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田种良缘——叶染衣
时间:2019-01-09 09:42:06

 
    还是某位带下病缠身的妇人开的先例,她的情况比较严重,每日流下来的污秽是膏状的,还伴有严重的恶臭,见到杜晓瑜的时候哭哭啼啼,说丈夫都不敢碰她了,嫌她脏。
 
    杜晓瑜给摸了脉,开了口服的方子,又配了一些能熬出来清洗的药给她,妇人拿回去用了四五天就见成效了,带了厚礼回来重谢。
 
    有了先例,后面观望的那些妇人自然不会再犹豫,一个个涌进杜晓瑜的铺面。
 
    因为是整个京城第一家妇科诊所,所有要看这方面病症的妇人都聚到了一起,有市井百姓,也有达官贵人家的夫人太太,人多得那叫一个连绵不绝。
 
    翠镯几个成天忙得脚不沾地,杜晓瑜自己也累得够呛。
 
    不过累虽累,口碑却是打出去了。
 
    没多久,她这位专给妇人看病的女医就红透了半个京城。
 
    因为每天都是轻纱蒙面,铺子里的丫鬟们又管她叫“第五姑娘”。
 
    时间一长,看诊的妇人都以为她姓“第五”,是杜家花重金请来的女医,也就跟着翠镯她们管杜晓瑜叫第五姑娘。
 
    丞相夫人也听说了这件事,有些心痒痒,她的身子一直有亏损,不论请了多少大夫,哪怕是皇后让太医院的太医来帮着调理了好些日子也不见成效。
 
    这一块一直都是她的心病。
 
    如今突然冒出一个专门为妇人看诊的地方来,那个第五姑娘的医术又被传得神乎其神,平日里往来的好友有几位都亲自去试过了,回来后个个赞不绝口。
 
    丞相夫人听后更是坐不住了,让人去打听了一下。
 
    结果出去打听的嬷嬷告诉她,第五姑娘是杜家花重金请来的女医,只坐诊,不上门给人看诊。
 
    丞相夫人当即就沉了脸,怎么又是杜家的人?
 
    可是有求于人,不得不低头。
 
    所以等杜晓骏带着人抬着聘礼来下聘的时候,丞相夫人的脸色就没有前几次那么难看了。
 
    聘礼要晒出来,所以这一日的丞相府来了不少人,有本家族人,也有其他的三亲六戚,总而言之,全都等在前院眼巴巴地等着杜晓骏开箱。
 
    丞相夫人一眼扫过去,呵,排场挺大,想来杜家为了这次的聘礼没少出血,不过一看旁边站着一排排等着看笑话的亲戚,丞相夫人的面色又紧绷起来。
 
    等杜晓骏让人开了箱,人群中果然爆发出阵阵嘲笑,不少人一副“果然如此”的轻蔑表情。
 
    事实上,杜晓骏带来的聘礼都是杜家顶好的,但庶民之家与权臣之家是有区别的,很多贵重的东西,庶民禁止用,所以哪怕杜程松有钱给他儿子添聘礼,也买不到很多贵重之物,御赐品就更是一件都没有了。
 
    所以在许家这些平日里见惯了金石玉器的亲戚眼里,杜晓骏带来的聘礼哪怕再往上添十倍,那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进门之前,杜晓骏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当下并不觉得有什么,面对那么多人的嘲讽,他既没有羞愧得手足无措,也没有愤怒得想跟人动手,而是满面从容地吩咐小厮,“取文房四宝,上和纸!”
 
    等小厮把最为贵重的和纸铺展在桌面上,杜晓骏才微笑看向许家长辈,“小婿真正的聘礼,是这个。”
 
第197章 、打脸,轰动世人的聘书(二更)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愣住了。
 
    因为杜晓骏的小厮拿上来的“文房四宝”跟别人的文房四宝不一样。
 
    首先是铺在桌上的纸,是抄经文用的最为贵重的和纸,当然,这种纸设有佛堂的大户人家都有,不算太新鲜。
 
    两管型号大小不一样的毛笔,看起来像是兔毛的,也不算太新鲜。
 
    新鲜的是他没用砚台,而是让人取了一个没用过的广口碗,旁边放着几根长针和一把锋利的匕首。
 
    许丞相看到匕首,当即吓得脸色一变,指着杜晓骏,厉声质问,“你,你想干什么?”
 
