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管家专栏上登载这个,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并不是新鲜玩意儿,她们大多在此之前就已经亲身接触这些东西了。但是,这个概念变得这样清晰、这样有据可循,这还是第一次!
第530章
而除了这些专栏内容之外,作为一份报纸,当然也少不了资讯内容!对此,连翘也安排地很有女报特色!那种普通报纸上面标配的时政新闻?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的女性都是不感兴趣的——这不是歧视,而是实情。
所以,这些资讯当然也要发生变化!被连翘替换成了‘丈夫在外养小三,老婆杀上门去,追了三条街’这种喜闻乐见的内容!当然,除了这样接地气的,还有高雅一些的,才女、才子的新闻也少不了!女性是很关注这种新闻的!
这种内容做了不少,而除了以上的内容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大概就是广告了!要知道《天下女报》的售价根本无法抵消成本,想要赚钱的话根本不能依靠提高销量,而应该积极开拓广告费!
对此,作为一个才创刊的报纸,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即使这份报纸的后台是连翘和许文华。
不过也不是真的没有办法了,首先,《天下女报》还有一位老板沈钰。人家本身就是做大生意的,帮着在《天下女报》上投广告,也算是沾自家的光了!至于说其他的客户,因为以连翘为首的创始人都对《天下女报》非常有信心,所以想到了先上车后买票的主意。
就是找到那些可以合作的商家,脂粉商、珠宝商、绸缎商...首先不谈钱,他们可以以一个极其便宜,甚至不要钱的方式登广告。只不过这种好事就是第一期而已,之后想要续下来就要看愿意给多少钱了!
连翘他们不怀疑《天下女报》的广告效果,所以宁愿前期亏一些,也不愿意很便宜地将报纸广告全都卖出去。
这些商家出于对连翘、许文华的信任,也是‘反正试一试,效果不好就不投钱’心理在作祟,基本上都答应下来了这个约定。
所以在《天下女报》中是有广告的!而且广告还分为了硬广和软广。硬广就是挂个宣传广告上去,是说的明明白白的广告页。软广要委婉一点,譬如说‘美妆’栏目里说到用胭脂,就可以顺嘴提一句,某某家的胭脂最为润泽,适宜什么效果的妆容......
这种套路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并不常见,连翘对于他的宣传效果非常看好。
这种软广做到极点,就会出现专门的软文。这一点也不知道是谁的首创,反正早就出现了。最开始似乎是用在各种大力丸、壮.阳.药上面,基本格式是写一篇黄色故事,其中这个药物会是关键道具,被反复提及......
《天下女报》中也有软文,不过做的没有那么明显。譬如说,创刊号上面登载的,苏州四大女子学堂之一的‘春晖馆’的详细介绍——就跟后世的招生广告一样!这一方面会是女性关注的,另一方面也能为书院扬名啊!
想想就知道了,已婚女性会给自家孩子看学校,而正在读书的姑娘们呢,对此也不可能毫无兴趣...这是一个好的主题,的确是软文没错,但读者并不会厌烦。
这一次登载了‘春晖馆’,下一次就能介绍其他著名的女子学堂。等到女子学堂介绍完了,总还有其他适合介绍的内容。生命不息,软文不止,经营的好了,这也是个极好的财源。
对于《天下女报》的样刊,其他人都是赞不绝口的,宋文静就问道:“印刷作坊那边都准备好了么?现下印了多少册?准备一共印多少册?”
对于这个问题,连翘没有回答,之前一直主管这件事的人站了出来:“早就和印刷作坊谈妥了。如今一共印好了三千册,之后陆陆续续还能有两千册印出——若是卖的好的话,追加也容易...毕竟是雕版印刷,这上面还是占便宜的。”
宋文静顺势点头:“那就是五千册的预计了...这个数字可不小。”
话是这么说,但他并没有多惊讶的意思。
按理来说,以如今苏州报业的体量,五千并不是个大数字!甚至日报中中等偏上的水平也能达到这个发行量。如果是销量更高的月报,就更别说了!做的稍微好一些,随随便便就能上万!
但是,《天下女报》是一份新报纸,一般来说,新报纸只要能在两三期之后做到一千多份的发行量,就能够活下来——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没什么不同,旱的会旱死,涝的会涝死!已经站稳脚跟的活的滋润,随便怎么做都赚钱,而刚刚入行的就得忍耐前期的煎熬。
而这样一份崭新的报纸,竟然创刊号就做了五千册的准备,而且还随时预备着不够加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非常大手笔的!
