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刘天天还想说什么,但见刘好好神色坚决,知道再劝也没什么用,便暗暗打定主意把钱给刘好好存一份,如果最后她实在不肯要钱,就去买东西送给她。
    这次她到江省转了一圈,可见识到了不少好东西,尤其是家用电器,不仅种类多,还不贵,到时候等她搬了新家,给她买个电冰箱,她肯定喜欢。
    
 
第七百六十章 售后
 
  “大姐,这次我去了江省,他们那里做小生意的人比我们这儿还要多呢,就拿做这个微风电扇的厂子来说吧,他们还做录音机、小收音机……”
    “他们那是国营无线电厂,规模很大的。”
    “我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人和他们谈经销的事情,我觉得挺不错的。”见刘好好有些疑惑,刘天天解释道,“就是把他们厂里的东西批发回来卖,不是我这种小打小闹地批发,是那种长期固定的,批发的价格比我拿货的价格还要低。”
    “你也想去做这种经销?”刘好好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这种国营大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从来就不愁销路,一般人拿不到经销权。”
    其实依着庄立军的关系,找门路让厂家把经销权给刘天天,也不是不可能,但刘好好不想这么做,一旦起了这个头,刘天天今后的经商之路就会彻底依附在她和庄家的关系上。
    靠门路关系发家固然又快又简单,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刘天天会变得偷懒取巧,就像那个钱大明一样不肯下功夫钻研,那就学不到真正的东西,甚至很容易被人设计利用。
    刘天天到底年纪还小,心思并不算太过复杂,倒也没想着要利用刘好好的门路,把汽水靠在自己的脸颊边,沮丧地嘟着嘴道,“是啊,我年纪轻,手里也没多少本钱,那种国营大厂根本看不上我,我这次能拿到这些电风扇靠的还是姐夫的关系呢,虽然做经销赚钱,但我还是死了这门心思吧。”
    “不过,我又有新的想法了,国营大厂看不上我,但是江省的厂子很多啊,生产五金家电大大小小的工厂不知道有多少,不仅卖电风扇录音机什么的,还卖电冰箱和洗衣机呢……”刘天天兴奋地连比带划。
    她很少离开南省,这还是第一次去江省,江省的风土人情和南省相去不远,但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让她十分新奇,江省人经商的套路和他们太不一样了。
    “你知道吗?江省人特别厉害,他们好几年前就开始偷偷办厂了,那时候我们还天天在田里种地呢,谁敢把心思放在做生意上?他们竟然就偷偷在村子搞五金作坊办小厂子,这些年攒下了不少家底,那时候不敢摆上台面,现在一下子全都冒出来了,有好多万元户呢……我们当初怎么那么傻,就想不到偷偷办厂子呢?”
    在几年前,通过正规渠道买东西都是要用券的,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计划指标,在计划指标之外流通的货物都是非法的,但是非法的东西往往利润都是巨大的,江省人就是靠私下办厂走出自己的发家路。
    “谁走在前头,谁就能先吃饱饭。我们当时没有偷偷办厂子,是因为谁都不敢担这个责任,南省虽然也有很多商人,但是和江省走的不是一个路子,”刘好好苦笑,“他们更注重实业,胆子更大也走得更远,这一点真是值得我们上上下下学习。”
    刘天天倒是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结,“我就想啊,和国营大厂合作不了,和那些小厂合作总是简单一些的。”
    “你想做他们的经销商?”刘好好饶有兴致地看着她,觉得让她出去闯荡还真是件好事,她的眼界比从前开阔了许多,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刘天天眼界远胜同龄人。
    “那些小厂还需要什么经销商啊,就是批发东西过来卖嘛,我看那些小厂的东西不比大厂的差,东西还便宜,花样也多,最重要的是不用券,这生意绝对有赚头。”刘天天兴致勃勃地说,“这是和我一块儿坐火车的一个大哥说的,他批了东西去北方卖。”
    “质量呢?国营大厂的东西质量有保证,小厂的东西从原料上来看就不如大厂的好,还有生产工艺、品控每个环节都不如大厂规范,如果你批了一批电风扇过来,还没卖完就让人找上门来说质量太差,东西坏了,那你接下去还能卖得成吗?你刘天天的名声坏了,今后还能做成生意吗?”
    刘好好倒不是故意要泼刘天天冷水的,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现在的普通家庭,买一件家用电器要花掉家庭的一大半积蓄,如果东西质量不好,三天两头坏了,换作是谁都得着急上火,这也是后来无数小工厂小作坊倒闭的原因。
    质量才是硬道理,在这一点上许多国营大厂做得就比小作坊好多了。
    “质量总不至于太差吧?用两天就坏,不大可能吧……”刘天天并没有用过那些东西,很难想象家用电器那么容易坏,“就算坏了,也不怕的吧,找人修就是了……”
    她歪着脑袋思考着,还不忘抿了一口手里的汽水,“啊,我有办法了,找个会修电器的,如果有人上门说在我这儿买的电器坏了,我就让修电器的上门帮他免费修好就是了,这样我的名声就保住了嘛。”
    刘好好目瞪口呆地看着刘天天,在这个还没有售后质量三包意识的年代,刘天天这个初中都没读完的十几岁小姑娘就这么轻飘飘地提出了这么一个理念……
    “大姐,我又说错了吗?”刘天天觉得自家姐姐的模样十分诡异,有些忐忑地问道,希望她不要把自己骂得太惨。
    谁知道刘好好只是眼神古怪地看着她,好半天才说了一句,“刘天天,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真是不服不行。”
    这算是夸奖?刘天天被她猝不及防的夸奖给弄懵了,小心翼翼地看着她,“那我这个主意还行?”
    “是个好主意。”刘好好点点头,“不过你去哪里找会修电器的人?”
    现在电器普及率不高,会修电器的都可以算是高级人才了,刘天天一个乡下姑娘没地方接触这种人,所以她的想法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找陈俊华啊。”刘天天理所当然地说,“他会修,他连学校广播站的广播都会修。”
    
