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那么多面,你会吗?”阿满道。
“会几种,不一定学得一样,只要好吃”雨桐的回答很自信,这让全家都充满信心。门房按着雨桐的意思改造了。里面打通,与耳房、一间厢房连在一起。耳房和扩大的面积做了厨房。前面开了三扇窗,使得屋里光线充足。
与别人家不同的是,靠着北墙加了两个用砖垒起来的据说叫地炉的东西。地炉生起火,在屋里打家具的木匠热得脱了棉袄。这东西还真是好东西。而且燃烧的是石炭,不是木炭和木柴。要知道木炭很贵,百姓一般用不起。而石炭就便宜很多,瓦匠木匠都学了去。
三个灶台和一个大平锅被夏家一家占有着,阿满负责和面,和面是个体力活。不然不够劲道。翠翠和王氏负责学做卤汁和卤肉。夏守诚就做火头军,雨桐教腊梅做小菜。腌萝卜、腌白菜。就连最小的阿福都跟着烧烧火,拉拉风箱跑跑腿。
“我们都有事了你干啥?”翠翠忍不住问雨桐。
“技术指导,我教你们”
“我们都会了呢?”
“外面不还有一滩事吗?那你们谁会算账?”众人无语,雨桐笑道:“从现在开始,大家先学会算账吧,不然买卖还不赔死!”
众人接着无语,“阿福开年去上学,不然谁记账?难道我们去请账房?”
“一家子的买卖,记什么帐”夏守诚道。
“你看谁家做生意不记账?那还不乱套?管账的管钱的要分开的,这是粟特人做生意的心得。”
“我们谁也不会”
“我跟胡人学了一点,先教你们。阿福,这个账房工作就交给你了。明年好好上私塾”
“姐姐我在家帮忙”阿福是不愿意去上什么私塾的。
“那你问问爹娘愿意不?”
“好好去学写字,不然我们都是睁眼瞎”王氏忙道。
木工忙碌完,一家人算是把雨桐交给大家的肉夹馍、各种面和卤汁、卤肉、酱肉小菜都学会了。最后雨桐想起还有一种很方便的面,也是这边的特色面食,饸饹面。又找木匠研究那套东西。然后一家人实验。
所以夏家几乎天天吃面,就是干活的也跟着吃面,不过面的美味深得师傅们的赞赏,慢慢就把他们家的名字传了出去。
饸饹面成功,阿满深表这个还算容易,其余的要求高,和面经常让他手臂酸疼。
“咱们学会了这么多面食不表示全都做。其实每天就做那么两三种就行了,多了反而忙不过来。”雨桐道。
眼看着到了腊月,这个铺子开始不开?天冷出来的人都不多了。“开吧,越到年根,大家越出来买东西过年,咱们家先少做,卖不了的自家吃就是”
一听闺女这样说,王氏不觉肉痛,天天白面肉的糟蹋已经让她快承受不住了。“天冷放得住,家里吃啥还不一样?”
一商量,择日不如撞日,第二天牌匾挂上,鞭炮一响,夏记面馆开张了。他们家与别人家不同的是,铺子外面挂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了铺子经营的品种。
一早炉子就生上了火,石炭禁烧,整个屋子暖洋洋的,桌子干净整齐,桌上摆放着一瓶醋,一碗辣椒油。筷子整齐地插上竹筒里。
小店门口靠边是一个柜台,雨桐今天换了男装做掌柜。角落放了一个桌子,上面是两坛子腌制小菜,免费取用。
“您往里面请”夏守诚今天做了小二。
“看你们外面写着面馆,那就来一碗你们拿手的面,还有什么?”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看着不想本地人。
“还有肉夹馍,卤羊肉,酱猪肉,卤杂碎”
“来一个肉夹馍,那个什么肉的都每样来一点拼一盘子。”
“面要大碗小碗?”
“大碗把,多放汤,这鬼天,真冷!不过你们屋里很暖和”那人坐下一扫,看到了墙角的炉子。随后站起来饶有兴致地看了看。“烧的什么?”
