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翻看着那堆东西却道:“你说这些才花了一两银子?没算错吧?”
“娘,怎么了?那是儿子让雨桐那丫头代买的,我也不知道该多少?”
第338章 338.耕读之家 18
一旁的坤哥紧张起来, 孙氏两眼马上就要竖起来, 刚要开口数落, 却听老太太道:“不是少,是多了, 一两银子哪能买这么多东西!嗨!一定是那孩子偷着填了!坤哥真是有福啊,娶这样一个媳妇真是上辈子积德了!”
“娘, 我看少说也要一两半,二弟妹可真好命!”王氏也道。
“就这篓子盐也贵了去了!”老太太补充。
“等日子好了, 别亏待了那孩子就是”送福增道。
其余的人不发表任何意见,还没成亲就往婆家贴补, 还真有傻的,或许提前讨婆家喜呢!人多,什么心思都有。
雨桐回家只得把自己当镯子的事再说了一遍, 赵氏点着闺女额头气得不知道说什么。老太太拉着赵氏:“行了,事情都这样了, 以后有钱了咱们再置办,不就一对镯子嘛!孩子也是为大伙着想, 不然今年过年谁也别想穿新衣裳。
董家要是明白的也会给补上, 这回布多, 人人有份,手快的过年能穿新衣裳了”老太太这样一说, 赵氏只得作罢, 但是还是瞪了闺女一眼。诸葛老爷子最是高兴, 有了牲口开春就省力很多。
但是雨桐还是提出有钱了把大姐夫的钱还了, 原因很简单,大强那边有三头,人家两家合伙才对。赵氏自然向着闺女,大闺女跟他们合伙只能是吃亏。
“大强那三头牲口能用?”诸葛茂祥问道,刚才儿子可说了,那是残了的,有一头还瘸腿了,另一个走路都不稳,听说蹄子都烂了,那个好的除了孙女就没人敢驾驭。
“治好了就能用,要是能用,下次去了咱们家再买两头,开春事情多,光靠人肯定不行”雨桐道。
“要是能再打一头鹿该多好,不过你们出去千万别再碰野猪了”诸葛茂祥嘱咐道。到现在那头野猪还放在雪里,里正没发话怎么处置。大家猜过年的时候可能吃肉,就为这头野猪,已经搭去了一条性命。
第二天一大早,雨桐起的比谁都早,她要去看看那几匹马,马棚外栅着厚厚的草,那六匹马安安静静吃草。看到雨桐来了,大黑突突打着响鼻,就要过来,经过一晚吸收药力,身上的伤基本痊愈。
大黑知道面前的小女人对他的真心,亲腻地用大脑袋蹭上。雨桐看还没人来,给了它一大块豆饼,其余的闻着味都躁动起来。每匹一块,挨个塞进嘴里,这才都安静下来。
她让那匹烂蹄的马躺下,再次清理了蹄子,上上药,给了它半粒培元丹,估计这两天应该没问题了,瘸腿的只能等机会再治疗。其余那三匹马都不是外人的,雨桐端着笸箩黑豆,挨个让他们吃饱。
等大家都起来的时候,东西早就收起来。一整天他们都忙着搭建牲口棚,清理周围的雪,然后出去割干草。外面草很多,只是被积雪覆盖,干草回来需要切成小段,这些对于养马热情很高的人来说都是小事。
有了马和马车车,人们开始多了心思。诸葛家和董家等有马的牵着马用爬犁把树林里砍的木料全部运到自家地头。诸葛家和董家、大山家基本上把自家的一套住房地基挖好。如果有石头就可以打地基了。
马的好处显而易见,刺激了村民对牲畜的渴望。外出打猎和捞鱼的人多了起来,大家都想在开春前卖出一些钱来购买农具,朝廷给的毕竟有限。
那头野猪在王松林凄哀的请求下分了一半给他,毕竟人家侄子因它死了。本想过年给大家吃肉,要走了一半,这一半干脆也别留了。于是董福增做主,给那几个打野猪的分了。
大家一看过年想吃肉成了泡影,心理自然不痛快。几个老家伙一起提出村上怎么过年的问题,也就是想吃肉吧!王福增道:“大家也别着急,明天不就是二十八了吗?村上那四辆马车都去镇上一趟,该买的买,该卖的卖卖。二十九能出去的都出去,无论打多少猎物,捞多少鱼,咱们都过年吃”
话落,就是一阵欢呼,二十八,四辆马车一起出发,车上坐了两车人,拉了两车货,雨桐作为大黑的驭手,再次出动。孙氏偷偷塞给她二十文让她帮着带一块棉布做里面的衣裳。
棉布,十二文一尺,二十文能买多少?“婶子,棉布十二文一尺,二十文买不了二尺。再说上次我不是帮家里带了半匹吗?”
