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天先生一来,李大厨就不吱声了,妞妞说想去读书,李大厨也答应。
蔡小贝一再忍不住去看方若华,喃喃自语。
旁边几个老人家听见小丫头的嘀咕,登时好笑,对视一眼,也就由着这小丫头片子在脑子里把六奶奶神化。
其实就是他们,也没觉得把女人也叫过来读书能用多少好处。
他们男人也就罢了,虽然像他们这些人,读书也考不了科举,当不了官,但是识字就很好。
当个睁眼瞎,连个契书都看不明白,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
而且学里教的东西也很有用。
学了这几个月,他们上街买东西,都变得方便得很,以前买个一斤的粮食都得分好几次,要不然他们根本数不清数,算不准钱。
识字多些,将来替人写个信,读个信,也能赚几文钱贴补家用。
至于女人们,虽然穷苦人家不讲究,但挤在男人堆里学字,到底不雅,以前他们谁也没想让家里的女儿孙女来学里混。
但这会儿六奶奶亲自来了,身边使唤的丫头都是识文断字。
瞧瞧那些大丫头身上穿的料子,脚上的鞋子,头上的首饰,连手腕上的大银镯子都显眼的厉害。
明显六奶奶对下人好,厚道,用人也爱用识文断字的。
他们这些人,算起来可以说是六奶奶的家奴,将来子女的前程,都要看讨不讨六奶奶喜欢,现在亲眼见到六奶奶喜欢什么样的,甚至那位主儿,还亲自到学里上课,但凡疼爱女儿,怎么会不让女儿来?
不趁着现在让孩子在主人面前露露脸,将来六奶奶要用人,怎么会想起他们家的娃?
哪怕自家的是个丫头片子,自家也一样心疼,要是有好前程,谁会傻到不给孩子争取?
蔡婆子那么拧巴的老女人,别人说几句闲言碎语就要拿菜刀跟人拼命,还不是不管不顾,硬把外孙女塞了来读书?
这世间的人,谁又是傻子?
何况自从六奶奶一到,学里竟还给发起伙食,而且比那什么厂子里的伙食还好。
不光有干的窝窝,还都是精细粮食掺和着粗粮和野菜,吃起来一点都不拉嗓子。
还有鱼汤喝。
他们寻常也不怎么缺鱼虾吃,至少偶尔能吃得到,可谁舍得搁大料?
那些臭鱼烂虾吃起来都反胃,人家这鱼汤,却做得极好,一看就是贵人们吃的,香浓可口,就着汤吃再粗的干粮也没人嫌弃。
方若华教书的第五天。
教室就坐满了,好些半大的女娃娃也都被塞了进来,像这些半大的孩子,在家能当个大人使唤,带小的,洗衣做饭,每日都有事做,寻常都不愿意让她们来读书。
方若华侧面问了问,竟有人说是看学里伙食好,所以让孩子来蹭饭。
这话听得水友们都以头抢地,直呼不可思议。
事实上,方若华给厂子里,还有学里的伙食,让水友们看了一眼,就直呼三妹是黑心商人。
“别人家收买人心,都是白面馒头可着劲的造,想吃多少吃多少,保证能吃饱。”
“我们三妹弄些麸皮,野菜,肉眼看不见的细粮混一混,缺油少盐,一人一顿还只分一个。”
“有小孩子在,至少保证个蛋啊,奶啊一类的,才不算是虐待儿童吧。”
“我觉得三妹这种规定每人分一个的行为很人性化,瞧瞧那都是什么粮食,演员们可是真吃的,这是直播,做不了假。”
“也是,那种东西吃一个勉强能塞进去,要是多吃几个,那还不得难受死。”
“吃着这种粮食,他们还得演出感激涕零来,不容易,真不容易!”
“换我,非扎导演小人不可。”
“演员好辛苦。”
“打赏,给演员买防晒霜。”
方若华:“……”
好吧,包括她自己在内,南安城老百姓的皮肤都不算白皙,偏黑偏红。
整日吹海风,哪怕没有什么太阳晒,也免不了是这种带着点土气的肤色。
又是真瘦,那种瘦骨嶙峋的瘦。
水友们收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直播,也算见怪不怪,日常吹一吹特效化妆厉害,再吹一吹演员敬业,吐槽主播几句,要哪天没这些吐槽,方若华还不习惯。
只是伙食这个问题,真不是她不想拿好吃好喝地来收买人心。
她要是真能精细粮食管够,日日有肉,保证眼下这些工人能把她当神仙给供起来,舍生忘死地为她卖命。
问题是这不现实,外面正闹粮荒呢,老百姓们都易子而食,连野菜根都吃不上了,她总不能到宇宙商城里大批量地采购粮食吧?