 
第七百六十一章 醉骂
 
  刘好好一愣,“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在县里读高中吗?”
    她考上大学后,回娘家的时间就少了,已经有几年没见陈俊华了,只是听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已经考上了县一中。
    “都是一个村的,当然知道啦,我和他还一块儿倒腾布料去卖呢。”刘天天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在一个村里读书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离开了大目村才发现还是过去的发小值得信任,陈俊华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两人这一两年一直合作愉快,“你别看他书读的好,倒也不是书呆子,他这几年跟在我后头赚了不少钱呢。”
    “跟在你后头?”刘好好忍俊不禁,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还真是大言不惭啊。”
    就凭陈俊华那脑子和他今后的成就,怎么会跟在刘天天这个小姑娘身后赚钱?
    “本来就是嘛。”刘天天委屈地揉了揉额头,“最多算是合伙。”
    “俊华是个聪明人,你跟着他做生意,应该亏不了,不过他现在还是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你下次帮我劝劝他,多把心思放在学业上,钱可以以后再赚,高考竞争这么激烈,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你也尽量少去打扰他。”
    “哪里是我去打扰他啊,是他自己想赚钱的,要不然他读书的钱哪里来?”刘天天立刻喊冤,“你也知道他家的情况,一家都是病秧子,勉勉强强伺候家里那一亩地,收成是村里最差的,能够供一家人喝上稀粥就不错了,哪里来的钱给他读书,还有他阿公阿嬷身体差得很,都得靠药吊着呢,他不去做生意赚钱能行吗?他不去赚钱,家里就得死人,他家里的人要都死了,他也照样没书读。”
    刘好好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离开家太久了,很多事情都有些想当然了,刘天天说的没错,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陈俊华那么懂事的孩子,又怎么会去分心做生意?
    “不过他的脑子确实好使,”刘天天羡慕地说,“他也就是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出来倒腾小生意,但还是给他赚了不少,平时他给我出主意,赚了钱我分他三成,随便算算他每年应该能赚个几百块钱。他们家的日子现在在村里算是好过的了,大家都说他阿公祖坟冒青烟,才能生出他这样又会读书又会赚钱的孙子,如果没钱买药吊着,他阿公阿嬷早就断气了,话说回来,要不是他阿公阿嬷生病要花不少钱,实在存不下钱来,他们家比我们家还风光呢,早就起楼房了……”
    “我们家现在在村里恐怕也算不得风光吧。”讲到自己家,刘好好强忍笑意,过去大家都在地里刨食,是半斤对八两,她们家虽然过得体面,三不五时的还有不少人上门借钱,但实际上也不比别人富多少,总的来说,大家的贫富差距都不大。
    现在不一样了,永乐县沿海,开放的春风吹得早,越来越多人开始折腾着做生意,连刘天天和陈俊华这样的小孩子都下海做生意了,可见他们那儿经商的风气有多重。
    刘长生看到周围的族亲邻居一个个都富了起来,甚至就连程招娣娘家和刘金凤的两个儿子那儿都越来越好过,他和程招娣却还成天在地里刨食混个温饱,手里也攒不下几个钱来,心里就有些发慌了。
    人人都说他命好,一个女儿嫁到庄家,现在在省城里当官,另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做了老师,都顺顺利利地从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就连最不争气的小女儿都进厂做了工人,村里没有比他更体面的家庭了,就连镇长刘祥都不如他。
