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刚知道的啊!”杜晓骏一脸委屈巴巴的样子,“我要早知道四叔今日会来,昨晚说什么也不让你给我辅导那么晚的。”
说到这里,眼皮一耷拉,打了个哈欠。
“哎呀行了行了,快走吧,一会儿老太太该不高兴了。”
杜晓瑜推搡着他,兄妹二人快速地出了海棠居,去正院与等候多时的杨氏汇合。
“娘也要去吗?”杜晓瑜问。
“当然了。”杨氏道:“我如今大安了,出去走走没什么的,再说,那是你四叔,我的小叔子,一年到头也就回来这么几次,不去哪成啊?——哎筱筱,你快帮娘看看,这簪子配我今儿这身衣裳,合适吗?”
杜晓瑜帮她换了一支,“这个吧!”
“这个好。”杨氏不由得为女儿的好眼光感到高兴,捯饬好以后带着两兄妹直接去往德荣堂。
堂屋里果然如杜晓骏所说,该来的基本都来了,坐的坐,站的站,满当当一屋子人,全都围着两个人说笑。
杜晓瑜抬眼望去,只见前排的座椅上坐着一男一女。
男子穿一身青色直裰,面目清爽,风姿独秀,淡淡的晨光里,肌肤细美如瓷,此时正跟人说着话,唇角挂着温润的浅笑。
杜晓瑜呆了,这俊美养眼的男子,是她四叔?
老太太见杨氏娘仨一道进来,忙笑着招手,“筱筱,快来见过你四叔和二姑母。”
杜晓瑜顷刻回神,含笑上前,“晓瑜见过四叔,见过二姑母。”
四爷杜程均微笑着看了杜晓瑜一眼,“是五丫头啊,长高了不少,人也水灵了。”
杜晓瑜好奇地眨眨眼,“四叔以前见过我吗?”
“见过的。”四爷点头,嘴角的笑容轻柔而舒缓,配上那病美人一样的容颜,能让人生出一种想保护他的强烈欲望来。
老太太嗔道:“骏哥儿从小就皮,老四又没大你们几岁,你刚学会坐的时候,骏哥儿便常常瞒着下人偷偷地把你抱到花园里去,教你玩泥巴,明知道老四身子骨不好,他还非要把他四叔也给拉上。
到了晚上,三个小人儿玩得灰头土脸,老太爷气得不行,不能打你,也不能打你四叔,只能抡着棍子追着你四哥打。
臭小子溜得挺快,躲到你爹身后,结果被你爹揪着打了一顿屁股。”
众人一听,忍不住哄堂大笑。
饶是杜晓骏脸皮这么厚的人也难得的红了红耳根子,嘟囔道:“奶奶,这都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您还拿出来说,四叔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您好歹给我留个面子啊!”
老太太瞪眼,“你就是只皮猴子,小时候拉着你四叔干的坏事儿还少吗?如今倒不准别人说了。”
杜晓骏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杜晓瑜憋笑望着他,低声道:“没想到啊四哥,你这祸祸人的本事是从小就练出来的?”
拉着小妹玩泥巴的那段过往,杜晓骏是记得的,当下很是过意不去,“那什么,小妹,你自己都不记得的事情,可不许找我算账。”
杜晓瑜挑眉,“行啊,三天之内,你把我教给你的口诀背得滚瓜烂熟,我就不跟你计较。”
“那你还是来找我问罪吧!”杜晓骏一张脸拧成苦瓜,小妹教的口诀,足足有几页纸那么多,别说三天,三十天他都不一定能背熟。
“筱筱,这位是你二姑母。”
上头老太太的声音传来。
杜晓瑜望向旁边的妇人,穿着蓝绿色比甲,腕上的镯子和头上的钗簪虽然都是贵重物,但比起大姑母来,还是差了不少。
杜晓瑜的这位二姑母杜芳静,并非老太太亲生,而是庶女,她的夫家在江南,姓赵,原本跟杜家是同行,只不过后来不知为何,弃医从商了。
杜晓瑜当初在清水镇初遇杜程松的时候,他嘴里那个不听话的外甥赵兴朝就是这位姑奶奶的亲生儿子。
杜晓瑜看了杜芳静半晌,“咦”了一声,“这位姑母好生面善,我以前似乎在哪见过。”
杜芳静闻言,面色微微一变,眼神有些闪躲,但见这么多人看着她,又不得不勉强扯了扯嘴角。
杨氏笑道:“筱筱应该不记得了,你两岁生辰那天,娘说要带你出去看热闹,特地从江南来给你过生辰的二姑母也一道去了呢!”
“是吗?”那个时候的记忆,连原主都没有,更别说她了。
“是,是这样的。”杜芳静看着杜晓瑜,“没想到一晃十多年过去,这丫头竟然长这么大了。”
杜晓瑜抿着唇。
不知道为什么,在原主为数不多的两岁记忆中,连爹娘都不知道是谁,可她竟然对这位姑母特别的有印象,倒不是记得二姑母的容貌,而是一看到人,她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越看杜芳静的脸,越听她的声音,杜晓瑜心里的那种感觉就越明显。
杜芳静见杜晓瑜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平静下来,拉过她的手,“筱筱回来以后可还吃的习惯,住得习惯?”
