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磊和洪书外语水平都不错,也都喜欢外语,估计以后不出现什么意外,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儿。
结婚的时候会分房不假,但存点钱,以后看情况买套商品房也是不错的。即便是不买,那生了孩子之后也是个大花费,现在存钱也是好的,总比结婚有了孩子再存钱,要来的轻松多。
“啊?”杜磊涨红了脸,“这,这太早了吧?我们还没毕业呢。现在先把钱用在学业上,等以后能力更大,不是赚的更多么?我和洪书目前都是赞同先顾着学习,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林微:“……”
好吧,她忘了学习也是一项投资了!还是一件绝对不会亏本,一本万利的投资!
看看,谁家脑子都不是摆设……
“那你们就按照你们的计划来,也是不错。”
“嗯。”杜磊点点头,“那我走了啊?”
林微摆摆手,走走走,赶紧走,挫败!
回去她也要多看书!
下午课程结束,林微先回了二进院子,拿着细细的水管,开了电机,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了一遍,这才擦了汗往一进院子那儿走。
等回去之前,把院子里的花草浇透,两三个星期不浇也没事儿。都是种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东西,根系早就深植于地下,即便是长时间不浇水,也是没问题的。
只是现在天热,浇浇水,也没什么坏处。
林微过去的时候,彭兵和张军正在配合着弄肉骨头和鱼。
因为都适用平时吃饭的锅给两只煮肉骨头,所以每次都洗得干干净净。
那鱼是张军去别的地方钓的,吃不完的就养在那口种莲花的宽口缸里,每天换换水,养的还挺好。
“张大哥,那鱼我等会儿带走两条哈。”
林微一边说,一边进了正屋。
“又不在家吃?”
张军停下压水井的动作。
“嗯,去看看李先生和孙姐。”林微倒了一杯水,慢慢喝完,“下周我要回家,没时间再过去。上次听先生说要去医院给师娘检查一下,看看结石都排干净了没,我这次过去问问情况。”
“那是得过去。”张军点点头,“你等着,我给你挑两条大的。”
说着,一边走,一边跟彭兵说道,“你去扒点玉米皮子。”
林微回来的时候买了几根早的玉米棒子,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玉米皮子里面一些的,韧性十足,编成绳子,结实得很。用来串鱼,再好不过。
“嗯。”
彭兵应了一声,动作迅速。
林微买了十根玉米棒子,准备放家里四根,然后带六根过去。
现在吃这个,纯粹是吃个新鲜。真要说,还是秋天的好吃。但也相差不大也就是了。
“明天回来吗?”
见林微背着挎包,把自行车推出来,彭兵把玉米给她放车前面的筐子里,一边把鱼挂在车座子后面,一边问道。
“有事儿吗?”
林微还以为他有事儿,问了句。
“没什么事儿。”彭兵笑笑,“你要是回来,我们就多做俩菜,提前准备着。”
把鱼挂好,彭兵站直身子。
“不回来了。”林微自然道,“今天去先生家,明天要去大院一趟。”
在这之间,她还要去车队一趟去认认路,熟悉熟悉。
时间上不允许。
“那行,那明天我们就不做你的饭了。”
“嗯。”
林微应了一声,道:“那我走了。”
说着就推着车子要往外走。
彭兵跟着走到门口,把车子轻松搬到外面。
门槛太高。
跟他挥挥手,林微骑着车子就走。
天长夜短不假,但之前在二进院子浇花费了点时间,又回了这边,天已经有些沉了。
等到了李启那儿,天已经黑了。
因为有孙芳在,那边吃饭的时间几乎都是按照孙芳下班的点儿来上桌的。
林微回去的时候,孙芳正在洗手,老王头也正在盛最后一道菜。
“林微来了?”老王头听到动静,拿着铲子往外探头,“哟!这两条鱼可以啊!”
两条鱼没死,但也没什么活了,尾巴时不时拍打一下。
第682章 拦住了
“王伯,这两条鱼也快死透了,不如做了吧?放到明天估计也不好吃了。”
林微停好车子,看了看那两条挣扎的鱼,抬头说道。
“成!”
