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娘不明其意,下意识的眨了眨眼,泪汪汪的。
陈氏其实也没去过苏州,但她还是绞尽脑汁回忆着旁人与她说过的事情,慢慢的道:“苏州可好了,苏州有好多大房子,还有漂亮的丝绸......你知道丝绸吗?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
刘五娘的眼睛不由亮了亮。
陈氏接着道:“苏州那里的人都富得很,比咱们村里村长家还有钱,顿顿都吃白米,还有鱼吃.........”
刘五娘一时也完了脚疼,不禁追问道:“他们吃鸡吗?”以前过年的时候,她吃过一次鸡,现在都还记着呢。
陈氏砸了下嘴巴,正欲说话,忽而听得前头的刘父转过头来——
“就你最会说,说个不停!”刘父压低声音,训斥道,“前面就是苏州城了,大家急着要赶路,都想着要在天黑前过去,就你们啰啰嗦嗦说个不停!”
陈氏再不敢多说,缩了缩脖子,拉扯着刘五娘安静的跟着走。
一行人远远瞧见了前头苏州城的城墙,步伐越发得快了,不一时便见着了守在城门口的兵丁。
众人这一路上也是受了不少罪,现下见着那些兵丁,下意识的便有些怕——这些人守在门口,怕不是要驱赶自己这些人离开?
然而,那领头的官兵见着他们一行人却是眼睛一亮,然后便上前来问了他们的来历,问过了后便叫他们去一边作登记。
那官兵说起话来也是有条有理的:“咱们这里要修坝,你们若有十四上,四十五下的男丁,正好可以一起去做工——只要肯干,包吃包住,还能另外再领两人份的口粮,如果不要口粮,也能换做工钱.........”
刘五娘依着陈氏跟在人群后头,听着这话,忍不住掰指头算道:“爹爹和哥哥一起干的话,咱们家能有四人份的口粮。”她呀了一声,压得声音,悄悄的道,“我和娘吃一份就够了,能省下三份口粮呢。”
陈氏自是比女儿算得更快,且她听得心动,忍不住便抬步往前挤:“那,可有妇人能做的活?”
作者有话要说: 应该还有一更,大概。
抱住大家么么哒mua! (*╯3╰)
第134章 规矩
不仅是陈氏, 好些还有精神和力气的妇人也都跟着往前挤, 连声追问——她们都是老实肯干的, 现下又是拖家带口在外头讨生活, 哪里愿意就这么闲着空耗口粮?
还有几个身板壮实的妇人在村子里时也曾随家里汉子下过地,自觉力气不输男人,也都挤在前头问官兵,她们能不能也去修坝,只要包吃包住, 只领一份口粮都是好的——这种时候哪里又会嫌口粮少?实在不行还能拿口粮换银钱呢。
领头的那个官兵连忙推拒了那几个自告奋勇也要去修坝的妇人,见着面前这一行人身体状况还都不错, 尤其是挤到前头的几个妇人更是嗓音响亮, 便也顺势翻了翻自己手里的册子,然后才道:“还缺两个做饭的........病迁坊也缺看护.......”
那些妇人更是态度热切起来,连忙自告奋勇上来要活计。
官兵此时却是不应声了,反倒抬手敲了敲自己跟前的桌子, “行了,得先来登记。登记过了才能进城,才能领活做事分粮。”
刘家村的人对着那些官兵一向都有些怵, 现下更是想着讨好对方讨活计,闻声便立时都规矩了起来,于是便由他们村里辈分最长的刘四爷出面,领着一家家的人上去登记名姓和情况。
登记前,官兵还特意说了:“要有病的、伤的也都得报上来,我们这里还有大夫看诊, 头一次看诊不用钱,不过药费要拿日后的工钱来抵。”
关于这条规矩,也是姬月白和傅修齐想了许久想出来的——这些难民远道而来,难免会有些个病痛。只是人穷志短,他们现下连吃饱饭都困难,自然不会想着去看诊,便是有什么也都会想着自己忍过去,他们也的确都是忍耐惯了的。所以,第一次看诊肯定不能要钱,可若是完全不要钱,那些爱占便宜的没事也要过去看诊,平时倒没什么,可现下大夫本就忙不过来,若真是一股脑的过去肯定是要累翻的,所以在诊费不要钱的基础上还得要收药费——有病的想着不用诊费,自然会过去看看;没病的怕查出什么来要费药钱,应该也不会去凑热闹了。
在场的人听说第一次看诊不用钱,许多人都是又惊又喜,还有老婆子忙不迭的念佛,深觉这苏州城真是个福地,这官老爷真是难得的好人。
官兵见众人都听进去了,接着道:“尤其是得了疫病的,得进病迁坊。你们也别以为那地方不好,那里的药可都是由城里大药铺供应的,还有专门的看护在里头照顾病人,在病迁坊养病肯定比在外头养病好得多...........而且,送人进病迁坊,家里也只需出一份口粮,反正就算不进去在外头不也得每天吃一份?所以啊,得了疫病的最好现在就报出来,赶紧送去病迁坊,指不定过些日子便能养好了病,身边的人也不怕染上了——岂不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众人闻言也觉有理。
官兵先说了规矩,然后又按着顺序给一家家的人做了登记,给要去修坝的男丁每个人一块红色牌子,给要去看诊的那些病人每个人一块黄牌子。然后翻了翻登记的册子,见里头有一户是孤儿寡母,便叫那寡母领了做饭的活计;一户是当家男人病了,仿佛是病得不轻,便问男人的老母和妻子:“做饭是包吃包住领一份口粮;病迁坊看护则是包吃包住领两份口粮。你们且看看,要选哪个?”
