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鲜的木耳肉质肥美, 但杂质比较多,所以要用盐水浸泡清洗多次, 还要用手细细地搓去上面沾着的污物才行。
王秀芬虽然贪吃, 可也不是个懒的, 帮着谢华香把木耳一个个都洗干净了, 谢华香在锅里烧了开水, 把木耳倒进去焯水。
用开水煮五分钟,捞起之后过凉水, 这样处理之后的鲜木耳口感会更清脆。
凉拌木耳很简单,把香菜和小米辣切碎, 加上蒜末、花椒油、酱油、盐和白砂糖、米醋调成蘸水,再倒再木耳上,拌匀就可以了。
谢华香从柜子里拿出一块腊肉,用温水洗干净了, 拿大菜刀切成了薄片, 王秀芬看着谢华香大刀阔斧地做菜的样子, 不由得感叹:“你可真舍得。”这么一大块腊肉, 搁别人家里能吃上三顿了,还是隔十天半个月才舍得吃上一顿的那种。
谢华香觉得自家很快就能挣大钱了, 不由得也豪阔起来:“这东西本来就是给人吃的嘛, 扣扣索索地不舍得吃有什么意思呢?吃完再挣不就好了。”
“你这话中听!”
“当然中听啦,你不就想来吃我家的好东西嘛!”
“你怎么能这说呢,我是这样的人嘛!”
腊肉切好以后,跟辣椒、生姜和蒜一起下锅炒香, 肥肥的腊肉片很快就滋滋地冒油,那香气,简直让人流口水,最后倒入煮过的木耳,加盐和葱花,翻炒均匀就可以起锅了。
炒锅腊肉的锅还是油汪汪的,谢华香借着这个油又炒了个青菜,再配上熬得稠稠的玉米粥,今天这顿晚饭是吃的王秀芬心满意足,也不枉她帮忙在公社干部面前为谢华香遮掩了。
又过了两天,队里的新牛棚盖好了,康学翰收拾了铺盖又搬了出去,这回生产队长还去买了一头小牛回来养着,好生养大了,转年就能帮着下地干活了。
沈庭生去找王卫青商量了做生意的事,王卫青现在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有什么不敢干的,而且如今对他来说,沈庭生就是他最亲的人了,当然对他言听计从,庭生哥说做生意能挣钱,那就做生意呗!
只要庭生哥说话,指哪打哪。
这两天沈庭生跟王卫青收工之后一直混在一起,两人还悄悄地通过密道往那山林子里去了两趟,大概也能合计出什么计划来了。
紧接着小学六年级的升学考试也到来了。
徐校长帮忙跟县小学的人打了个招呼,在六年级的考场上给她多安排了一个位置,让沈丽华跟现在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考卷跟其他的学生一样,封存批阅,公平录取。
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沈丽华这个月一点都没有浪费时间,天天除了必要的家务之外,全都在努力学习,这回是考得上最好,考不上的话,也只能够认命了。
考试的时间是在早上的八点半,如果当天早上再赶过去的话,肯定是来不及的,只能提前一天晚上过去,在县城过个夜,第二天一早才能赶上考试。
一般别人遇上这样的情况,如果县城里有亲戚的话,肯定就要到亲戚家里借宿一个晚上了,可沈庭生他家在县城也没有亲戚什么的,这提前一晚到县城,就有点儿难办了。
“那要不咱们到桥洞下蹲一晚吧!”沈丽华提议说,她听人说过,村里有人到县城办事,没有住宿的地方,就到桥洞底下蹲一晚混过去的。
“你傻不傻!”谢华香又好气又好笑地白了她一眼,“真到桥洞底下去蹲一晚,万一感冒了,第二天还能考试嘛!这有什么难办的,让队长开个介绍信,咱们到招待所住一个晚上不就得了。”
真不是沈庭生舍不得,而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没有住招待所这样的选项,所以根本就没往这儿去想,听谢华香这么一说,他也豁然开朗了,可不是嘛,发什么愁呢,直接住招待所就得了。
“住招待所啊!”沈丽华的眼睛亮亮的,这对她来说可是一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很高级的事呢,在她的心目中,那是只有当干部的才能住的地方,好像很期待呢!
可是她的双眸很快就暗淡了下来:“还是不要了吧,要花很多钱的吧,到时候我上了中学还要花钱呢!”
谢华香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说你傻你还真是傻啊,现在哪还有什么事比得上考试重要的?以后要不要花钱,那也得考完了再说吧!再说了,住个招待所能花多少钱,难道咱们幺妹连这点儿钱都不值当花吗?就这么说定了,我陪你去考试,咱们住招待所!”
谢华香一锤定音把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解决了住的问题还有吃的,一般农村人去县城都是自带干粮,不然的话到了县城只能到国营食堂吃饭,贵就算了,最重要的是还要粮票!
粮票这玩意儿,城里吃公家饭的每个月都会定时定量地发,可是对农村人来说却是个稀罕物,得用粮食去换,可用粮食换来粮票之后呢,再想吃饭还得花钱去买,你说哪有这么亏本的买卖,谁也不愿意吃那么大的亏呀!
