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三春景
时间:2019-05-16 05:52:01

  “过些日子再过去吧。”连翘想了想才道:“这几日先陪着许文...许先生玩儿几天!”
  本来是想直呼其名的,反正他们两个经常是这样。但是看看宋志平他们,忽然觉得私下叫叫也就是了,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其名...略羞耻啊。
  宋志平似乎卡壳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沉声道:“看你什么时候得空吧...”
 
 
第477章
  连翘他们五人最终只在一起吃了顿饭,就各自散了。主要是连翘发现彼此之间的气氛真的很奇怪,她将这种奇怪归结在许文华这个陌生人加入了熟人圈子上。而许文华又不是一个会屈就自己,努力融入新圈子的人,所以......
  还是不要强制性一起玩耍了!所以连翘找了个理由,两边就散了。
  她当然不会对许文华说教,一定要融入大家的圈子云云。许文华都是一个成年人了,她又不是他老妈子,还管着他交友吗?不要说他将来未必会和京城这些同行有交集了,就是和苏州那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行,他也是这样的呢!那时候连翘也没有插手,现在就更不会了。
  见连翘和许文华别处作耍去了,梁百岁这才有勇气看宋志平一眼。然而出乎意料的,宋志平的脸色并不难看,甚至比他想象的平静很多。
  就算平常经常调侃他,但现在这个样子也是颇为担心的。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你还好罢?”
  本来正在出神地宋志平回过神来,摇了摇头,还勉强扯了扯嘴角:“没什么...不过我今日实在是没得心思作耍了,我先走了。”
  因为这件事,梁百岁也没心思了,所以三个人都出了芙蓉园。在门口的时候他们是分开走的,宋志平单走一路。其实说起来三个人应该是同路才是,只是梁百岁和白明星隐约意识到,现在的宋志平想要一个人安静一下。
  白明星就算再不通,这个时候也应该回过一些味儿来了。等到离了宋志平,便拉住了梁百岁:“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方才志平看着古怪!还有那苏州来的‘西湖客’,也是古怪!”
  “我的老天爷!你总算是看出来些许东西了,我还以为您会一直糊涂下去呢!”梁百岁撇了撇嘴,大概是对刚才的场景极其具有吐槽欲.望,而这件事又不好传扬下去,所以主动说了出来。
  “你觉得‘西湖客’和连小姐如何?”梁百岁的语气颇有些唉声叹气的意味。
  白明星其实只是隐约觉得有些问题,并不一定弄清楚了其中的弯弯绕绕。不过他不傻,梁百岁都提醒到了这个份上,哪还能不知道呢!
  目露惊怔之色,似乎是被惊住了,想要说什么,然而看了看四周,赶紧捂住嘴,低声道:“你是说,你是说‘西湖客’和连小姐是一对?”
  “就算不是,也差不了多远了!”按照梁百岁的估计,应该不是。因为如果是的话,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就算崔宝玉对这些八卦没兴趣,没在给他的信件中刻意提起。和连翘相处了这么久,也不可能一点儿风声也没有露出来。
  连翘和他们日常交往,没有特别说过在苏州的生活,可是有的时候话说到那里了,也向来是信口而来的,没有过遮遮掩掩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没有谁听说过连翘与‘西湖客’‘关系匪浅’。
  但是,有的事情并不是彻底成为既成事实才会让人觉得无法可想,现在连翘和许文华的状态就是了。
  梁百岁看得出来,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是有些意思的!和连翘相处久了,梁百岁自然知道连翘是一个何等‘心狠’的女子!她才不会因为一个人倾慕她就有所回应呢!正如她所说的,不是一个人对她实心实意,她就能对对方一心一意的。
  她的心只有一颗,自然只能装下一个人。既然是这样,那便要一开始说清楚,拖拖拉拉算怎么回事儿?最终弄得难以收场,也是害人害己!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一个女子,对于一片真心毫不动容,坚持以自己的‘本心’为准,这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惊人了。
  现代的时候有俗语,叫做‘女追男,隔层纱’,是说女孩子倒追男生的话效果会很好,比较容易成功。而放在古代,这句话需要倒过来——‘男追女,隔层纱’!因为这个时代的女子较男子地位要低,而且男子大多数也没有想过要去‘打动’一个女孩子。
  所以说,这个时代女孩子最容易被打动,可怜、同情、感动等等情绪,都会变成她们选择这个男子的理由。一个男子真的对一个女子满腔真心,这个女子不可能不感动,进而影响判断的!
  而这样的连翘,却对一个年轻男子举止亲近...四舍五入一下,这两个人的关系根本不简单!