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连翘,当然,其他人也是基本赞成的。之所以会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连翘对《天下女报》有信心,觉得推广起来不难。另一个原因就是《天下女报》的宣传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洒下的钱,连翘还有许文华的号召力...这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
相对而言,唯一称得上劣势的,大概就是这份报纸的定位了。‘女报’,专门针对女性的报纸,这无形之中就砍掉了好多读者!
连翘对此却不是特别在意,在她那个时代商业经营就是这样的了。既有做‘百货’的,也有做‘专一用品’的,两者之间还真不能说谁好谁坏,只能说各有所长罢了。
就像现在的她做女性向报纸,一方面确实阻止了男性读者,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女性读者的吸引力!这样一份报纸,想也知道,在女性读者眼里一下就脱颖而出了!而且只要《天下女报》办的不坏,她们的忠诚度就会很高!
至少比一般的报纸读者忠诚度要来的高!
这就是做垂直内容的好处了...越是垂直,越是目标用户明确,这种效力就会越明显!
连翘将这个道理说给了大家听,有市场经验的人更能理解!也是因为她说服了大家,所以预备的印刷数量才会这么大——虽然大家都相信她,她也不可能逆着大家的意思搞□□啊!
事实上,最终的结果也没有出乎连翘所料。
三千册的《天下女报》作为第一批被送到了各个渠道,其中最大的一部分送去了各大书铺,这算是走货最多的渠道。然后就是报童那边,只不过报童那边不多,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卖过这种,怕积压在手上——分管报童的组织虽然名义上是报业协会的一份子,但是性质上和本地黑社会更接近,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太买报业这边的面子。
也就是说,连翘他们的报纸如果卖的好,他们自然乐意按照协会安排,在连翘他们这里拿走一定数量的报纸叫卖。但如果报纸看起来像是有风险的,他们才懒得费这个劲呢!即使卖不出去的报纸可以退回...他们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后,除了这两个渠道,剩下还有一小部分,被连翘安排用赠送的方式送给了一些女性经常光顾的店铺。就是成衣铺、茶楼、戏园子、奢侈品店之类的地方,女性在此驻留,有的时候就会看看报纸消磨时间。这类人群和连翘标定的读者人群是高度一致,这也算是打广告了。
一方面,这些店铺发现客人喜欢看《天下女报》,到时候自然会去花钱买(一册杂志而已,说是贵,那是相对于普通报纸而已,实际上对于这些店铺来说就是毛毛雨都不算了!他们会算账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在这些店铺看到《天下女报》的读者也会就此吃下这一发安利,回头就会有人想着要不要订这份报纸——同样的,对于这些人来说,就算《天下女报》相对一般报纸要贵不少,但依旧在她们可以消费的范围内。
三千册用在这三个渠道里,一下就空掉了。所以说,三千册这个对于新报纸非常厉害的数字,连翘个伙伴们一点也不在意!因为之前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做到这个只是最基础的而已!
他们期待的是市场反响!最好是书铺和报童组织那边会有后续的申请发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定,这份报纸是真的有前途的!
对此,连翘在报纸发行的这几天还颇为紧张...即使她原本对此信心很大,但是事情一天没有尘埃落定,她就一天不能安心。这种心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是佷容易理解的。
好在,这份紧张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另一只靴子也放了下来。就在《天下女报》发行之后,中间只隔了一天的时间,立刻就有书铺老板申请调货!两千册的存货立刻走空了一千册。
印刷作坊那边也因此确定加印是必须的,开始开动起来。
一开始,阻止《天下女报》卖出的并不是他针对女性,很多连翘的读者许文华的读者,哪怕是男性也会想买一册回去,就算不看,也当支持支持偶像了。一开始的时候,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的是价格!
《天下女报》不贵,至少普通小老百姓那里还不算奢侈品。但他也绝不便宜,对于真正的普通平民来说,每个月都要花这样一笔钱,总要好好考虑一番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买下了这本杂志。其中不少的人心态大概就是支持支持偶像,除此之外,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也想知道这份宣传说是针对女性的报纸到底有什么不同,凭什么那么宣传。
而真正看过这份报纸之后,哪怕是男性读者,对报纸内容不感兴趣的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这份报纸卖那么贵是有理由的!纸张、印刷、装帧,每一分钱都是看得见的!
说实在的,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不会不明白,现在这个售价,理论上来说是亏本的!也就是说,连翘和许文华其实是在赔本赚吆喝!
一开始批评《天下女报》太贵,连翘和许文华是想借名气敛财的人可以偃旗息鼓了!事实胜于雄辩,只要眼睛不瞎的,不再有任何疑虑。而对于价格不敏感的读者呢,他们也不是傻的,《天下女报》的印刷之静美,就算是一些颇为昂贵的画册也不过如此了!
