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四)——林木儿
时间:2019-05-01 09:30:45

  这些本该是嬷嬷们管的事,晴雯管着,但也没乱了。
  “拿来!”王夫人叫拿那册子。
  晴雯随身带着,递给王夫人。
  上面都是符号,但几月几日,怕是求人写的,她只在后面标注便是了。有那事,便用朱砂标着。连碧痕的小日子,上面都有记载的。
  一院子的丫头,通房只碧痕一个。虽然没跟长辈说,但这么大年纪的爷们,这也不算是过分。而且也没逾越了规矩。
  王夫人的面色好了一些,然后看向贾母:“老太太,您看看,宝玉当真不是胡来的人。”
  另一边翠缕浑身都哆嗦,“原是姑娘去找宝二爷玩,偏见着宝二爷存着的芙蓉酒,便贪杯喝了,就在宝二爷屋里睡了一会子午觉……那一日,太太叫了晴雯去屋里,说给宝二爷做衣裳的事,是麝月在的……麝月也知道……麝月见姑娘睡了,就拉我去打络子,说晴雯苛刻,不如袭人姐姐厚道,只知道叫大家做活……我们在一块做活说话,宝二爷几时回来的我们也不晓得,只小丫头说宝二爷喝酒了,睡下了,不叫人进去,我们就没管……然后没多少时间,姑娘就出来了,叫我回去……”
  这可真不能说宝玉有多大的错。
  屋里后来晴雯管的严,她知道怎么才能讨好王夫人。因此,不叫丫头们胡闹,屋里也管束的好。碧痕是早跟宝玉有肌肤之亲的,爷们叫了才进去伺候,完了打发出来。甚至晴雯还做到了没叫碧痕在爷们娶亲前怀上孩子。
  那么错的就两个,一个是湘云,在爷们屋里喝了酒,还顺势歇下了。不管小时候是不是一床睡的,如今这么着就不行。她偏犯了,而偏巧管事的丫头不在,留下管事的这个偏不管是。二是府里对下人管的还是太松,可以说祸是早年埋下的。麝月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屋里睡着个亲戚家的姑娘,偏爷们也喝醉了歇下了也不管,还有翠缕,怎么伺候主子的?
  翠缕的话没说完呢,外面又呼喊了起来,原来是麝月投了井,如今被捞上来,已经没气了。
  林雨桐狠狠的闭了眼睛,就听王夫人道:“她死了倒是轻巧了!”
  恨不能活刮了。
  根本不理会麝月的事,只看贾母:“老太太,您听见了,您忍心委屈宝玉?您要是舍不得那丫头,一碗药灌下去,给史家送回去,或是说她病逝了或是如何都好……这家,她是甭想进的!”
  “太太!”贾宝玉却突然站了起来:“若是如此,那事情便不是这样了!便是叫儿子认下是酒后失德,唐突了表妹……儿子也认。娶表妹,跟娶别人家的姑娘,有什么不一样。如今已经这样了,搭进去一条人命了,母亲何必再要两条命往里添?不管如何,表妹我娶定了!若是母亲不依,儿子出家便是。”
  别说是林雨桐了,就是贾家的其他人也以一副不认识的样子看贾宝玉,全然不知道他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王夫人指着他,手指头直抖,“你……你……你……”
  你了半天,也没‘你’出来,倒是眼睛一闭,直挺挺的往下倒了。
  林雨桐一看,史湘云若是有宝玉护着,这倒也未必就有事。也没近前去,直接转身出来了。
  王熙凤连连称奇:“这倒是有个男儿家的样子了。”
  之后,贾宝玉又去卫家赔罪,据说是给卫若兰下跪磕头了。当然了,这都是私下里的事。其实,贾家给了卫家两万两银子的赔罪礼不说,史家也搭进去不少。最后只以八字不合为由退了亲事。
  这边彤玉的及笄礼还没到呢,那边宝玉成亲的日子就定下来了。根本就没怎么惊动人,就是这么些个人,贾家没给史家聘礼,史家也没给湘云陪嫁,但到底是正儿八经的拜堂成亲了。
  可湘云这日子,只怕比泡在苦水里还不如。
  没嫁妆,便手里没有体己的银子。不光彩的事府里上下都知道,从上到下谁给她尊重,反倒是不如做亲戚家姑娘的时候尊贵了。公婆不待见,连老太太的情分,在最后护着她的时候也被她一次给用尽了。
  四爷看林雨桐怅然,就又道:“你得这么想,比起她丧夫守寡最后流落到烟花之地,她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已经好多了。”
  要是这么想,也是!就她这样的孤女,去卫家不一定做寡妇,但之前的在贾家的事到底是叫人诟病,嫁到别人家,她就有多的嫁妆了?她就有人给她撑腰了?她就有好相处的婆婆了?一样没有!
