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现代纪事——郁桢
时间:2019-03-02 10:29:50

    李行赧然道:“我是大姑娘了,不和小孩子们一道打闹。”
    李微听说只是笑了笑。
    夜里去陆采芝端来了她特意配制的泡脚水,里面加了晒干的药草还有一把红花。
    “太后您泡了这个,保管您一个冬天手脚都是极暖和的,不再畏寒了。”
    李微笑道:“我比你长不了几岁,平时也注意身体锻炼,所以倒没那么怕冷。不过还是谢谢你为我弄的这些,身体暖和了,夜里睡觉也才香甜。”
    在三清观里,李微让李行挨着她一处睡。
    姐妹俩躺在床上说起了父亲的病来,李微也看开了:“咱爹这病一时半会的好不了,只要能熬过这个冬天,等到明年开春兴许就不怕了。”
    李行紧张的问了句:“太后,父亲会因此去世吗?”
    李微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说不清啊,但他现在这种状态却很有可能随时走的。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李行心里很是憋闷,听得李微又说:“我们的医疗水平太差了,医务人员也远远不够,所以人均寿命低下。好好的发展医疗这一块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的寿命。”
    在李微即将入梦前,李行低声在耳边问了句:“太后,王爷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你想他了吗?”
    李行羞涩的说道:“太后别笑话我了,我就是随便问问。”
    李微道:“兴许还有几个月吧。”
    
