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木嬴
时间:2019-06-09 08:50:12

  小少爷为了逛街连小乞丐都打扮了呢。
  苏锦不想留下来吃回门饭,唐氏也不强求,一边闲聊一边出了侯府。
  苏阳的事,唐氏告诉了林叔。
  林叔,“……。”
  林叔咳嗽了两声,道,“小少爷像极了侯爷,从小主意就多,聪慧有急智,夫人不用担心他。”
  唐氏摇头无奈,坐软轿去冀北侯府。
  苏锦自然坐马车去逛街了。
  从街头逛到街尾,看中的就买,豪爽无比。
  只是一门心思沉浸在逛街中,没有发现被人盯梢了。
  而且是两拨。
  苏小少爷……
  不,现在应该叫苏小姑娘了。
  为了躲避追查,他连女装都穿了,真是心塞。
  他要多看那一眼干嘛。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看不见姐姐吧,不用担心她。
  看见了,眼睛就追着她,总担心她出事。
  他都跟了一路了。
  还好她们不是每天都出来逛街,不然他都没法好好玩了。
  “大哥,咱们就一直盯着她们吗?”两小乞丐道。
  嗯。
  苏小少爷换上了女装,他们自然没法幸免。
  苏小少爷看着暗处的男子道,“没看见他盯着我姐吗?”
  “我不看着点,万一他把我姐扛去卖了怎么办?”苏小少爷不放心道。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小的几乎就不可能。
  苏小少爷决定先下手为强,把人打晕再说。
  只是让小乞丐去找棍子,人还没回来,那男子就动手了。
  悄咪咪的走到杏儿身边,趁着杏儿挑玉佩的时候,手伸进她跨包里,把玉佩给摸了出来。
  杏儿浑然不觉。
  “这玉佩好看,”杏儿道。
  “的确不错,”苏锦道。
  杏儿把玉佩递给小摊贩,“多少钱?”
  “二十两,”小摊贩道。
  杏儿从跨包里拿出荷包,一点没察觉玉佩丢了。
  荷包里东西多,光是玉佩就有两块。
  一块是皇上赏赐的,另外一个是从赵诩护身身上搜出来的,杏儿打算还给他。
  只是护卫搬出侯府了,没人知道他们在哪里落脚的。
  随身带着,没准儿街上能碰上。
  见杏儿欣赏玉佩,兴致勃勃。
  苏小少爷,“……。”
  这么一点警觉性都没有,也敢出来逛街?
  见男子快步离开,苏小少爷没叫,他可不想被自家姐姐看到自己穿女装的模样,她肯定会笑话死他的。
  苏阳带着两乞丐追上去,打算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三个人联手,其中一个乞丐已经九岁了,应付一个男子绰绰有余。
  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玉佩偷了回来。
  等男子发现的时候,三人早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苏小少爷看着手中玉佩,觉得有那么点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看过。
  看着玉佩的花纹,苏小少爷仔细想了下,就猜到是被他爹从皇上那里打劫了给苏锦的。
  东乡侯回府后,曾把这事说给唐氏听,苏小少爷就在他身边。
  当时,他还想着让他爹也帮他打劫一块皇上的玉佩戴身上。
  皇上的玉佩,听说能进宫玩呢?
  他还没去过皇宫呢。
  “在想什么,你姐姐肯定着急了,快把玉佩还给她啊,”小乞丐道。
  “不还,”苏小少爷果断道。
  “……。”
  “你去告诉她们,就说玉佩被人偷了,我又给偷了回来,我借用几天,回头再给她,”苏小少爷把玉佩揣怀里。
  想了想不放心,又把玉佩塞脚下的靴子里。
  虽然膈应,但能时时刻刻提醒他玉佩还在。
  自己的东西丢了没关系,姐姐的玉佩丢了会挨打的。
  小乞丐,“……。”
  小乞丐转身走。
  然后被苏小少爷叫了回来,“别自己去啊,我姐很聪明的,看到你,肯定能猜出来我男扮女装。”
  “我知道,”小乞丐道。
  他找了个小乞丐去给苏锦传话。
  当时杏儿还没有发现玉佩被人摸走了。
  小乞丐一说,杏儿翻跨包,然后呆呆的望着苏锦道,“玉佩真的丢了。”
  苏锦,“……。”
  杏儿,“……。”
  那可是皇上赏赐的玉佩啊。
  她们两的心是有多大。
  “是谁让你告诉我们的,”苏锦问小乞丐道。
  “是一个不漂亮的姐姐,”小乞丐道。
  苏锦,“……。”
  杏儿,“……。”
 