那老母和妻子惶惶然的犹豫了一下,还是妻子小声道:“我去病迁坊。”丈夫病着,婆婆又年纪大了,倒不如她多干些。
官兵点点头,又选了一户情况贫弱的妇人,叫她领了做饭的活儿。
因着官兵选的这几户人家都是日子最难的,很有些扶贫的意思,虽有几个妇人不甚心服,但也知道这两户人家要不领活怕是过不下去,于是便也没太计较。
领了做饭活儿的妇人便拿了绿牌子,要去病迁坊的那个妻子领的则是黑牌子。
官兵登记好了姓名和情况,又分派好了活儿,于是便摆摆手让守在身旁的兵丁领这些人入城,口上道:“入了城后,会有人领你们安顿下来,有牌子的再拿牌子去各处登记,干活的干活,看诊的看诊.........”顿了顿,他凝目环视这一众人,伸手在那登记的小册子上拍了拍,淡淡道,“你们的情况我这里也都是记下了的,若有人在城里犯了事,他们一家子都是不能留的。”
刘家村的人自然是诚惶诚恐的表示自己这些人再不敢犯事,不一时便拿着牌子随引路的兵丁往里走。
刘五娘依着母亲陈氏,看着前头那些人手里颜色各异的牌子,目光亮亮的。她家一共有两个可以领红牌子去修坝的男丁,家里又只陈氏和刘五娘一大一小,都没什么病痛的,条件其实也还算好。只陈氏素来精明,现下还盘算着等入城安顿下来能不能另外做些活计——她会缝补,还会编草帽、草篮、草席这些小东西......总之,做点事情换点小钱也是好的。
倒是那一家孤儿寡母,寡母领了绿牌子能做饭领口粮,不由十分欣喜,抱着儿子直把自己知道的佛祖菩萨都拜了一个遍儿。
还有那一户男人生病的,男人领了黄牌子要去看诊,妻子领了黑牌子要去病迁坊做事,那老母则是抬手擦眼泪,口上却还是欢喜的:“我儿只管把心放宽了——这头一回看诊不必钱,待得大夫看了病,开了药,我来煎药,待得我儿病好了,咱们一家便都好了.......”妻子也是轻声细语的安慰着丈夫。
这一群的人,虽有许多哭天抹泪的,但却是真正的喜气洋洋——虽他们都知道江南富庶,可这一路走来也是实在没底,如今终于得了生路,哪里又有不欢喜的。
一行人满怀希望的往里走着,忽而看见营地不远处,好些人正簇拥着一个人走过。
虽然隔了一段距离,但他们都还能看见那被拥在最中间的是一个穿蓝色裙衫的少女,双鬓黑如鸦,肌肤白如雪。
好像玉人一般,光下似还能发光发亮。虽看不清容貌,但只远远看着都觉得那必是个仙女儿一般的人物。
刘五娘也看见了,不由悄悄的扯了扯陈氏的袖子,小声道;“娘,你看......”那个少女简直比她在村里见过的最漂亮的姐姐还要的漂亮,就像仙女儿似的。
有不少人也跟着看过去。
领他们安顿的兵丁见状也不由悄悄看过去,低声道:“那是公主。”
说着,他看了眼正抱着孩子感谢神佛的寡妇,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你在这里念佛求神,倒不如谢谢公主呢——是她和太子出面捐了银子,那些个大商人才会掏钱修坝,要不然也轮不着你们去修坝挣口粮。也是她使人去说动那些个药铺为病迁坊供药........这些天,她还常来这营地看着,帮着调整营地格局布置,生怕底下有人出事.......”
