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的科举路——范懒懒
时间:2019-05-15 10:36:36

  不过好在还有他娘,张氏牵着两个小豆丁笑中带泪地瞅着他,潘安确实许久没见到母亲和弟妹了,这对龙凤胎在他院试放榜之后出生,如今也快三周岁了,正是满地跑的时候。
  两个孩子看着他也不眼生,哥哥哥哥的叫的很脆生,让潘安对这对萌娃生了几分喜爱,也是血脉亲情,这可是他的亲弟妹。
  张氏看着他们兄弟姐妹一块直抹眼泪,不过嘴角的笑是怎么也止不住。
  儿子真是出息啊,张氏自从知道他儿子成了举人就跟做梦似的,如今看着儿子回来才觉得这心落到了实处。
  潘安虽然见到这等场面也不免兴奋一下,不过也就一瞬就沉淀下来,他的路还长,以后还有更大的荣耀等着他。
  待送走乡亲邻居,潘安只觉十分疲惫,他赶了这么多天路,此刻又已经是深夜,实在是困倦交加。
  在堂屋和潘爷爷聊了片刻,无视周围人炙热的眼神直言自己想要去休息,实在疲惫。
  潘永民也没好到哪里去,古代交通实在不便,他们坐着牛车行了这么多时日,现在的路又不平整,可想有多颠簸,赶路实在受罪啊,他觉得现在他的屁股或许都被颠青了。
  等回到屋里用水擦了擦身子,他就倒头大睡,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晌午。
  而此时的潘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了,潘安是被外面热闹的声音吵醒的,洗漱以后出去了,才知道竟是一群得知消息来送礼的商人。
  虽然也有些亲戚邻居,以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但占了大多数的还是这武安县大大小小的富商。
  这种情况潘安倒是了解过,王钰曾经听他娘说过,当年王爹中了举以后来送礼的商户也是络绎不绝。
  主要是如今士人清贵,权利也不小,成为举人之后想要和一些商户过不去是很简单的事,毕竟官家站在你这一边,成了举人不跪县令,就算犯案也是不能动刑,且想要开审更是程序复杂。
  所以这一般人家定是不敢得罪的,也有一些德行不好的举人故意联合官方给一些商户下绊子,夺人财产的。
  这人嘛,学识多地位高了了不见得品性德行一样高,底层人民照样有正人君子,官员之中也少不了真小人。
  所以这些商户都是来拜山头的,也算是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送个礼打点一下。
  不过也有一些大商户想择一良婿,所以送的礼品贵的吓人的,这种要收就要十分慎重了,虽说商户是士农工商最低一等,但是巨富还是有点能量和地位的,能不得罪就不要得罪。
  果然潘安一推门就看他二婶那表情就跟天上掉馅饼而且还是金的一样,拿着一张纸抓着他娘的胳膊晃。
  边晃边喊,“我的弟妹啊,这可是房产,还是县城商贸街的,你知道这值多少银子嘛,咋能不要啊,你是不是傻!”
  潘安有幸围观了他“傻”娘一脸不可置信,看着那张纸怀疑人生的样子。
  当然不能随便要了,潘安看这情况收礼一事他是得好好把关了,想着现在潘平比以前靠谱多了,现在拉来一起顶事也是好的。
  于是潘安就把家里女眷劝了回去,毕竟这么多外客,就算农村不怎么讲究,也得注意点影响。
  于是潘爷爷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接待来客,说是接待,潘家也没那么大地方招待客人。
  也就里正家儿子潘茂云进屋里坐了坐,毕竟潘茂云在去年成了秀才,而且代表里正来可是不能怠慢的。
  连续几天潘家都断断续续地有人来访,潘安帮着把关哪些东西能收,哪些不能,而且让潘平帮着把送礼的人和送的什么都记清楚,这不能收了东西就当没这回事了,不地道啊。
  看着礼物清单,这个家里除了潘平潘安以外认字最多的潘爷爷笑得合不拢嘴,一拍桌子就决定要办三天流水席,弄点好菜,好好庆祝下,他们老潘家可是改换门庭了,这两天来的人哪个不叫他老太爷,还点头哈腰的,潘爷爷终于找到了点以前家境还没败落时的感觉。
  这要邀请的人实在不少,最起码这次来送礼的人都得递个请柬,还有县令大人,虽然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请柬还是要奉上的,这是礼仪问题。
  还有就是周秀才,潘安可是在他那读了半年多,虽说他现在已经是举人,而周秀才还是秀才,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周秀才比他爹岁数都大,是一定得尊敬的,他也打算下次去县城就去看看他老人家。
  流水席办的是十分热闹,都是些家常菜,不过上了不少肉食,这对于不常能吃到肉的贫农人家可是十分丰盛。
  家里三位媳妇在厨房忙的不行,他姑姑潘兰也回来帮忙,一家人喜气洋洋,完全没想到接下来家里会发生的家庭风暴。
 
 
第74章 买宅子
