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田种良缘——叶染衣
时间:2019-01-09 09:42:06

 
    她抿了抿嘴角,突然有一种“但凡他想算计,就没有任何人能逃过他五指山”的感觉。
 
    宁王多精的人啊,都能被他给算计上,这个男人,“腹黑”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小离忧耷拉着小腿坐在凳子上喝甜汤,见爹娘在一旁说悄悄话咬耳朵,哼唧一声。
 
    杜晓瑜忙看过去,“离忧,怎么了?”
 
    小离忧盯着杜晓瑜的肚子看,看了半晌,很是嫌弃地皱皱小脸,说:“娘亲笨,弟弟笨。”
 
    杜晓瑜:“……”啥意思?有这么嫌弃亲娘的?这是亲生的吗?
 
    小家伙说不了长句,傅凉枭便只能含笑解释,“他最近一直在问我,弟弟什么时候出来陪他玩,我说还要几个月,他问为什么那么慢,我就告诉他,因为弟弟笨。”
 
    说到这里,杜晓瑜全明白了,合着刚才自己那敬服傅凉枭的花痴表情被自家儿子给看了去,儿子觉得是因为娘亲笨,所以弟弟才会笨得几个月都爬不出来。
 
    想明白了的杜晓瑜瞬间黑脸,瞅着傅凉枭,“你就不能跟他说点别的?”
 
    傅凉枭也很无奈啊,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脑子里总是有奇奇怪怪的为什么,你回答了一个,他又来一个。
 
    以他的性子,能回答到儿子自己犯困,已经很不容易了。
 
    杜晓瑜无奈翻了个白眼,看向傅离忧,“谁说一定生弟弟的,万一是个妹妹呢?”
 
    “那也笨。”小离忧喝完甜汤,大爷似的把碗推给杜晓瑜,小脊背往后一靠,包子脸上写满了嫌弃,他周岁以后就跟爹爹睡不跟娘亲睡了,爹爹说娘亲要带着弟弟睡,怕他晚上踹到弟弟,所以不让他去娘亲的床上睡觉,可是他好想要娘亲抱着睡觉觉。
 
    杜晓瑜在心里默念三声“亲生的”,走过去把碗端起来,笑得很是勉强。
 
    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位大爷是傅凉枭亲生的,完全遗传了他爹,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走到门口的时候,傅凉枭顺手从她手中接过碗,唤来外面的丫鬟,让她们拿去厨房,又看向杜晓瑜,声音透着成熟男人磁性的温柔,“你是双身子的人,就快临盆了,以后别做这些粗活,府上又不是没下人。”
 
    杜晓瑜摇头说没事,她只是不太习惯成天闲着无所事事,想体验一下“相夫教子”的感觉。
 
    结果……
 
    相夫是不成了,傅凉枭这种黑芝麻馅的,走一步算十步,她那脑瓜子可跟不上。
 
    教子更别想,这才两岁不到的小屁孩,就开始嫌她笨,长大是要上天的节奏啊,她教得了吗?
 
    杜晓瑜叹息一声,心里想着二胎一定要生个小丫头,贴心小棉袄什么的,最会疼人了。
 
    一想到自己极有可能生个不会嫌弃自己的小丫头,杜晓瑜的心情又愉悦起来。
 
    ——
 
    有了傅凉枭的“帮助”,弘顺帝手里的证据来得很顺利。
 
    没多久,就把朝中几位肱骨大臣传到养心殿觐见。
 
    那几位摸不准弘顺帝的心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将目光落在一进去就沉默到现在的弘顺帝身上。
 
    内阁首辅斟酌着开口,“不知皇上召集臣等,有何要事?”
 
    弘顺帝眼皮一掀,问:“朕有意立楚王为太子,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众人脸色齐变。
 
    不管是从立嫡还是立长来说,楚王都够不着太子的位置啊,皇上这是闹哪出?
 
    几位大臣互相交换了眼神之后,许丞相出列道:“皇上三思,秋霓裳早已被废,楚王便没有了嫡子的身份,况且他前头还有魏王和燕王,若是按照长幼次序,怎么说也该轮到魏王头上,若是按照嫡庶,宁王才是皇后娘娘所出,乃正宗的嫡子。”
 
    这话说得很直白了,如果真要立太子,只能从魏王和宁王这二人中间选。
 
    弘顺帝:“呵呵。”
 
    众人看不懂他到底是个什么情绪,心里都在揣测。
 
    又有大臣站出来附议许丞相的话,说太子人选只能是魏王和宁王的其中一个。
 
    那意思,只差大喇喇地说楚王不配当太子了。
 
    弘顺帝:“呵呵。”
 
    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因为一时糊涂而选错了储君,因此内阁首辅带头先跪了下去,请皇帝三思。
 
    弘顺帝呵呵够了,一把将御案上的折子扔到内阁首辅面前,怒火爆发,“你给朕念念,上头写了什么?”
 