孙氏一听,心里骂,但是脸上带着微笑:“家里人口多,我是想给坤哥和亮哥做两身内衣。坤哥年纪不小了,里面总不能不穿内衣吧,你看着帮婶子再带半匹来。不够的你先垫上”
“婶子,我已经把身上的钱上次全给家里垫上了,实在没钱再垫”
“这回你们不是打了不少猎物吗?卖了不就是钱?”孙氏依然笑容可掬。
“呵呵,婶子,那是家里的,我是小辈,做不得主,不然我去问问我爷爷,要是他老人家同意,我就帮您买了”
问他爷爷!孙氏笑容几乎崩溃,死丫头,等着瞧!将来我是婆婆,你是媳妇!“那就算了!呵呵,路上小心啊”
“婶子也当心身体,生病了村上连个郎中都请不到” 孙氏咬牙,小贱人!
“我娘找你什么事?”一上车,董宝坤便问。
“没什么,你娘给我二十文钱,想让我带半匹棉布来。可能婶子不知道价格,棉布十二文一尺,二十文买不到两尺。半匹是五十尺,我真的没办法买来”雨桐晃悠着腿道,一点没不高兴。
董宝坤脸黑了红,红了黑“以后别拿自己的钱往里搭了,人心不足是常理”
“好,我也觉得好人不好当。以后我会注意”
“我爷爷说也想买一匹伤马,你帮我挑一匹吧”
“行啊,我爷爷也说要呢,正好一起”
沂水村的马车从那四个村子前一过,冯忠良恰好看到。这是哪个村?他们后面只有两个个村子,谁这么大手笔?刚来小半年就买了马车?脑海里闪现出那晚沂水村带来的东西。也许就是沂水村。
冯辛梓病好后,身体一直没回复起来,看到儿子神色冷声道:“告诉你多少次了,做大事的要沉得住,看你急急火火的,出了什么事?”
“对不起爹,走的是有点急了”冯忠良评定心神,问问坐在冯辛梓对面。
“什么事?说吧?”
“爹,刚才我出去,远远看到路上有四辆马车。是从沂水村方向来的。爹你说他们怎么有那么厚的底子?”
“四辆?看好了是从沂水村来的?”冯辛梓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来这里没牲口可不行,他正捉摸着找那四家一起去县里看看能不能要来耕牛,没想到有人已经先弄到牲口了。
“我没看清,但是周庄一直没什么动静,倒是沂水村前几天不是刚来过吗?他们带了很多鱼和猎物,现在有了马车很正常。”冯忠良看老爹沉思,又道:“爹,咱们是不是去沂水村看看去?也取取经?”
“这样,你马带人去隔壁周村和李家庄,就说去沂水村商量春播的事。让李家庄的通知王家河的。明天就在路上等沂水村的马车。我们是该看看去了,都是一起来的也不能有太大差距了”
“是,爹,我这就去”
这次去镇上的人卖完货基本上都先奔向马场。雨桐一看,这样非把价钱炒起来不可。忙拉朱葛胜喜:“爹,别让大家一个个买,要是老板知道他的马好卖,一定涨价。你去算算都谁家买。一共卖多少,然后.....”雨桐在老爹耳边低语。
诸葛胜喜不住点头,朝大山等人道:“你们把咱们村来的都叫来,别让他们一个个去买了”李碧江马上明白过来,带着大强去追人。人都过来,朱葛胜喜把刚才雨桐跟他说的一说,大伙儿连声道谢。
统计数后,由大山出面,只道买了煮肉卖熟食。所以这回沂水村带回来的马平均三两,比大强还少花了三百文。一般都是两三家搭伙。雨桐看在都不容易的份上,打算回去帮着治疗。
车刚到李家庄,就被李家庄的人拦住“兄弟,你们是哪个村的?”
“沂水村的,你们是哪个村?”
“就这个李家庄的,你们来的正好,我们里正想去你们村商量事,顺路捎着吧”
“行,上来吧”雨桐让朱葛胜喜把李坤城让到自己这辆马车,她怕别人乱说。能在这儿等着,一定是提前做好准备了。果然上车聊了几句,话题转移到马车上。
“你们村好阔气,一下子买了这么多马?”
“里正大人,您看看,这些马都是带着伤的,是边关那边淘汰下来的。还不知道能不能用,我们也就图个便宜买了”
“像这样的马多少钱?”
“三两,肉价,要是不顶用也就亏了!”
“这匹马我看着很好,没啥毛病”李坤城指着大黑道。
“这马,你看着没毛病吧。可就是谁也摆弄不了,就认我闺女一人。除了她,别人连上前都不成,来的时候被打的遍体鳞伤的。都是我闺女悉心照料出来的”
李坤城叹口气:“大侄子,咱们来这儿开荒,你说没个牲口能行吗?哪怕一头残废的也行啊,可是这钱,这钱真难赚啊!不知道你们靠什么卖钱?”
“还有啥?咱们这儿除了林子就是水。我们打的猎物和捞的鱼去镇上卖了钱,不然哪有钱买这东西!”
“我们也打过猎,可是经常伤人,后俩不敢去了。倒是河里的鱼没弄过。冰冻三尺,你们怎么捞鱼?”
.........
