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木嬴
时间:2019-06-09 08:50:12

  太后眼底闪过一抹冷笑。
  她望着李嬷嬷道,“那六百亩良田在哪儿?”
  李嬷嬷回道,“怕镇国公府大少奶奶等的急,昨儿赏赐的田契并未登记在册,田契损毁了,奴婢也不知道那六百亩良田在何处。”
  福公公眉头拧的紧紧的。
  “退下吧,”太后道。
  御书房。
  皇上在批阅奏折。
  苏锦坐在那里喝茶,杏儿就实在了,啃糕点。
  福公公走进来,杏儿迫不及待的要问。
  结果嘴里糕点塞的太多,直接呛了起来。
  “慢点儿,”福公公道。
  苏锦站起身来,道,“知道那六百亩良田在哪儿了吗?”
  福公公摇头。
  李嬷嬷是宫里的老人,所有的赏赐都要登记在册的事,她不会不知道。
  太后是铁了心不愿意帮忙。
  杏儿望着苏锦道,“咱们要去找太后吗?”
  福公公,“……。”
  去找太后也没用。
  他是代表皇上去的,太后都没给面子啊。
  苏锦笑了。
  “与其咱们去找太后,不如让太后来找我们,”苏锦道。
  皇上,“……。”
  福公公,“……。”
  福公公默默的挪到皇上身边站着。
  皇上一脸黑线。
  他倒是想知道她怎么让太后主动来找她。
  苏锦朝一小公公招招手。
  小公公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没说话。
  小公公挪到苏锦跟前。
  “大少奶奶有何吩咐?”小公公声音微颤。
  “你把我向皇上撒娇,皇上要补我六百亩良田的消息散到永宁宫去,”苏锦道。
  皇上,“……。”
  福公公,“……。”
  一点小事而已,小公公飞快的就出去了。
  福公公差点没出声把小公公叫回来。
  这话绝对能把太后惊动来。
  而且是怒气冲冲的来。
  可这话不是随便传的啊!
  他是御书房当差的,他传出去的,那九成九是真的。
  皇上抬手扶额。
  刚被东乡侯要了一堆赏赐走,他女儿又来给他挖坑……
  苏锦望着皇上道,“皇上,我不会真找你补我六百亩良田的。”
  “真补了也无妨,”皇上道。
  “……。”
  “皇上真好,”杏儿欢快道。
  皇上,“……。”
  福公公,“……。”
  福公公扶额。
  得。
  这还没撒娇呢,皇上就在坑里面待着了。
  太后要是不把那六百亩良田告诉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在哪儿,皇上就要补她六百亩了。
  苏锦坐下继续喝茶。
  杏儿继续吃糕点。
  两人声音压的很低,但皇上根本看不进去奏折。
  一盏茶喝完,又吃了一块糕点。
  太后就来了。
  和大家猜测的一般,太后脸色铁青,勃然震怒。
  一走进来,就直接朝皇上发难。
  “皇上!”
  “你宠爱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哀家管不着,但宠爱也得有个度量!”
  “哀家已经赏赐了她六百亩良田了,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都没有她一半。”
  “她损毁御赐之物,该受惩罚,念在她为军中将士立了功,又是无心之失的份上,哀家不予追究,皇上补她六百亩算怎么回事?!”太后声音凌厉。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杖毙
 
  为了一件子虚乌有的事。
  挨了太后一顿痛斥。
  皇上一脸郁闷。
  罪魁祸首站在那里,一脸无辜的看着他。
  杏儿一脸“太后好凶”。
  苏锦福身给太后请安。
  太后看她的眼神都能凝成霜。
  “太后,那六百亩良田肯定有人耕种,我不派人去接手,就会一直耕种下去,所得的粮食依旧是朝廷的,”苏锦道。
  “皇上另外补我六百亩良田是皇上宽厚。”
  苏锦这么说也合情合理。
  但就是太蔑视太后了。
  太后冷道,“好好的田契送到你手里,怎么就毁了?!”