一种超值的感觉一下击中了这些读者。
第531章
《天下女报》是一份新报纸,这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在苏州这样一个大都市,几乎每天都有报纸诞生,也同时有报纸因为效益不好彻底消失。有些报纸曾经辉煌过,所以死掉的时候还有人可惜。而新诞生的报纸呢,即使背靠大报馆也不见得能激起多大的水花。
这一行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证明自己的话,那么什么都是虚的。
而《天下女报》虽然因为有两个名气极大的老板,再加上舍得撒钱做宣传,所以看上去从新报纸中脱颖而出了。但实际上,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唯一被提起来的时候,恐怕就是大家调侃连翘和许文华的笑料了!
要知道作者们因为有钱,又缺乏投资项目,跨界做些‘生意’的多了去了。其中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要是失败的比较有名气,大家自然是会笑的——主要是能够跨界的作者大多是地头上比较风光的,这样的作者即使平常与人为善,不怎么得罪人,也会有不少人看他们不顺眼!
一句话总结:只不过是那些人的羡慕嫉妒恨罢了!没办法批评本职工作,看些别的笑话也是好的。
然而,意料之外,然而又情理之中的。在《天下女报》发行不过几天之后,这份新报纸引起的风浪就超过了很多老牌报纸!
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偏迟钝的报童组织也明白过来了,市场渴求着《天下女报》!他们开始主动向连翘这边要《天下女报》,如果连翘这边货源紧张,他们也有借口可说——之前协会分配的份额可没有到他们手上!
编辑部那边有负责这方面事务的高管就道:“就没有比这些人更能耍无赖的了!当时的份额为什么会没有到他们手上?还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愿意接收!这个时候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然而这也就是抱怨抱怨而已,谁都知道报童组织那边就是一批浑人,和他们正经讨论谁对谁错?讨论一百年都得不出结论来!他也不是什么新出头的菜鸟了,不会做无谓的意气之争,说了一两句,就低头做工作去了。
这个时候到处都紧缺《天下女报》,还需要他去调节呢!
是的,到处都紧缺!就算连翘之前很有信心《天下女报》能卖的很好,但也没有想到,在最初的时候,这个杂志就能取得这样好的市场反响!
事后分析,连翘也只能说自己根本低估了现在女性图书市场的空白!对于《天下女报》,那些闺阁少女和高墙少妇们,热情度可真不是一点儿两点儿!
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受到宣传的影响,一些人是连翘和许文华的书迷,所以支持偶像。另一些人,抱着好奇的心态,想要看看针对女性的报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事情到此为止,还不算爆发,一口气出了三千册,后面还迅速跟进——这时候总的来说,《天下女报》前途如何,还得看日后的发展。
但是,随着一些人入手了《天下女报》,并且接受了《天下女报》中的内容,一切都不一样了。至少在女性群体中间,不要说《天下女报》中那些讲述流行的内容了,就算是《天下女报》本身,也是流行的一部分!
以此时苏州城内的女子学堂为例,女孩子们都想要一册《天下女报》!
有女孩子买到了一册就会带到学堂里面,凭借着这册《天下女报》,平常不是一个圈子里的同学也会凑过来说好话,想要借阅——主要是现在同学们日常讨论的话题都是《天下女报》上面的,如果自己没看过,就没办法加入大家的话题了!
对于生活在集体当中的人,这种脱离社交是非常痛苦的!
但是,想要《天下女报》的实在是太多了,而当初预估不足,印刷量不大。所以可以想见,货源的不充足还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女报》里面的内容先不提,他本身就是一个爆款了。这个时候再说他的价格...虽然相对普通报纸而言还是贵的,但是对比赶流行的爆款又不算贵了。很多女性,即使是没有阅读习惯的女性,也不介意花点小钱,赶这么次流行呢!
对此,朋友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唐宋就捧着《天下女报》感慨道:“一份新报纸闹出这样大的风波,堪称一炮而红...这在报业里头算是非常不合常理的了,但是想到是乔琏先生主导的报纸,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为什么说《天下女报》的红火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在这里了。意外是真的意外,但是只要想到这是‘业内传奇人物’乔琏做的,似乎怎么都不会惊奇了——想想连翘是怎么成名的,再想想她在写小说之外做的事情,似乎没有不成功的呢!
主要是报业此时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当年那种一炮而红,一出来就大受欢迎的报纸,这些年越来越少见。这个时候《天下女报》有这种效果,确实是让业内人惊怔了一把。就在场的人所知道的,不少报馆已经反应过来了,都在研究《天下女报》是怎么做的,想要看看能不能模仿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