所以呀,几乎走遍整个生产大队,几乎都找不到哪一户人家家里是存着有粮票的,对了,这玩意儿还会过期,就算你当宝贝似的存着也没用,存着存着它就过期了,过期的粮票就是一张废纸。
沈庭生家自然也是没有粮票的,沈丽华都不用问,自己就琢磨着要带什么干粮去县城了。
一般情况下,烙几个干玉米面饼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可小姑娘嘛,有时候总免不了有些贪嘴,对她来说,上县城过夜又是一件天大的事儿,难免就会念着些有的没的。
她也知道谢华香好说话,于是摇着她的手臂说:“谢姐姐,咱们做点竹筒粑粑带去吃好不好?”她记得柜子里是有红糖的,虽然惦记着别人带来的东西不太好,但她真的是很想吃嘛,竹筒粑粑甜甜的糯糯的,可好吃了,她还是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次,而且还只是别人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一小口。
就这么一小口,让她惦记了这么多年。
“竹筒粑粑?好呀,我也想吃了。”她不说谢华香还没想起来,这一提就想起来了,竹筒粑粑也是云南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其实就是将糯米浆灌到竹筒里蒸成的糯米糕,但因为加了红糖,味道甜糯,还是很得孩子们的喜爱的。
说做就做,谢华香找了点糯米出来用水浸泡上,然后跟沈丽华一起到山上去砍竹子,做竹筒粑粑,要用当地特有的香糯竹,做出来的才好吃。
香糯竹的竹筒长而细,竹筒壁比较薄,而且里面还有一层厚厚的竹膜,这都是做竹筒粑粑必不可少的,用来做竹筒饭也超级好吃。
到山上找了一棵香糯竹,砍下来之后倒拖着回来,先把那些枝枝丫丫都削下来,扔地上晒干了,以后可以用来当柴火烧。
然后再把竹子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竹筒,其中一端带着竹节,方便灌糯米浆。
不过糯米得浸泡一夜,她们把竹筒弄好洗干净之后,先放在一边,等第二天一早再来弄。
浸泡好的糯米要用石磨磨成米浆,沈丽华还打算到王卫青加借石磨用,王卫青听说她想用石磨,索性直接把整个磨盘都背到沈家来了:“反正我现在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也用不上这玩意儿,就放这儿你们用吧,我要用的时候再过来用。”
谢华香想想他一个单身汉,平时做饭也都是胡乱对付了事,这石磨确实不大用得上,便不客气地收下了:“那行,将来等你娶媳妇了,再搬回去。”
王卫青脸上一红,“嘿嘿”笑着说:“嫂子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这个样子,哪年哪月才娶得上媳妇哟!”
“咱还年轻,着急什么呀,等将来有大出息了,什么样的好媳妇娶不上?”
谢华香记得,上辈子王卫青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富豪了,他娶的媳妇可不得了,人家可是大明星,当初一起吃饭的时候,她都不大敢跟人家说话的。
所以她让他千万别着急,可别错失了上辈子的大好缘分。
王卫青挠了挠后脑勺:“我要能找个媳妇有嫂子一半那么好,我就该睡觉都偷着笑了。”
谢华香也笑着说:“这话你可千万别给你媳妇给知道了,不然肯定得生你的气。”要真让那大明星知道自己才有一个普通人的一半那么好,能不生气嘛!
糯米磨成浆,红糖切碎了加入糯米浆中搅拌均匀,灌进准备好的竹筒里,再把竹筒的开口用稻草紧紧地塞住了,放进锅里大火蒸半个小时,竹筒粑粑就做好了。
稍稍放凉一些,谢华香就迫不及待地跟沈丽华一人拿起一个吃了起来,把竹筒的外壳削开,就能看到被竹膜紧紧包裹着的糯米糕,一口咬下去,不但能咬到脆脆的竹膜,尝到淡淡的竹香,还有甜甜软软的糯米味道,可好吃了。
糯米顶饱,吃一个下去就挺够的了,谢华香把剩下的竹筒粑粑留下一半给阿婆和沈庭生他们吃,剩下的拿个袋子装起来,再给两人各带一身换洗的衣裳,就准备上县城了。
沈庭生面子大,借来了生产队的自行车,让谢华香骑车带着沈丽华去。
王秀芬听了这事又酸了起来:“凭什么她就能骑自行车去县城,我去县城的时候就不能骑车啊?”
她爸把她骂了一顿:“人家这是有正事儿,你能一样嘛!”