    跟着来下聘的媒人笑着解释道:“四少爷是准备以血为墨,亲笔写下聘书,为了不让血变黑,四少爷已经提前半个月斋戒了,每日的饭食都是纯素斋,不放油盐荤腥。”
 
    众人一惊,许家这位姑爷,到底想干什么?
 
    只见小厮端来清水,杜晓骏把手伸进去洗净,用新毛巾擦干,这才拿起匕首,往十个指尖上各划了一刀,鲜红的血液顿时一滴一滴落到广口碗里。
 
    书童拿起长针不断地搅拌,小心翼翼把里面的血筋挑去,以保证血液新鲜不凝固。
 
    待血放得差不多了,杜晓骏才擦了手,拿起大号毛笔往广口碗里一蘸,撇去多余的血液之后,往和纸上写下两个大字:聘书。
 
    之后再换成小号毛笔写正文。
 
    这聘书跟一般的聘书不一样,准确地说,叫“陈情书”,是杜晓瑜让杜晓骏这么写的。
 
    他用的是正楷,速度不紧不慢,不疾不徐。
 
    今天来的人里面有不少喜好舞文弄墨的世家子,一看到杜晓骏的正楷,纷纷露出鄙夷的眼神来。
 
    这个时代,不少人追求龙飞凤舞铁画银钩的字,认为字如其人,那才是男儿之风。
 
    而正楷则显得过分中规中矩和秀气,女儿家学得多一些。
 
    当下就有人嗤笑,“还以为是什么压轴好戏,结果弄了这么一出,那几个字写得好是好,却没有一点男儿家的洒脱大气,就这么点斤两也敢拿出来卖弄,真是笑死人了。”
 
    “就是,三姑娘可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要我说,三姑娘的字怕也比他这秀气端方的正楷来得有筋骨,这聘书要是让三姑娘见了,不知会作何感想。”
 
    “还能作何感想,清白都毁了,便是个不成器的,也得硬着头皮嫁咯!”
 
    “你们懂什么,以血为墨,正楷书写,这是佛家人为了体现经文的庄严贵重才会这么写的,大多数人抄血经都会在里面掺水,而杜四少不仅用纯血,还为了不让血变黑,半个月之前就开始斋戒,不进油盐荤腥,以佛家人对经书的庄严态度来对待聘书,这得是多爱重许三姑娘才能做得出来的举动?
 
    试问一下,在场的各位还有谁有得起这等魄力吗?”
 
    说话的人叫江亦嘉,是江亦臣的亲妹妹,她与许如月是朋友,虽然算不上闺中密友,但江亦嘉还是比较欣赏许如月的。
 
    这次许如月出了事,名声受损,江亦嘉早就想来看看她了,可惜许如月被禁了足,她来了几次也没见到人。
 
    本想趁着今日杜家下聘来宽慰许如月几句,没成想竟然看到了让人如此震撼的一幕,那杜四少分明用足了真心,可偏偏许家这些亲戚门缝里看人,非要用金钱来衡量,让她觉得很是不忿。
 
    听到那群人一个劲嘲讽杜晓骏的时候,江亦嘉终于忍无可忍,站出来大声说了一番话。
 
    刚才嘲讽杜晓骏的那几位小声嘀咕她多管闲事,江亦嘉冷笑一声,“今日来丞相府的各位,我相信你们的家世和地位都比杜四少高上许多,更甚至,你们中还有不少人是从言情书网里出来的,骨子里想必都有着文人的清高吧?
 
    那么我想问一句,是什么教会了你们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真心?是你们的老师,还是你们的家教?出自言情书网和高门大院里的各位,眼睛里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吗?凭着你们的家世,真的缺那几个钱?
 
    杜四少为了这一纸聘书,能做到拿出对待佛祖的虔诚来,那么你们呢?见识浅薄不知道正楷书写代表的是一种堪比抄佛经的庄严态度也便罢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不许别人做,别人做了你们就要大肆嘲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再说了,丞相府才是杜四少的岳家,人家都没说话,你们凭什么对人家姑爷指手画脚?丞相府家大业大,人家会在乎这点聘礼?丞相府要的必定是姑爷够诚心,许三姑娘嫁过去以后能幸福!”
 
