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牛奶花卷
时间:2019-02-21 11:53:57

 
 
第140章 写文章
  蓝凤开学当天拿了两盒点心匣子给王佳佳她们,提供者谢丞忆同学。
  虽然不住宿舍了, 但是她对寝室除开李玉凤的同学还是很有好感的。
  上课的时候也是和她们坐一起的。
  蓝凤中午就和王佳佳她们一起吃的, 好久没吃食堂了,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的。
  何况大家伙边吃边聊, 缺油的饭菜也美味了两分,不过也只能是两分,不能再多了。
  饭后她也没回家, 而是拿着点心匣子去了宿舍, 宿舍她虽说不住了, 可是交了一年的费用呢, 还有她的位置呢。
  看着她的上铺全是各种行李了,蓝凤也没多想,当时她走了之后就让她们随意用了。
  将点心匣子打开, “你们尝尝, 京八件,味道不错。”
  “好漂亮的糕点。”王佳佳拿了颜值最高的枣花酥。
  其他几人也纷纷拿了个。
  蓝凤没吃, 这两天吃的有些多。
  其他的几人也拿出地方特产来, 齐娟拿的是煎饼, 那种打开好大一张可折叠的煎饼。
  人家这个在山东是配大葱吃的。
  蓝凤倒是觉得干吃也不错,能吃到杂粮的香味。
  王佳佳带的是一种软糖,也是她们当地的特产。
  老大姐吴敏带的是天津麻花,除了有点硬还是很香的,张白雪捧了捧乌枣出来。
  众人边吃边聊天,气氛蛮好。
  “你搬走了, 我们也不愿意搭理她,期末考试那会儿她也搬到别的寝室了。现在我们寝室最宽敞了,估计明年才会进新人。”这个她指的是李玉凤。
  蓝凤今天在课堂看到李玉凤了,除了怒瞪她一眼,没看出别的什么来,原来上学期就搬走了,估计心里得老恨她了。
  不过她就喜欢恨她还干不掉她的样子。
  “不提她了,小凤你这大衣在哪买的,样式好大气啊,什么料子的,我摸摸啊。”王佳佳稀罕的伸手拉起衣角揉搓了下,“手感好舒服,挺贵。”
  “我不知道啊,我堂姐送的,应该是南边的新款式,价格也不知道。”蓝凤猜测肯定不便宜就对了。
  “你个子高,穿这样的大衣好看。”王佳佳之前在家里那边也没觉得多矮,大家个头差不多,可是到了北京,才深刻的了解了她是个小矮子的事实,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那个……”吴敏有些尴尬,“我寒假离婚了,可能没法请你们吃饭了。”
  蓝凤、王佳佳她们都有些傻眼。
  吴敏说出口了,反倒轻松了,“你们之前估计也有猜测,我婆家那边并不愿意我读大学,这次放假我们矛盾更大了。实在没办法调和,就协议离婚了,他们只要儿子,女儿归我了,我来之前把女儿放到娘家了,可是……也不太方便,我女儿今年六岁,很懂事的,我想把她带过来,送她去读小学。”
  蓝凤也知道吴敏为啥要说了,她想把女儿带到学校。这在京大不稀奇,可是要走程序的话,必须经过宿舍其他的人同意的。
  不过她都不住宿舍了,和她关系不大。
  王佳佳眼巴巴瞅着齐娟,齐娟看张白雪,一时间大家都没说话。
  吴敏抿抿嘴,只能再次解释,“我女儿真的很乖,不会打扰大家学习的,她没法在我娘家长待的……”
  “吴敏姐,我没问题的。”齐娟表了态。
  张白雪也点头,“只要不吵闹就好。”
  王佳佳也赶紧举手,“让她来,我给她糖果吃。”
  吴敏捂着嘴巴哭了,呜呜的说道,“谢谢!谢谢你们。”
  蓝凤有些尴尬了,找了个借口跑了。
  哎,这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开学了,老师找过蓝凤一次,现在她是正式党员,要积极汇报思想。
  她们作为文学系的学生,要写的更有深度。
  还有在学习的同时也要锻炼自己,比如在学校参加文学系,或者是投稿。
  蓝凤乖巧的答应,做不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估计老师也知道她什么德行,威胁她要是敷衍,他就不给她请假。
  蓝凤赶紧保证,一定尽心尽力的。
  出了办公室,她就发愁了,怎么弄啊。
  回头真的订几份报纸了,看看能不能投稿。
  别的不擅长,可是她写鸡血文一个顶三个。
