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苒娘点了点她的头,“我出嫁的时候可是带了一万多两的陪嫁,你到时候我再给你准备一份,更是不少。她们顶多千把两,你就别太计较这个了!”
虽然这样想是心里比较爽一点,顾若娘想到还是得帮四房,心里不舒服,一股子的火燎烧着,“那也不用帮他们置办家产吧!自己没本事就不想,自己有本事自己挣去!”她们家要不是九哥,说不定现在是个啥样子,二姐卖了自己,她估计也得卖,九哥也好不了,饭都吃不饱。
顾苒娘叮嘱提醒她,“你心里再不舒服,也可不能在外面说啥!别人虽然看不上她们,也不会多看好你了!不能因为几句话毁自己!”
“我知道!”顾若娘瓮声道,“哎呀!你快去办路祭吧!我都记着呢!”
顾苒娘又看看她,她虽然脾气冲,有点报复心,但事理都明白,啥事儿能做啥事儿不能做也都清楚,放下心,转身去设办路祭。
齐兰馨出殡,葬回了乾州老家程家祖坟。
严俊风和顾十郎,顾五郎陪着一块送棺椁回乡。
齐家也没有说啥,只齐兰序和齐家几个子侄明显表现出对顾十郎和顾五郎的不善之意。
顾十郎也没多管,九哥没法跑,这一趟他和五哥跑了,该尽的都已经尽到了!
从乾州回到京中,顾十郎就收拾了行囊,直接北上,先到了南乐县。
顾楚寒问了齐兰馨的丧事情况,程沂的状况,点点头,“柳宜灵那边有没有什么情况?”
“姬白大哥说了等过了齐氏百天之后,就去柳家下聘,不过消息已经放出来,事情也已经定下来了,那些找柳宜灵的也消停了点!”顾十郎解释。
顾楚寒应声,“得个一年半载的缓了!”
顾十郎看她神色,知道她不好的情绪也很少外泄,正想说几句宽慰她的,那边张奈和孙烊来找她,就闭上嘴。
张奈和孙烊两人过来看到顾十郎,先拱手见了礼,对着顾楚寒道,“大人!小麦已经开始播种了!”
“走!看看去!”顾楚寒给顾十郎丢个眼神。
顾十郎忙应声,跟着她一块下乡去跑。
玉米收上来,各地收成顾楚寒都造册分析,然后送回京都,税收也都慢慢收上来了。
各家磨了玉米面,做了玉米面馍馍,玉米面饼子,玉米面窝窝,各种各样的吃食,吃多了蜀黍面,对这新鲜的玉米面,虽然也是粗粮,吃着不是白面,但醇香的玉米面味道,尤其是锅贴饼子,让人不住叫好。
今年的粮税也是收缴最快的!
老家白河县的收成报告也送了来,同样精心伺候,红土地上的玉米口感有些细微上的差别,产量却都是一样的高产!
两个地方的试种得出结论,玉米是可以高产作物,完全可以代替蜀黍!
贤正帝下旨,大厉全国推行秋季种植玉米。让白河县和南乐县的玉米挑好的全部预留种子,运送到全国各地推广种植。
南乐县免了两年徭役赋税,这一季交上去的都顶得上之前一年两季了。
顾楚寒在朝中大获褒奖。
因为这事,那些观望的也都忍不住在齐兰馨葬礼后,跟顾家走动起来。
只顾十郎去了南乐县找顾楚寒,他的亲事顾凌山也不准备现在就说,他才十五岁,再等三年完全不迟!现在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就把亲事定下来!以后的情况还说不准!
至于顾若娘,她更小,直接谁家也不提,全部都推了。却也不阻拦她和京都众世家小姐结交往来。
曹氏看着顾若娘连去了李家三次,又是跟着李秋瑶和李雪瑶去别的世家做客,心里羡慕,却也没敢说让她带着顾芸娘和顾莉娘的话。
她知道自家的身份不够,她们邀请的也是自己熟识的几个小圈子里的人,说了徒增她厌烦,只这边殷勤恭顺的伺候着顾婆子和李婆子,帮着李婆子挑选置办李二郎成亲的东西。
顾苒娘虽然不太熟悉,但好在自己成过亲,娶亲的东西多是严俊风亲自操办的,帮着很快把需用的置办好。
李婆子拾掇了拾掇,准备回家,“这都眼看着快九月底了,得赶紧的回去准备起来了!家柱虽然在家里,但他一个大男人也不细心,不好好操办,让周家丢了颜面两家都不好看!”
