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刘长生和程招娣傻了,他们连刘好好参加高考的事情都不是很清楚,至于考中状元的事儿,他们就更不知道了。
    刘好好并不觉得自己这回考了个南省状元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以她的性格自然不会大张旗鼓地四处和人说,而且考中之后,自己很快就返乡了,也没有多此一举地写信、拍电报把消息告诉家人。
    虽然报纸上有登她考中状元的事儿,可整个生产队就只有刘祥那儿有报纸,但就连李际远这些知识分子都不是很关心时事,从不看报纸了,更不用说刘祥他们了,除非上级有任务,他们才会勉强去翻翻报纸应付差事,根本就没有每天读报的习惯,过去生产队的报纸唯一的读者就是刘好好。
    所以包括刘长生夫妇和刘祥在内,谁也没想到刘好好会考中南省状元,毕竟状元离他们太遥远了,更没有关注报上登的高考情况,而公社陈书记向来是眼睛只往上看,不朝下瞅的,也根本没想着要给他们家送信,所以大目生产队竟然等到今天金花公社敲锣打鼓地送她回来才知道。
    虽然知道得晚,可是并不妨碍大家高涨的热情,尤其是大目小学,唐明亮和赵一德也兴奋得不行,索性连课都不上了,跟着孩子们一起去看热闹。
    
 
第二百九十一章 读书有用
 
  “老师……”
    “刘老师……”
    “小刘老师……”
    几十个孩子如被放出闸的小牛犊,一个个朝她飞奔过来,年纪小一些的孩子因为跑得太急,连鞋都跑掉了。
    “哎,慢点慢点!”刘好好的着急地嚷道,“不准跑,排好队,一个个走过来!”
    被她这么一嚷,混乱的孩子群竟然很听话地缓了下来,再也不争先恐后地争抢推搡了,自觉地一个个慢慢地走了过来。
    “嘿,还是小刘老师有办法,都离开学校一年多了,孩子们还是愿意听她的话。”
    “要不然怎么叫她孩子王呢?这些熊孩子就服她。”
    “不过人家对孩子也真是没说的,每次回来都带书带糖的,把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这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当然啦,人家可是文曲星下凡,状元公啊!”
    “阿妈,状元是什么啊?”
    “状元就是今后要去京城当大官的人。”
    “老师老师,你要去京城当大官了吗?”
    “老师,你不是已经在省城当大官了吗?”
    “京城和省城哪个大啊?”
    “没有没有,老师是去京城读书的。”
    “状元也要读书吗?”
    “是不是当了大官也要读书?老师不是说一辈子都要努力学习?”
    敲锣打鼓的声音本来就震得她耳膜生疼了,热情的乡亲和孩子们围着她没完没了地问着种种问题,刘好好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尤其是孩子们的话,稚嫩得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她求救似地看着四周,发现她的亲人朋友们全都被隔在人群之外,虽然此刻他们的兴奋不亚于别人,可是相比之下他们的性格就没有那么外向招摇了,只知道在外围偷着乐。
    “哎呀,不得了了,状元在咱们小学当过老师,我儿子也是状元的学生哩!”突然有个婶子反应过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啊,对啊,这些孩子都是状元一手教出来的!今后也是要当状元的!”她的兴奋迅速感染了其他的家长,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终于看到了家族的希望。
    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送孩子去学校的家长,别提有多后悔了,如果他们当初也送孩子去读书,说不准也能出状元,还有那些早早让孩子辍学的,心思也浮动了。
    之前刘大力坚持再穷再苦,也要让刘家的孩子们读书,尤其是供着刘好好这么个女孩儿读到了高中,他们嘴上说佩服,私下却没少笑话过他,女孩儿读书顶什么用?
    谁想到人家才是最有眼光的,竟然供出了一个女状元!
    如果说他们还不是非常明白状元的含金量,陈书记这么大张旗鼓的讨好就让他们感受到这个新科状元的分量,陈书记那可是眼高于顶的人,在金花公社的地界还没见谁能让他这么另眼相看的。
    陈书记在大目生产队的众人看来,那可是了不起的大官,想想前后两任公社书记对刘好好的态度都这么亲热,甚至还带了一丝恭维,众人看着刘好好的眼神也多了一丝敬畏,连公社书记都要巴结讨好的人,他们更得把人高高供起来才是。
    刘祥看着刘好好,心里不住地感慨着,他一开始就很看好她,觉得她今后一定会有出息,可没有想到她会牛逼到这个地步。
    整个南省这么多人,刘好好却是最拔尖的,这是什么概念?
