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燕窝羹吃完,王妈妈从老夫人手里接过碗。
外面,小丫鬟进来道,“老夫人,大少爷来了。”
他怎么了?
这会儿不应该在刑部帮忙吗?
“让他进来,”老夫人道。
没一会儿,谢景宸就进去了。
当然,进去的不止他一个人。
谢景宸的身后还跟了三人。
三个其貌不扬,衣裳朴素,打着补丁的男子,看的老夫人蹙眉。
怎么什么人都往国公府里领,还带到她跟前来?
“这是什么人?”老夫人语气带了些不虞。
谢景宸看了三人道,“他们是昨儿勇诚伯府大姑娘烫伤的目击证人。”
“带他们来是让老夫人清楚的知道勇诚伯府大姑娘烫伤手的经过,”谢景宸声音醇厚中添了几分威压。
王妈妈看看谢景宸,又看向那三位男子。
既然把他们带来,自然是勇诚伯府大姑娘手烫伤另有隐情。
老夫人眉头拧的紧紧的。
这三人说是目击证人不如说是当事人。
两人迎面碰上,让廖雪避让,撞到了勇诚伯府大姑娘,才在另外一人的摊位上烫伤了手。
三个至关重要的人都在这儿了。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当时的情形。
街道上确实因为苏锦追狗引起了动乱,但苏锦和狗从始至终压根就没从他们身边经过,甚至小黑在距离她们十丈远的小道穿过去了另外一条街。
在廖雪她们受伤处前后左右都没乱,唯独她们受伤了,还一口咬定是苏锦追狗导致的。
这事说不过去。
如果说因为勇诚伯府大姑娘被前面的热闹所吸引,以至于心不在焉,才被廖雪撞倒,那是她个人原因,不应该让苏锦来负责。
老夫人手中佛珠攒的紧紧的,恨不得捏碎。
谢景宸找人来,是明着指着老夫人偏听偏信,冤枉了苏锦。
身为一个长辈,这样冤枉小辈,太伤威望了。
老夫人冷道,“我知道这事不能全怪大少奶奶,罚她是因为她当街追狗,有失体统!”
这么说,就是坚持自己没有罚重。
谢景宸道,“苏锦当街追狗,确实有过,老夫人罚她是应该的。”
“但国公府听信一面之词,认定勇诚伯府姑娘烫伤手皆因苏锦之过,进宫求药,还求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看在苏锦的面子上,赏了两盒碧痕膏,如果这事捅到皇上耳朵里,未免有欺君之嫌。”
谢景宸醇厚如酒的声音掷地有声。
老夫人的脸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谢景宸言尽于此。
“刑部还有事没忙完,孙儿就先告退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 孔雀
看着谢景宸转身离开,老夫人眼底的寒芒倾泻而出。
屋子里,丫鬟婆子大气都不敢出。
大少爷虽然没有明着给大少奶奶求情。
但话里话外都是威胁。
谁不知道皇上宠爱大少奶奶啊,叫皇上知道大少奶奶无辜背黑锅就够生气的了,还被骗了两盒碧痕膏,皇上肯定龙颜大怒。
老夫人和南漳郡主没查清楚事情就冤枉大少奶奶,肯定要挨训斥。
而且大少爷说皇上赏赐了两盒碧痕膏,可南漳郡主给老夫人的只有一盒啊。
她这是昧下来一盒呢。
屋内安静半晌,直到王妈妈出声打破静谧。
“老夫人……。”
只是王妈妈话还没说出来,老夫人就抬起手来打断她。
“把刚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禀告南漳郡主,”老夫人冷道。
“她是国公府当家主母,该怎么办听她的。”
说完,老夫人闭上眼睛,让红袖扶她回屋了。
王妈妈头疼。
她去了牡丹院。
在王妈妈去之前,南漳郡主就已经知道栖鹤堂里发生的事了。
想到自己昧下一盒碧痕膏的事就这么被捅了出来,南漳郡主脸火辣辣的疼着。
看着王妈妈,南漳郡主道,“勇诚伯府大姑娘的手只需一盒碧痕膏就够了,另外一盒我留下来是怕以后还有需要用的地方。”
“大少奶奶是老夫人罚去跪佛堂的,是继续罚还是免了责罚,自然是老夫人说了算。”
不止罚苏锦的是老夫人,就连让南漳郡主进宫找太后要碧痕膏的也是老夫人。
苏锦要是动怒了,向皇上告状,这把火也烧不到她身上来。
南漳郡主有恃无恐。
至于老夫人,其实也不怕。
谢大老爷才活捉了北漠王,功在社稷,皇上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就罚老夫人,最多敲打几句。
南漳郡主不接这烂摊子,王妈妈只好回去如实禀告老夫人。
老夫人这是明着向南漳郡主要台阶下,结果南漳郡主没当回事,碧痕膏也不交出来。
老夫人眸底寒芒毕露。
但这事不处理肯定不行。
要熄苏锦的怒气,又要顾全自己的脸面,着实难办。
佛堂内。
苏锦在抄家规,抄的心烦气躁,肝火旺盛。
抄好一篇家规后,苏锦揉手腕,她还没有习惯用毛笔字,写不了一会儿就手腕酸疼。
王妈妈走进来,杏儿高兴道,“王妈妈怎么来了?”
