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校园的休闲日常——庄九儿
时间:2019-04-19 09:48:31

  大爷说:“周浩然,穿衣服,跟奶奶一起到大爷家过年,你看,大爷家房子多大,你来了,大爷在屋子里给你搭滑梯,别在你爸那个破房子里待了,来跟大爷一起住。”
  周小明:“嗯……可以爸爸不让。”
  “不听你爸的,你爸说了不算,大爷说了才算。”
  “嗯……可以妈妈也不让。”
  大爷便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来,原本也只是逗逗孩子:“啊,这样啊,那大爷说了不算,你妈说了算。”
  奶奶又教:“浩浩,跟大爷说新年好。”
  浩浩便乖巧地说:“新年好!”
  大爷说:“行,新年好,一会儿大爷往你妈那儿给你发个大红包,周浩然同学请注意查收,好吗?”
  “好!”
  又闲聊了一会儿,时间也不早了,大爷挂了视频,小姑夫便送爷爷奶奶去机场。
  …
  姑奶奶一觉睡到十点才醒,小姑夫又去了机场没回,于是期间一直是一美伺候周小明。陪周小明搭乐高,又玩了一会儿拼图,耐心帮周小明拼完了一张他自己拼了小半年都没拼完的拼图。周小明便双手合掌,神清气爽,而又略带崇拜地说:“哇—姐姐你好厉害啊!”
  “必须的!”
  过了一会儿,周小明又说自己饿了,橱柜上面一层里有零食,叫一美给他拿,一美便问:“你妈让你吃吗?”
  “让,只是一次不可以吃太多。”
  “你确定?”
  周小明跳起来:“确定确定!”
  一美便去翻了一下,发现上面各类零食应有尽有,于是拿了几包,回到客厅开了电视,放了周小明喜欢的动画片,两人一起并排坐在沙发上看,并你一片我一片地友好分享薯片。
  小姑睡醒了出来,看到的便是这番景象。
  小姑问了一句:“你们吃饭了没有啊,饿不饿?”
  一美说:“他吃了,我没吃。”
  小姑便说:“行,忍忍,一会儿出去吃。”
  …
  中午,小姑和一美带周小明到商场简单吃了中餐,吃完,便去剪头发。小姑头发长长了些,不好打理,本来就想一剪刀剪了的,只是小姑夫不让,说小姑长头发好看,小姑自己也懒得去剪,便一直拖着。
  这次正好有一美陪着,便下定决心剪了。
  剪完头发,又开车到了华茂广场,打算到里面超市逛一逛,买点东西给叔叔家拿去。只是车子开到了地下停车场,下了车穿过一排车子时,一美一眼看到一辆福特的白色小轿车,虽然同款车辆很多,但一美还是觉得那是婶婶的车子,绕到前面看了一眼车牌号,果然就是婶婶的,于是说:“哎?婶婶车在这儿呢!”
  “估计是来买东西了吧,你打个电话问问。”
  一美便拨了婶婶电话。
  婶婶说,自己刚接到书庭,两个人现在正在超市里逛呢,打算囤点年货,不然过两天过年,很多商场、超市不开了不说,哪怕开了,价格也要大涨,所以还是多买一些肉啊、菇啊、蔬菜的放家里,反正也放不坏。
  一美便问:“是华贸里的超市吗?”
  “是啊。”
  “我跟小姑也在这儿呢,我们在停车场看到婶婶车子了,我们上去找你们啊?”
  婶婶惊喜道:“你们也在呐?那快上来吧,我们在卖海鲜的那一片儿呢,今天人可多了,不过应该能看到,你姐穿的一件粉色小羽绒服。正愁东西多,没人给拎上去呢,你叔叔今天上你小王叔家打牌去了,书庭来了也不来接,叫我自己来接,真行!行,那你们上来吧。”
  “嗯!”
  挂了电话,小姑像是听到了,说:“我怀孕了啊,我可不能拎重的东西,而且我还得领着孩子呢。你跟你姐两个帮着拎吧,反正你们年轻,精力旺盛。我老了,身上没劲儿。”
  一美:“行吧……”
 
 
第161章 .
  年关将至,超市里比平日菜市场还要热闹。
  过道中央堆满了各种价位的伴手礼,店员们也纷纷换上了红色小马甲。人潮拥挤,大家人啊、车啊、框的,挤来挤去,又放起了喧闹的音乐——小姑一进去便皱了皱眉:“这都是什么啊,这么多人。”
  一美说:“马上过年了嘛。”
  一美有时倒很享受这样的人间烟火气。
  穿过人群,好不容易到了海鲜区——只见婶婶穿着臃肿的羽绒服,有些艰难地蹲在地上,打开一个水产品箱看了一眼,对店员说:“我就知道,这里面都是死的,我说了要活的,差点儿就直接买回去了,还好打开看了一眼,就知道你们会坑人!真是店大欺客。不要了!去菜市场买去,那儿的又便宜又新鲜。”
  年轻小伙子说:“还没死呢,阿姨,早上还有气儿呢。你看,那只不还在动嘛,肯定都是活的。”
  “那也是半死不活!”说着,婶婶把箱子合上,放回了原位。
  书庭正站在一旁认真地吃着一串糖葫芦,像婶婶的乖女儿,婶婶把箱子放回去,便对书庭说:“走!”
