。
杜晓瑜暗暗好笑,掰了一小半喂进他嘴里,然后自己又装模作样地吃一点点给他看。
等团子把鸡蛋都吃完了,杜晓瑜才抱着他去外面洗手。
拿上小镰刀,背上小背篓,拉着团子的小手,杜晓瑜信心满满,“团子,姐姐带你找鸡蛋去。”
------题外话------
第002章 、乖巧懂事的小人儿
杜晓瑜将背篓垫在屁股下坐在埂子上抻着脖子望向不远处的村落,团子抓了一把鹅肠草过来,一个字一个字地问了半天,意思是这东西猪猪能不能吃。
杜晓瑜此前一直在走神,听到团子的声音才晃过来,见他那枯瘦的小手连捏都捏不稳猪草,反倒抠了一指甲的泥,小手心里也是。
心中一动,她赶紧接过来塞进背篓,一面拿自己的袖子给他擦手,一面道:“团子,割猪草的事儿姐姐能自己来,你还那么小哪能做这个,地里刺藤子多,扎了手就不好了,乖乖的,就坐在这儿等着啊,姐姐去。”
团子鼓着小脸,挺了挺小胸脯,好像在证明自己也是很能干的。
杜晓瑜被他逗乐了,摸摸他的小脑袋,“等你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姐姐都不拦着你,但是现在不行,你要听姐姐的话,姐姐才喜欢你,知道吗?”
团子见她不准,小脑袋耷拉下去,最后只能听话地坐在小背篓上等着杜晓瑜。
割猪草这种事,杜晓瑜上辈子小的时候在外婆家没少干,虽然如今身处古代,不过猪草都是差不多的,她认准了自己百分百认识的那几种割,至于其他不认识的,便只能小心翼翼的避开,顺路割顺路捆起来放在地脚。
大概割了五六捆的样子,杜晓瑜便往回走,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把之前放在地脚的猪草抱起来,然而抱了两捆之后就发现其他的都不见了,偷猪草这种事,村东头狗剩家那位手脚不干净的懒婆娘就经常干,猪草没了可以再割,杜晓瑜担心的是团子的安危。
然而地里的玉米叶子太高,完全挡住了她的视线。
杜晓瑜放下镰刀,费力爬上埂子,然后就远远地看见小人儿抱着她捆好的猪草沿着地埂一摇一晃地朝着摆放背篓的方向走,他个儿小,双手没什么力道,再加上猪草本来就捆得不紧实,被他那么一抱,散了,一路走一路撒,等到背篓边的时候,便只剩下一大把那么多。
团子把剩下的塞进背篓里,然后又一摇一晃地沿路回来捡,再送回去,再回来抱捆好的。
他似乎是把所有捆好的都提前集中到了一处,也难怪杜晓瑜看不见自己之前割的猪草哪儿去了。
小人儿如此不知疲倦地跑了好几次才终于把所有的猪草都搬完,杜晓瑜看到他似乎累得喘了一口气,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撩起袖子擦了擦小脑门上的汗,之后便乖乖坐在埂子上等着。
一种心酸感动的情绪在杜晓瑜心底疯狂滋生,虽然是萍水相逢,她却从这孩子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爬下埂子,杜晓瑜抱起剩下的两捆猪草,拿着镰刀,很快穿过玉米地到达地埂边。
小背篓已经被团子塞满了,见到杜晓瑜回来,他很高兴,不过小眼神又露出几分害怕,似乎是在担心杜晓瑜会怪他不听话,甚至是不要他。
有这么个让人心疼的听话宝宝陪着,是杜晓瑜穿越到现在最为欣慰的一件事,她怎么可能不要他。
把猪草担在小背篓上拉过后面的绳子捆好,杜晓瑜蹲下身来,看着团子那张因为出汗被他自己抹花而不自知的小脸,忍不住笑了起来,往身上擦了擦手,假意揪揪他的小耳朵,“不是让你乖乖等着吗,怎么又干活了?万一走不稳跌倒了,我又不在,你怎么办?”指着他满是泥土的鞋子,“你看,都脏了。”
