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贵太妃这才努力的压下自己的情绪,和李微道:“是呢,臣妾找太后商量后日宴请宗室的事。”
李微点头道:“吃过这顿饭后,藩王们都要回自己的封地了。”
“是啊。大家聚在一起吃顿简便的饭菜,太后您可有准备呢?”
李微道:“已经吩咐下去了,不过还在热孝中,也不宜热闹,都按照之前的规矩来吧。贵太妃就不劳操心了。”
敬贵太妃含笑着说:“太后您尚且年轻,没想到竟这样周全,实在是辛苦您了。”
“我有什么辛苦的,有规矩,有祖制,只要吩咐一声,大家就会按着以前的例子办事,不用我亲力亲为,只过问几个负责人就行了。”
“这倒是……”敬贵太妃说着又陪笑道:“我们家王妃这里怀着身孕,怕舟车劳顿出个什么闪失,所以我和平王商量,让王妃在京中暂留几个月,等到顺利诞下胎儿后才起程去封地,所以还请太后的示下。”
原来这才是今天敬贵太妃找她的主要事情,李微仔细的斟酌了一番,点头道:“可以啊,平王府在京中也有别院,那么就请王妃暂且在别院住下吧,”
李微并没有在这事上为难敬贵太妃,回崇庆宫后她还交代云嬷嬷:“去我的库房选几匹上好的缎子与平王妃送去,再赐几件首饰。”她想起六嫂如今也怀着身孕,便又说:“同样的赏赐再送一份去尚书府给六嫂,再给六嫂两盒利于保胎的药。”
热孝期间,吃穿都不讲究,粗茶淡饭的也就过去了。御膳房送了宴请时的菜单给李微看,李微见单子上列着的大多是些果蔬,偶有鲜菌,一概的猪羊鱼虾都没有。茶水代替了荤酒。还有一个专门的点心单子,也都是些素点心。四冷四热,加两点,实在是简朴至极。
她看罢,并无不妥之处,点头道:“已经很好了。”于是芳灵又接过了单子转交给了御膳房的总管。
宴请的事自有御膳厨房的总管去料理,她用不着怎么操心。午睡后起来去佛堂进香,回来的路上还没进崇庆宫就遇见了摄政王的轿子。
赵骞见了李微的肩舆先下了轿,一路陪伴,及至崇庆宫。
李微便去了玲珑阁,赵骞也就跟着去了。
李微坐在东面的椅子上,赵骞就站在几步远的地方。屋内有晴香和芳沁服侍。
李微接过了晴香递来的茶,睨了赵骞一眼,道:“摄政王来崇庆宫可是有事?”
赵骞应道:“太后,这件东西您瞧瞧看。”说着便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份折子来,接着便呈给了李微。
李微不知何故,接过了折子打开一瞧,这是一份弹劾的折子,弹劾的对象便是她那任总督的大哥李什,折子上说李什徇私枉法,驭下不严,纵人行凶。
李微看着心里一跳,她缓缓的阖上了折子,问了句:“是谁递上来的折子?”
“相当于是封匿名举报信,我正在查明是谁举报的。”
李微暗咬嘴唇,这弹劾的内容也不知是真是假,目前需要分辨清楚,倘或她大哥真的做了违法乱纪的事她想要包庇的话,只怕会引起更大的质疑声。
“摄政王认为这份弹劾的折子用意何在?”
赵骞简洁明了的说:“或许是想搅浑水,让我们自断一臂。”
“大哥这个人……还是先查明事实真相吧,倘或弹劾的内容不假,我也该好好的约束约束这位哥哥了,总之不能让人抓住把柄来做文章。”
赵骞道:“难得你深明大义。”
李微轻笑了一声:“在其位为谋其政,真做了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我也包庇不了他。”
赵骞见李微神情还算淡定,心道在那边十几年她倒是显得愈发的老练了,遇事不惊,这是好事。
“你放心,我会交给人去办。”
“辛苦摄政王了。”
“臣尽职尽责的保护好太后,这也是臣该做的。”
李微瞥了他一眼,心里有很多的话,然而此刻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她对芳沁说:“收着一匹明褐色的妆花缎料子,赏给摄政王做身衣裳吧。”
赵骞便谢了赏。
两人相对无言,李微别过了脸去,淡淡的说了句:“摄政王的禀告我已知道,没别的事摄政王请退下吧。”
赵骞抿了抿嘴唇,最后只好与李微作揖告退。
李微安静的坐在那里,目送赵骞离去,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门口。她心中空荡荡的,曾经的那些过往从来没有发生过就好了,或许心里也不至于这么难受。她情不自禁的抚上了指间的那枚取不下来的戒指。
赵骞还没走出崇庆宫就遇见了前来给李微请安的惇太妃,惇太妃后面的奶娘怀里抱着年幼的福王。惇太妃见了赵骞还笑问了句:“王爷来给太后请安吗?”