说粮食便宜,那是和别的商品比。
她靠宇宙商城吃饭,养活自己一辈子没问题,养活十个人八个人,勉强也行,但养活一百人,一千人,甚至更多,那还是别想。
如今她钱本来就不够用,偌大的船厂要加快速度建成,必须依靠宇宙商城,先把基础打好,就是抠干净她的家底,这件事也不能省。
在别的方面,还是能省就省些好了。
粮食虽然紧缺,到底是眼下小时空就能弄得到的东西,但是商城里的机器,却不能凭空得来。
第680章 喜事
课间不过休息两刻钟,学生们也能摘上不少野菜,还有的去捡些柴火,聊胜于无而已。到上课的时候把背篓搁在墙角,密密麻麻地排上一圈。
方若华和学里的先生从不多管。
如今山林都不属于老百姓所有,寻常并不能随意去山里砍柴混饭吃。
那些无主的深山,又是豺狼虎豹成群,正经的猎户进去一次也不易,不是万不得已,谁乐意去拼命?
现在方若华得了这点山头,老百姓们乐意去捡个柴火,摘点野菜,只要不雁过拔毛,祸害得太厉害,守些规矩,就由着他们去。
乱世虽说该用重点,可立规矩归立规矩,上位者却不能少了那一片仁心。
课间休息一结束,方若华又教了差不多五十多个字,就打发大部分学生去工厂上工。
然后教书的先生们,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却不走,自动自发地围坐在一处,开始学习《说船》的第一册 。
这本《说船》是方若华自己根据水友们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写出来,要是真把这些资料研究透了,还真能打造出当前来说比较先进的战舰生产线。
像这种资料,其实就是随意让别人看,似乎也没什么用处。
想要大规模建造舰船,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是随便什么人,读上一两本书就能做到。
但像夜姑这样,一心一意投靠了方若华,把方若华当自己的主君,指望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人们,却把资料看得死紧。
他们自动自发学会了保密,不是真正的自己人,绝不肯泄露半个字。
方若华想了想,确实不应该让所有人都看这种层次的资料,干脆就正正经经地弄出保密条令,所有人签署保密协议,只能按照等级,知道自己该知道的东西。
古话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从各个方面学会保密,还是挺重要。
在培训手下阶段,最好就开始严格要求,做不到的早点淘汰掉,也是避免损失的好办法。
夜姑领着人,虔诚地翻开书本又学了一个多时辰,学懂学不懂的,哪怕先死记硬背,背下来再说。
像她这样习惯上在水面上讨生活,一辈子活在船上的姑娘,但凡涉及到船,总是兴致高昂,不肯放过半点机会。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窗外传来一阵叮铃铃的响声。
方若华举目望去,就看到一辆驴车由远而近。
夜姑抬头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笑道:“到饭点了,今天吃什么?”
来送饭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一身旧衣,满头斑白,但是精神抖擞,手脚干干净净,说话也利索,见方若华也和夜姑她们一起吃她做得饭,到有些手足无措,却并不慌乱。
“六奶奶放心,咱做饭干净得很,水都是用的清水溪的水,甜的很,也照着吩咐戴了手套口罩,您瞧瞧,都是干饭,实惠着呢。”
老妇人好话跟车轱辘似的倾泻而出,“厂子那帮子后生,遇见六奶奶可是有了大福气,您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我们家给您供一辈子长生牌位……”
方若华失笑。
如此直白的夸赞,她到是很少能亲耳听到,还挺有趣。
见她擅长聊天,干脆趁着吃饭的工夫,与这老妇人聊了一会儿。
这老妇人就是蔡小贝的姥姥,仔细一看,蔡小贝的一双眼睛,还真有一点像她。
虽然家中女儿似乎刚刚和离,但是老妇人的脸上却没显出什么,等夜姑她们吃完饭,老妇人收拾好东西,还给夜姑她们塞了一大把她亲手腌制的蜜枣,说是女儿要成亲了,让夜姑几个也沾沾喜气。
蔡姥姥的女儿要嫁的也是船岛上的人,如今是厂子里很有名气的大师傅,叫范响,右腿有一点跛,但只有走快了才看得出,沉默寡言,不大爱说话。
听说还是金二麻子给说的媒。
夜姑知道之后不禁愣了下:“范响?他竟然也要成亲了。”
方若华也知道这个人,船岛上手艺好的大师傅里面,除了王家的,如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他。
厂子里的大师傅要成亲。
蔡姥姥为人也很不错,方若华一琢磨,干脆就趁机给发福利,也算是新规矩。
船岛上的工人若是成亲,娶的也是船岛上的自己人,女工也好,其他工作人员,甚至是丫鬟也罢,都给分一套岛上的家庭宿舍。
范响和蔡家结亲,两家能分一套房子,因为范响是大师傅,级别够了,可以在别墅区选择,最后范响挑了一个独门独户的二层小别墅。
蔡姥姥显然很喜欢,特别高兴,本来很低调的成亲,也显得热闹了好些。
蔡小贝的母亲成亲的那日,在岛上摆起流水席,蔡姥姥有一手好厨艺,烧的饭菜香气四溢,整个岛上的人都很给面子,一口气来了七八十口。
正好方若华和夜姑她们都在岛上,便也去吃一杯喜酒,凑凑热闹。
不过,方若华她们只是送上一份贺礼,略坐了坐就打算走人。
刚准备和主人家说一声,告辞而去,就见南面来了一大一小两个男人,蔡姥姥脸色陡然大变。
方若华抬头看了一眼,便忍不住蹙眉,大的那个,正是那日要带蔡小贝走的曲秀才。
曲秀才手里还牵着个男孩,男孩和蔡小贝差不多年纪,长得唇红齿白,清秀可爱,至少比蔡小贝的气色要好上不少。
蔡姥姥一看到他们,脸色就变了变,但今天是女儿成亲的日子,显然不合适起冲突,所以并没有阻拦这些人入席。
曲秀才叹了口气,伸手递过一份贺礼,拿红色的纸包了,应该是点心,四下看了看蹙眉道:“蔡婶子,七叔和九叔他们怎么没来?”