顾婆子也想跟着她一块回去,可二房在这边,四房的俩也等着说亲事。
“娘就留下吧!我先送小姑回去!等腊月再来接娘回去!这边有娘坐镇,很多事也说好办!”顾凌山笑道。
李婆子也拍拍她,“你现在还不能走!就在这住着吧!帮着苒娘看娃儿,也是个事儿!”
想到小明畅仰着小脑袋叫太姥姥,顾婆子就心里软软的,点头应了声,“行!那我就住到年前吧!”
顾凌山带着给家里的东西,和李家置办成亲的东西,和李婆子一块赶回白河县老家。
严俊风也要忙,待了没多久,就随着机布出货又出远门了。
长兴伯府里就剩下顾婆子,顾苒娘,顾若娘外加顾十二和李小郎,四房的娘仨,带着一个小娃儿。
顾婆子不习惯出去逛,人都不认识,地方也不舒适,就在后院搭建的暖棚里种菜,等到过年正好能吃上新鲜的青菜,给各家送去也是个新鲜!
顾苒娘也挑上了几家,给顾芸娘和顾莉娘相看。
曹氏懂的不多,又心思细腻,都要打听了再打听。
顾苒娘也都打听清楚了,然后在家里和顾婆子分析,哪家相对好一点。
大理寺丞何家突然打听过来,相中了顾莉娘。
曹氏一听,终于有个门户高一点的,立马打起精神。
顾苒娘却疑惑,何家三房儿子都已经娶妻了,来打听莉娘,难不成做妾!?她想着就忍不住眉头微蹙。
何夫人之前在杨府见过顾芸娘和顾莉娘,虽然顾芸娘端庄些,但顾莉娘却更伶俐些,精神头看着就好,给三儿子来求亲,位分是贵妾。
大理寺丞虽然是正六品头衔,却是实权,而何维清也是短短十年从九品县丞做到了六品大理寺丞。何家本家在湘南也算是大户,何维清这一脉又是嫡支。
曹氏一听做妾,脸色就难看了,不愿意。
顾莉娘完全不情愿,她情愿嫁个穷一点的,小门户的去做正妻。不然她的脑子,肯定会被正妻和其他小妾给磋磨算计丢掉小命的!
顾若娘觉的能嫁了做个妾都已经够她的了,还挑三拣四,写信给顾楚寒告状,让她看看四房的嘴脸,不要帮她们挣钱办产业!
顾楚寒看到信,忍不住笑着摇头,“这个小炮仗,写了四封信,有三封说这个事儿,真是赶走了二房,闲下来了!东西不好好学,倒是整天想这个!”
看她神情温柔带宠笑,苏荩不悦的蹙蹙眉,那过信来看。
他翻她的图纸和信件已经成了习惯,顾楚寒开始还说,一说就气鼓着脸非暴力不合作,要么直接无视的抱着她,顾楚寒已经懒得多说他,要看就看,反正没啥不能看的!
苏荩看完信,“何家的三公子?”
“对!说是个举人的功名,三年前春闱落榜,明年估计能中!但可惜是妾,顾家女儿再差劲儿也不能给人去做妾!而且还姓何!”顾楚寒也是同样的想法,不同意,管他贵妾还是贱妾,是妾就不愿意!
看她一副护短的架势,仿佛顾家的女儿都是最好的,苏荩问了名字,给他测算了一番,“可以答应!”