 
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规
 
  苏锦虽然多问了一句,但还真没多想。
  只当是苏小少爷为了掩人耳目,所以迂回给她传话。
  毕竟东乡侯府的人都极好面子,男扮女装这样的事,应该做不出来。
  苏锦还是太低估了苏小少爷能屈能伸的韧劲。
  躲在暗处见苏锦赏了传话小乞丐一两银子,苏小少爷便放心了。
  心力交瘁了一上午,肚子饿的咕咕叫。
  之前一直下不了决心男扮女装,如今豁出去了,自然不能亏待了自己。
  苏小少爷朝醉仙楼方向走去。
  只是苏小少爷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不懂财不露白的道理。
  三个年纪不大的女孩进了醉仙楼,叫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太过引人注目。
  他们沉浸在美食中,没有注意到自己被人盯上了。
  牡丹院。
  南漳郡主歪在贵妃榻上,丫鬟在帮她捶腿。
  赵妈妈走进来,唤道,“郡主。”
  南漳郡主睁开眼睛,问道,“瑜儿如何了?”
  “大姑娘的脸比昨儿情况好了点儿,应该要不了几天就恢复如初了,”赵妈妈道。
  南漳郡主稍稍放心。
  这时候,外面进来一丫鬟,凑到南漳郡主耳边嘀咕了两句。
  南漳郡主眉头拧成麻花,“什么叫得手了又失手了?”
  小丫鬟忙回道,“小厮本来已经把玉佩偷到手了,大少奶奶和丫鬟毫无察觉,小厮把玉佩揣在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别人给摸走了。”
  做扒手的遇到扒手,也真是倒霉。
  南漳郡主脸都气绿了,好不容易得手一回,结果只成功了一半。
  那块玉佩是皇上随身佩戴的,意义非凡。
  她打算把这块玉佩送给二皇子。
  当然,就这么直接送肯定不行,玉佩已经被皇上赏赐给了苏锦,就是苏锦之物。
  南漳郡主也知道是苏锦的,还送给二皇子,这是自找麻烦。
  二皇子和大皇子帮皇上出京巡视,至今未归。
  如果二皇子在一首饰铺子看到这块玉佩,质疑玉佩是假的,为了不让人买走这块假玉佩,引出不必要的麻烦,当着大皇子的面把它买下来呢?
  大皇子自然就成了二皇子的证人。
  回京后,二皇子把假玉佩给皇上看,皇上自然能认出玉佩是真的。
  赏赐给苏锦的玉佩,却流落出京,还被二皇子当作假玉佩给买了回来,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玉佩赏赐给她,她护不住,那就是和玉佩没有缘分。
  到时候太后和百官施压,皇上自然就把这玉佩赏赐给二皇子了。
  虽然迂回了些,但能拿到玉佩就成了。
  谁想到完美无缺的计划被一个还不知道是谁的扒手给毁了个干净。
  这种做什么事都不顺心的感觉让南漳郡主抓狂。
  赵妈妈劝南漳郡主道,“郡主别生气,好歹得手了一半,丢失皇上赏赐的玉佩,这么大的罪名够大少奶奶喝一壶了。”
  南漳郡主心情一点没好转。
  “到手的玉佩被人顺走了,由我抖出来,那是不打自招,明摆着告诉她玉佩是我派人偷的,”南漳郡主没好气道。
  “是奴婢考虑不周,”赵妈妈忙道。
  “但纸包不住火,总有露馅的一天。”
  南漳郡主也只能这般安慰自己了,如果能逮住那女土匪或者东乡侯府派人寻找玉佩,倒是能让这件事提前捅到皇上耳朵里。
  南漳郡主把眼睛闭上,丫鬟继续捏腿。
  只是没一会儿,她眼睛又睁开了。
  一丫鬟走出去,另外一丫鬟跑进来,撞了丫鬟一下,手里的茶盏摔在了地上。
  安静的屋子里,茶盏碎裂声格外的刺耳。
  南漳郡主不悦的睁开眼睛,两丫鬟吓的噗通一声跪下。
  赵妈妈呵斥道,“毛毛躁躁的!”
  进来的丫鬟忙道,“奴婢有急事禀告郡主。”
  “什么事?”南漳郡主问道。
  “廖表姑娘和勇诚伯府大姑娘在街上出事了,”小丫鬟道。
  “街上出乱子的时候,廖表姑娘不小心撞了勇诚伯府大姑娘一把,勇诚伯府大姑娘手碰到烧的滚烫的锅上,手烫伤严重,在街上就晕了过去,听说是被抬回府的。”
  南漳郡主满脸诧异,赵妈妈则问道,“街上出了什么乱子,叫她们这么不小心?”