蔡姥姥阴沉着脸没有吭声。
曲秀才就轻轻拍了自己的腿一下,仿佛说错了话,小声道:“也是,淑媛做得那些事,蔡家的名声都毁了,七叔也有女儿,想也不肯再与……咳咳,好了,不说这些。”
他叹了口气,“既然淑媛守不住,要再嫁,那没道理让小贝和小英留在你们蔡家,为了她们好,把孩子给我,让我带她们走。”
第681章 偏不
蔡姥姥眉毛一竖,冷声道:“曲行,别忘了你当初是入赘给我们蔡家的,街坊邻居皆可作证,小贝和小英都是我们蔡家的,和你没关系。”
她终究顾忌今日的喜宴,深吸了口气,平复下心情。
“今日我蔡家大喜,你来吃席,尽管吃,吃完了赶紧走人。”
曲秀才神色间露出点不悦,又仿佛一言难尽:“又是这等话,当初入赘,本是万不得已。”
蔡姥姥一看他这表情就来气。
就好像当初他入赘,是谁逼迫似的。
可事实上她的女儿又乖巧又漂亮,当年家底也算有一点,那些富贵人家他们高攀不上,要想嫁个地主,一辈子衣食无忧,绝对没多少问题。
只是她男人去得早,就只留下一个女儿,不免舍不得,姓曲的装乖巧,装老师,装深情,她见他家贫,却读过书,这才动了招赘的心思。
但也仔细问过他,若是他不乐意,他们蔡家绝不强求。
姓曲的当时可没有不乐意,还说什么,终生不纳二色,独爱淑媛一人。
蔡姥姥因为他是外乡人,不知根知底,还有所犹豫,但看他对母亲孝顺,是个孝子,孝子的人品通常都不会坏,于是便松口答应。
此时此刻,一想起这些,蔡姥姥便心中痛恨自己,她千挑万选的,怎么就给女儿选了这么个混账。
到了如今的地步,多说无益,姓曲的惯会做表面功夫,蔡姥姥也有点担心她们母女祖孙,刚刚开始的新生活受到影响。
心中忐忑之余,一边叮咛同在厨房帮厨的那几个妇人,帮她看好了小贝,一边只当没看见曲秀才让人牙疼的表情,压低声音,再一次强调:“吃了酒席你就走吧,小贝是蔡家的孩子,你要是还要脸,别打她的主意。”
曲行沉默片刻,面上露出一点扭曲,深吸了口气,忽然扬声道:“蔡婶子,在下就不拐弯抹角了,淑媛做下那等丑事,害得我和孩子们从此声名扫地,小贝和小英要是再留在你们家,那才是毁了,你如果是真心为她们好,就让她们跟我回去。”
“她们以后和淑媛断了亲,再过几年,别人忘了这些事,也许还能有个好归宿,再不济,对小宝的影响能小些,不影响他的前程。”
曲行昂首挺胸,一脸正气。
蔡姥姥气得浑身发抖,脸色发青,那件事每每被提起,都会摧毁蔡家一次。
她只觉得一颗心被挖出来反反复复凌迟,又担心女儿听到,头昏眼花,一手扶住桌面,恨不得拿起菜刀来砍死这个混蛋。
但是她不能,她不能和这家伙同归于尽,她还有女儿,还有孙女。
“……你可以写下断亲书,从此小贝和小英和你,还有你儿子没有任何关系,淑媛怎么样,我们蔡家将来如何,不劳你费心。”
曲行登时站起身,胸口起伏不定,沉声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