都是鲫鱼,清蒸和清炖都是可以的。大晚上,爽口一点比较好。老王头点点头,“还有一块豆腐,正好用上。我本来还想着把这块豆腐做成腐乳呢。”
老王头做的腐乳真正够味,不光孙芳喜欢吃,就连比较讲究的李启也忍不住喜欢上了。
因此家里常备着,留作早餐佐菜吃。
这个林微吃过,所以知道,“王伯,腐乳还有多少?上次说的给我弄一瓶子,您没忘吧?”
她吃着好吃,想给老爷子也带去尝尝。
“没忘!放着呢!”
老王头拿着刀,笑呵呵地出来。
林微忙把鱼提到水井边,递给他。
孙芳见两人说完,这才过去把车筐子里的玉米拿出来。
“玉米现在不便宜,你还买那么多,真是馋嘴没办法了!”
“在可以享受的条件下享受,还是可以的。”林微眨眨眼,“再说,你别告诉我你不喜欢吃。”
她都看见她眼里的兴奋了。
“那也得克制。”
孙芳说着,拍拍自己的脑袋,“我也是傻了,存那么多钱干什么?还不如边花边赚。”
她就一个人,存那么多钱,难不成死了还要便宜别人?
“正是正是,孙姐觉悟高。”
林微笑了说完,看着门口颇为赞同的李启,忙喊了一声“先生”走过去。
“先生,师娘的结石排干净了么?”
“差不多了。”李启眼里微有点笑意,“医生说肾结石跟尿结石不一样,尿结石好排,肾结石有点难。不过现在还有一颗小的,算是不错了。”
“还要继续吃药?”
林微问道。
她吃过药,知道这是多么一件折磨人的事儿。
“药是继续吃,不过医生调整了方子,不是那么苦了。”这也算是好事儿了。
“那颗结石好排出么?”吃了那么长时间的药,再吃下去,人都要傻了。
“嗯。”李启点点头,“还有一点点连接,医生说,不出意外两周就排掉了。”
“那就好。”
林微说完,进去跟王阿珍说了会儿话,就去了厨房帮忙。
等会儿大家在院子里闲聊乘凉,正好可以把玉米当作饭后小点心。
孙芳进了屋,自觉把蒜和葱姜准备好,这会儿正在扒玉米皮子。
看见林微进来,招招手,“过来过来,最近我们店里有匹料子太贵重,手指甲都不敢留,现在扒玉米都是问题。”
玉米皮子还好办,就是有些须子夹在里面,不好抠出来。
林微过去三下五除二弄干净,用水冲了一下,先搁在了大碗里。
煤炉子的锅子正用着,等会儿盛完了粥,洗净了才好煮玉米。
“唐慎最近有消息了没?”
孙芳说道:“你快放暑假,正式有空的时候,这个时候结婚正正好。”
“我有时间,但他没时间。前段时间还消失了一阵子,这个月才冒头。”
他虽然没有说,但就看信件断了一阵子,也知道要么出任务了,要么就是去军演,或者拉链去了。
而且,虽说从YN退了兵,但摩擦却是持续不断。他兵种的特殊性,总不会那么轻松的。
“算了,你都不着急,我着急也没用。”孙芳摆摆手,“你心里有数就成。”
正说着,老王头提着两条杀干净的鱼进屋。
“王伯,这鱼等会儿你带回去一条,还有玉米也拿回去一根。”林微笑道,“我去买玉米的时候,人家已经骑着三轮车要回去了,就剩下了这几根全被我买下来了。”
剩下的一根没有剥,也是因为这个。
“好,那我就先谢谢了!”
老王头笑呵呵地接受。
他知道林微在这方面不说虚话,因此也不推辞。
“对了,您孙子王志外语学得怎么样了?我给的那本日常用语,他学到多少页了?”
林微一问,老王头忙正了脸色,“看到第三十页了。”
“三十页?”