看着杏儿灿烂的笑容,王妈妈心里说不出来的感觉。
大少奶奶和丫鬟对老夫人都没这样笑过,反倒是对她……
王妈妈福身给苏锦见礼道,“大少爷对大少奶奶情深义重,带了人回来向老夫人证明勇诚伯府大姑娘烫伤非大少奶奶之过,老夫人昨儿气头上对大少奶奶的惩罚过重了。”
过重?
这是还有惩罚了?
“大少奶奶在佛堂抄够两百篇家规便可出去,”王妈妈道。
惩罚减去了大半,杏儿很满意。
但苏锦没那么容易满足。
昨天她就说了,勇诚伯府大姑娘受伤不能全算她的错,老夫人不还是重重处罚了她。
现在却改了口,要知道改口是伤威严的事,不是逼不得已,老夫人绝不会这么做。
谢景宸一定是逮住了老夫人什么把柄。
虽然她还不知道,但不妨碍她利用下啊。
苏锦望着王妈妈道,“劳烦王妈妈回去转达老夫人一声,我会尽快把两百篇家规抄完,把佛堂腾出来。”
至于腾给谁,苏锦不知道。
但看王妈妈的脸色,应该是有人对号入座的。
很好。
苏锦提笔沾墨,继续抄家规。
王妈妈知道大少奶奶不好说话,为了国公府和睦,她也只能先斩后奏了。
望着苏锦,王妈妈道,“老夫人本来是罚大少奶奶在佛堂抄十天的家规,是奴婢觉得抄两百篇家规大少奶奶能更快出来。”
“是十天吗?”苏锦问道。
“……。”
“奴婢这些天头昏的厉害,总是记错话,”王妈妈默默道。
她望向红袖,“老夫人说是几天来着?”
“是七天,”红袖嘴角抽抽道。
没见过罚抄家规还能讨价还价的,大少奶奶是独一份了。
杏儿惊呆了。
姑娘真是太厉害了。
苏锦望着王妈妈。
王妈妈眼神带了几分祈求,不能再少了。
大少奶奶当街追狗,这事要换成谁家都是要被禁足一个月的,抄七天家规,真的轻的不能再轻了。
说来还是大少爷聪慧。
等南漳郡主进宫求了碧痕膏,抓住了把柄才带人进府,不然以老夫人的脾气,她罚了大少奶奶抄五百篇家规,就一篇都不会减少。
至于碧痕膏,换个由头也能拿到手,只是要多废些周折罢了。
苏锦也知道就这样把所有惩罚都免了那是不可能的。
左右也没规定她必须每天抄够多少家规,插科打诨,七天很快就过去了。
见苏锦没再说什么,王妈妈和红袖福身告退。
至于回去后,把事情和老夫人一说,老夫人是如何生气的,苏锦能猜的到,反正她心情挺好的。
苏锦让杏儿回去拿几本书来看,打发时间。
杏儿则担忧自家姑娘被禁足七天,后院没人在,会有人溜进去。
苏锦失笑,“放心吧,我就是一个月不回去,也没人敢再溜进咱们后院。”
来一回,倒霉一回,傻子都长记性了,她们再不长记性,那真是没救了。
苏锦这么说,杏儿便放心了。
她回沉香轩取了书来。
只是到了中午,天就阴了下来。
狂风呼啸,吹的树叶飒飒作响。
佛堂僻静人少,狂风乱作,还真有点可怕。
杏儿就坐在苏锦身边,哪都不去。
门窗紧闭,风还是能往里钻,灯烛摇曳,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书,很伤眼睛。
苏锦把书合上,闭目养神。
天气说变就变,杀的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天气,唐氏真不放心苏阳一人流落在外,尤其苏锦告诉她,苏阳打扮成小乞丐。
乞丐窝遮不了风,挡不住雨,要是下大雨,乞丐窝还有倒塌的风险。
不把儿子找回来,唐氏不放心,东乡侯府的小厮也坐不住。
知道小黑能帮忙找苏阳,林总管亲自带着人跟着小黑上街。
可是找到天黑,也没找到苏阳的人影。