团子无措地绞着手指,双脚往后缩了缩,看起来有些自责。
这个样子,更让人心疼了,杜晓瑜本来就无心责怪他,拉着他的小手站起来,“团子,咱们该回去了。”
团子抬起脑袋看她。
杜晓瑜便笑着说,“团子最乖了,姐姐不会怪你的,鞋子脏了,回去姐姐帮你洗便是。”
团子紧绷的小脸终于露出笑容,等杜晓瑜背起背篓来,他就主动将小手递给她,然后一大一小回到李家。
找鸡蛋的法子杜晓瑜是有的,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给团子洗个热水澡。
猪草背到猪圈外放着,杜晓瑜就去了灶房烧水。
李家在这贫穷落后的白头村算中等人家,当家人李老三是个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地里跑得勤,收成好,年年有余粮,别人家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家还能拿出棒子面来做窝头。
就连洗衣服用的木盆,他们家的也比别人家的大上一圈。
刚好,够小小的团子坐进去。
杜晓瑜撩动水花给团子洗澡,发现他屁股上有一处青色的胎记,她留了个心眼,一般与生俱来的胎记什么的,都是身份的标识,说不准将来团子的爹娘良心发现,回头来找他了呢,这胎记一准能帮上大忙。
洗完澡给他擦干,杜晓瑜习惯性地想去给团子找套干净衣服换上,等扫了一眼这满是杂物的房间,才反应过来团子自来到李家都没做过新衣裳,孟氏每天少打他几回骂他几句就算不错了,哪舍得扯布给他做衣裳。
杜晓瑜无奈,只能把他之前穿过的再换上去,虽然知道汗津津的穿在身上肯定不舒服,可是没办法,只有等晚上团子睡了她才能把他的衣服脱下来洗了,夜里晾干,明早再给他换上。
团子似乎一点不在意自己没有新衣裳,只是看着自己被洗得白净的小胳膊小手掌,笑得很开心。
杜晓瑜趁着天晴把被褥抱去外面的竹竿上晒,又把杂乱的房间拾掇了一通,勉强看起来顺眼之后才松口气,对着团子道:“天色不早,叔和婶子就快回来了,咱们得尽快把鸡蛋找回来,否则今晚就得饿肚子没饭吃了。”
团子马上鼓了鼓小肚皮,说,“不饿。”
杜晓瑜满嘴发苦,早上到现在只吃了一个鸡蛋,哪能不饿,小人儿只不过是不想拖累她,所以宽慰她罢了。
“不饿咱也去。”杜晓瑜笑笑,治病救人是她前世的初衷,她相信在这里自己也能闯出一条路子来。
李大傻子竟然到现在还没醒,杜晓瑜担心出了什么事,偷摸去他房间看了一眼,鼾声打得贼响,分明是睡成死猪了,哪里像是有事的样子,杜晓瑜放了心,悄悄退出来,这下终于能带着团子去找鸡蛋了。
------题外话------
第003章 、一不小心变干娘
杜晓瑜拉着团子顺着土路一直走,在这种地方,鸡蛋可是稀罕物,谁家有了都不会轻易舍得吃,全攒着去卖钱,可见李大傻子几天就能吃一个鸡蛋有多幸福,傻成那样儿,孟氏还能有点什么好的都紧着他,站在生母的角度来说,孟氏对亲生儿子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对团子就不一样了。
团子不是她生的,更因为团子乖巧懂事还不是她生的,所以孟氏打心眼里嫉妒,打骂团子就成了她每天解气的法子。
不过么,往后有自己护着,孟氏便休想动团子一根汗毛。
想到之前给团子洗澡的时候他身上全是青青紫紫的痕迹,杜晓瑜心中更不是滋味了,得尽快想法子摆脱现状才行,否则再这么下去,团子哪撑得住。
不过当务之急,是找鸡蛋。
在这种地儿,什么人家能见到鸡蛋,自然是产妇家里。