 
435章 骑马
 
  这一晚,李微又梦见了赵骞。
    不过梦里的场景却是在异国他乡的某个小岛上,岛上椰树成林,海鸥盘旋。两人携手从椰林下走过,掀起的浪潮打湿了他们的鞋袜。
    也不知赵骞和她说了什么,李微在梦里笑得那般的高兴,后来赵骞在椰树下拥抱了她,亲吻了她的嘴唇。
    等到这场冗长的梦终于醒来时,却发现李行不知何时钻进了她的怀里,像只小猫似的依偎着她,有一半的肩膀都在外面。晨曦已经染白了窗户,鸟儿的喧闹声传了进来。
    李微轻轻的坐了起来,将被子往上拉了拉让李行盖好。
    她轻轻的起来穿衣、梳头,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些生活上的小事在十几年的沉淀里早就习惯了自己来,哪怕是重新做回了太后,身边不乏服侍的人,她还是习惯自己动手。
    收拾好之后,李微打算出去走动走动。
    清晨山间的空气格外的清新,东边已经有霞光从层层的云朵中不安分的透出了绚丽的光芒。她走至银杏树下,抬头仰望,一树金黄的叶子在晨风中轻轻的摇曳,像是一只只金黄的蝴蝶。
    她走出了居住的院落,打算趁此好好的走动走动,锻炼一下筋骨。刚走了不远,便看见了拴马桩上栓着一匹雪白的马儿,李微想也没想就过去解了缰绳,接着翻身上马。
    以前六哥教她骑过马,所以基本的要领她都还记得。
    李微紧握着缰绳,双腿一夹马肚,吆喝了一声,身下的马儿就跟着跑了起来。
    她喜欢骑着马儿恣意驰骋的快感。
    这里是骊山,有曾经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遗址,有闻名天下的温泉,也有大唐遗留下的绮丽传说,还有虚无缥缈的老君殿。
    李微抓紧了缰绳,身下的马儿慢了下来。她穿过了密密的树林,天气逐渐转凉,那些树叶也跟着变红变黄,这山林间到了一年里最绚丽多彩的时节。
    后来她下了马,牵着马儿在林间闲庭信步。层林尽染,鸟语喧嚣。
    她多想撇下一切选一个这样的山野里渡过余生,死了也埋在这样的风景里。树叶落在黄土上是她的被子,鸟儿的啼叫是欢快的歌唱。
    她不去想朝堂,不去想后宫,也想丢下太后的身份,只愿此刻的她是个平凡的女子。平凡的女子,她也做过平凡的女人。李微想起了那个家,想起了李明华夫妇的笑脸和曾经在耳边的叮嘱,李剑平的埋头苦干。她也想起了李剑波的那幢朴实的两层带花园的别墅,别墅里她亲手种下的那些花草也不知怎样了,李剑波和卞翎还有没有将来。甚至也想电视台,想起胡美娟,想起陈雅诗、齐静怡等等曾经陪伴过她,给过她帮助的好朋友,她还想起了因为事故而早早走了的林海恕。那些曾经无忧无虑的求学年代,那些单纯的小美好。
    为了生活,为了工作疲于奔波,做一个平凡的女人并不比太后容易轻松,但此刻的她却又动了想回到那里的念头。这些年了她在那里有了新的家人,也有了新的牵挂。她想回去拥抱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思念。
    可惜隔着时空,她垮不过去这道鸿沟。
    李微向天空伸出了手掌,指头上的那枚七宝戒指还稳稳的戴在上面,无论她怎样用力也拔不下来。透过指缝看去,太阳已经冲破了云层,露出了自己的笑脸。
    李微骑马出去散心,然而却让大家都惊惶了起来,都说太后不见了,然而谁都没有见过她。大家拼命的各处寻找。等到李微自己回来时,跟前伺候的人见着她时差点哭了出来。
    “太后,您这是上哪里去了,怎么四处都不见您。”
    李微轻笑着说:“早上空气清新,所以我出去走走。让你们担心了,真是抱歉。”
    接下来的几天,李微总会一早起来自己骑马出去溜达一圈,而且不喜欢人跟着。
    从三清观回来后的第五天,陆采苹那里有消息了。九月十七的这一日,李微在崇庆宫的偏殿正式的召见了陆采苹。
    陆采苹约莫二十五左右的样子,发髻高挽,穿了身靛蓝的衣袍,发间也不戴什么光鲜的首饰,只有一枝檀木簪。俨然一副孀妇的妆扮。
    陆采苹深深的下拜。李微忙道:“陆夫人请起。”
    陆采苹这些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不招谁惹谁,爱吃就吃,爱睡就睡,结交了一群文人朋友,成天游山玩水好不惬意,哪曾想太后要召见她,她原本不想来的,偏生父亲找来,对她苦口婆心一番的说教,就要差点给她下跪了,她这才答应进来见一面。不过这位太后见她一个无趣的乡野妇人要做什么,陆采苹心里没底。
    李微在见到陆采苹的第一句话便说:“以前就听闻过陆夫人的才名,如今总算能一睹真容了,我对陆夫人向来很钦佩。”
    陆采苹有些意外,敛容道:“民妇不堪,太后谬赞了。”
    李微笑道:“不是谬赞,是当真的钦佩,如今我寡居在这深宫里,身边觉得寂寞,所以想找人说说话,解解闷。我听闻了陆夫人的事,所以想听陆夫人讲讲你游历过的那些山水,领略过的风土人情,权当自己也出了一趟远门,不知陆夫人可愿意陪我这个寡妇说说话?”
    陆采苹神情一凛,忙道:“承蒙太后看重不嫌弃,民妇愿意与太后解闷。”
    李微点头说:“如此甚好。”
    陆采苹在崇庆宫看见了自己的妹妹,她曾将采芝拉到一旁询问。
    “太后此番让我进宫到底是何意?”
    采芝答道:“太后的圣意我也不敢随便猜测,但姐姐能入太后的眼,也是姐姐的过人之处。太后吩咐什么姐姐照着做就好了。”
    陆采苹道:“可我这心里实在不踏实。”
    自此李微便将陆家姐妹一道留在了崇庆宫。外人看来很是不解,不明白太后为何要一个离经叛道平的妇人在跟前。
    久处下来,李微方知道这个陆采苹是有真才实学的,并非浪得虚名,因此越发的敬重她。
    