大雨磅礴,冲刷着地面。
唐氏站在窗户前,想到儿子在雨中狂奔,便止不住的担心。
九皇子寝殿内,苏阳和九皇子盘腿坐在床上。
两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床前的两只孔雀。
没错。
就是孔雀。
太医来帮九皇子把脉,确定他身体好了能出去后,苏阳就和他去了御花园。
对那些花儿草儿,苏阳不感兴趣,又不能摘,看的没意思。
他发现御花园里有两只孔雀。
听说孔雀开屏极美,但到底有多美,他没见过。
他就待在那里等孔雀开屏。
只是等了半天,孔雀没开屏,狂风来了。
宫女太监在搬花卉。
苏阳二话不说,把孔雀抱起来,和九皇子一人一只抱回了屋。
这会儿宫女太监正瑟瑟发抖呢。
这两只孔雀是皇上最喜欢的。
就这么被两小祖宗给抱了回来……
“快看,快看,孔雀有反应了,”九皇子激动道。
苏阳眼睛睁的大大的。
只见孔雀东张西望,修长的尾巴动了动。
在众人瞩目下——
拉了一坨屎。
苏阳,“……。”
九皇子,“……。”
第三百七十九章 善良
苏小少爷默默转头望向九皇子。
九皇子的小脸都涨的发紫了。
宫女太监肩膀没差点抖脱臼,然后被九皇子训斥了,“还不赶紧把地擦干净!”
宫女赶紧去端了铜盆和水来。
苏小少爷盯着孔雀看了两天,也没等到人家开屏。
这一日,天放晴了。
碧空如洗,白云朵朵。
天气好的人都想飘起来。
当然想飘起来的只有苏小少爷一人。
东乡侯府为了找他都急疯了。
尤其城西一带,乞丐盘踞,受不住大雨蹉跎,倒了不少的房屋。
天放晴后,唐氏就坐不住,带人去城西找苏阳。
看着那些百姓穷困潦倒,食不果腹,于心不忍,让人施粥。
只是东乡侯府的粥和馒头还没有送到城西,就有不少大臣家的夫人和女儿出来施粥了。
唐氏还真有点诧异,没想到施粥的人这么多。
她不知道这事和她有关。
她吩咐林总管施粥的时候,正好被一衙差听到了,衙差回去禀告了他们家大人。
要知道满朝文武某种程度上是活在东乡侯府的阴影之下。
东乡侯府的药好,皇上忙太医无能。
东乡侯的儿子体力好,皇上训斥将士们训练无方。
东乡侯的儿子文武双全,简直就是京都世家子弟的噩梦。
东乡侯的夫人善良施粥……
能想到会是什么后果吗?
必须要做的比东乡侯夫人更好!
东乡侯府里住着一群土匪,他们代表着最低标准。
但凡比他们差的——
骂你,你都不能还嘴。
唐氏和小厮打听苏阳的消息,可是城西没有人见过苏阳。
御书房内。
皇上下朝后回来,和几个大臣单独商议了会儿政事。
等右相退下后,负责照看崇老国公的护卫回宫了。
每隔五日就回来一趟,向皇上禀告崇老国公的情况。
护卫给皇上请安。
皇上问道,“老国公的病情可有所好转?”
“老国公气色略有好转,”护卫回道。
“有所好转便好,”皇上欣慰道。
如果镇国公府大少奶奶都解不了老国公的毒,对其他人,皇上就更不敢报期望了。
崇国公安插了眼线盯着崇老国公的事,李大夫告诉了苏锦,苏锦告诉了谢景宸。
这两天,趁着大雨,谢景宸把这事解决了。
大雨地滑,崇国公府大太太不小心脚下一滑,丫鬟扶稳了她,结果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给摔断了。
崇国公府大太太是重情重义的人,丫鬟为了救她摔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