这兵丁虽然身份低微但也因为在这出入的缘故见过姬月白几回,心里实是十分仰慕,不免在人前多说了两句。
刘家村的诸人闻言亦是十分感念,嘴里不迭声的夸着公主的好心肠。因着他们都没读过书,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词、几句话,倒也胜在实心实意,恨不得把人夸上天。
尤其是那先前抱着孩子谢天谢地的寡妇,此时也是掉下泪来,忙道:“没想到公主生得仙女儿一般,还是这样的菩萨心肠。等我安顿好了,必要给公主上香祈福,保佑公主长命百岁才好。”
正说话间,也到了安顿的地方,兵丁倒是没敢再多说公主闲话,指了指位置便叫他们提行李过去安顿了。
作者有话要说: 蟹蟹明韫的地雷,蟹蟹小天使们的营养液。
二更献上,大家晚安么么哒mua! (*╯3╰)早点休息哦
第135章 风邪
姬月白其实也是第一回做这样的事情。
因为前世里的经历, 她对于这些难民确实是有些感同身受, 也是真心实意想要帮他们一把的。说来, 她也是见惯了生死的,前世尸山血海, 便是自己都死了一回, 按理来说倒是该如那些给难民看诊的大夫一般硬起心肠。可姬月白却只觉得经了一世, 自己的心肠反倒更软了一下,竟是看不得那些人受苦——因为她也曾受过这样苦,明白这样苦。
这头风风火火收容难民修堤坝, 消息自然是很快便瞒不住,出了刘家村这些人外,更有许多已到了江南却求助无门的难民也都听到了消息往这里赶。也正因如此, 为着收容难民划分出来的营地也是一再扩展,越来越挤。
姬月白心知, 人一多,心思也会乱,而且这么多人挤在一起, 最是容易出乱子,便是无意间走了火怕也会烧死许多人。所以,她时常往营地里去, 琢磨着营地上更合理的人员安排,偶尔敲打一下主管营地的官员,整日里忙得脚步不沾地。
若非病迁坊哪里等闲人不得进出,左右又都是使劲的拦着, 姬月白差不多都想去病迁坊看看情况了。
只是,她这头热火朝天的想要做些实事,可眼下的身体却还是那个十三岁小姑娘的身体,忙了一段时日后本就是又累又倦,这日晚间回去时,傍晚风凉稍微吹了点风,夜里便发热起来。
亏得守夜的那个小宫人颇是仔细,一直十分警醒,见着姬月白夜里睡得不甚安稳,便悄悄试了她的体温,也是被吓了一跳,赶忙去请了太医来。
虽说因为病迁坊的缘故,如今城中疫病已是得到了极大的遏制,但这个时候姬月白忽然病倒仍旧是叫行宫上下吃了一惊。
描春见着这状况不好,也不敢瞒着,连忙也使人去太子那头禀了一声。
这日晚上,乃是叶侧妃服侍着太子休息的。
消息来时,叶侧妃自然也被叫醒了,只得强撑着从榻上起来,打起精神替太子更衣。听说姬月白是发热,叶侧妃不满中又夹杂了些微的担忧:“殿下,公主这更该不会是.......”她动了动唇,到底没有把那疫病二字说出来,只用玉葱般的指尖替太子理了理衣襟,嘴里喃喃道,“我听说公主这些日子常往难民堆里去.......城里那么多好地方,偏是往那等地界去,若真是有个意外,那可怎么好.......”
叶侧妃的话实是没头没尾,可也隐隐合了太子的心情。
前些时候,姬月白常往外跑,忙里忙外,太子也懒得多管,想着她是头一回出宫,多半是小孩子心性贪图新鲜,过一段时日应该就好了.......结果,现在倒好,半夜里就发起热来,指不定就是因为和那些难民接触多了,这才染了疫........
想着可能会是疫病,太子都不想过去了,只是考虑到这到底是亲妹妹,于情于理都得过去看看。再者,皇帝如今还在,他这个太子总也得表现出对兄弟姊妹的友爱来,不能在这上面留了把柄。
于是,太子虽然心里对叶侧妃的话暗暗点头,面容却依旧冷漠,只淡淡的敲打了叶侧妃一句:“那些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你心里要有个底。”叶侧妃天真活泼,平日里说话不过脑倒是没什么,他也不会太过计较。可现下涉及姬月白,叶侧妃若还是这样口无遮拦,一旦传了出去,旁人还以为是自己这个太子毫无孝悌之心呢。
往日里在京中,有太子妃张瑶琴从中作梗,叶侧妃与太子相处的时日确实算不得长。比起看似端庄可亲实则严苛冷漠的太子妃,太子却是格外的体贴温柔,便是对着她那点儿家里娇养出来的小脾气也十分纵容。叶侧妃初入东宫时还有些忐忑,可见着太子却又渐渐安心了些,总觉得太子是喜欢自己的,更是将太子看作是她进东宫后唯一且最坚实的依靠。
只是,太子对她而言,终究只是心里那一个模糊的影子,虽然千好万好,但总是轻飘飘的,好似被风一吹那影子便会被吹跑了。
最初,得知自己此回能虽太子南下时,叶侧妃其实也是暗自欢喜了许久,想着一定要趁机和太子养好感情,想着能不能借机回家看看.......
直到到了船上,她眼见着傅修齐那样的人,为着姬月白上下忙活,仅仅是为着哄姬月白多吃一口饭就卷袖子进厨房。她才隐隐约约的意识到了一些东西,才渐渐从那种迷怔中明白过来:太子对她的那些好也不过是上位者些微的恩宠罢了。初时,她还有些惶恐不忿,越是明白便越是想要表现,可后来见着了太子的真脾气,这才彻底清醒过来——怪不得她入东宫时,母亲坐着垂泪,一贯宠她的父亲却板着脸,教她不可轻狂,入东宫后一定要好好侍奉太子妃却是只字不提太子,更没提什么为皇家延绵子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