白头村有个习俗,但凡是生了孩子的人家,月子里头给产妇吃的鸡蛋壳都不能扔,有一个攒一个,等出了月子,用笸箩端到岔路口一起倒,倒出来还得踩碎以防被村里的小孩捡去玩,再放三个辣椒,听老人说,只有这么做,以后孩子才能乖。
当然,能有这么多鸡蛋吃的前提是生了儿子,在这儿,女儿就是赔钱货,小媳妇要是生了女儿,别说鸡蛋,能有口热乎饭吃就算不错了。
杜晓瑜还没来的时候,原主在村西岔路口见到了好多鸡蛋壳,多嘴问了句,知道是里正丁大伯家的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里正两口子高兴,那鸡蛋是不要钱地往媳妇嘴里塞,从那一大堆鸡蛋壳就能看出那小媳妇有多受婆母和公爹待见了。
杜晓瑜继续拉着团子往前走,前面有个小水沟,本来平日里能直接跨过去的,今天竟然搭了个木桩子桥,桥上绑了红巾子。
“这……”
杜晓瑜很想绕道,奈何一只脚已经不小心踩到了桥上,她顿时急出一脑门子的冷汗。
“小鱼儿,可等到你了,来来来,快跟我走。”
丁里正欢喜的声音从一旁的苞米地里传出来,把杜晓瑜吓得够呛,“丁伯伯,您躲那儿干啥呢?”
“等你啊!”丁里正说着,人已经走了出来,笑眯眯地看着杜晓瑜,“你这娃,都踩了我们家桥了,就不打算上我们家坐坐?”
杜晓瑜哭笑不得,她是打算带着团子去里正家来着,但不是以这种方式啊!
搭桥是因为家里的孩子不安生了,成天成夜的哭闹,所以在有水沟的地方搭桥绑红巾子,第一个经过桥的人就默认成了孩子干爹或者干娘,必须要去搭桥的人家坐坐,给孩子取名儿。
杜晓瑜心想,我都还是个孩子呢,就给人当干娘了。
无奈归无奈,规矩还是要守的。
于是,杜晓瑜短短片刻就成了里正孙子的干娘,丁里正高高兴兴地带着她和团子往家去,进门把情况给他家婆娘胡氏说了一通,胡氏忙出来热情地招待着,捧了一大捧糖粘苞米花放进笸箩里端过来给俩姐弟,又给一人倒了杯水,笑着说:“小鱼儿,小团子,你们俩快吃,这玩意儿是刚炸的,我又连夜熬了糖给粘上,脆着呢!”
在这里,炸苞米花的方法很简单,苞米晒干了以后往灶上架口锅,把干苞米都倒进去不断翻炒,掐着时间用锅盖闷着炸,而沾苞米花的糖则是用小麦发芽熬出来的。
对于一天没吃饭的杜晓瑜和团子来说,笸箩里的糖粘苞米花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吞了吞口水。
胡氏见杜晓瑜不动,又说:“吃呀,能吃多少吃多少,我琢磨着,你们也带不回去,那就在这儿吃,一会儿伯母给你们做饭去。”
可不是带不回去么,要让孟氏发现了他们俩在外面找吃的,放李大傻子饿着,少不得又是一顿毒打。
杜晓瑜很想吃,她也知道团子饿坏了,可是她还有任务在身,强行把目光从那香脆诱人的糖粘苞米花上挪开,抬头看向胡氏,“伯母,一会儿给你们家娃取了名,能给我俩生鸡蛋吗?”
胡氏愣了一下,“你要生鸡蛋做啥?”
“有用。”杜晓瑜没好意思详细解释。
胡氏看着杜晓瑜瘦得皮包骨头的模样,心中叹气,可怜见的,李老三家的也怪下得去狠手,这么小的俩娃,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害得娃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成,但是伯母得提醒你,一定要藏好了,等你叔和婶子下地了再拿出来煮着吃,否则要让你婶子发现了,一准儿啊又打你们。”
“谢谢伯母。”杜晓瑜高兴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