杜晓瑜出于本能地抗拒杜芳静的触碰,直往杨氏身边蹭,撒娇道:“有娘在,还有奶奶疼,自然是习惯的。”
“那就好,那就好。”杜芳静没敢多看她,快速地拉回视线。
“筱筱今日不去坐诊了吧?”老太太问。
“不去了。”杜晓瑜又站直身子,回道:“难得中秋佳节,想留在家好好陪陪爹娘和爷爷奶奶,吃顿团圆饭,明儿一早再去铺子里。”
“哎,好。”眼看着阖家团圆,老太太喜上眉梢,直说晚饭要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
四爷问:“大哥二哥和三哥都要晚上才回来吧?”
“嗯。”老太太颔首,“听说这两日柜上挺忙,三兄弟都去忙活了,谁也没闲着,老四刚回来,我让人给你安排房间休息,要见他们,晚上有的是机会,没必要特地去一趟柜上。”
四爷了然,轻轻点了点头,又见老太太背后挂着一幅堂会画,不由得眼睛一亮,“画得可真鲜活,画风却陌生得很,且不知,娘这是请了哪里的画师来咱们家画的?”
“哎唷,一般的画师可画不出这么好看的画来。”不等老太太回话,二太太方氏就说道:“这个呀,是江三公子的笔墨。”
方氏说完,不由得多看了四爷两眼。
要说杜程松他们这一辈里,长得最好的就是四爷了。
方氏嫁来杜家的时候,四爷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奶娃娃呢,谁能想得到,当年走个路能喘三喘的小病秧子多年后竟然长成了丰神俊朗的美男子。
虽然小叔的岁数让人有种犯罪的感觉,但方氏就是止不住的心跳。
多看两眼就让她直接红了脸。
“原来是江三公子。”四爷微笑,看了方氏一眼,“多谢二嫂解惑。”
方氏觉得自己一颗心脏都要跳出胸腔外了。
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画上,唯有杜晓瑜看到了方氏脸红的那一幕。
她撇撇嘴,虽然不可否认四叔长得的确是好看,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二伯母也敢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要知道四叔的岁数,跟二哥三哥他们差不了多少的啊!真够变态的!
杜程均和杜芳静与众人打了照面,就跟着引路的丫鬟去各自的房间休息了。
杜晓瑜也回了海棠居,中饭是在杨氏那边吃的。
杨氏见她精神不好,担心是累坏了,没敢留她说话,催促她回房休息。
杜晓瑜躺下去没多久就睡着了。
她做了个梦,梦里看不清所有人的脸,只有两个声音在说话。
“筱筱,以后去了别的地方,人家问你叫什么,你不能说自己的真名,知道吗?要不然,姑母就不喜欢你了。”
“不,我叫杜晓瑜。”
“不对,你不叫杜晓瑜,你叫小鱼儿,没有大名,要记住了,听明白没?”
“娘亲说,我就叫杜晓瑜。”
那声音变得尖利起来,“我再说一遍,你不叫杜晓瑜,再说错,我就要打你了。”
“娘亲说过的,筱筱就是杜晓瑜!”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将她所有的梦给打醒。
杜晓瑜惊醒,这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汗。
“我叫杜晓瑜!”
这似乎是原主到了白头村李家以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李家给她改过很多名字,什么丫蛋桃花杏花的,可她逢人就说,“我叫杜晓瑜。”
久而久之,白头村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丫头的名字,习惯了,就喊她小鱼儿。
李老三和孟氏实在是没法子了,只好由着她去,反正那种山旮旯里,想来这丫头的亲生爹娘也没本事找上门去。
第206章 、晓瑜失踪的真相(二更)
“姑娘醒了?”水苏听到动静,挑开珠帘走进来。
见杜晓瑜出了一身的汗,吓了一跳,“姑娘是太热还是做噩梦了,奴婢这就让人准备热水沐浴。”
杜晓瑜没有多说,淡淡“嗯”了一声,等沐浴完,重新换了一套干爽的衣裳,她才去正院见杨氏。
杨氏问她,“筱筱怎么不多睡会儿,你这几日一直忙着去外面的铺子里坐诊,好难得才待在家里休息一日呢!”
杜晓瑜道:“睡了好一会儿,差不多休息够了。”
杨氏心疼地揉揉她的脑袋,“姑娘家家的,别那么拼,要实在累,就跟你爷爷说一声,再多给你安排几个人过去。”
“没事儿的娘,其他人我用不惯,有翠镯她们几个懂药理的,再加上几个打杂的伙计就够了,其他人来了,反而给我添麻烦。”
杨氏叹了一声,“这大院儿里的姑娘啊,从来没有人像你一样还未出阁就去铺子里抛头露面的,娘的筱筱本该在家做绣品待嫁的,娘舍不得你这么辛苦。”
“我可不喜欢每天待在大院里。”杜晓瑜嘟囔着嘴,“外面挺好的,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跟她们打交道,我也能多长长见识。”
杨氏听她这么说,一时之间也没了话。
杜晓瑜想到了自己来找杨氏的目的,眸光微闪,“娘,今日来的那位二姑母,我以前真的见过她吗?”
杨氏笑道:“早前才当着大伙儿的面跟你说过的,都忘了吗?”
“这么说,我两岁生辰走丢的那天,二姑母也在场?”
杨氏的脸色登时变了,慌慌张张地捂着杜晓瑜的嘴巴,“筱筱,这话可不能乱说,当年你会走丢,全都是娘的错,是娘粗心大意没看好你,跟你二姑母一点关系都没有。”
“娘,我这还什么都没说呢,您紧张什么?”杜晓瑜满面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