  “六百亩良田,价值万两,苏锦绝不会故意损毁田契,”苏锦道。
  她从怀里摸出一张碎田契来。
  “我问过国公府管事,田契损毁想补办都难,何况只剩下这么多了,除非能证明六百亩良田确实是太后您赏赐的,由宫里人出面带我去补办,”苏锦道。
  苏锦把田契递给太后,让她过目。
  太后只瞥了一眼。
  苏锦就给李嬷嬷了。
  苏锦道,“其实我只要知道这六百亩良田在哪儿就成了,我想就算我没有田契,也没人敢找我的茬。”
  “李嬷嬷看看,对着这剩下的田契,能不能想起来在什么地方,”苏锦一脸期盼。
  李嬷嬷把田契还给苏锦道,“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太为难奴婢了,我只记得田契背面有个墨迹,其他的不记得了。”
  很好。
  没有比田契背面有墨迹更好的了。
  苏锦望着李嬷嬷道,“李嬷嬷真的不记得田契上的六百亩良田在哪儿?”
  李嬷嬷有些恼了。
  说不记得就是不记得了!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大少奶奶见谅,”李嬷嬷生硬道。
  “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苏锦不死心道。
  “没有!”李嬷嬷不耐烦道。
  苏锦看了她一眼。
  轻飘飘的眼神,却让李嬷嬷背脊划过一阵寒流。
  苏锦转身朝皇上走去。
  等到龙案前,手里多了几张碎田契。
  苏锦放到龙案上。
  然后跪下来。
  这一幕,直接把人都惊住了。
  “这是做什么?”皇上问道。
  “请皇上做主!”苏锦道。
  皇上看着桌子上的田契,一头雾水道,“田契虽然撕毁了,但也能看的清,找衙门再补办一份就是了。”
  苏锦摇头道,“皇上,这份田契是假的。”
  皇上,“……。”
  福公公惊呆了。
  他把田契拿起来看了几眼道,“怎么就是假的?”
  苏锦道,“这田契是用乌贼汁写出来的,现在看字迹明亮,等过十天半个月,字迹就淡了,等再过些日子,字迹就消失了。”
  皇上看着田契。
  对着苏锦的话,心里跟明镜似的。
  苏锦嫁进镇国公府,身边无人可用,十天半个月压根就不会去看太后赏赐的良田。
  东乡侯府的小厮就更不会了。
  没有了字迹,就是闹进宫来,也只能把这哑巴亏给咽下去。
  皇上望着太后。
  这回轮到皇上动怒了。
  李嬷嬷脑门上豆大的汗珠涌出来。
  皇上一拍龙案,“到底怎么回事?!”
  李嬷嬷跪下来道,“皇上,太后赏赐给镇国公府大少奶奶的田契是真的啊。”
  苏锦笑道,“李嬷嬷不是还记得田契背面有墨迹吗?”
  皇上随手一翻。
  正巧翻到有墨迹的那一块。
  李嬷嬷说过这话后,苏锦没机会再动手脚。
  这块墨迹足以证明这就是太后赏赐给苏锦的那块田契。
  可就是这样——
  李嬷嬷还反咬苏锦一口。
  苏锦无语了。
  又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我可是给太后留着面子,大事化小,如果你们执意不认罪,那我可就去找在地契上盖章的衙门算账了,”苏锦道。
  “字是乌贼汁写的,这印章可是真的,事情闹大了,到时候丢脸的可不是我。”
  清脆的声音,仿佛玉石掷地。
  太后的脸仿佛挨了一巴掌似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苏锦该给的面子给了,该说的也都说了。
  软的人家不吃,那就只能来硬的了。
  太后气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事到如今,李嬷嬷也只能认了。
  嗯。
  她把罪名推在了刘公公身上。
  “田契是刘公公准备的,”李嬷嬷道。
  皇上望着太后。
  太后只觉得喉咙里有了血腥味。
  她强忍着道,“是哀家疏忽,让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受委屈了。”
  她把手腕上的羊脂玉镯退下来,“这是先皇赏赐给哀家的,权当是哀家御下不严给你的补偿。”
  又一个御下不严的。
  苏锦回头望着皇上。
  显然,一个羊脂玉镯是消不了她的怒气的。
  对这事,皇上也生气。
  “赐刘公公杖毙,”皇上冷道。
  苏锦回头,飞快的把太后赏赐的羊脂玉镯接了。
  皇上,“……。”
  福公公,“……。”
  “谢太后赏赐,”苏锦把羊脂玉镯戴在手腕上。
  太后气的额头青筋暴起。
  刘公公是她的心腹!
