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重生之农家奋斗史——苏四公子
时间:2019-02-05 09:42:53

    肖建国见那人看上去是个地道的农民,心里有些奇怪,看不透他们是什么关系,但刘好好就在旁边看着,他面上不敢有丝毫怠慢,“好的,好的,这位同志我带你进去。”
    “小张,快给这位同志办一下……”肖建国扭头,十分和蔼地对那名群众道,“同志,你要办什么事?”
    “我要开个证明。”那群众又懵又惶恐,自己刚被人呵斥出去,现在这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又这么和蔼可亲地把自己领进来了,他实在搞不清楚这是什么状况。
    那个小张立刻站起来,一边毕恭毕敬地点头,一边惊疑不定地看着那个土里土气的群众,难道这是肖乡长的亲戚?
    他的脸上硬扯出几分笑,“来来来,这位同志你要开什么证明?”
    “前倨后恭。”杨祖亭面露不屑。
    “小张同志,你正在给那位同志审核盖章的材料,事情才做一半,就把人晾在旁边来开证明,有些不妥吧?”刘好好出言道。
    因为肖建国带人插了队,小张立刻扔下手里的事情来服务乡长带进来的人,办事办了一半的那个群众,默默地站在一边等着,根本不敢多说什么,甚至连愤怒都不敢表现出来,生怕一个不好得罪了人,被穿了小鞋。
    小张看着站在肖建国身后的刘好好,并没有立刻认出她来,但见她气场十足,似乎也不是普通角色。
    他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肖建国,明显有些犹豫,这个女人越看越面熟啊……
    “还愣着做什么,按刘书记的指示办!”肖建国恨铁不成钢,自己手下这些人怎么就这么不机灵呢?难道连刘好好都认不出来?
    小张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年轻的女人是县高官刘好好,吓得手一抖,忙不迭地应道,“是是是……”
    小张觉得自己简直是如坐针毡,办的是最寻常的事情,却有这么多领导在自己身后盯着……
    “刘书记,要不咱们去我办公室喝茶,边喝边聊?”肖建国心里十分不安,面上就更殷勤了,“您放心,这位同志的事情一定会办得妥妥帖帖。”
    “不用了,我们今天就是来看看基层同志服务群众的态度,听说你们这儿有规矩,要开证明起码先得递根烟,要不然一律不给开?”
    肖建国汗都要滴下来了,连忙摆手道,“没有这样的事,绝对没有……”
    “可是我们刚才可是亲眼看到你们对待群众的态度,爱答不理,群众要来开证明,看都不看材料一眼,就冷冰冰地抛出一句开不了,群众再问,你们索性连答都不答,为什么开不了?缺少什么材料?这里开不了,他们应该去哪里开?全部都没有告知。这就是你们的工作态度吗?我们和刚才那个群众非亲非故,只是看到他被刁难,觉得气愤而已,瞧你们那副样子是把他当成我们的亲朋好友了吧?有关系的人,就态度和蔼优先办理,没有关系的人就可以被你们呼来喝去?你们办事到底还有没有规矩?”刘好好如连珠炮一样严厉地问,丝毫不给肖建国留颜面。
    杨祖亭连连点头,觉得刘好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实在是解气。
    肖建国的后背则出了一层冷汗,“刘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严肃处理这些态度不端正的同志……”
    他都恨死那个小张了,平时他怎么样,他懒得多管,谁让他现在被刘好好逮了个正着呢,连累他被骂得这么惨,MD,回头非得给他一个大处分不可。
    “这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你处理一个两个同志能够解决的,你们全乡的工作作风都得好好整顿整顿了。”
    “您说的是,说的是。”这个时候,肖建国除了点头如捣蒜,还能怎么样?