    江亦嘉故意给丞相府戴了一顶高帽。
 
    许丞相马上就反应过来江亦嘉话里话外的意思了,他是文官之首,丞相府是实打实的言情书网,如若今日因为嫌弃聘礼少而忽略了姑爷的虔诚之心,落了姑爷脸面,日后少不得会被同行贻笑大方。
 
    马上摆正了脸色,许丞相郑重地看向所有人,“这位姑娘说得不错,我丞相府的确是不缺那点聘礼。”
 
    许丞相一摆态度,许家其他人纷纷反应过来了,丞相夫人更是义正辞严,“作为三丫头的祖母,我当然是希望她嫁到杜家以后能与夫君恩爱白头,琴瑟和鸣,所以什么聘礼不聘礼的,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哪怕是杜家今儿抬来的这些,也只会象征性地选几样留在府上,至于其他的,全加到三丫头的嫁妆里面返回夫家去,只要她能过得幸福,我们是不介意在钱财上多多帮衬她的。”
 
    丞相夫人话音一落,众人纷纷倒抽了一口气,杜家送来的嫁妆虽说不算过分贵重,可那么多数量,再加上几万两的聘金,合计合计也值不少钱了,就这么全数跟着嫁妆一起返回夫家?
 
    这三姑娘到底是有多得宠啊!
 
    刚才那伙人看向杜晓骏的眼神顿时变了。
 
    许丞相和丞相夫人的下巴不由得抬高了几分。
 
    他们这种家族最注重好名声,如果牺牲那点聘礼能换来外面的人对丞相府刮目相看甚至是敬仰,那么不管是许丞相还是丞相夫人,都是万分乐意的。
 
    老夫妻俩相当有默契,顷刻之间就把自己摆到了疼爱孙女的祖父祖母位置上。
 
    也不想想之前是谁下令非要等看了杜家聘礼才能给许如月准备嫁妆,否则嫁妆去得太多怕亏了。
 
    而许如月的生母林氏,虽然觉得那么多的聘礼被婆母放话说要返回杜家有些肉疼,但婆母说的话,她这个做儿媳的,又哪里敢多言半句,只能陪着笑脸。
 
    和许丞相夫妇一样,许如月的爹娘也是片刻之间就用微笑把自己包装成了慈父慈母的样子。
 
    一大家子人前后的态度转变简直不要太讽刺。
 
    江亦嘉暗中撇了撇嘴,想着许三姑娘摊上这样的亲人,也实在是太悲哀了,好在老天待她不薄,天降了这么个实心眼儿的夫君给他,往后的日子,想必不会太糟心。
 
    再看杜晓骏这边。
 
    从始至终,他都好像没有听到旁人在说什么,也丝毫没有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仍旧不紧不慢地写着聘书,一双眼睛专注在和纸上,好似整个人都跟那纸和那笔融为了一体。
 
    不得不说,能做到这般忘我,是一种常人难及的境界,有不少人对他的态度已经慢慢改观了。
 
    等到杜晓骏把聘书写完的时候,挨得近的那一部分人探出脑袋去看,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
 
    就连江亦嘉都不由自主地捂住了嘴巴,瞪大眼睛,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有人忍不住惊叹,“天哪,我是不是眼花看错了,杜四少竟然……”
 
    “你没看错。”旁边一个还算理智的人说道:“聘书的结尾的确是写了‘终此一生,只此一妻’。”
 
    这人的声音虽说不大,可这会儿人人都凑了过来,所以差不多都听到了。
 
    再然后,整个厅堂里顿时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没有人想得到,杜晓骏会亲自写聘书。
 
    更没有人想得到,他是用纯血和正楷书写的,刚才那位姑娘说了,这是一种态度,堪比对待佛祖的虔诚,对待经文的庄重。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杜晓骏的聘书上,洋洋洒洒一大篇,全是陈述自己诚心求娶丞相府三姑娘的言辞,最后竟然以“终此一生,只此一妻”结尾。
 
    要知道这是男人三妻四妾的时代,别说来凑热闹的客人,哪怕是许丞相,他都不敢站出来说自己做得到一生一世一双人。
 
    然而他这位孙女婿就敢,不仅敢,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用血写出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