  而如今,不管如何,她还有宝玉。至少,宝玉愿意护着她。
  倒是惜春,去吃喜酒的时候,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塞给湘云二百两银子。这事是她跟迎春商量的,也问过林雨桐的意思。林雨桐点头之后,两人才给的。叫湘云留作私房钱。
  惜春回来说:“她瞧着倒是比以前好了好些……也不见怨怪,竟是说也不怪太太恼,别的人家的姑娘遇上这样的事,早死多少回了,只她好好的,还明媒正娶的进了门,该知足。”
  那就真是求仁得仁了!
  八月二十七,是彤玉的及笄礼。林雨桐带着惜春去了。隆重程度,不比当年差。
  闻家送来了金钗个个都镶着宝石,璀璨光华。由闻家的夫人林彤玉未来的婆婆亲自递过来,不知道羡慕了多少人。闻家夫妻是真把林家姐弟当成是闻家的贵人的。自打把林家的孩子接过去,那真真是闻家事事顺意。这样的媳妇,人家闻家娶的很高兴。林彤玉基本又是闻家夫人看着长大的,虽然另外住着,但是总也接到府里,跟半个闺女似的。不用问也知道,这嫁过去,必然是能事事随心如意的。
  忠顺王妃还说:“这又是一个跟你一个好运道的姑娘。”
  林雨桐就笑:好运道就好!她的运道好,闻天方的运道就好。不管怎么着,过的好就好!
  还说今年这一茬事完了,也就剩下年底林家和闻家的婚事了,得空了,再在中顺王府和林家之间跑跑,做做媒人的本分,把两家的亲事敲定了。
  可不想,突然的很,宁国府来报丧了:贾敬死了!
  死了?
  连四爷都惊了一瞬:“你别急,慢慢收拾,我先过去一趟。”
  得知道贾敬是怎么死的吧。
  吃丹药吃死的?
  拉倒吧,以前那什么鬼东西,也没见他就死了,怎么如今手里有正经的炼丹方子了,反倒是死了?
  林雨桐送四爷出门,看他那样子,是怀疑贾敬的死有鬼。
  但这事她如今管不到,眼下要管的是惜春,那是惜春的亲老子。
  去见惜春的时候,她正逗着荀哥儿说话呢,刚才听见拍大门的声音了,拍门是有一定之规的,扣门环,这是上门的客人。拍门板,这叫报丧。
  她知道有丧事,还以为是相交的人家重要的长辈没了。
  “……是敬老爷……去换素服吧……”林雨桐说了这么一句,惜春手里的拨浪鼓都掉了下来,好半晌才道:“……我……我就不去了……叫老爷好好的走……莫牵挂……她是得道飞升了……怎么能有牵绊呢……我不去了……我不去他走的才能更好……”
  惜春骨子里是个固执的人,她说不去便不会去的。
  要是没记错,贾敬的葬礼上,只字未提惜春。
  那便是不管发生什么变故,她的这点坚持还在的。
  惜春福了福身,转身回房去了。
  林雨桐便吩咐琉璃:“去请太医,给四姑娘熬药,对外说悲伤过度,晕过去了,人还没醒……”
  惜春整整三日滴水未进,一直在跪经。
  在人前的悲伤未必是悲伤,躲在人后的悲伤,那才真是伤着了。
  人晕过去了,林雨桐叫丫头婆子给灌了药,又叫定时给喂药粥,这才出门。
  在贾家,当着女眷的面,林雨桐当然得替惜春辩白:“……可怜的,谁说都不听,腿都不会打弯了……”
  尤氏不知道是真伤悲还是假伤悲的,说了很多话,大致就是他们都觉得痛彻心扉的事情,何况是惜春那么大点的孩子呢。
  丧礼简单的很,但是四爷和林雨桐尽量做到了每天都去露一面。把死后的哀荣给的足足的。贾赦和贾珍连同宝玉都去了,但是贾政却全没有露面。
  在家的时候,林雨桐才问四爷:“贾敬的死……”
  “误服了丹药!”四爷说着就冷笑。
  “误?”林雨桐皱眉:“自杀?”
  这样一个龟缩了这么多年的人,不是到了最后的关头,是不会舍得放弃自己的命的。
  有人逼着他自杀了?
  四爷点头:“一直隐在宁国府的那条线,到底是忍不住冒头了。”
  “牵扯到谁家?”林雨桐这么问。
  然后不用四爷回答,林雨桐也知道了。
  因为紧跟着:甄太妃薨逝了!
  也就是说,甄太妃肯定是掺和到里面去了。
  四爷叹了一声:“今儿在行宫,老圣人把忠顺王好一顿骂。”
  甄太妃死了,骂忠顺王做什么?
