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南墨离
时间:2019-04-01 10:00:18

  不过,昨日惠帝赐下《孝子传》和《史记•五帝本纪》篇,又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还是为了提醒大皇子?
  想来想去,众人不禁都暗道一句,圣心难测。
  谁会想到,惠帝这一次,会暗中让太子和陆铮将匈奴使者抓了,又派陆文秘密前往西北,与匈奴王谈判呢?
  太子果真如众人预料的一样,给出了堪称完美的回答。
  惠帝很高兴,摆手让太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既然诸位爱卿意见一致,那么,此事便这么办吧。”
  一切好像都尘埃落定了……
  下朝之后,太子跟陆铮便被一群人围住了。
  官场上最不缺少阿谀奉承,踩高捧低之辈,太子跟陆铮自小便见识多了,虽不耐烦应付,但也不至于应付不了。
  唯一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汪德蒲也凑了过来。
  短暂的惊讶过后,太子的面上又挂起了春风拂面般的笑容。
  汪德蒲面上也挂着得体的笑容,“老臣恭喜太子殿下,殿下高义,为国为民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老臣佩服。”
  汪德蒲这话虽是在赞扬太子,但明显带着些刺,太子焉能听不出来。
  不过,太子也不是好欺负的,闻言笑意不由更甚,“汪尚书客气了,这都是孤应该做的,孤相信,无论是谁,面对这件事,都会跟孤做一样的选择,毕竟,这可是涉及到两国邦交,家国利益之大事么。”
  太子这话暗指大皇子不顾全大全,在场的人几乎都听出来了,不过,谁都没有乱说话。
  太子越懂事识大体,就衬得被禁足的大皇子越是愚蠢不堪。
  汪德蒲又岂会不明白这一点,闻言脸色立即就变了一瞬。
  但他毕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不会像大皇子一样当场发火,气没出来多少,反而让自己难堪。
  既然太子这里刺不到,那就转移下目标么。
  思及此,汪德蒲又想目光转向陆铮,笑里带刺,“陆将军好生深沉,让老朽这样的老东西都自叹不如,可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是说陆铮心眼太多,为人奸猾呢。
  这话若是旁人听了,兴许会生气,但是,陆铮却完全没有感觉。
  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尚书大人谬赞,彼此彼此。”
  是啊,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以为谁没读过聊斋了!
  汪德蒲连说了两句话,都没讨到便宜,也知道不宜再说了,于是,便借口还有差事要办,先离开了。
  汪文正一直跟在汪德蒲身后,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在临走之前,用黑沉的眸子,看了陆铮一眼,但也只有短短的一眼,随即便收回目光,跟着汪德蒲走了。
  一直到走了很远之后,汪文正才听汪德蒲叹息了一声,沉声道:“这一次,我们失算了……”
  是啊,从没有查清楚陆铮去铁甲巷的真实目的开始,他们就已经失算了。
  错过了最佳的时机,终究导致最终的失败。
  汪德蒲忽然回头看了一眼。
  他们祖孙已经走了很远了,以汪德蒲的眼力,甚至已经看不清楚后面的人了。
  可是,哪怕只是一个轮廓,汪德蒲仍旧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压迫。
  不知为何,他心中忽然有一种索然之感。
  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终究还是摊开在眼前了。
  大皇子较之太子,终是差了一等啊……
  汪文正敏感地察觉到汪德蒲的不对劲,他略有些担忧地看向汪德蒲,小心问说:“祖父,您……”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汪德蒲打断了:“我很好,没什么事,走吧。”
  说罢,汪德蒲便率先走了。
  汪文正皱着眉头看了看汪德蒲的背影,纵然疑惑,但终究还是什么都没问,而是提步追了上去。
  一切好似就这样尘埃落定了,大皇子的禁足不知何日能解,萧良的鞭伤也不知何时能好,而陆铭,却在得到这所有消息之后,病了……
  陆铭这一病,着实不轻,高热不退,隐隐都有些呓语了。
  郑氏急的不行,找了许多大夫,甚至连太医都找了好几个,但是,却都没什么用。
  所有大夫说的几乎都一样,皆说陆铭是思虑过重,邪火攻心所致。
  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这样的病,除了静养,就是当事人自己要想开了。
  郑氏听了这些大夫的话,气得险些当场发火。
  什么叫自己想开?
  要是只管叫陆铭自己想开,那还要他们干什么!
  亏得又是太医,又是京都名医的呢,一个个的,都这么不中用,连点儿小病都治不好!