    可是光有面子有什么用?他家没钱啊,刘好好和庄立军结婚之后,每个月就只给他五块钱,刘学习和刘天天也有样学样,每个月只给五块钱。
    他不知道她们的工资是多少,但总归比五块钱多就是了,她们怎么就那么不懂事,不肯把工资全都交给他?照这样下去,家里要什么时候才能盖起新楼房?
    村里有几户人家已经在筹备盖小楼了,这让他很有紧迫感,今后不盖小楼房,就不容易给刘向上说亲,他可不想委屈了自己的独子。
    当然像别人一样,靠自己出去闯荡赚钱,刘长生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他这一辈子都在依靠别人,以前依靠父亲,父亲死了,大女儿出息了,他就依靠孩子,永远都是一只吸血鬼。
    作为一只极品吸血鬼,他有他的逻辑,从来不觉得吸别人的血,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什么不妥。
    他只是愤怒,愤怒女儿们学会了反抗,现在翅膀硬了,索性一个个不回家,他骂也骂不着,打也打不着,成天在家喝酒生闷气。
    刘向上读初中去了,他急欲逃离压抑的家庭氛围,选择了住校,家里就只有刘长生和程招娣老两口,刘长生有的时候喝醉了,就骂骂咧咧地打程招娣出气。
    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没人劝架,程招娣又是个闷嘴葫芦,刘长生把院门一关,就算把程招娣打死也没人知道。
    好在他倒也不是那么暴戾的人,对程招娣动手的时候并不多,一般就是摔几个杯子,踹几脚椅子,更多的是用言语侮辱程招娣和她的亲人,当然还有他的三个女儿。
    程招娣一般老老实实地站在角落任他发酒疯喝骂,但是今天她顶嘴了。
    因为刘长生咬牙切齿地痛骂自己的女儿下贱,诅咒她们今后被男人抛弃,甚至还说刘天天是被人玩烂的鸡……
    程招娣缓缓抬起头,看着正在发酒疯的他,幽幽地回了他一句,“你女儿是下贱的鸡,你这个做阿爹的很光荣吗?”
    刘长生没想到程招娣会顶嘴,一下子被激怒了,冲上去就是几个耳光,打得程招娣眼冒金星,然后又是一连串恶毒的咒骂。
    程招娣面无表情地听着,刘长生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他已经彻底醉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砸
 
  刘长生舒舒服服地瘫倒在竹椅上,进入了梦乡,忘却了在现实中的不快,甚至还咂吧着嘴露出了一个微笑。
    程招娣站在厨房,看着醉死过去的刘长生,目光落在灶台上的那柄菜刀上,这是前两天她刚磨好的,刀刃泛着黝黑发亮的光,她鬼使神差地举起菜刀,轻轻地贴住了刘长生的喉咙。
    她知道只要手下用力,他就会像她之前宰杀的那只大公鸡一样,只需要一刀就鲜血四溅,挣扎断气……
    她屏住呼吸,死死握住刀柄,心里却突然闪过了四个孩子的身影。
    那都是她的命啊,她的手微微颤抖,她虽然没读过书,不懂得大道理,可也知道不能让四个孩子背上杀人犯孩子的坏名声,他们四个都是好孩子,有光明的未来和远大的前程,不能毁在她的手上。
    现在他们已经一个个离开家了,刘长生威胁不了他们了,为了他们,她受点委屈又会怎么样?
    她的唇动了动,手里的刀陡然一松,掉落在地。
    刘长生浑然不知自己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依旧大喇喇地躺在竹椅上打鼾,屋子里酒气冲天。
    程招娣蹲坐在一旁,泪流满面。
    第二天,程招娣顶着一张青肿的脸下地干活,村里的人都议论开了。
    “招娣,这是昨天被你们家长生打的吧?”
    “他昨天又喝多了吧?”
    “这是怎么打的啊?”
    “你怎么不跑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