    他们大目刘家在金花公社一带虽然出名,却没有出过什么顶尖的人才,更没有出过读书人,现如今突然出了个光宗耀祖的女状元,刘家全族都将以她为傲。
    就算是女孩儿又怎么样,照样光耀了刘氏的门楣,今后重修祠堂,她一样也能被写进祠堂里去的,刘长生他们那一支该是何等的风光荣耀。
    撇去这一层不算,状元是要进京做大官的,刘长生他们一家原本靠着庄家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现在再加上刘好好,恐怕要不了几年,他们家就要搬到城里去做城里人了。
    不仅是他想到了,刘氏的其他族人也想到了。
    一想到刘长生那个三脚踢不出个屁的怂货和程招娣那个吃里扒外的女人,竟然也能去城里享清福,他们就酸得不行,要不是刘好好读了书,他们哪有这么好的运道?
    看来读书还是硬道理啊!这书必须得读,再苦再难也得供家里的孩子读书!
    刘好好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后,会给乡亲们带来震动,让他们看到读书的希望和好处,但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疯狂,几乎所有家里有适龄孩子的,无论男女都让他们的父母送到学校来了,还有一些已经辍学做了学徒的,也都被父母带了回来,重新走进了学校。
    不仅如此,周围生产队的孩子们也被一个个想方设法送进了大目小学,因为这里出了一个状元,谁都想来这里沾沾福气。
    唐明亮和赵一德看着一下子激增的学生傻眼了,学校太小根本收不下这么多人啊,从前只有他们上门做家长工作,求着他们让孩子来上学的份儿,现在掉了个个,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个个上学读书的热情高涨,谁都想要成为第二个“状元刘”。
    这一点是刘好好始料未及的,也是后话。
    此刻她正被陈书记和刘祥领着绕村一周,接受乡亲们的欢呼和赞美,这是这个年代对一个先进人物最好的褒奖,但是她真的很不习惯,此刻她的脸都笑僵了,相信自己的模样一定蠢毙了。
    偏偏别人感觉不到,犹自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陈书记还兴奋地拉着刘好好在她家屋前留下了一张她绑着大红花的合影。
    看着小心翼翼地捧着借来的相机给她拍照的李蓉,刘好好更加无语了,她一定是一路跟着自己从金花公社下来的,她却一直到这一刻才发现她,可见现场有多么混乱了。
    虽然陈书记和刘好好素无交集,但是他比谁都高兴,刘好好是在他任上当的状元,这一笔功劳自然是记在自己的薄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管刘好好之前在金花公社有多受张书记栽培,反正现在得利的是他。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甘
 
  敲锣打鼓热闹到黄昏,众人才散去,刘好好已经被折腾得疲惫不堪了,恨不得回家往床上一倒,什么事都别来烦她了。
    谁知却被刘祥和几个族老拉住了,“你考上状元这么大的事儿,得让祖宗知道才行!”
    “对,还有你阿公,没有你阿公,也没有你今天,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他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刘好好一脸懵,看着他们点头,心里却觉得很奇怪,怎么告诉他们?难道要开祠堂上香?
    没想到还真被她给猜对了,几个族老和刘祥带着她,顺带捎上刘长生,一伙人浩浩荡荡去了祠堂。
    她心中一惊,别说这年代开祠堂搞封建那一套不妥了,就算真开了祠堂,按照过去的规矩,应该也没有让她一个女人进祠堂祭祖的道理吧?