  江妈妈见郑氏脸色不好,知道她这是又要发火,于是,赶紧让芳翠先将大夫们全部都送走了。
  刚送走了大夫们,魏氏跟林氏便来了。
  郑氏见她二人来了,也只是冷着脸朝魏氏行了个礼,至于林氏,却跟没看见似的。
  她寻常也总有这样的时候,每逢陆铭身子不好时,便更是变本加厉,林氏这些年早就习惯了。
  以前她可怜郑氏,所以不愿跟郑氏计较,但是,如今她却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隐忍了。
  今日过来,不过是因为老太君的意思,否则的话,她才不想来看要害死自己儿子的人呢!
  她有善心,却也要给值得的人,既然有人拿她的善心当成驴肝肺,她又何必自讨没趣!
 
 
第597章 苦情牌
  陆铭病了,魏氏是真心疼,也着急,一来就问郑氏,陆铭的病情怎么样,大夫们都怎么说。
  一听魏氏问起这个,郑氏脸色就难看了起来。
  “还能怎么说?那些大夫治不好铭儿,一个个的就只会找借口搪塞,依我看,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真本事没有,吹嘘的能耐倒是不小!”
  陆铭突发急病,郑氏着急担心,魏氏能理解,但是,也不能因为着急,就什么话都往外说啊。
  “你也不是无知少女了,多大年纪的人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难道不知道么?”魏氏难得对郑氏黑了脸。
  郑氏显然是没想到魏氏会这样对她,闻言整个人就惊住了。
  魏氏一看郑氏的样子,就有些无奈,想要再说两句吧,又觉得这个时候太过苛责郑氏也不好,思来想去,便没有再理会郑氏,而是径自进去看陆铭了。
  郑氏见魏氏走了,忙跟了过去,走之前,还狠狠地瞪了林氏一眼。
  面对郑氏的白眼,林氏其实很想照着回个一模一样的,不过,这种事做出来吃亏的只能是她,她才不会那么冲动。
  林氏暗暗劝了自己几句,也跟了进去。
  陆铭倒真是病的挺重,潮红的面色昭示了他现在可能正在发热,而紧皱的眉心,也许表明了他的难过,又或者,有难解的心结。
  但这仅仅还只是猜测而已。
  吃过陆铭那么大的亏,林氏甚至一时间都没有办法完全相信,陆铭是真的病了。
  这些年,陆铭在她面前所扮演的,可都是牲畜无害,与世无争的角色,但事实上呢?
  在背地里,陆铭联合陆铮的死对头,意欲置陆铮于死地!
  十几年的兄弟情份,在陆铭这里,到底又算什么呢?
  林氏其实是不想来的,如今只要一看到郑氏跟陆铭母子,她就忍不住想到这对母子暗中对陆铮做的那些事。
  她可以不计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可是,对于郑氏母子想要害死陆铮的事情,她无论如何,也释怀不了!
  一想到这些,林氏心头便一阵翻涌,她用力握紧了自己的手,暗暗劝了自己几句,才稍稍平复下来。
  “大夫到底怎么说的?”魏氏正在问郑氏大夫的诊断。
  郑氏气头上的话,魏氏自然不会当真,那么多大夫过来看过,怎么可能什么都不说呢?
  大概是方才被魏氏训斥了,这一次,郑氏也没敢再说些有的没的,而是不怎么甘愿地回道:“说是心火过盛,郁结于心所致。”
  说这话的时候,郑氏状似不经意地扫了林氏一眼。
  可让郑氏意外的是,林氏并没有如往常一样顺着她的话问下去,不仅什么都没问,甚至连看都没看她一眼。
  郑氏很不高兴。
  林氏这样忽略她,不是明摆着没有将她放在眼里么?
  这个家里,除了老太君,还有谁敢不将她放在眼里?
  护国公夫人又怎么样?
  还不是照样要让她三分!
  当年若不是她让步,林氏又哪里当得上这护国公夫人!
  可如今当上了陆家的女主人,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郑氏这里因为林氏的忽视而生气,她不知道的是,林氏心里的气,也并不比她少。
  大夫说陆铭这都是因为心火过盛,郁结于心才病了,林氏又岂会不知,陆铭这心火从何而来?
  他原本以为自己能害得到陆铮,却不想一步错步步错,到了今日这般田地!
  如今别说想要害陆铮了,他自己都惹上了麻烦!
  林氏性子和软,但是却并不傻,陆铭自以为聪明,打算假借萧良之手,联合大皇子暗害陆铮,却不想功亏一篑,偷鸡不成又蚀了米。
  陆铭大概也是想到了,无论是大皇子还是萧良,恐怕都不会放过他。
  要她说,陆铭这病,多半应该是吓的才对!
  什么郁结于心,要是她来看,肯定是做贼心虚!
  如今才只是这样,陆铭就吓病了,若是他知道自己的阴谋诡计早被他们识破了,又该回如何呢!