  “听说是因为大少奶奶和丫鬟追狗引起的乱子,”小丫鬟回道。
  赵妈妈,“……。”
  大少奶奶走到哪里,灾难就跟到哪儿。
  赵妈妈侧头看向南漳郡主,只见南漳郡主脸上怒容消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来。
  “这回有热闹瞧了。”
  ……
  苏锦坐马车回了镇国公府。
  下马车时,眼皮子就开始跳,心底涌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她前脚迈步进国公府,后脚就被丫鬟告知让她去栖鹤堂。
  苏锦便带着疑惑去见老夫人。
  绕过屏风,便听到嘤嘤抽泣声,老夫人带着冷冽和怜惜的声音传来,“这事不怪你,别哭了。”
  “可陈姐姐的手烫伤那么严重,很难不留疤痕,”廖雪哭道。
  谢锦绣站在一旁道,“往后只要大嫂出门,咱们都尽量避着她点,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她连累倒了霉。”
  苏锦眉头拧成麻花。
  怎么又和她有关?
  她迈步走进去,老夫人看她的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冷。
  苏锦眼皮子跳的更厉害了。
  苏锦走上前,福身给老夫人请安,道,“老夫人叫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清清淡淡的声音,更是叫人气不打一处来。
  老夫人气的嘴皮颤抖。
  谢锦绣望着苏锦,眼底泻出一抹幸灾乐祸来,“大嫂今儿闯的祸有点大了。”
  “我闯什么祸了?”苏锦不虞道。
  谢锦绣笑了一声,“大嫂在街上追狗,导致街道人仰马翻,勇诚伯府大姑娘为此烫伤了手,听说手背上一层肉都烫熟了,大嫂还觉得自己没闯祸吗?”
  苏锦拧紧的眉头松不开。
  她追小黑的时候,并没有撞到人。
  她望着廖雪道,“如果祸是我闯的,那表姑娘哭什么?”
  廖雪瞪着苏锦道,“都怪你!你要不把街道弄的那么乱,我至于为躲避别人,撞到勇诚伯府大姑娘,让她烫伤手吗?!”
  苏锦无语,
  这是公然让她背黑锅吗?
  “表姑娘要让我背勇诚伯府大姑娘烫伤手之过,那我是不是该怪那两驾马车不该相撞,导致我坐的马车突然停下,小黑趁我们不备跳了下去,以至街上人仰马翻?”苏锦反问道。
  这样的责怪一点道理都没有。
  没人愿意马车相撞。
  人家只是无心之失,没抱住狗,她和杏儿有过,岂能一股脑的全推在别人身上。
  苏锦不否认自己有错,但让她全部承担,那是不可能的。
  何况事情的经过到底如何,廖雪和谢锦绣说的她并不信。
  人会下意识的避开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一面不提,这是趋利避害的本性,尤其她和廖雪还有旧怨。
  只是在老夫人气头上,苏锦替自己的辩驳只会增添老夫人的怒火。
  老夫人冷看着她,“大少奶奶是觉得自己在闹市追狗有理了?!”
  苏锦哑口无言。
  虽然情有可原,但这么做确实不对,无法反驳。
  然后——
  她就被罚了。
  罚在佛堂反省,什么时候抄够五百篇家规什么时候出来。
 
 
第三百七十二章 忌讳
 
  镇国公府的家规挺厚的,抄五百篇,苏锦不敢想。
  所以老夫人在罚她抄家规的时候,苏锦求饶了,她道,“勇诚伯府大姑娘手被烫伤,我给她药膏治伤,将功折罪。”
  南漳郡主走进来,听了苏锦的话,她冷笑一声。
  “将功折罪?”
  “国公府就是一而再的纵容你,才叫你无法无天,视国公府家规如无物!“
  “身为镇国公府大少奶奶,却在街上追狗,把国公府的脸都给丢尽了,这一次再不狠狠的处罚你,只怕还会有下次,下下次!”
  老夫人望着南漳郡主道,“明儿你进宫向太后要些碧痕膏,让雪儿送去给勇诚伯府大姑娘,不能让人家姑娘的手上留下疤痕。”
  南漳郡主欣然允诺。
  因为这一次讨药膏对她来说绝不是难事。
  老夫人和南漳郡主一番话是断绝了苏锦将功折罪的念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