  想到年她还给谢丞忆写过鸡汤笔记呢,可以借来参考一下,就不知道还在不在。
  现在买报纸要去邮政局订阅,蓝凤索性多定了几样,除了报纸还有几份杂志,《萌芽》、《读者文摘》、《大众电影》和《新体育》。
  现在还没有《知音》呢,要不然她知道很多狗血剧情,倒是可以试着写写知音体。
  报纸、杂志一拿回去,就受到了蓝小哥哥和谢丞忆的喜爱。
  “你们没有么?”蓝凤不解的看谢丞忆,他家怎么会没有杂志呢。
  谢丞忆抖抖《大众电影》,“报纸有,还很多,杂志也有,但是这种杂志没有。”
  这期《大众电影》的封面是位大美女。
  蓝凤好气又好笑,当她面光明正大看美女,当她不存在啊。
  让他跪键盘……emmm……键盘还没有,可以先用洗衣板。
  蓝凤手指捅了捅谢丞忆,“那个笔记本还有么?借我用用呗。”
  “有啊。不借。”谢丞忆果断摇头。“那是我最宝贝的东西怎么能随便借呢。”
  蓝凤翻了个大白眼,她今天是干不过谢丞忆这小子了。
  蓝龙拿着《新体育》的手不自觉的抖了抖,看到蓝凤转头看他,“妹子,我那个放家里了。”
  蓝凤索性不借了,姐肚子里存货多着呢。
  拿起一本《读者》翻开看看,相比报纸,她也更钟爱杂志。
  现在国家倡导经济,其他的都要为此让路。
  应该说这几十年华国的经济真的腾飞了,可是代价并不小。
  北京的雾霾,污染的江水,植被被破坏发生的泥石流、被其他发达国家当做垃圾场……
  也许她可以做些什么,也算没白来一回。
  让她改变国情,她没有那个实力,甚至都没有那种想法,她有自知之明。
  不过敲敲边鼓,多写几篇环保的文章还是可以的。
  毕竟环境保护是世界性话题。
  她开始不想写数据类严肃的,就想写一些小故事。
  突然有灵感了。
  蓝凤哒哒哒的跑了,去拿笔和本子去了。
  她要写几十年后的华国,那个时候华国经济发达,已经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国家,可是仍然有遗憾的,很多动植物孩子们只能在影像中看到,因为它们已经灭绝了。
  蓝凤还小心的加了点私活,比如描写了几样几十年后的世界的产物。
  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半小时送达的外卖、悬浮列车……
  她描写的是比她重生那时更先进的世界,也是当时科学家们致力研究的科技。
  她大概是看不到它们成功了,但不妨碍她在书里把它们写成功。
  她的书她做主。
  灵感如尿崩,蓝凤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手都酸了,写了差不多三千字,故事已经进入了结局。
  妈妈抱着孩子在投影仪中学习,“这是水杉,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雌雄同株。现已灭绝。”
  小孩子年纪还很小,大大的黑眼珠红红的小嘴,“妈妈,为什么会灭绝呢,是不是像冰激凌那样都被吃掉了啊,妈妈,你们怎么不省着点,给宝宝留一点呢。”
  文章的最后就是这段童言童语了。
  蓝凤写完,递给小哥哥,“哥,帮我看看。”
  谢丞忆也放下杂志,挤了过去。
  两人速度都不慢。
  “妹,以后的世界真可以这样么?”蓝小哥哥先被妹妹描述的世界迷住了。
  蓝凤支着下巴,“可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美国人都登月了,谁就能肯定未来不能实现呢。”
  谢丞忆看看小凤,“那你怎么想到的?”
  蓝凤面不改色的瞎掰,“这就是文理科学生不同的地方,我们文科生脑洞大呀,你们理科生更严谨,我们文科生可以天马行空,你们却注重数据。”
  蓝凤就差唱“我们不一样……”了。
  蓝小哥哥直接被说服了,“妹说的对,让我想脑壳疼我也想不出来这个。”
  谢丞忆那边已经要翻篇了。
  蓝小哥哥赶紧拦着,“我还没看完呢。”
  蓝凤等她们看完,“给点意见?”心情有些小忐忑呢。
  蓝龙实诚的点头,“好看。特别是最后这段,让人莫名有些惆怅。”
  谢丞忆也跟着表达,“文章有深意,发人深省。”
  “不用改么?”蓝凤再问。
  蓝龙摇头,“我觉得不用。”反正他说不出来哪不好。
  谢丞忆将信纸拿了过去,“没发现错别字。你想往哪投稿啊?”