  林氏很少会带着恶意去揣测别人,若非真是气极,她也不会这样想。
  魏氏却不知道这些内情,见陆铭病的这样重,魏氏也不免着急。
  “大夫说了什么时候会醒吗?”在魏氏看来,能醒过来,就是好事,病也就算去了大半了。
  陆铭从小到大生过多少次病,每次只要人清醒过来,也就挺过去了,所以,相比较于大夫们如何诊断,魏氏更关心他们有没有说陆铭何时会醒。
  可这个确准的时间,郑氏自己也不知道,又哪里能回答魏氏呢?
  “娘,那些大夫根本就没说铭儿何时会醒过来,若非如此,媳妇方才又岂会说那样的气话,这不都是急糊涂了么!”郑氏在魏氏面前,还是懂的打苦情牌的。
  果然,这牌一打出来,魏氏立刻就接了。
  “这怎么能行呢?要不,我再派人到宫里头去求求太后娘娘,让太后娘娘指派几名太医过来瞧瞧吧。”
  “还是娘您想得周到。”虽然方才还骂那些太医医术不精,尽是些沽名钓誉、招摇撞骗之辈,但是,相比于其他大夫来说,郑氏自然还是更信得过宫里的太医的。
  太医们要是真没点儿本事,又怎么可能在宫中站住脚?
  陆铭迟迟不醒,郑氏早急的不行,能多叫些太医来看看,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地干等着吧。
  躺在这里昏迷不醒的可是她的宝贝儿子,她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受苦,而无动于衷呢?
  魏氏也理解郑氏的急迫心情,天下间哪个做娘的都心疼自己的孩子,就算郑氏有时候分寸掌握的不够好,但她心疼陆铭的心,却不是假的。
  孤儿寡母的日子多艰难,她还能不知道么。
  她如今还在,能帮衬她们一些,就帮衬一些吧。
  思及此,魏氏便招来魏嬷嬷,让她拿上自己的牌子,安排人进宫去求见太后。
  吩咐完了魏嬷嬷,魏氏的目光又转向了林氏。
  几乎在魏氏朝自己看过来的一瞬间,林氏就明白魏氏的意思了,顿时,她的心便是一沉。
 
 
第598章 打脸
  几十年的婆媳关系,林氏对魏氏不可谓不了解。
  所以,在魏氏朝自己看过来的时候,她便猜到魏氏的用意了。
  事实证明,她的猜测也并没有错。
  魏氏果然忧心忡忡地问她,“要不,将安笙请来给铭儿瞧瞧吧?她先前也替铭儿治过病,对铭儿的病情也算了解,如今又跟铮儿定了亲,铭儿就是她未来的大哥了,她来替铭儿瞧瞧病,也不会叫人说闲话的。”
  魏氏是真着急,也是信得过安笙的医术,所以,才想请安笙过府来替陆铭看看。
  当日在弘济寺,安笙那一手针灸的功夫,魏氏是亲眼见识过的,每每想起都不免赞叹。
  多个人看过,总归多分希望,谁知道安笙会不会真的治好了陆铭呢?
  林氏暗暗叹了口气,她就知道,魏氏会这么说。
  魏氏这是还记着当日在弘济寺,安笙给陆铭施针的事情呢。
  别说魏氏对安笙的医术赞赏不已,就是她,也觉得安笙本事不小。
  若是从前,她听见魏氏这样问,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的。
  都是一家人,她岂会看着陆铭病了而无动于衷?
  可如今……
  林氏不想答应,但是,一时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
  魏氏考虑的很全面,该想的都想到了,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绝才好。
  若是就这么直接说不,落人话柄不说,连魏氏也会不喜。
  可若是应下,她心里那关又实在过不去。
  林氏纠结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让她意外的是,她没回答,郑氏却急着回答了。
  “娘,您不是求太后娘娘指派太医来了么,我看就不用再从外面找人了吧?要是太后娘娘知道我们找了太医,却又从别处请人,会以为我们信不过太医们的医术的,这不是在打太后娘娘的脸么?”
  郑氏一口一个外面人,明显是没将安笙看做自家人,这又如何不是在打魏氏的脸?
  魏氏才说过,安笙也算自家人,不用见外,郑氏就这么急着撇清关系,不是明摆着不承认魏氏的话么。
  林氏惊讶地看着郑氏,如果不是场合不对的话,她觉得自己甚至有可能笑出来。
  她很想问问郑氏,是真的太蠢,还是太自大?
  是后者吧,林氏不无嘲讽地想到。
  这些年,郑氏在护国公府过得太顺心了,除了魏氏,府上无人不在她面前避让三分,就连魏氏,很多时候都对她十分纵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