 
436章 进言
 
  “这个王朝已经历经百年,从国朝初定时的积贫积弱,几位君主的锐意发展之后,大齐的子民们的生活渐渐幸福起来。还出现了乾德年到永定长达将近五十年的盛世。就是熙康前些年大家的日子都还不错,怎么最近这几年的日子百姓的生活反而越过越回去呢?”
    李微这些问话是问向一旁侍立的陆采苹的。
    陆采苹以前也是不问世事,养在闺阁中的女子,偶尔写几句无病呻吟的诗句聊以***,但在乡下过了几年,她是真正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百姓的无奈。
    “太后,您不是知道么,拖累这个王朝的是近几年的战争,还有接连出现的灾荒,以及人民头上的赋税啊。百姓只想过安定的生活而已,可现在安定也成了一种奢侈。”
    李微道:“我何曾不知道,百姓穷,其实朝廷也没钱。从熙康十年开始,边疆的不安定还有几次对外的战争将那几十年盛世攒下的家底给耗得差不多了。这个国家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陆采苹含笑着说:“难得太后有这样的心性,有这样的胸襟。听闻太后广建惠医署,建造医学馆,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然而这些远远不够。必须得大力的发展农商,兴手工业,搞科技,这个王朝才能有救。如今我们也该效仿汉初的文景二帝。百姓需要修生养息,发展生产才是正道,也该推出相应的政策来。”
    李微看重了陆采苹的学识,便让她留在身边替她起草各种文书,给她做参谋,充当李微身边的女史,李微也给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封号,为一品崇文夫人,赏紫色绣文雁衣袍,自由进出内廷。
    此番旨意刚颁下之时,曾受到了内阁老臣们的激烈反对。
    “太后,那陆氏妇伤风败俗,不堪大任还请太后斟酌再三。”
    不就是瞧不起采苹当初的休夫行为么,李微倒要为采苹当初的举动拍手叫好,她淡定的应对道:“这是我的意思,已经定下来的事,你们也别再反对了。”
    “太后,陆氏品德败坏,影响深远。您若重用她,只怕会引起朝野不满,所以还请您收回成命。”郑光亮为首的几位老大臣已经对李微磕头请求了。
    李微视若无睹道:“我重用崇文夫人,是欣赏其才能,再有她品德也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不堪,诸位也不要人云亦云。这事不许谁也不许再议论!”李微面有怒色,少有的在大臣们面前发火。
    几位见劝说无效,转而又去求杜予。
    “首辅大人,太后干嘛要重用一个失德夫人,那陆氏所作所为桩桩件件都不光彩啊。”
    杜予见他们个个灰头土脸,个个都不甘心,便道:“太后或许看重了陆氏的才干吧,听说那个女人文章写得好,正好太后瞧得上吧。”
    “文章写得好也不是女人的本分啊,太后此举实在让人猜不透。”
    杜予微微一笑:“有什么猜不透的,那陆氏妇人早些年才名远播,大家都有所耳闻。太后想要笼络这样的人才在身边替她出谋划策吧。”
    杜予这话让在座的都深为震撼,廖奇道:“太后莫非想要夺权?”
    又有人说:“女子乱朝纲,这是大忌啊。国朝建立一百多年,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杜予道:“合不合适还说不上,太后年轻,怕是有别的心思不安本分,说来也正常。早些年我们还有借李家的人发难,可这里李家为避风头也挑不出别的来。将来如何,大家走一步看一步。她一个小丫头片子想要夺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李微想要重用陆采苹可不是说说的事,她让陆采苹进入崇文馆,自由的翻阅里面的书籍,甚至还让她教导公主们读书,帮她起草一些旨意。
    一些时日过去了,任谁都看得出来李微对陆采苹的倚重程度。
    李微暂时还没将手伸到前朝那些政务上去,内阁的老臣们也不敢怎样。大家还算相安无事。
    十月初,尚书府里传出来凶信,李绎缠绵病榻数月终于还是撒手人寰了。
    李微得此噩耗不得不回家吊唁。
    李微、李行等兄弟姐妹们换上了孝服,一道在棺木前举哀,个个面色哀戚,但李行却哭得最为悲痛。
    李绍见此还夸赞李行孝顺,李微下来时还要安慰李行。
    然而李行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她的伤痛是为那般,如今父孝在身,再过三年,只怕摄政王不会再等她了。
    丧仪自有规矩制度,她那远行的六哥只怕是赶不回来替父亲送最后一程了。她身为太后,身上有规矩制度压着她,她本来没有送葬的机会,但李微却视这些规矩制度为废话,从小殓、大殓到出殡这一天她都全程参与。言官稍加劝说几句,就被李微一张利嘴呵斥了一通,让言官再也不敢多嘴。
    如今的李微算是两重热孝在身,她每日在崇庆宫只穿素淡衣服,吃素淡饮食。十月中的时候她接到了赵骞写来的第二封信,中间还有一幅他的亲笔画,画上的内容乃是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信上所叙赵骞的一路见闻,其中不乏对李微的相思之情。李微胆战心惊的将书信当场烧毁,唯独留下了那幅画,悄悄的收到书房里,时常拿出来观摩。
    白鹿洞书院是六哥曾经求学读书的地方,也是她曾经参与抗洪救险报道走访过的地方,也是她和赵骞相遇的地方。在庐山他对自己伸出过援手,让她免于被突发的泥石流所掩埋。
    兰蕙捧了茶进来,又见李微望着那幅画出神,兰蕙好奇的问道:“太后,这画的是哪里的山水啊,真好看。”
    “白鹿洞啊。”对李微而言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
    兰蕙偏着头看了一回,只觉得画得好,但见太后天天这样的欣赏不免又问:“这画出自哪位大家的手笔?”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