第73章
到了县城先去找一趟徐校长, 确认一下考场的具体情况,也好心里有个底儿。
徐校长一见她们来了, 赶紧热情地迎了出来,并且还亲自带他们到县小学一趟,看了一遍门上已经贴好了封条的考场, 并且还透过窗户指着其中的一张桌子告诉沈丽华:“小妹, 那个就是你的位置,到了考试的时候不用紧张, 也别东张西望的,一门心思低着头做你的试卷就行。”
沈丽华打小考试就是第一名,虽说是公社小学的第一吧,那也培养出了她的自信, 让她从来就不憷考试的,当下笑眯眯地回答说:“徐伯伯您放心吧, 我一定会好好考试的。”
徐校长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小姑娘可真可人疼的, 你好好考, 考好了伯伯给你大奖励。”
“不用了, 徐伯伯帮我争取到这个考试的机会, 就已经是最大的奖励了。”
徐校长呵呵笑,对谢华香说:“你们家孩子教育得可真好,太乖了。”
看完考场,谢华香带着沈丽华就要告辞,徐校长赶紧拦着她:“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怎么能不到家里吃饭呢,我早上就让你大姐买好菜了, 她这会儿在家里怕是都快做好饭了,快别说那么多了,赶紧跟我回家去。”
谢华香说:“还是不用了吧,我们还要去办理入住招待所呢,要是太晚了办理不了就不好了。”
“住什么招待所呀,你们来县城还要住招待所,把你大哥大姐当什么人了,当然是住到家里去啊!”徐校长不高兴地说。
“这不太好吧,太麻烦你们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家里有的是地方住,哪有家里不住,住招待所的道理啊,要是我真让你们住招待所了,回头你大姐铁定得臭骂我一顿。”
徐校长以一种不容抗拒的姿态,强硬地把谢华香两人带回了家。
花大姐热情洋溢地迎出来:“妹子你们可来了,我这都等你一天了,今早托关系才买到的一只猪脚,都炖了好半天了,酸菜猪脚,咱们女人家吃了对皮肤好,哟,这就是小妹吧,一看就是个机灵的,这回考试啊,肯定没问题。”
徐校长摆摆手:“行了行了,做个猪脚有什么好显摆的,赶紧做饭去,人家谢同志忙了一天了,肯定早就饿了。那个谢同志啊,你们快进来,我有个好东西要给你们看看的。”
既然到别人家做客,人家还好饭好菜地招待,谢华香她们也不好失礼了,便将带来过的竹筒粑粑当做随礼递给了花大姐:“大姐,您看我们来得匆匆忙忙,也没带什么好东西,这竹筒粑粑是自家做的,您就当是尝个鲜吧!”
花大姐欢欢喜喜地接了过来:“这个好,我最爱吃这一口了,都好些年没吃上了,妹子你可真懂我的心。”
赶紧给她们让座倒茶,徐校长戴上眼镜,从柜子里小心地拿出几张报纸,展开了给谢华香看:“谢同志,你看,你们的事迹登报纸了,要是你们这次没过来,我们也要找个时间送过去给你们看的。”
谢华香笑着说:“果真登报纸了呀,前段时间有县里报社的干部到我们大队来采访,我才知道原来是您报上去的呢,您考虑得可真周到。”
徐校长用手拍了拍报纸上的那篇报道,叹了口气:“唉,惭愧呀,我本来是按照我自己对这件好人好事的理解,自己写了一篇报道寄过去的,可是大概我的水平不足,报社的编辑看不上,就让他们的记者去采访之后重写了一篇,我当然不是说人家记者写得不好,可是这上面通篇就只讲了沈同志一个人的功劳,半点都没提到谢同志你,可我当时并不是这么写的。要不是你出声叫人,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赶上去帮忙,那歹徒也没那么容易被抓到,对不?”
谢华香拿起报纸,认真地看着上面的文字。
徐校长继续说:“我当时就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就特地去了报社一趟,结果人家记者说,她采访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他们新闻工作者,写的报道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胡编乱造,也不能随便给不相干的人添加功劳。我就琢磨着,沈同志不是这样的人啊,是不是谢同志你特意这么做的?”
谢华香看完了整篇报道,发现果然完全抹杀了她这个人的存在,甚至在最后提到的热心群众中都没有她这个人的影子,她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嘛,不就是写这篇文章的彭月假公济私呗!
她最近从沈庭生的身上学到了一点,那就是不要在不相干的人和事上面生闲气,白白惹自己不高兴,反正这也不过是一份县城小报而已,没了他们的报道,她也不会少块肉。
说句难听点的,将来她真要成了全国顶尖十大富豪的妻子,将来出镜的机会还会少吗?要真的衣锦还乡,这样的小报还不知道要怎么捧着她呢!
这么一想,谢华香的心里瞬间就平衡了,无所谓地笑笑对徐校长说:“写不写都是小事而已,又不是知道他们不写,我当时就不帮忙了,最重要的是小宝没事。”
“对对对!”徐校长激动地说,“谢同志,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你们这次呀,可不光是只救了小宝一个人,那人拐子呀,原来是惯犯,上次公安把他逮捕了之后,经过审讯,顺藤摸瓜,抓了好几个同伙,还在他们的窝点那里,解救了另一个他们拐来的孩子,另外还根据这些犯罪分子的交待,解救了好几个已经被卖的儿童,现在啊,被救儿童的家庭都想着要给你们送锦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