  书庭便吃着,跟在了婶婶后面。
  走了两步,两拨人便撞上了,一美冲书庭摆摆手说:“姐!”
  书庭有些惊喜:“哎?”
  小姑则走上去,一把抢了书庭的糖葫芦:“是我的了。”吃着问婶婶,“买完了吗?还要买什么啊?”
  婶婶说,不在超市里买了,这超市趁过年,价钱涨得和抢钱一样,还不新鲜,打算到菜市场看看。
  小姑则说自己不去菜市场了,太乱,一会儿到楼上逛逛。
  婶婶说:“那一美跟着我吧。你要买的东西多不多,自己能拎动吧?”
  “不多,也不重。”
  婶婶便说:“行,菜啊,肉啊,什么都别买,我买就行了,别再买重了,你也不会买。水果也别买,家里边一堆呢,都是别人送的。就周小明喜欢的零食、饮料什么的,你给他买点儿,别的都别买了。”
  “知道了。”
  于是大家兵分两路。
  小姑带周小明去了楼上,一美则跟着婶婶、姐姐去了菜市场。
  菜市场是婶婶的主场。
  到了一家常去的生肉店,婶婶看中了一扇排骨,问了价钱,看价钱合适,又让店员左右翻了翻,见肥瘦也合适,便说:“给我称称,看有多少斤。”店员便把排骨叠吧叠吧,勉强放到了称上,给婶婶看上面的数字,婶婶看了一眼觉得合适,便说,“行,这个我都要了,都给我处理了,我先给你钱,一会儿过来拿。”说着,从厚厚的钱包里抽出几张,递给了店员,又接过了找零。
  走了两步,又看中了一块后腿肉。
  于是又返回来,问了价钱,觉得合适,店员又在旁边补了一句:“都是今天早上刚杀的,新鲜着呢。”
  婶婶便说:“这个给我称十斤。”
  店员便把三大块肉放到了称上,不够,于是又大刀阔斧割下半块,放到称上说:“一共十二斤多,您看行吗?”
  “行,都给我装上吧,把那个皮儿给我处理了。”
  “好嘞!”
  一美便小声问了句:“要买这多啊,能吃得完吗?”
  “吃得完,每年过年都是这么吃过来的。”
  一美便隐隐有些歉疚——这些年,不知道自己一共吃了多少头猪了。
  婶婶付了钱,便去买别的。
  一美看着,只觉得菜市场里的婶婶格外霸气侧漏。
  到了水产品店买了一箱虾,一箱鲍鱼,又挑了几条鱼,付了钱,和书庭一美一起拎着,先返回菜市场门口,放进了后备箱里,要去生肉店拿肉时,又看到旁边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小摊,犹豫了一会儿,又指着小摊,问了后面两个人:“吃不吃?”
  面对书庭一美,语气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柔。
  记得两个姑娘小时候挺爱吃,每次在街边上看到了就馋,只是婶婶嫌不干净,且吃了这个,到了饭点又不爱吃饭了,于是不怎么给买,也不知现在两人口味变了没有。
  书庭一美都是如此——在北京上海,总是在食堂逛了一圈又一圈,外卖APP刷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有想吃的,估计同样一份煎饼果子,若是在北京上海,她们是不吃的,只是回了林城,却又觉得路边的冰糖葫芦、烤红薯、炸串,每一样都好吃。
  或许是伴随了童年记忆的缘故。
  两人都说要吃。
  婶婶便对小摊阿姨说:“这个给我来两份儿,加烤肠,给你钱。”说着,拿出了零钱,放进了小车上的钱盒子里,“我给你放这儿了。”
  “哎,好。”
  等煎饼果子做好了,两人便吃着,乖乖跟在婶婶后面。婶婶到生肉店拿了处理好的排骨和猪肉,出了菜市场,放入后备箱内,便开车回了家。
  …
  三人各自拎了满满两手东西上楼时,见叔叔已经回来了。
  脱了外衣、裤子,只穿一身秋衣秋裤,穿棉拖鞋,翘着二郎腿,泰山一般稳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看到她们进来,说了句:“回来啦?”
  书庭叫了声:“爸。”
  婶婶换了鞋走进来,脱着羽绒服问:“打麻将赢了输了?”