    “祥伯,这不妥吧?”她一把拉住刘祥。
    “放心,咱们刘家上下都是一条心,不会有人敢说出去的。”刘祥信心满满地说。
    “我一个女孩子进祠堂也不大好吧,族里应该没有先例吧?”刘好好一脸为难,她从小在城里长大,心里没有半点宗族观念,但她却很清楚在宗族势力强盛的南省,每个宗族都有一大堆规矩,她不想自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触犯宗族的规矩,否则今后族里有什么不好的事儿,人们说不定会把责任推到她身上,说她一个女人坏了全族的风水。
    “也不是没有先例,咱们祠堂里还供着一位姑婆,你应该也听你阿公说过吧,放心吧,几位族老都说了,应该让你进祠堂祭祖,这事儿就没人敢反对。”刘祥乐呵呵地说。
    “可是……”
    “好了好了,挺有主见的一个姑娘,怎么这时候变得婆婆妈妈的了?”刘祥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吧走吧。”
    刘氏祠堂早就被改造成了宅院,供那些家境贫寒的刘氏族人居住,原本精美的雕梁画栋都被他们用泥给糊住了,经过一番收拾整理,看上去就和普通的院落差不多,不过就是大了一些而已。
    刘好好一直以为刘祥和刘氏族人谨小慎微,虽然护下了祠堂,却不敢再开祠堂,没想到他们的胆子这么大,真的敢当众开了祠堂。
    不过那些住在这里的族人虽然破落,但心中对维护祖宗祠堂却有很深的责任感,无形中充当了祠堂的守护者。
    跨过祠堂的门槛,她有些感慨,上次来祠堂还是来偷听刘阿灿和丁志成的壁角,现在丁志成已经悄无声息地回了城,刘阿灿也最终如愿娶了林婉英,而她却走出了一条和他们完全不同的路。
    她在一旁的角落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畏缩的身影,如果不是林婉英给她的印象过于深刻,一时之间她还认不出这个脸色蜡黄憔悴,腰背佝偻的女人就是那个和她年纪相仿的曾经闺蜜。
    林婉英远远地看着她,眼底闪着憎恶的冷光,和之前的一模一样,那时候她觉得她像条躲在暗处的毒蛇,现在却只觉得她如一只蚊子,就算被她咬了一口,也不会有任何大碍。
    她面无表情地扫了她一眼,眼底的情绪毫无波动。
    以她现在的地位,无论林婉英再怎么闹腾都伤不了她分毫。
    林婉英抱着孩子的手臂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力气,怀里的孩子吃痛不住,“哇”地一下哭了出来。
    站在她身边,探头探脑看热闹的刘阿灿立刻毫不犹豫地甩了她一个耳光,“没用的东西,什么活都干不好,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讨你这样的赔钱货有P用!”
    林婉英被他那一耳光摔得踉跄了几步,瘫坐在地上,搂着孩子无声流泪着,可惜没有一个人理会她,这个女人除了哭以外,什么都不会。
    原先她还有几分姿色,看上去楚楚可怜,能让年轻男人多看她几眼,这一两年来她憔悴不堪,瞧着和三四十岁的女子差不离,没有了姿色,她那成天装可怜的伎俩早已让众人麻木了,现在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刘好好这个光宗耀祖的奇女子上。
    林婉英的眼中装着满满的绝望,明明不久之前,刘好好和她好得比亲姐妹还好,可是自从她落水之后,一切都变了。
    她们不再是好姐妹,她被刘阿灿算计,被丁志成抛弃,原先想着自己就算被卖掉,也要远远离开大目这个鬼地方,没想到刘阿灿不死心,求到了刘祥那里,刘家的那几个村干部联合对自家父母施压,逼着他们把她嫁给了刘阿灿。
    刘阿灿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她是挺着大肚子嫁给他的,他不顾自己马上就要临盆,还硬要在她身上发泄,结果孩子早产,虽然母子两人捡回命来,可是身体都变得破败不堪。
    刘阿灿永远只顾着自己,没多久就把她摧残得像是老了十几二十岁,她的容颜凋零,那股新鲜劲过后,他对她便非打即骂,没完没了地折磨着自己,原本她已经麻木了,却没想到今天见到了刘好好的风光,又把她内心的妒忌勾了起来。
    刘好好明明原本事事都不如她,只是仗着自己家世好而已,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风光?
    不对,她不是刘好好,刘好好就是个被自己耍得团团转的蠢货,哪有这么精明可怕!
    她一定不是的!
    林婉英不住地摇着头叨念着,整个人都魔怔了。
    人一旦魔怔了,就会变得不受控制。
    族老们正毕恭毕敬请出祖宗牌位,突然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鬼哭狼嚎一样的大哭小叫,“她不是刘好好!她不是!她是冒牌货!她是妖怪!她是孤魂野鬼!”
    “谁在外头胡说八道!”刘祥气得脸都青了,他们好不容易偷偷祭拜一次祖先,在这么庄严郑重的时候,却被人这样破坏,还口口声声骂的是今天的主角,这不是故意捣乱吗?
    “刘阿灿的媳妇疯了!”几个人惊恐地冲了进来。
    “她把她的孩子给生生摔到地上了!”
    “像是中了邪!”
    刘好好愣了一下,刘阿灿的媳妇可不就是林婉英嘛。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