    “以前干部的作风不是这样的,大家都是真心实意地愿意为老百姓做事的,怎么会变成这样了?”从乡镇府出来,杨祖亭十分惆怅。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准入的门槛太低,导致素质良莠不齐,而且这种风气就和传染病一样,会互相影响传染的,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粥。”刘好好和他并肩往外走,忧虑地说,“而且我发现越往基层,这种情况就越普遍,这股风气如果不及时刹住,放任下去,后果十分严重。”
    “你说的对,刚才你提到那个什么督导组,继续说下去。”杨祖亭十分感兴趣。
    “我想请您组织县里觉悟高、信得过的退休干部,作为督导组的成员,您来做组长,督导组的办公室就设在组织部……”
    “这没问题,但是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就不要设什么办公室了,浪费国家资源。”杨祖亭摆摆手。
    “您召集大家开会、布置任务什么的,总是需要地方的,还有很多事情也需要组织部门的帮助,设一个办公室有利于协调。”
    杨祖亭想了想,“你在这方面是比我有经验,行,就听你的。”
    “我准备要求全县所有对外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制定服务制度,实现制度上墙,并且写明办理事务必须一次性告知所缺少的材料,让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的权利。同时在那些单位门口设置意见箱,供老百姓投诉,由你们督导组定期开启意见箱,统计各单位的投诉率,并在全县通报要求整改,投诉率最高的单位必须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做检讨……”刘好好心中早有章程,条理分明地一一列举,听得杨祖亭连连点头。
    “小刘书记,你真是很不错。”杨祖亭难掩赞赏,“以前只是听说你在搞经济方面很有一手,没想到你能够在这个时候及时发现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下决心整顿,而不是一味地只顾发展,其他全都不管不顾。尤其是整顿干部队伍,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你有这样的眼界见识,真是很难得。”
    
 
第八百三十四章 决定
 
  “老市长,您太抬举我了,我整顿长福县的风气,其实也是为了我们长福县的经济发展。”刘好好叹了口气,“有很多来我们长福县投资办厂的客商都提到了办事难的问题,之前我一直顾着改善投资硬环境,把注意力都放在通水通电通讯上,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才初步解决了这些问题。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发现了新问题,硬环境重要,软环境也同样重要。如果不改善投资软环境,根本就留不住那些投资,投资流失,咱们的经济总量就要下降,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无法得到改善,县财政的收入也会下降,教育、医疗等基础民生投入就没有办法继续投入,长福县又要倒退回去。长福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被逼着硬着头皮往下走,发现问题就要下大气力解决,否则就是不进则退啊。”
    “虽然我一直都在农村,但是你这几年给我们长福县带来的变化,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我这个长福人,也不说什么感激的客套话了,你是个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比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强多了!”杨祖亭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我这个老朽,没什么大作用,但只要你需要,我就责无旁贷地发挥余热,在这里给你立下军令状,说什么也要把督导组的事情做好。”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是要劳您受累了。”刘好好笑道。
    “这话就不用提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年纪虽大,一顿还能吃两碗饭,力气未必会输给你们年轻人。”杨祖亭充满了雄心壮志。
    杨祖亭有干劲,刘好好自然是求之不得,“今天还早,要不咱们这就回去找苏三开商量一下具体章程?”
    “行,听你的!”杨祖亭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原来的组织部长陈华现在已经升任副书记了,苏三开则接他的班做了组织部长,他一看到杨祖亭就愣了一下,“舅公!”
    刘好好也很惊讶,“老市长,您和苏部长还是亲戚啊?”
    “他母亲是我远方侄女,这个不成器的家伙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杨祖亭没好气地说,显然和苏三开十分熟稔。
    苏三开连忙赔笑道,“刘书记之前和我说过督导组的事,我还在想究竟该请哪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来主持这件事才能镇得住场面,没想到她竟然请动您了,您肯出山,这事就稳妥了。”
    别人兴许对杨祖亭不熟悉,班子成员却是知道他们这儿藏了位退下来的老市长,因为杨祖亭低调,所以他们平时也不去打扰他,但是过年慰问的时候却是从来没少了礼数。
    “少拍马屁。”杨祖亭性情严肃,最烦别人溜须拍马,好在苏三开也知道他的性格,没把他的斥责往心里去。
    几人把整顿的具体章程商量妥当,很快就在全县的干部大会上宣布,并下发了相关文件。
    这次整顿的不只是官僚作风,最重要的是服务态度,包括基层干部对普通群众的服务态度,也包括各国营商店对顾客的服务态度。