赵骞没有回答惇太妃的话,倒摸了摸福王的小脑袋,说了句:“好孩子。”
376章 侍疾
惇太妃带着六皇子来给李微请安。
六皇子赵伏康只比伏光小一岁多,长得清瘦无比,衣袍像是挂在身上似的,显得空荡荡的,脸上也是灰白色,一点红润的样子也找不到。都四岁的孩子了,依旧吃奶娘的奶,走路也不稳,去哪里都是奶娘抱着。
惇太妃接过了孩子,教着儿子给李微行礼请安。
李微见这孩子瘦弱得厉害,又一副病怏怏的样子,生怕他磕着碰着哪里,只怕风都能将伏康吹得跑。
“孩子身子弱,免礼吧,别伤到哪里呢。”
李微让人给惇太妃搬了椅子来,惇太妃便将伏康抱在怀里,伏康脸贴到了惇太妃的怀里,身形娇小,又着宽大的衣裳,根本看不出抱了个四岁大的孩子,倒像是搂着一只宠物似的。昔日先帝还在的时候,李微在昭阳殿住着,惇太妃就时常去昭阳殿串门,两人年纪相仿,也能说上几句话。
惇太妃与李微同年进的宫,不过刚进宫的时候份位只是个才人,后来被先帝临幸后才怀了六皇子,等到六皇子出生,母凭子贵份位才进到了嫔。那时候李微就已经是贵妃了。做了贵妃后,惇太妃和她往来依旧如常,并没有因为李微的身份尊贵来奉承她,巴结她,待她依旧如初,依旧是那般的赤忱。
先帝走后,李微念及他们母子可怜,这才借伏光皇帝的名义尊封惇嫔为惇太妃,也册封了皇六子为福王。
只是福王年幼又病弱,还没择封地,等到他长大一些再说。
“小六这两天精神要强一些,所以带了他来给太后您请安。”
李微道:“天气暖和起来了,只要孩子精神不错,就该带他出来多走动走动,不锻炼不行。就好比温室里的花,太娇养的却一点也经不起风吹日晒也不行。总有一天他要去自己的封地,首先得有个健康的体魄。”
惇太妃听说,不免蹙眉道:“是啊,这个孩子就和他皇叔一样太病弱了。”
“他还小,有太医随时照料身体,也有奶娘保姆,伴随的小太监。跟前服侍的人不下二十人。也不大走路,去哪里都有人抱着,实在金贵。可老是这样也不行啊。你当母亲的得狠心让他自己来。”
“他太娇弱了,路也走不稳,总怕碰着、摔着,更害怕生病,特别是季节转换天气变化太快,遇着忽冷忽热的时候哪次不是躺十天半月才能好。”
“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菀菀,总得想个办法才行。”
说起育儿经验来,李微虽然是两个孩子的养母,但她却没怎么费心,淑嘉身后一堆的奶娘和嬷嬷,伏光更是众人捧大的,但从大哥养茵茵来看,有些提前的观念确实更先进一些。
两人说起伏康的事来都不免叹息发愁。
“先让太医尽力的医治,病根没断的话,药不能停。等到他身上的病完全好了,然后再说锻炼的事,找几个小太监陪着他玩耍,你也别太心疼了,磕磕碰碰的就长大了。养的是儿子,不能像养女儿那般的娇贵。从小把底子打好,将来才有更健康的体魄。”
惇太妃听着李微这番话,笑着说:“太后您说得也是。”心中却暗自猜测道,之前太后可从不说这些,当真只有自己生的自己心疼。
李微又说:“小六毕竟还小,读书也不急,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你也别有太大的压力了。”
说过了孩子的事,惇太妃又想起了刚才遇见的摄政王。她想了想方问了句:“太后,臣妾刚才进来时看见摄政王了。”
李微点头说:“是,他是来过。”
惇太妃沉脸道:“这是摄政王也好生无礼,也没个忌讳。您是他的嫂子,他是王叔,这样的视规矩为无物,旁人怎么说呢。可事关太后您的声誉。”
这话李微也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前世今生,那赵骞就没变过。
她不动声色的说了句:“摄政王今天过来是有要事相告。”
惇太妃哦了一声,接着也就没话了。到了用膳的时候,李微留了惇太妃母子一道用饭。
小伏康胃口娇弱,奶娘千方百计的哄着,只吃了几口便不肯再吃。
用过了饭。惇太妃才带了儿子回自己的怡和殿。
赵骞的肆无忌惮让惇太妃说出了那样一番话,落在别人眼中还不知要怎样的编排。李微心里明白,她也是时候下旨意了。
“晴香,今后摄政王没有递牌子进来,再不许他擅闯崇庆宫。”
晴香愣了一下,才应道:“是!”