    内阁首辅颤巍巍地把折子捡起来,打开看了一眼,险些晕厥过去。
 
    这个密折上,不仅有魏王和宁王在会试安插自己人的详情,还有他们几位大臣的黑历史,全都是实打实的证据,没一处是诬陷。
 
    内阁首辅把折子传给其他人看,每传到一位大臣手里,那位大臣就得抖上三抖。
 
    圣人都会犯错,更何况今日入宫的这几位都是吃了几十年盐米的老油条,就算明面上再干净,几十年的人生总有污点是洗不白的,而现在,他们洗不白的污点,就明晃晃地被人写在折子上,让弘顺帝瞧了个一干二净。
 
    众人惶恐,等吴胜收了折子以后就伏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
 
    弘顺帝从吴胜手中接过密折,慢条斯理地合拢,看向地上跪着的大臣们,语气悠缓,好似刚才发怒的雄狮不是他。
 
    “夺嫡之争如此激烈,皇子们竟然敢把主意打到科举上来,为了转移那几位皇子的注意力,朕深思熟虑过后,决定立楚王为太子。
 
    诸位也都知道,老七文不成武不就,废是废了点,但他有个过人之处,死猪不怕开水烫,寻常有几个人对付得了他的?让他当太子成为众矢之的,一来可以转移注意力,二来,朕也好趁机磨练磨练宁王和魏王,看看这二位到底谁才是堪当我大魏储君的最佳人选。”
 
    弘顺帝一说完,跪在地上那几位顿时明白了,齐齐松口气,站起身后,很是配合地强行扒拉了一堆傅凉枭的“优秀”出来,夸他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最后,所有人的意见达成一致——立楚王为太子。
 
    弘顺帝也不麻烦了,直接当着这几位的面,亲自执笔写下立储圣旨,盖上印玺,只不过,没有当天颁布出来,而是等到了传胪大典。
 
    ——
 
    五月初一这一日,所有贡生都到太和殿参加传胪大典。
 
    王公大臣来的不少,参政的几位王爷,魏王、燕王、豫王和宁王都来了。
 
    科举的事,他们都有参与,这会儿兄弟四人心思各异。
 
    傅凉枭没怎么参政,原本不用来。
 
    他是一大早被吴胜去王府催醒的,当时五更天都不到,听吴胜说弘顺帝让他入宫参加传胪大典,当场就不乐意了,拧着眉头,那股子骇人的阴戾,让吴胜这会儿想想都还后怕。
 
    没等吴胜把话说完,他又撑着脑袋在座椅上睡了过去。
 
    吴胜是三催四请才把这祖宗给接到宫里来的。
 
    现如今站在皇子堆里,傅凉枭有些懒洋洋的,半晌不见大典开始就打哈欠了。
 
    宁王看过来,“七哥昨夜没睡好?”
 
    “五更天不到被人吵醒,能睡好吗?”傅凉枭淡淡睨他一眼,“本王平日里又没有多少政务要忙,通常都是睡到自然醒的。”
 
    他那一副“让我来参加传胪大典是扰了本王清梦本王十分生气”的做派,让前头背对着他的燕王频频翻白眼。
 
    多少人想来传胪大典没机会,却被老七说得一文不值,这混蛋,真想揍他一顿啊!
 
    宁王看着傅凉枭,眼神恍惚了一下,偏过头,望向上面。
 
    弘顺帝已经到场。
 
    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大典正式开始。
 
    由鸿胪寺官员宣读新科进士名单。
 
    贡生们一听大典开始,全都揪紧了心。
 
    “第一甲第一名,黄梓良。”
 
    “第一甲第二名,庞彦磊。”
 
    “第一甲第三名,周兴宁。”
 
    为了让后头的王公大臣听清楚,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每个人念三遍。
 
    后面的二甲每个人只念一遍。
 
    “第二甲第一名,姚通。”
 
    ……
 
    “第二甲第七名,丁文志。”
 
    ……
 
    “第二甲二十八名,张旺。”
 
    ……
 
    ……
 
    ……
 
    丁文志和张老头同时傻眼了。
 
    当日殿试的题目,他们至今都还记得,散场过后也讨论了一下,都觉得能进二甲的希望不大。
 
    丁文志属于改革派,但是为了不得罪弘顺帝,答卷上收敛了不少,不过总体思想还是有些激进。
 
    张老头属于保守派,虽然琢磨出了皇帝出题的主旨,可是不敢那么答,怕一个不慎引得龙颜大怒,所以词句之间偏向本分保守,事后听其他贡生们一分析,觉得自己答得一塌糊涂,估摸着要被踹到三甲了。
 
    因为题目太难,这二人是真没想过自己能进二甲。
 
    当下反复确认了念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二人心情都有些激动。
 
    傅凉枭漫不经心地朝着那二人看去。
 
    一个张旺,一个丁文志,谁能想到这两个不打眼的学子,前世到了后期会是他的左膀右臂?
 
    张旺是个大器晚成的,他的能耐其实并没有在这次殿试中发挥出来。
 
    说白了,张旺本来入不了二甲,但是傅凉枭不能让他再回汾州,所以提前跟阅卷官打了招呼,把他挤进去,还得要个好的名次,否则一样留不了京要回小地方谋官职去。
 
    至于丁文志,以傅凉枭的预估,他的水准起码能上探花,但丁文志太年轻了,年轻人容易浮躁,还是给他压下来,从最底层开始,慢慢打磨。
 
    更何况,他父皇之前在调查这次科考的学生背景,一甲前三是重点调查对象,如果把丁文志推上去,到时候没准弘顺帝会顺杆查到他头上来。
 
    所以保险起见,丁文志给了个二甲第七,张旺给了二甲二十八。
 
    这两个名次都是能留在京城做庶吉士的。
 
    庶吉士等同于正式上岗前的实习生,不同于一甲前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职正式上班。
 
    庶吉士要留在翰林院的庶常馆里继续学习,平时有资深翰林指导,偶尔能接触到大学士,皇帝会不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
 
    庶常馆散馆的时候,若是考核过关,便正式升级成为翰林院编修,若是不过关,就得外放到地方上去任职。
 
    比起一甲那三位直接被授予官职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傅凉枭觉得,让丁文志去做庶吉士更合适,有资深翰林带着,三年后散馆,他应该能积累不少经验,这些东西都是很宝贵的,一甲前三可得不到,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来更能长远发展。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