“嗯?答应什么?”顾楚寒挑眉。
“何嘉!”苏荩解释,“他有双妻运,元配就在近期殁。何家既然上门求亲,给了贵妾的位分,想必也是有冲喜的意思,以后抬位分的意思。”
“你说以后会扶正莉娘?”顾楚寒问。
苏荩点头,“可以应下。”
顾楚寒考虑半天,眉头皱起来。
苏荩伸手抚了抚她的眉头,“这条路反而比她们寻个小门户的正妻嫁过去要强!这何嘉气运也不错,让家里打听打听他人品和脾气如何!”
顾楚寒看他说的认真,想他的道行,就算修的不是卜算,要算个运势也不会差了,考虑了下,给顾苒娘写了密信。
顾苒娘看着信嘶了口气,想了半天,也算是想通了点门道。何嘉过了年要参加春闱,如果妻子在这之前去世,那他就要守孝,就算不用守三年,那也错过春闱了。要再娶,却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娶到的,反而这样提前娶一门贵妾说是冲喜,之后守个百天,扶正了之后,也就不用操心操办了。
她找了曹氏把情况悄悄说给她,“何家也在看别的人家,愿不愿意,就看四婶和莉娘了!”
曹氏问了两遍,“确定……是那个情况吗?”其实她动过程沂的念头,不过程家的嫡长子,又是探花郎,翰林,元配只有一个丫头片子,就算继室,想也说不成。
顾苒娘点头,“我不能保证,不过大半错不了。”
曹氏回去顾莉娘,娘俩说了半夜的话,对何家热络起来。
何夫人看她们愿意,不是好高骛远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挑剔,也算是勉强过得去,就算顾家四房上不得台面,但娶的是长兴伯爷的妹妹,结亲的也是结整个顾家,和谁家走动也是看他们自己的!
很快就置办了聘礼,跟何嘉商量后,又找机会让他悄悄看了看顾莉娘,然后下了聘。
消息传出去,连氏一下子就笑起来了,“哎呀!笑死我了!挑来挑去,还不远千里跑到京都来挑,竟然是给人做妾去了!还是一个六品小官家里的三儿子!四房真是要笑死我了呀!”
------题外话------
说的补上,出了个小事故,我明天后天再试试~
第214章 姐妹合伙开铺子
连氏现在是当家女主人,京都的下人多是见识广,看她直接笑话四房的女儿去做了妾,都底下眼。
顾家是发达了,如今也是高门户!但那是三房!可不是二房,也不是四房!
四房一没有富裕的家财,二没有学问底蕴,说白了就是乡镇小户的,能进大理寺丞家做个贵妾,已经是烧高香,高攀了!不看顾九爷的面子,做妾也不要!
连氏管着一大院,进来出去的都有下人使唤着,最近是尤其的得意,听顾莉娘定亲给何家的三儿子做妾,笑话了一通还不过瘾,特意到长兴伯府来看笑话。
“哎呀!四弟妹!莉娘好歹也是你亲闺女,这大老远的跑到京都来,结果却找了做妾的人家,说出去也不好听啊!莉娘可是黄花大闺女!四弟妹这是咋想的?苒娘不是说事先打听的吗?哦~我记得九郎之前说过,顾家女儿要挑最好的!顾家女儿不做妾的!”
曹氏脸色青一阵红一阵,“九郎是说过,那也要看情况的!要是在乡下找个寻常人家,肯定挑最好的,肯定不做妾!不过何家是书香世家,也传承百多年了,底蕴深厚,聘的又是贵妾,何家女婿一表人才,又是举人,也算难得了!”
虽然说是说了何嘉双妻运,聘贵妾是扶正的意思,可终究只是说说,她心里还是不安忐忑的,怕真把闺女送去做妾了。事情没有成,她也听不得这样的话。
连氏呵呵哎呦笑,“四弟妹这在京都待的少,出门也少,不了解。莉娘这是做妾,那何家的儿子你可不能叫女婿的!那是人家正经岳父岳母的女婿!跟你们家也不是正经亲戚!”
曹氏脸色难看,气的说不出话来。
顾苒娘沉着脸,“二伯娘看来做了当家女主人,知道的越来越多!五弟的亲事可有着落了?奶奶前几天还在问,说是等五郎亲事定下,办了他的,就挨着说十郎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