隔日便是宴请宗室的日子了,未正的时候便有命妇相继进宫来给李微磕头。李微面见了几位藩王妃,说了几句场面话。齐太妃抱恙在身,始终没有露过脸。
整个宴会显得很冷清,大家略动了几筷子,意思意思,结果每桌都剩了不少的菜。
饭罢,大家相继散了。蜀王和蜀王妃留到了最后。
李微看了一眼下面的这对夫妻,劝慰他们说:“齐太妃那里自有太医照料,会尽心照顾好她的身体,你们放心。”
哪知蜀王突然就和李微跪下了:“母后,贵太妃身体孱弱,当儿子的哪里放心远行。还请母后开恩,等到贵太妃身体痊愈了再让儿子和儿媳前往封地吧。两地相隔千里,儿子牵挂贵太妃的身体,贵太妃倘或想见儿子了也见不了一面,恳请母后答应,让儿子和媳妇留下来侍疾。”
侍疾?!这事之前发生过,上次李微最终答应了蜀王的要求,让他留下来。
不过这次她犹豫了:“可是这于规矩只怕不和,你的那些叔叔、兄弟们也都要回封地了。”
蜀王与王妃一道与李微磕头,并含泪恳求,
李微心道,若蜀王真要翻出个什么事来,把他留在京中比放走可能更容易掌握一些,她也不想去征求赵骞的意见了,最终说:“念在你们两口子一片赤忱上,我答应你们的要求了。你们还是留在诩坤宫吧,也好就近照料。”
两人见太后最终松了口,忙与李微磕头谢恩。
377章 故交
李微答应了蜀王夫妇,让他们暂且留下来侍疾,等到齐太妃痊愈后再回蜀地。
赵骞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不惧崇庆宫的阻拦硬闯了李微的寝宫。
“我之前和你说什么来着,让你小心提防,怎么想着还答应人家留在京城。你可想过要有个事怎么办,之前的遭遇难道你都忘呢?”
李微见她怒气腾腾的样子,只是平淡的说了句:“我自有我的想法,摄政王不必操心。”
“你呀,我知道我说什么你都不会听的。要是出了什么事也只有我给你兜着,可我不想你再受到任何的伤害了。”
“摄政王,你请回吧。对了,我还想劝说摄政王一句,以后少来我这里,我怕被有心的人拿去做文章,不然天下真的就大乱了。现在我想要的只是平稳而已,也请摄政王自重。”
即使站在她的面前,但她看他的目光却始终那样的淡漠疏离。
曾经的那些温馨甜蜜,仿佛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面对冷漠的李微,赵骞半点也恨不起来。感怀之余不过叹一声造化弄人罢了。
李俭要去云南了,曾派人到王府给赵骞送了帖子来。两人是相交多年的挚友,这一别再见又不知什么时候。
下衙之后,赵骞坐了马车去了一趟尚书府。
此时天色渐晚,李府大门上已经点亮了灯笼。大门洞开,时不时的有人进出。
赵骞的车子缓缓停了下来,那门房的上的仆人见是摄政王的车子,忙不迭的上来请安,又有仆人已经跑去外院通传了。
“这么晚了,王爷怎么过来呢?”
赵骞并没有立刻下车,隔着帘子问了一句:“李家六郎可在?”
家丁忙答:“回王爷,六爷才到家。”
赵骞听说这才下了马车,跟前的小太监上前稳稳的扶住了他,赵骞却主动的抽开了手,挺直的腰,快步的朝门内走去。
他步子沉稳又轻快,随从有点跟不上他的步子。
李家的男人得了下人的通报齐齐的到了嘉善堂等候着,李俭官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匆匆的一路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