  “忠顺王写了一份折子……”四爷说着就摇头:“这还真是大哥……是忠顺王的性格……”
  折子上写了甄太妃种种罪状,说什么勾结义忠亲王余党,又说跟前朝余孽有瓜葛,意图谋反刺君这样的罪名。
  当时太上皇就恼了,骂道:“你是猪脑子吗?我问你,你是猪脑子吗?这样的事能提吗?一个跟了朕半辈子的女人,一个朕宠臣家里出的宠妃,意图谋反刺君……哪怕朕如今老了,朕丢的起这个人,可你有没有想过,皇家可丢的起这个人!这是要把皇家夫妻不和,父子不合告知天下吗?你是嫌弃这人心刚稳,还不够闹腾吗?”
  把太上皇生生的气晕过去了。
  可忠顺王就是发泄对甄太妃的不满,尤其是不满死后还给的哀荣。并不是针对太上皇的。
  林雨桐又得给收拾东西:“得!又得你去做和事佬吧。”
 
 
第1364章 重归来路(42)三合一
  不怪太上皇骂忠顺王是猪脑子,如今这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够意气用事。为了达到目的,别说是给你个女人一个体面的葬礼,就是对敌人,心里一边恨的咬牙切齿,一边还不得不笑着为对方歌功颂德,连这样的事,该忍都得忍,更别说是这么一点小事。
  大局为重,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松,可真做起来,却真是沉甸甸的压人。
  甄太妃这边的丧事还没完了,宫里的周贵妃生了,不巧,生了个皇子。与皇后的娘家只有一个承恩侯这个爵位比起来,这周家就很有些位高权重的意思。正隆帝潜邸的旧部,已经隐隐的由唯周家马首是瞻的意思了。
  周贵妃肚子里这个皇子出生,周家是连着要摆十天的流水席。周家派人送来请柬,言辞倒是恳切,但四爷的眉头就皱起来,递给林雨桐看。
  林雨桐扫了一眼就放下了,四爷就说:“九乃极数,他们家偏要做十天。”
  这要是普通的人家,大家都是不会这么苛刻的去看他们家到底是摆几天的席面。可这周家,偏偏是为了皇子庆生的,那这‘十天’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不妥当了。
  一般就是七天,表示谦让天地,各让一天的意思。九便是登峰造极,如今天下,也就两人敢用这两个数字。偏他们比‘九’还要多一天。
  估计是没往这方面想。
  但他们不往这方面想,并不等于别人不会在这方面做文章。要想挑刺,石头里都能挑出刺来,更何况,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来。
  这周家这么作兴,可宫里迄今为止还没什么类似于奖赏恩典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呢,他们这边倒是先开始喧腾起来了。
  林雨桐就道:“周家跟着正隆帝走到如今,按说不会如此轻率才是。”
  “不巧。”四爷轻笑了一声:“周培育被派到南边监军去了,如今是几个儿子在家呢。”
  嗯?
  不巧吗?
  只怕是很巧吧!
  正隆帝明显是不好还没稳定下来就动旧部,便是将周家的镇山太岁给调开,由着周家其他人上蹿下跳的蹦跶,蹦跶到不可收拾了,他才好下手,到时候只要稍微手下留情,那便是念着旧情了。不动声色间,便能将所谓的贵妃党和皇后党打散。没有贵妃党,自然就不会有皇后党,这就是一对相互对立却又依存的关系。
  林雨桐就说:“那我准备贺礼去。”这斗争就跟戏台上的戏一样,一个个是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该粉墨登场的时候就得上台,半点不由人。
  就连林雨桐,这不得不装扮装扮,上门贺喜嘛。
  去就去吧,可叫林雨桐意外的是,在周家,林雨桐见到了跟在尤氏身后的尤家二姐和尤三姐。
  尤氏只跟林雨桐点了点头,就带着人去另一边做了。林雨桐跟几个相熟的诰命在说话,也没太在意。好些人还瞧着那姐妹俩好模样,跟林雨桐打听呢:“没听说过他们家还有没出阁的姑娘。那一对姐妹花是哪一房的?”
  林雨桐就说那是尤氏娘家的妹子,别的话却不再多说一句。
  有那好事的还问说:“一直住在他们家吗?”
  林雨桐摇头:“如今分宗了,别人家的事我也不好打听,倒是知道的不清楚。”
  这里面有些客人是周家下帖子请来的,有些是不请自来的。这尤氏没有在这个厅里落座,显然是不请自来的那一拨了。
  有人就小声嘀咕:“他们家不是在守孝吗?”
  对的!
  遇上守孝,别说自己主动上门做客,便是重要的人家主动请了,那也不能去的。
  一则,是基本的孝道。二则,是怕冲撞了主人家的喜事。
  议论的人多了,林雨桐想听不见都难,于是干脆避出去,说是去更衣了。其实就在厅堂的外面站了站。还听见周家的三少奶奶不知道是呵斥丫头呢,还是呵斥管家的婆子呢:“怎么什么人都往里面放,当我周家是什么人家……”
  紧跟着说话的人声音有些沙哑,但显然不是丫头。该是婆子吧,就听她说:“拿着二爷的名帖来的,怎么好拦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