第339章 339.耕读之家 19
雨桐一路听下来, 那四个村子还真有些惨, 中原来的人没狩猎经验, 也就挖个陷阱。出去的时候遇到过狼,被狼伤过一次后, 大家基本上不敢出太远,只在附近找找东西。所以日子过的很艰苦。
四位里正到沂水村做客, 董福增感觉无比荣耀。亲自带着他们去冰窟看捞鱼,让儿子孙子带人出去打猎热情款待。四个里正在董福增的地窖房聊了半天, 当晚四人住下,第二天五人一起坐车去县城。
回来的时候, 董福增给大家长再次开会,“昨天我们见了县令大人,王大人已经答应我们开春播种的种子一定会到。而且朝廷答应给每个村五头耕牛及一些工具。
我的意思是, 家里已经有牲口的就别惦记耕牛了,没牲口的几家合伙养一头。种子来后按人口分。这些没意见吧?”
“耕牛应该属于大伙, 给他们是不是对我们不公平?”王松林忍不住道。
“他们用,也要养。平时没事的时候谁家愿意用就用。但以负责养生口的人家为先。大家想一下, 咱们村上一百多户人家, 这才几匹马?没有的还是大多数。牛被大多数人使用, 我们还计较什么!”
“我们没意见,不过耕牛一定照顾好了, 那是咱们整个村的, 不是某些人的”众人道。
“这是当然!”董福增心里很是不痛快, 自己求爷爷告奶奶的要来的牛还不是为了大家?怎么就听不到感激的话?人微言轻啊, 他除了这句话没想出什么更合适的。如果自家腰杆硬气看谁还敢跟自己这么说!
知道会有种子,大家心里踏实一些。雨桐再次出手救治那些马匹,除了跛腿的,基本上慢慢都在慢慢恢复。但她还是在某天的夜里偷偷带进空间一匹瘸腿马。
经过先进检测和机器人住手的配合,总算让那匹马腿骨恢复正常。好药加上空间灵气滋养,等天亮基本上能站着出来。恢复十几天基本上跟好马差不多。
第一匹治愈后,就是第二匹,第三匹。总之,沂水村的伤马都在慢慢恢复正常。而且各个精壮。
年也就过去了。大地回春,雪在融化,地上积水泥泞没阻挡人们开荒的热情。家家几乎老少齐动。燎荒是最快的方法,但是现在还不行,大家只能在各家挖渠最后汇总到一条深渠里。地需要灌溉需要排水,水渠必不可少。
有的人家干脆在地头搭上窝棚中午就不回来了,诸葛家一样,家里人口多,地也多。今年计划只能开二十亩或三十亩。多了忙不过来。确定好范围,用沟渠做隔离带,只得雪化草干开始烧荒。
一场春雨后,林间地头野草一片片长,现在没时间打猎,大家都在自家范围挖陷阱,得一个算一个。粮食不多,正好野菜当己。融化的雪水流进刚挖好的沟渠,地面干的很快。董福增骑上自己家那匹母马在各家地头看了一遍。为了进出方便,一般五十亩就会留一条路便与车辆行走。这种巡视的感觉让他心情非常好。
“里正大人,看看我家的地可以烧荒了没?”
“行啦,烧的时候注意点”
“哎!”那人乐呵呵带着家人准备烧荒。他们这一片,已经有几家烧出一片荒地。因为动手早,各家早早就把自己的那片土地用沟围起来。只等雪化草干。烧后的荒地一片黑,人们就可以开始驾驭这牲口耕耘,没牲口的,一锹一锹挖,把泥土里的草根树根挖出来。
雨桐驾驭着大黑在一片烧后的土地上驰骋。大黑绝对是一匹良种马,速度和耐力都超过同类。唯一就是大黑除了雨桐根本不让别人碰。别人就是眼馋也没办法。雨桐都是自己负责一块,一大黑不喜欢人为理由。因为她用了后世最新型材料做成的犁,这种犁即轻便又锋利。
三个犁头一起并进,速度很快。如果不是有人,她更想用空间里更先进的机械。这点地算什么!可惜不能!
诸葛家先后烧出四十亩土地。两匹马一起犁,犁一块收拾一块,主要是女人们把土壤里的草根树根拣出去。土壤干后就可以平整收拾。
所有人家都在这么干,就连大强家也收拾出二十亩,别看人家都是孩子,一个个就像小牛犊,你干活知道累,人家干活很少歇着。来得早,走得晚。而且谁也没注意他们什么时候干的,沟就挖好了,地就犁好了。
大强看到雨桐过来,恭敬叫师傅。雨桐检查了一下他们的地道:“现在还有时间,再开出十亩”雨桐带着大黑马和犁头过来。诸葛家那边已经收工,雨桐这才带着大黑过来帮着走上一两亩,加上大强的,贪些晚又出来一块。
马车赶回自家的栅栏里。初春虽然寒冷,但人们很少回去住,而是住在地头自家的窝棚。晚上一堆堆篝火燃起,每堆篝火就是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