  白明星反应过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想着这件事,他记起来宋志平的表现也很值得玩味。忽然之间,像是一根线,将所有琐碎的信息串了起来。过去那些日子,宋志平对连翘的种种,那些他没有深想的东西,一下都变得耐人寻味起来了。
  福至心灵的白明星这次是真的惊讶了,看向梁百岁,长着嘴‘啊’了半晌也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虚弱道:“不、会吧?我是说宋兄、宋兄他对连小姐是那个意思?”
  梁百岁满脸严肃,沉重地点了点头——你才知道啊!
  两人彼此坐蜡的时候,他们担心的宋志平却比他们想的平静,至少看起来非常平静。他没有去哪里,只是径直回家了。到家之后也没有如何,只是自己坐在书房里,让下人不要去打扰。
  坐在书案后发呆,书案上除了笔墨纸砚这些文房之外,只有一件东西,是宋志平从连翘那里借来的一部书。
  连翘并不是收藏大家,虽然买书的时候也会刻意买那些印刷精美,可以留作收藏,将来传至后世的版本。但总的来说,她并没有刻意去收集古刻本,更不会花费重金弄那些堪称古董的书籍。也就是说,她的藏书绝大部分都是当代所出,没什么稀奇。
  然而,大家还是很喜欢找她借书。原来在苏州的时候是这样,来了京城也是这样。因为连翘有用朱笔在所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当时想到什么就会在一旁记下来。大多数都是对这块内容的分析、联想,不过有的时候天马行空起来收不住笔,写的东西和内容无关的也是有的。
  连翘的这些朱批,并不只是普通的读书笔记那么简单,有的时候在大家眼里比那些书本身的内容都要有趣!
  现在宋志平这部书就是前些天在连翘那里借到的,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书,就是一册诗词集子,收录了前代一些诗词。这种类型的书,市面上要多少有多少,宋志平自家也有类似的。
  就算没有看过连翘这个版本,估计着也差不多。不过他在连翘家里随手翻过几页,发现这上面朱批尤其多,于是立刻借了这部书来。并不是为了看这部书,更多是看连翘那些快要将空白地方完全占满的‘朱批’!
  出神半晌,宋志平忽然翻开这部诗词集子,找到了其中一页。这一页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出来的是一首长调,以男子的口吻说明了离别之痛。作者的名字早已散失,但这篇长调因为情真意切,倒是有些名气。
  而这一篇没有太多的朱批,连翘只是在右下角的地方,留了几行字。字迹不是她一贯的簪花小楷,反而有些行草的匆忙。然而其中却不怎么见得潇洒,反而因为那一份潦草,多出了一些狼狈的意思。
  大概是最后收笔的时候,连翘总是不干不脆,反而带着一些犹豫的缘故吧...
  ‘自此之后,碧落黄泉,此生不复相见——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好一个‘又与何人说’!之前看到这个的时候宋志平还没有太大的感触,觉得和其他的朱批一样,但是如今再看,才知道什么叫做‘又与何人说’!
  并不是什么别的缘故,只不过他最后一丝侥幸也没有了!
  从一开始他就应该知道的,那个突然而至的女子总有一天要离开京城。只是这一样,就让他无法可想了。只不过他一直心存侥幸,不愿意去想这件事。停留在现有的欢愉当中,就好像这会无限延长、延长,永远没有尽头一样。
  然而事到如今,再也不是想不想的问题了。
  许文华来了,他的眼睛看着连翘,是那样清楚明白——至少对于宋志平来说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因为身处其中的人总会对相同处境的人非常敏感。然而对方显然比自己有福气,因为他得到了回应!
  事实上,哪怕连翘能够展现出一丝的回应给他,他也不至于到此一句话也不说...事情哪有梁百岁他们说的那样容易!
  许文华看向他的时候眼睛里有一种冰冷的东西,他知道这个后辈已经完全看穿他了,就像他看穿对方一样。那样强烈的攻击性...其实宋志平挺羡慕许文华的,以前是因为才能,现在是因为他能够这样直白的表达他的不满。
  宋志平就没有办法那样对他,就在刚才的饕餮阁中,故意无视对方已经是宋志平能够做到的全部了。因为他很清楚一点,他根本没有立场展现敌意!他只不过是一个朋友而已,凭什么敌视对方?
  许文华是来带走连翘的,他很清楚这一点,因为他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了!他并没有收敛这个,因为他足够笃定——连翘会和他走。其实说到底,这才是致命一击!
  和梁百岁他们想的不一样,他会那样平静,或者说故作平静,原因就在这里了。因为他看穿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虚弱!连翘要离开,要被另一个人带走,其实他是无话可说的。
  他和一个普通朋友没什么两样,自然也就没有了立场。
  低头凝神了半晌,他的神色依旧没有变化,只是他忽然没由来地感受到一阵恐慌——他忽然明白了,自此之后‘自此之后,碧落黄泉,此生不复相见——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
  而与此同时,许文华正在和连翘在芙蓉园的‘珍宝阁’里看一些‘奢侈品’,按照许文华说的,买些‘旅游纪念品’回去,和后世出国旅行逛免税店那是一样一样的。
  只不过这件事许文华本人倒是并不如何热衷,到后来,完全是连翘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观赏奇珍异宝了。
  而许文华,他只负责站在一边,连翘觉得什么好他就买什么了——连翘也觉得这样超级棒的!她既享受了购物的乐趣,又不用出钱!甚至还帮助了许文华!帮他解决了买东西的苦恼啊!