“石炭”
“真不错”
夏守诚把饭菜报给雨桐,雨桐报给阿福,外面又进来三人,看着像是一起来做生意的人。夏守诚接着招呼。
没想到不大功夫店里已经坐满了人。好在准备充足,腊梅和翠翠都成了跑堂。雨桐按着桌子记录着,结算的时候分文不差。铜板一把把扔进钱箱子,众人在忙碌中快乐着。
早上过后,只是稍作休息就开始迎来中午的客人。下午阿满不得不再次和面,早上的已经用完。
“哥,这回就不用多了,晚上估计客人不会多,其实咱们只做早上和中午就行,晚上一般都在家吃饭,客人可能去酒楼会友。”雨桐道。
“今晚试一下,如果人少了咱们就不做,做了一天也很累的。早再说那些卤汁酱肉的都要准备,不然咱们连那个时间都没有”阿满道。
可不是,明天的东西今天就要准备,不然就是没时间。这还是让羊肉铺的和猪肉铺的提前留出来,不然买东西的时间都没有。
下午夏守诚推车去去东西,一家人稍作休息就开始准备晚上的食材。果然就像雨桐猜想的,来的人不多,稀稀拉拉几个。雨桐出去,在牌子上写下了营业时间。
一家人收拾完铺子,腰酸腿疼地去正房数钱。哗啦啦一堆铜钱,每人一根麻绳穿。简单数数都会,但是都没达到雨桐的要求,所以他们被雨桐逼着学会了,一到一千,一贯一串。他们却是一百一串,多了怕出错。
总账出来一天共得三贯挂零,大致抛出去成本,怎么也剩一半了。“这就是不记账的坏处,成本都不知道怎么算了”雨桐摊开手道。
第456章 456.初唐记 6
“如果一天收入一贯多也不少了, 一个月就是三十多贯吧?”阿满掰着手指算着。
“以后多准备一些酱肉, 有些客人喜欢走时带一些的,还有酒水明天要上”雨桐提醒道。
“哦,今天买了, 明天一准上”今天有的客人想喝一杯,可惜他们没准备酒, 现让阿福出去买回来的。
小店开张, 一天天在完善着, 等到了年根,东市这边大多都知道了街里有一家面馆不错。来往的商贩慢慢走喜欢早上过来吃一碗热乎乎的面再去做生意。
有的走时带上一块肉一壶酒便做了酒菜。夏家的炉子慢慢被长安城里的人们学去,使得价格低廉的石炭翻了身。好在出产地不远, 石炭被一车车的拉进城。他们当然不知道自家对整个长安甚至大唐人们生活影响着。
夏家的面简单却有着魔力, 钱多的吃肉的, 钱少的吃素面。即使素面也是有着独特的味道。时间赶的带着两个肉夹馍走了, 不着急的坐下来慢慢品尝。
雨桐每天跟家里结算完就逼着除了王氏和夏守诚所有人算账记账, 她不会长时间留在这里。她要走, 去看看古代的丝绸之路。不然就白来了这个世界。
她不敢说,说了谁也不会让她走, 唐朝再开放,也不会一个姑娘满世界跑。他们学不会算账自己走着也不放心, 所以她要逼着他们学。就连王氏数钱的速度也在加快。客人不会等你慢悠悠一个个数。
阿拉伯数字依然是首选,好记好学, 记账用的汉字也要学。阿福在雨桐的诱导下开始踏下心来学算术和汉字。这里翠翠算是最聪明的, 很快过了加减法一关, 这让阿满很颓败。
他哪里知道晚上临睡觉那俩就让雨桐给他们出算数题,这样练下去能不快?每天下午是去市场取材料的时间。开始都是夏守诚去,后来雨桐开始带着大哥一起去。不光是为了熟悉材料价格,也要学会关心外面发生的大事,别等着有天灾战乱了还不知道!
等东西买好后,阿满回去,雨桐不回去。她要去西市跟着一个粟特女孩学粟特语。粟特人五岁就开始识字,识字后家人就要教他们如何做生意了。当然主要是男孩子,女孩子早晚要嫁人,但是一般家庭也不会反对女孩子学,学好了找一个好商人嫁了。
“珊娜”
“雨桐姐姐”一个小姑娘跑来,她是商人康进德的女儿,她母亲安氏,一家人标准的粟特人。珊娜只有八岁,平时跟着她爹摆摊或帮着母亲带孩子。他们一家来长安已经五年了。康进德每年往返中亚一次,带回来的货物在长安售卖。
“珊娜今天好漂亮”雨桐抚摸了一下珊娜梳起来的辫子,五条辫子今天都做了发饰,看起来很可爱。
“过年了,阿娘说这样漂亮”
雨桐过去跟康进德打了招呼,然后进去跟安氏问候。她说的是粟特语,跟他们一家已经学了一个月了。这是雨桐每天来必修任务。
她教他们汉语,她学他们的粟特语。语言只有在生活中学得才会快。她与他们交谈,帮着一起卖货,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
外面的寒冷没阻挡人们购物的热情,“帮我拿一下这块玉饰”进来的是三位姑娘带着各自的婢女。
“我觉得这个玛瑙串好漂亮!”
“堂姐,我喜欢这个”
正欲珊娜交谈的雨桐看康进德忙不过来,便过去帮着拿东西。“这是一串红色玛瑙珠串,很适合小姐的肤色。”雨桐道。
“雨桐?”雨桐刚说完,那个挑选饰物的女子抬头喊道。
“二小姐?”雨桐倒是没想到这里遇到夏家二房的人。
“你怎么会在这里?”夏云英问道。
“来给康大叔帮忙,二小姐也来了长安吗?”