  断她一臂膀,还收了先皇赏赐给她的羊脂玉镯!
  太后气的缺氧,呼吸不畅。
  “既然田契是刘公公换的,那真田契肯定在他那里,”苏锦道。
  皇上吩咐福公公道,“你去找刘公公拿田契。”
  福公公退下。
  李嬷嬷有点慌了。
  福公公去了永宁宫,二话不说叫人把刘公公抓住,摁在板凳上打。
  打了二十大板后,福公公才问,“真田契在哪儿?”
  刘公公不知道皇上已经下旨将他杖毙的事。
  只当是他不招,就要继续挨打。
  “真田契昨,昨儿送去崇国公府了,”刘公公道。
  福公公,“……。”
  “杖毙。”
  丢下两个字,福公公返回御书房。
  福公公是皇上的人。
  他当然不会替太后隐瞒。
  他一路进御书房,都没看太后的眼神。
  “田契呢?”杏儿问道。
  “田契在崇国公府,”福公公声音有点飘。
  因为接下来就意味着崇国公要倒霉了。
  他能理解太后的做法。
  崇国公府一再的受挫,太后奖赏他六百亩良田,既算计了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又让崇国公高兴,一举两得。
  但是现在——
  她算是把崇国公给坑了。
  “六百亩良田啊,崇国公这是在收受贿赂!”苏锦愤怒道。
  “……。”
  “太后记得派人去找崇国公把田契拿回来,”皇上道。
  “另外,崇国公收受贿赂,罚他半年俸禄,以儆效尤。”
  “……。”
  “太后脸色不大好,抄个三五百遍佛经,有好处,”皇上道。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窝囊
 
  太后是被李嬷嬷扶着走的。
  皇上语气温和,但明显是在敲打惩罚太后。
  太后气的浑身颤抖,步子都迈不动了。
  看着太后离开,福公公擦了下脑门上的冷汗。
  皇后赏赐镇国公府大少奶奶,连累镇国公府上下倒霉。
  太后赏赐镇国公府大少奶奶,折损了刘公公,赔进去一镯子,还连累崇国公被罚俸禄。
  说真的。
  太后的手段要比皇后高明的多。
  乌贼汁写田契,落到谁手里都得吃哑巴亏的事,到了镇国公府大少奶奶这里,她赢了。
  福公公有点怀疑乌贼汁是不是青云山玩剩的手段……
  就和上回崇国公世子找东乡侯府大少爷赌博似的,直接送东乡侯府手里了。
  人家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啊。
  和他们玩这些不入流的手段,那不是班门弄斧,自取其辱吗?
  皇上眸光从龙案上撕碎的田契上挪到苏锦脸上。
  “比以前懂事了,”皇上欣慰道。
  虽然最后太后还是倒霉了。
  但这一回,苏锦确实替太后兜着面子,是太后不要的。
  福公公眸底泻出一丝怀疑。
  到底是镇国公府大少奶奶懂事了。
  还是撕毁田契效果更好一点?
  别的不说。
  至少太后来了御书房,刘公公认罪的特别快,要是在永宁宫,至少还有给刘公公背黑锅的,更不会把崇国公牵扯进来。
  皇上的夸赞素来伴随着奖赏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
  皇上吩咐道,“赏赐镇国公府大少奶奶一套笔墨纸砚。”
  杏儿笑的合不拢嘴。
  皇上果然又赏赐姑娘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