  “不知道啊,《读者》、《萌芽》更合适一些。”至于报纸她这个好像太不严肃了,人家估计不会刊登。
  “交给我,我有个婶婶是做编辑的,让她帮你看看,然后问问往哪投,省得你费事。”谢丞忆把信纸折叠几下,塞书包里了。
  “那别勉强,不行我再写别的。”蓝凤也没觉得她文笔多好,只不过有后世的眼光,写的比较新颖罢了。
 
 
第141章 敲边鼓
  谢丞忆动作很快的,她这篇文章居然出现在了《北京晚报》上。
  在预定的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什么心情?激动、超激动!激动的直跳脚。
  怪不得文人都想出书, 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铅字, 无以伦比的成就感。
  和挣钱又不一样。
  使劲捶了把谢丞忆,“你不是骗我还没消息么, 这都刊登上了。”
  蓝凤将报纸递到他眼里底下,让他看清楚。
  谢丞忆将人一把抱住,“想给你个惊喜, 我也忍得很辛苦呢。”
  “松开, 松开, 我哥要进来了。”蓝凤吓了一跳, 赶紧拍他胳膊,在小哥哥面前还是很注意的。
  她家小哥哥还纯洁着呢,可不能给带坏了。
  谢丞忆瘪瘪嘴, “早晚有一天……哼。”
  蓝凤冲他撅撅嘴, 才不怕他呢,“我要多买一份北京晚报, 把这段剪下来, 下次给我爹娘写信一起邮过去。”
  这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蓝凤将这张报纸叠好, “这张报纸我要好好保存。”
  她在心里狂唱:好嗨哦!我感觉我已经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咦,我好像应该有稿费的,《北京晚报》这样的大报纸稿费应该不低。”蓝凤已经在琢磨得了稿费怎么花了。
  虽然她不缺钱,她有四个日进斗金的店铺呢。
  可是这是第一笔挣得的稿费,得开店所得又不一样。
  谢丞忆好笑,点点她的额头, “财迷。你这是蚊子腿也当肉么,稿费即使不错,你才三千多字,也得不了多少钱的。”
  “没事,购买两斤排骨就行,咱们炖酸菜吃。”说到酸菜,蓝凤心酸酸,因为快没了。
  后来又给谢伯母那送了一盆,王红那丫头也厚着脸皮要了五六颗,现在就剩个缸底了。
  顶多还能吃五六回的。
  她是想好了,下回积酸菜,照两大缸来,吃货太多啊。
  蓝小哥哥进来了,听说妹妹那篇文章上报纸了,也是高兴的不得了,将蓝凤叠好的报纸又打开了。“我就说肯定能刊登的嘛。得写信告诉爹娘。”
  蓝凤也跟着点头,“下次写信就说。”
  她才不搞谦虚那套呢,能让爹娘高兴一把,为啥要瞒着。
  她都能想到,到时候凤爹肯定会把报纸拿出来,和那些老客户们显摆一通的。
  “对了,还得给老师看看,任务我可出色的完成了,到时候我请假他可别卡我了。”蓝凤越看自己的文章越满意,这就是她通行证啊。
  马上要四月份了,冬天的寒冷已经彻底过去了,到了可以动工的日子了。
  她的四处房产,除了一处是盖个门房,其他的都是要扒倒重建的。
  工人她都找好了,潘叔帮着联系的。
  四个房子同时建造,都是普通的红砖房。
  她没用青砖,青砖有些贵,而且这个时候也没红砖好买。
  推倒新建的三处也只盖用做店铺的门房和正房,正房是库房还是员工宿舍,厢房就不盖了,反正用处不大。
  围墙是一定要有的,要把地基好好的保护起来,这才是以后值钱的地方。
  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作为房主她、蓝小哥哥还有谢丞忆也得过去勤看看。
  想来请假的事真不会少。
  好在她这次争气,居然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
  后来老师看了报纸上的文章,请假时果然好说话了。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蓝凤终于得了稿费。
  足有十五块六毛二分钱,也就是差不多两个字一分钱的标准。
  她才写了两个多小时呢。
  果然什么时候都是知识比较值钱的。
  蓝凤拿着稿费买了肉、排骨和烟,肉和排骨是自家吃的。
  烟是要送给修房子师傅们的。
  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很淳朴的,你对人家好一分,人家就回报三分。
  蓝凤不但送烟,有时还送过水果糖。
  工人们得了善意,干活也卖力气,大半个月房子就差不多了,等晒几天安上窗户就能用了。
  蓝凤又要开始招新人了。
  这回要招的多,蓝凤打算招聘十六个人,四个店铺每家放四个。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