“跟着家里过来给老太爷过寿的。顺便在这边过年?你们住在哪儿?”
“还在万年县(东部)呢,离着远,不然就请二小姐过去坐坐了”雨桐道。
“我们也在那边,真是巧了,我们在升平坊你们呢?”
“永宁坊”
二小姐尴尬了一下,因为雨桐家比他们住的靠中心位置一排。“很好”随后看那姐俩还在挑选,自己带着雨沫打量小店。雨沫朝着雨桐眨眨眼笑笑。
雨桐依旧帮着招呼着,跟一旁的珊娜偶尔说几句。等客人一走,两人接着聊天,主要是学语言和文字。他们只是刚起步。
晚上回来却看一家人脸色怪异:“这是怎么啦?”
“今天你大哥回来遇到了夏大少爷,没想到我们和夏家住的很近,他们就在后面街上。大少爷就过来看了看,脸色好像不太好”翠翠道。
“咱们家现在跟他们没关系了吧?脸色不好也不用理他们就是”雨桐道。
“总是觉得别扭”王氏道。
“他问了什么没有?”
“问了,问咱们怎么会有钱买这样的宅子?他说这宅子咱们家根本买不起的”王氏道。
“那你们怎么说的?”
“就是你说的”王氏很老实,“但是大少爷听了脸色越加不好看”
“咱们做咱们的,不用管别人”雨桐道。
“不会有事吧?我怎么觉得心慌的很”
雨桐忙安慰了王氏几句,一家人准备明天的材料。送走早上的客人,刚收拾完的夏家人却迎来了两个军曹:“谁是夏志满和夏雨桐?”
“我们是,官爷什么事?”阿满道。
“有人举报你们兄妹合伙偷盗主人家的财物,这个铺子也算是赃物,封了”军曹甲道。
“官爷你是不是弄错了?我的孩子都是老实人,他们不会偷盗的”夏守诚道。
“会不会到了衙门不就知道了吗?别废话!赶紧离开,我们封铺子!”
“官爷,封了铺子我们去哪儿?”夏守诚哀求道。
“那就不是我们管的了,快点”军曹乙道。
雨桐向腊梅和翠翠使个眼色:“去收拾一下,带着爹娘去客栈,我们不会有事”腊梅机灵,拉着阿福跑后面收拾东西。翠翠则是把收钱的箱子抱去后面装钱。因为外面已经进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人了。
“爹娘,把门锁好了,我们回来咱们接着开张”雨桐道。
“我要跟着去”夏守诚道。
“随你们便,快点了,人都出来,我们贴封条”
翠翠腊梅跑出来,每人手里多了包袱,翠翠搀着王氏走出去,雨桐和阿满已经被枷锁锁住了。不用猜也知道夏家动的手。雨桐倒是坦然,她说的本来就是胡编的,你告吧,根本对不上帐就是。不过自己还得接着编另一个故事。
天冷没有降低人们好事的热情,夏家人也没去客栈,都跟着去了衙门。两人打开枷锁跪在了大堂,大堂上已经跪了一人,夏家管事夏守忠。夏家还真是精明,推出了一个这样的人!审案的不是文官,倒像武将。
此时大堂外已经挤满了,真是好事者多!一声拍案声唤起了雨桐注意:“下跪之人报上名来”
“小人夏志满”“小人夏雨桐”
那人道是干脆:“你们旁边的人可认识?”
“我们原来主家的管事忠叔”夏志满道。
“今早他告你们偷窃了夏家的宝物,你们可认罪?”
要知道唐朝对偷窃出发的很严厉,夏志满忙磕头:“大人冤枉啊,小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宝物,更别说偷了”
“夏守忠说你兄妹二人合伙偷了一块他们刚刚换来的玉石,夏雨桐装病半路来长安售卖。最后换的宅子一套。可有此事?”
“大人小民冤枉,没这等事,是忠叔诬告”夏志满连连喊冤。
跪在一旁的夏守忠愤怒地指着他们俩道:“你们俩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夏家养了你们这么多年,居然养出两条吃里扒外的畜生来了!你们可对得起老爷夫人对你们的信任?可对得起大少爷对你的栽培?”
那边义正言辞,百姓纷纷指责兄妹二人。
雨桐看大哥是说不出什么了,冲着上首叩头:“大人,我想听一下忠叔怎么说的我们兄妹合伙盗宝,也让我们心服口服”
“允了”
夏守忠怒意没消道:“开春的时候我们二房商队带着货物去掖城送货。途径蘭州城遇到胡人商队。我们就跟胡人换了一点东西。其中就包括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头,我们都没当成什么宝贝。随手放进了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