    国营商店一直都是铁饭碗,比一些手中无权,两袖清风的机关干部的油水还要厚,特别是在之前供不应求,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凭条子供给的年代,很多人想要买东西都得求他们,也就造成了这些人个个眼高于顶的性格。
    哪怕现在涌现了很多私营商店,这些私营商店别的不说,单是在服务态度上就远胜过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竞争之势。
    但他们还是没有意识到危机,反正他们是铁饭碗,是好是坏都一样拿工资,大家不乐意到国营商店买东西,亏的是国家的本,和他们又没关系,该发的工资还是得照发。
    虽然刘好好知道历史的趋势,这种国营商店最终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她还是想要试一试,如果他们继续亏下去,亏的可是长福县的钱,那些人不心疼,她可是心疼得很。
    所以刘好好在长福县首次引入了绩效考核机制,国营商店的盈利直接和员工的奖金挂钩,倒逼他们做出改变。
    包括国营商店在内的各窗口单位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各单位的办事效率也直接和他们单位的奖金挂钩,将各单位的工作实绩分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最后两档的取消整个单位全年的奖金,考评为差的单位还要在全县通报批评,主官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做检讨。
    有奖有罚,给一个甜枣,再给一个大棒,这个决定一出,全县哗然。
    “好好,你这样做,恐怕要得罪人的。”王大宇不无忧虑地说。
    不是他不支持刘好好工作,他是长福县土生土长的人,到处都是乡亲故旧,是不可能绕过“人情”两个字的,决定出来后,找他抱怨的人就没停过。
    他完全可以想象到时候那些考核为中、差档次的单位肯定会找他说情,到时候他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真是左右为难,在他看来这样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去做,大家都是体制内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对自己人这么严苛呢?
    现在经济挂帅,刘好好就继续认真抓她在行的经济好了,其他地方也没像她这样轰轰烈烈地搞什么整顿,他是真搞不明白她心里的想法。
    刘好好心想,我不怕得罪人,怕得罪人的是你们吧。
    但出于对王大宇的尊重,还是耐心地解释道,“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咱们县各窗口单位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效率低这件事在外头已经有所流传了,我就是听到这些流言,才去暗访查实的,结果实际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咱们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吸引了这么多外资过来,建了这么多工厂,县里的财政状况也越来越好,如果因为干部作风吓跑了这些投资者,咱们就是全县人民的罪人,长福县恐怕也要成为典型,到时候上台做检讨的就是你我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信
 
  “我知道他们这些人就是爱摆架子,可是现在哪里不是这样?这也不是我们县特有的问题。大环境如此,如果那些人那么容易被吓跑的话,他们还想去哪里投资赚钱?”刘好好把话说得很重,王大宇却不以为然,反倒觉得刘好好是在危言耸听。
    “哪里环境好,就去哪里,长福县前几年无人问津,但是那些客商照样赚钱,世界这么大,不是只有我们一个地方可以投资,他们选择的空间比我们要大得多,所以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必须要主动创造最好的条件来吸引人。我们长福县现在可是示范县,不能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啊。”
    王大宇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同,但为了班子的团结,他还是主动退让了,“你别误会,我的意见和之前一样,全力支持你整顿干部作风,但是我就是担心到时候来说情的人太多,让大家难做。”
    说白了,就是他不想得罪人,她刘好好今后升迁了,自然是可以潇洒走人,他就不一样了,他的根在长福县,要是得罪人了,他还怎么面对父老乡亲?他全家恐怕都要被戳脊梁骨骂的。
    “这个你放心,督导组那里由老市长负责,他那个人你也知道,性格倔强,六亲不认,得罪谁都不怕。他已经和我打过招呼了,如果有人要求情,我们推拒不了的,他来挡,得罪人的事情他来做,如果真有人来烦你,你就让他找老市长去,或者编个理由推到他身上也行。”
    那些说情的人肯定不敢直接找刘好好,否则岂不是相当于自投罗网吗?何况刘好好虽然年轻,但是作风强势泼辣,并不是那种耳根子很软,会听得进哀求的人,找她求情根本没用。
    但是王大宇和其他的班子成员就不同了,他们碍于人情,没办法做得像刘好好这么绝。
    这个问题杨祖亭和刘好好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杨祖亭自告奋勇愿意做刘好好手中的一把刀,将那些妄图说情的人统统挡在门外。
    刘好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大宇也不好说什么了,她能够请动杨祖亭,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有这位德高望重又坚持原则的老人在,就连他也没有办法做什么手脚,想必那些人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最后得罪人的不是他,就随刘好好折腾去吧,反正这种事也很难折腾出什么大岔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