林微问。
三十页,正反两面都有,一页差不多有三十句,照这样看,是有点慢了。都两三周了,才学这些。
她下意识地把王志当成大学生的学习速度,更没自觉地把人跟彭兵相提并论了。
“嗯。”老王头有点羞愧,“他数字方面倒是学得挺快,就是这些外语,他有些单词说是不会,回家就抱着字典查。”
老王头这么一说,林微愣了一下,咳咳,她要求太高了。
王志差不多学了一千八百句,这个数量用作日常几乎没什么问题了。
再说,那里面的单词,对于王志这种自学而又没那么好的学习条件的人,确实是有难度的。
就连那本英汉字典,估计也是老王头后来给他买的。
“很不错了。”
林微立即改了口风,“让他好好学,以后指定有大用处。”
即便今年不可以,那明年她也能实现计划。但,最好是今年。
“你放心,家里人都盯着呢。”
老王头说得挺乐呵。
林微:“……”
她不能想象一家子都盯着他学习是个什么情形,但肯定是有点毛毛的。
“其实,也不用盯那么牢……”
“他喜欢学习呢。”老王头一边切着姜丝和葱丝,一边道,“他还说明年要去参加高考,到时候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本来,家里人希望孙子今年考,只是语文知识和其他一些需要记忆的科目后来丢掉了。
孙子说,明年再考。今年即便是考了,按照他们的黑档,估计也不会有人录取他。他想着在这个数字方面在圈里混出来点名堂再去考试。
他们想着孙子年龄也不大,也就不再勉强,听了他的话。
“行,你们别给他施加太大的压力。”林微也不再多说什么,“别适得其反就好。”
“知道知道,放心好了。王志不是那种容易被影响的人。”
老王头把鱼收拾好装盘蒸上,笑呵呵地道谢,“王志他爸妈还说要来谢谢你呢,我想着你平时忙着呢,就给拦住了。”
第683章 什么事儿啊
了解过王志的学习进度和王阿珍的身体状况,林微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等吃了晚饭,林微和孙芳就跟李启王阿珍坐在银杏树下闲聊。
老王头吃了饭,拎着那条鱼和玉米跟大家打了招呼,人就离开了。
“老王做事儿认真,是个挺好的人。”李启看着人远去,关上大门,迈步回来感慨道,“他那个孙子也是个上进感恩的人。你是不知道,你和小孙放着的时候,他得了空就来帮忙。”
说着,指了指院子里之前辟出来的一块菜地,“看见那块了没?最开始咱不是种了一茬菠菜吗?吃完之后,没等我说,王志就过来撒上了空心菜的种子,现在吃一茬割一茬,省了不少买菜的钱。那孩子是个有心的,只要哪块儿的菜要过季,他过不了几天肯定就来收拾出下一茬……”
王阿珍笑得温和,“老王也浇了菜了,你怎么不说?快过来吃玉米,我吃着味儿不错。”
李启笑笑,也不争辩,接过她递过来的玉米,坐在她旁边啃着。
“先生,我们学校下周放暑假,到时候我直接回家,就不过来这边了。你们都保重身体,天热了,多喝点水吃点水果,注意防暑。”
刚才李启送老王出去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要回去的事儿跟王阿珍和孙芳说了,她们以为是正常的暑假返乡,也没多问什么,只是让她路上小心,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现在李启过来,她就再说了一遍。
“嗯。”
李启点头,叮嘱道:“路上小心点。你长时间没在家里,这次回去之后也不要偷懒,该干的活,能干的活,都多承担一些。”
“嗯,我知道的。”
林微笑道:“您放心。”
如果家里那边风调雨顺不干旱,除了拔草,回去是没什么活儿要做的。
几人说了会儿话,李启便推着王阿珍去休息。
自从做了那次胃部息肉的小手术,李启对于饮食睡眠就特别讲究起来。每天八点半到九点间,必然要睡去。
像大多数老人一样,李启和王阿珍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五点左右必然会醒来,之后很少能睡着,因此俩人就把入睡的时间提前了一点儿。
林微和孙芳挤在一张床上,聊了一会儿工作和学习,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林微起床给大家做了早饭,吃过之后才去车队,跟那边的人见见面,聊了十来分钟,这才动身去大院。
周末,是大家休息的时间。
很多学生或者工人都选择在这一天出行,或者去长城看看,或者去什刹海,再或者往市中心跑,总之,公交车必定是拥挤不堪的,有时候都不一定能挤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