  流水席让潘家在村里很是风光了一把,大家只知道潘安成了举人老爷,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人人都道潘家这是祖坟冒了青烟了。
  但是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大人物”来给潘安庆贺,或许县衙的主簿,典吏在一些官场中人来看都是不入流的,但是在老百姓眼里绝对是高攀不起的大人物了,此时纷纷亲自到场给潘安祝贺,县令虽然没有亲自过来,也让人送了一份不薄的贺礼。
  如今,在潘家村大家在知道潘安出息的同时,对他更是多了一份敬畏。许多人见到他远远就鞠躬行礼,还有不少人躲着他走,生怕冲撞到他,为家里惹来大祸。
  不过既然有敬畏的,自然更有巴结的,虽然经过几天的发酵,送礼的势头淡了不少,但是找上门来的人也不算少。
  潘爷爷对此到是颇为享受,他老人家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让潘家改换门庭,子孙出息,不会遇到以前那样被人构陷以后无力反抗的局面。
  作为潘家的老太爷,潘爷爷别说是在潘家村,来给潘安祝贺的一些官家的人都对他颇为尊敬,一直说好话,这也让潘爷爷颇为得意,觉得自己光耀潘家的心愿完成了大半。
  此时,潘爷爷看着送来的贺礼,再想想最近老是上门的各路人马,真真是什么人都有,他一开始还挺享受,时间一长也是有些受不了,尤其是一些难缠人物。
  这静下心来潘爷爷想着潘家这两年的收入,虽然不少,但是大多用在了供潘平和潘安读书科考上,剩的不多,有个二三十两。
  但是加上潘家近来收的礼,想在县城买个宅子还是没问题的。他这一生最怀念的就是以前他爹在县衙当差时他家的富足日子,被人构陷迫不得已搬来潘家村这么个偏僻贫穷的地方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剧变,回到县城过上像以前一般的好日子就成了他的执念。
  如今,只要他想就能搬去县城,那里更有利于子孙后代生活读书,潘家村还是太贫穷落后了,背靠大山时不时还有动物来村里骚扰。
  如今,潘安成为举人,他们家也算改换门庭,潘爷爷还是想生活得更体面些。
  不过他们现在主要的生活来源便是这大山中的草药,虽然收的礼换成银子就算买宅子也能剩下不少,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毕竟这么多人呢。
  于是这具体该怎么安排,谁留在潘家村也是问题。
  到了晚上潘爷爷就和潘奶奶商量这事。
  “我打算在县城置一处一进的三合院或是四合院,离着周秀才的学堂近些,以后咱家的子孙多是要读书的。最好离药铺也不远,咱家目前主要的营生还是药草。”潘爷爷虽然说是和潘奶奶商量,但是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
  潘奶奶一听要在县城买宅子,立马来了精神,最近招呼来访的人把她累得够呛,主要是因为只要来人她必得上前攀谈炫耀一番,让人夸一夸她教孙有方,是有福之人诸如此类她才满意。
  来人本就不少,她岁数也不小了,这么折腾身体就容易疲累。
  揉揉腰,她就开始盘算,周秀才的学堂那里地段不错,虽然不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但是也算中上了,这宅子的价钱自然要稍微贵一点。
  “如今县城房价有多大变动咱们也不清楚,还是先让老二去打听打听。咱们可得先说好了,老二定是得跟着咱们去县城的,大柱读书科举也方便一些。”潘奶奶一听潘爷爷说这药草营生,就知道三个儿子定是得有一个得留在村里的,她舍不得二儿子大孙子离得远了,老大老三家都不得她的心。
  一听这话潘爷爷就皱眉头了,他本来就是打算把老二一家留在潘家村负责草药营生的,毕竟三个儿子就他在做生意这方面有些天分,老大憨直,老三木讷,都不适合。
  更何况他们老的当然是要跟着家中长子一起过,所以老大一家得去,而老三更不用说了,这买宅子的钱大多来自送礼的人,这些人冲着谁送礼,还不是他的举人孙子,所以看在潘安的份上,老三一家也得过去,所以最适合留在潘家村的就是老二潘永生一家了。
  不过他要是直接说出来,以潘奶奶的脾气定是要和他闹的,一切还有的商量,他也不想自己糟心。
  要是闹起来老二一家知道他的打算,王氏定是不乐意的,她现在怀着身孕,还是得顾及着点。
  “这个再说吧,还是先让老二去打听,要是普通的三合院的话房间数量到是正正好,不过紧巴了点,再添人口就挤了,让老二多关注四合院吧。”
  潘爷爷想着家中人口,大丫二丫都出嫁了,三丫四丫要议亲也得过个四五年,三柱和五丫这对龙凤胎就更小了。
  女娃迟早要嫁出去,就算王氏这回生下儿子,四合院也够几个孙子娶媳妇进门住的。
  潘爷爷规划得挺好,孙子辈还是得跟着他住在县城的,他的孙子都得读书,以后个个都是大官,这想法可以说很理想化了。
  第二天,潘永生去县城打听宅子价格的事瞒不住大家,三家对这件事可以说十分关注。