  叔叔说:“赢了。”
  “赢多少?”
  叔叔不开口,又播了一会儿电视,才低调地回了一句:“赢八千。”
  婶婶便说:“今儿手气不错啊!”
  “嗯呢,什么清一色,杠上开花,干了好几票大的,笑死我了。”
  “谁输了?小王他们两口子啊?”
  “嗯。”
  “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散了,他们现在干嘛呢?”
  “几个人喝酒去了。”
  婶婶便说:“你赢了钱,就这么回来了啊?”
  “我说我女儿今天回来,为了打牌,都没去接她。要是晚上再喝得醉醺醺的回去,她们娘俩一起发威,我可承受不起。”
  书庭:“……”
  “那也是!你赢了钱就这么回来,真丢人!”
  叔叔便说:“没事儿,过年请他们吃顿饭就行。好不容易赢八千,继续打下去准要输,这不快过年了嘛,就赢一个开门红。再说这两年他们俩也没少赢我的钱。他们俩有钱着呢,不差我这八千。”
  “爸!你可真贼,小王叔你都算计。”
  婶婶在旁边补了一句:“你才发现啊,你爸可鸡贼了。”
  叔叔便说:“我鸡贼。”说着,指了指婶婶、书庭、一美三个,“你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你们就烧高香吧。男人在外面不鸡贼一点儿,整天傻呵呵的让人坑,家里老婆、孩子就得跟着受罪!”
  婶婶说:“那倒是。”顿了顿,“行,咱家过年的钱,算是给赢回来了。”说着,又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便到厨房整理自己购入的食材,该放阳台房阳台,该放冰箱放冰箱。
  过了一会儿,小姑也回来了。
  给姥爷买了补品,给叔叔买了名贵烟酒,送了婶婶一套化妆品,还买了些周小明吃的喝的,而后对书庭一美说:“等过年给你们包红包。”
 
 
第162章 .
  过年期间,家中多有亲戚朋友前来走动。
  叔叔一个朋友,带一个妻子,再带一个孩子,如此便是三人,来了两家便是六人,若不巧碰上三家一起来了,便是□□人,加上叔叔婶婶、三只狗狗,客厅里常常人满为患,有时沙发上,乃至饭厅餐椅上都要坐满人。与茶壶配套的茶杯已不够用,婶婶只能拿了水杯来凑数,客人你一言我一语,家里有如菜市场般喧闹,客人走后,瓜果皮更是堆成了山。
  周小明还好。
  自己在客厅该玩什么玩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
  而一美、书庭、小姑三人,则统统躲进了一美房里,关上房门,三人拿iPad刷刷综艺、看看电影。
  周小明同学便成了客厅与一美卧室间的小信差。
  婶婶给客人洗了水果,有时会分装一盘,叫周小明给一美房里送去;有时房间里有人饿了、渴了,便会把周小明叫进来,叫周小明去和婶婶拿水和食物送进来。
  周小明一个人,保障了三个人的食物补给链。
  有时周小明正一个人玩得好好的,小姑一句话,便不得不放下玩具来回跑腿——婶婶看在眼里,觉得周小明可怜,便对他说:“叫她们自己出来拿!多大个人了,是缺条胳膊还是少条腿了,什么事都要你跑腿。你跟她们说,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你们不能看我小,就随便儿欺负我!去说去。”
  周小明便“哒哒哒”跑进去,双手抱臂,气哄哄地按婶婶教的说了:“哼!你们欺负人,总让我跑腿!”
  小姑循循善诱道:“年纪最小的就是得跑腿,这是规矩,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信你问书庭姐姐。”
  小姑一提这一茬,书庭便想起来了。
  记得小时候,小姑一在外面混不下去,就来她们家窝着混吃混喝。
  有一次是在外地意外怀孕,没钱打胎,只能来了她们家里,拿了她们家的钱打胎,打完胎后在家里一住就是半年之久。吃她们家、喝她们家也就算了,当时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回来晚,自己小学放学则要早一些。小姑看爸爸妈妈不在,书庭年纪又小,好欺负,便天天叫她跑腿。让她倒水,拿东西,或给她钱,叫她下楼买吃的。
  等书庭买上来了,小姑一口都不给她吃,自己全部吃光。
  抠得要死!
  有一次在饭桌上,因为最后一块排骨,书庭仗着爸爸妈妈在场有依靠,于是寸步不让,和小姑大吵起来。当年小姑也只是一个非主流的黄毛丫头,不懂事,两人在桌上对着吵,婶婶帮着书庭也不是,帮着恩惠也不是,只能视而不见,见两人吵得厉害便说一些“好啦,好啦,别抢了,明天我再做”之类的话语和稀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