  看连翘挑选的开心,许文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偶然瞥见一眼窗外明亮的光线,忽然想起刚才见过的宋志平。然而很快的,他就将对方抛之脑后了。
 
 
第478章
  夏日渐渐来到。大江南北,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要寻办法消暑。得益于前朝以来民间藏冰业的发达,私人冰窖大大小小遍布,民间得以使用便宜的冰块,这一点看市面上平民冷饮就知道了!若不是冰块便宜,哪里会有小老百姓也能随意消费的冰点。
  不过,冰块相对而言还是贵的,除了真正的有钱人家,普通人家不会天天家里放着冰块消暑。特别是南边,冬日里结不出北边那样厚实的冰块,只能在冬天的时候将一块块冰之间撒上淡盐水,使之结在一起,成为能够窖藏到夏天的厚实冰块。
  因为人工,也因为淡盐水,所以南边冰块更贵了!
  不过相对使用冰块,对于有钱人家来说还有一项更加奢侈的过夏方法,那就是避暑!好多人家修了乡间别墅,这是为了什么,其中一个就是避暑!相比起人挤人的城里,乡间人少树多,显然是要凉快不少的。
  若是专门为避暑修建的乡间别墅,那就更好了,往往是在山上,山上比山下凉快许多,这是普通人都知道的!
  另外还有近些年兴起的海边避暑,借着海水和海风,也能消夏。不过这个要求比较高,只有临海居住的城市才有这个条件,实际上所有临海居住的城市也不见得个个都有这个条件。毕竟,大多数的海边其实是类似沼泽的淤泥,,只有极少数才有适合活动的沙滩......
  相较而言,山中别院避暑历史悠久,常见的多,也更容易实现。
  而此时的苏州,丁一新和王思齐等几个朋友,就受邀去了一所山中别院!这别院的主人是一位大海商,也是丁一新的读者,今年夏季尤热,才是夏初已经很让人受不了了。丁一新在自己的杂文中抱怨过这件事,说是想要去乡下避暑。
  这位忠实读者二话不说就写信过来,邀请丁一新以及丁一新的朋友们去他的山中别院...反正他也不止一所这种山中别院,空出一座借给丁一新他们也很容易。
  山中避暑当然舒适,但若是一个人去救没什么意思了,毕竟山里远离城市,交通不便,若是再没个熟人朋友作陪,恐怕要无聊死了。所以丁一新邀请了四五个好友,这些也都是同行。
  因为别院够大,朋友们也能够带女眷过去,所以一一应承下来,选定了一个日子,浩浩荡荡的几大家子一起去了山里。
  切开用山泉水拔凉了一个下午的西瓜,丁一新和王思齐两人在一座山子卷棚地下,坐在躺椅上,弓腰低头吃瓜。王思齐赞叹道:“这瓜比在井水中镇凉的要冰爽多了!果然是山里,好生舒服!”
  他说话的时候一阵山风轻轻吹过,别院周围茂密的树林都轻轻摇摆,发出飒飒的声音。只听着这个声音就让人觉得舒服了——城里足以穿过城墙的嘈杂,听一听也觉得燥热啊!
  吃过瓜,丁一新接过旁边下人递上来的擦手巾,笑着道:“山中别的什么都好,只有一样,信息不通畅!”
  说着站起来看了看外头:“怎么今日送报的还没有来?”
  主管送报的送报工当然不会将报纸送到山中别墅,甚至他们都不会送到乡下。主要是乡下读报的人太少,送到乡下的话这笔生意实在是划不来!
  丁一新这里所说的送报,其实是他家一个管事儿!每过三日就会把寄到家中的信件,以及这三天的报纸,一起送到山中别院来。也不止是他家,像是王思齐这些人家里,也是一起托付这个管事,送上来!
  而且后来除了报纸、信件这些东西,管事这里还兼顾了运送物资补给的差事。山里到底下山不方便,所以很多所需东西只能采买。只不过山脚下的农户集市能有多少合心意的东西采买?尤其是苏州城里过惯了日子的女眷,实在是看不上那些!这样一来,要用东西,很大程度上就得从苏州运送了。
  所有物资中,最为重要的大概就是冰块了。虽然山中别院相比较城里要凉快的多,可是这是夏天啊!谁能拒绝冷饮呢?
  山中别院本身是没有藏冰的,所以也就只能指望外头运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