  潘安听说他爷爷要在县城买宅子到是一点不惊讶,潘爷爷对这件事可以说跟执着了,早就有想法,如今手头有钱,自然是要付诸行动的。
  潘安是想起他在县城是有一处宅子的,是他当初救方源的报酬,他看过房契,在县城繁华地段,是处三进的宅院,具体值多少银子他不太清楚,正好借这次机会了解下房价。
  这宅子的存在他就和他爹说过,不过潘爹让他把房契收起来,之后再没提过,看样子也没打算在潘家公开,这宅子应该值不少银子,留着也是个后路。
  潘安想的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潘永生刚走,三房都热闹起来。
  如今马上到十一月份,正是药草营生的淡季,大冬天也不用种地,家家都闲下来,这一有事情,又是这么一件大事哪能不讨论讨论。
  大房这里,因为没有生出儿子底气不足性格又文弱的周氏一脸愁容,“相公,你说爹娘会不会让我们留在潘家村,毕竟还是得有人守着老宅和田地,还有草药营生爹定是不会放弃的。”
  潘永贵到是还没想这么多,周氏身为女人还是比较心细敏感的,说实话他虽然平常不爱吱声,对爹娘百依百顺,还十分照顾弟弟妹妹,但是并不代表他傻,他并不乐意留在潘家村。
  更何况他是长子,按理说他分家以后是要继承家业的,爹娘都该跟着他过,不过他目前并没有儿子,如果家业交给他又怎么传承下去,所以他一直不愿意想这件事,潘家很有可能不会让他继承家业。
  潘永贵也想过周氏能再为他诞下子嗣,不过这么多年了他本都放弃了,没想到老二家的王氏竟然怀孕了,周氏只比王氏大一岁,今年三十五岁,未必不能再怀孕给他生下儿子,所以他一直没有放弃继承家业的打算。
  “那你说咋办,要是爹娘真要这么安排,咱们也没办法,村里也没什么不好,咱在村里生活这么多年也习惯了,顺其自然吧!”潘永贵叹了口气,一直以来的顺从让他形成了习惯。
  周氏就不乐意了,她知道自己没能给潘家生下长孙,相公他娘一直看她不顺眼,尤其是在老二老三家的媳妇都生下儿子后,她就更加抬不起头。
  但是她怎么说也是潘家长媳,既然潘家要搬到县城里,他们长房怎么能不跟过去。周氏心里想着她得关注这事,可不能真把他们留在潘家村。
  别说,潘永贵和周氏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潘奶奶就是这么想的,之所以没在潘爷爷面前提出来就是知道潘爷爷不会同意,潘爷爷还是很重视长子的,这件事得徐徐图之。
  潘奶奶确实对老大一家很有意见,首先是老大和他媳妇的性子不讨她喜欢,再就是老大家没有儿子,所以她一直想着以后让她最喜欢的二儿子继承家业。
  潘安这边,他娘张氏到是十分淡定,潘爷爷目前三个金孙两个都是她生的,而且潘安目前这么出息,家中能买宅子还不是因为他儿子,所以张氏那是十分放心的。
  潘家以后想要兴盛起来,就得看她儿子潘安的了,张氏现在这腰板不是一般的直,很是扬眉吐气,就算王氏仗着自己怀孕都不敢招惹她,婆婆现在对她比以前可是好多了。
  潘永民倒是更关注一些,“不知爹要怎么安排,是一家子都去,还是留一房在村里。”
  张氏不在意地摆摆手,“这事还是看爹,你现在操心也没用,二柱这几天休息的不好,现在也该起了,我还得看着三柱五丫,你去给二柱热点饭菜。”
  自从生了龙凤胎,张氏更加立得起来,支使潘永民做事随口就来。
 
 
第75章 大伯娘
  潘永生第二天晚上才从县城回来,看样子打听消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一回来就直奔潘爹屋里,没一会儿就过来叫潘永贵和潘永民。
  潘安作为新晋举人老爷,在家中地位直线上升,他也跟着过去旁听这件买宅子的大事。
  潘永生几乎把县城跑了个遍,累得不行,又饿又渴,回来以后潘奶奶给他热了点饭菜,埋头猛吃。潘安到的时候他二伯已经把剩菜吃得干干净净,正在用面饼沾菜汤,看着有点可怜。
  看众人来了,潘永生两口把手中剩下的面饼吃掉,喝了两口水就开始和大家说说情况。
  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就是商贸街,那里的宅子十分贵,毕竟买了可以开个前门做买卖,可以说是武安县房价最高的地方,三合院还好点,因为前面没有房间,做生意不方便,不过普通规模的至少一百两,更别说四合院了。
  潘家也不想做商贩,这商贸街的房子就不考虑了,到这却是让潘安上了心,方源送他的房契可是个三进的宅子,普通一进的三合院能上百两,看来这房契很是值钱啊。
  接着就说到了潘爷爷提到的周秀才开的学堂附近的宅子,有两处比较符合潘爷爷的要求。
  一处离学堂十分近,就在学堂斜对面,是个四合院,正房不带耳房,要价八十八两,不还价。还有一处离着学堂稍微远一点,走路大概要两刻钟,正房带两个耳房,在一条巷子的尽头,地方有点偏僻,不过便宜许多,要价七十五两,而且看主人的m态度还有讲价的余地。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