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祭天,奴才瞧见皇后身边的宫女鬼鬼祟祟的,就跟了上去,发现那宫女在埋一盘子糕点。”
“等那宫女走后,奴才把那糕点挖了出来。”
说着,小公公从怀里掏出一小锦盒。
锦盒里用油纸包了几块糕点,几乎都是碎的。
“糕点有毒?”福公公问道。
“不确定有没有毒,奴才用银针试过,银针没有变黑,也喂了猫,猫吃了也没事。”
“都没事,那你还禀告我?”福公公瞪小公公。
“可今儿镇北王世子妃脸起了红疹,来不及祭天就先回府了,”小公公回道。
“我打听过了,镇北王世子妃吃的就是山楂糕。”
如果这糕点没事,那宫女为什么要鬼鬼祟祟的挖坑埋了?
这糕点可是御膳,等闲吃不到的。
就这么埋了,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这回不止小公公觉得糕点有问题,福公公也觉得有可疑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去查清楚,”福公公吩咐道。
福公公拿了披风,准备走,见小公公站着不动,他道,“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
“……我不敢查,”小公公缩着脖子道。
他想立功。
可这事和皇后有关。
他怕自己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就死的不明不白了。
福公公恨铁不成钢。
可要说责怪,却也没有。
在这深宫里,小心谨慎才能走的更远。
“待会儿把御膳房管事的给我叫来,”福公公吩咐道。
小公公麻溜的应了。
伺候完皇上用膳,福公公也回屋吃饭去了。
御膳房管事的等在那里。
见了福公公,御膳房管事的忙道,“这么晚了,不知道福公公叫我来是?”
“御膳房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镇北王世子妃吃的糕点里动手脚,不要命了吗?!”福公公劈头盖脸,直接发难。
小公公跟在身后,心底佩服极了。
御膳房管事的懵了,连叫冤枉,“就是借御膳房几颗虎胆,也不敢招惹镇北王世子妃啊。”
说完,又觉得不对劲,“御膳房没有单独给镇北王世子妃做过吃的。”
福公公瞥了小公公一眼。
小公公连忙把锦盒递上。
御膳房管事的把油纸打开,就看到那还混着点泥巴的糕点。
“镇北王世子妃就是吃了这糕点,脸上起了红疹,今儿祈雨成功,皇上高兴,我才把这事拦下没有禀告,要是摆到明面上,你有几颗脑袋够砍的?!”福公公声音冷冽。
小公公跟在一旁,觉得又学到了好几招。
御膳房管事的手都颤抖。
因为糕点确实是御膳房做的,糕点模子还是他亲自画了图纸让人雕刻的,做不了假。
他望着福公公道,“福公公息怒,我这就回去查这糕点是谁做了。”
御膳房管事的擦着满头汗出了屋,匆匆赶回御膳房。
福公公一顿饭刚刚吃完,御膳房管事的又回来了。
身后还带了一御厨。
进门后,御膳房管事的就道,“福公公误会了,这糕点没毒。”
福公公眉头皱紧。
“没毒怎么会起红疹?”他问道。
御膳房管事的带来的御厨道,“那糕点是皇后宫人特意吩咐我做的,让我把荔枝汁加入山楂糕中,皇后爱吃,这些天,我都做了好几回了。”
“福公公不信,我吃给您看。”
那混了些泥巴的糕点,御厨塞嘴里嚼了几下就咽了下去。
小公公眉头扭着。
没问题,那皇后的宫女扔糕点做什么?还扔的那么鬼祟。
御膳房管事的道,“这就是个误会,镇北王世子妃是东乡侯的女儿,也就是云妃的表侄女了,保不齐随了云妃对荔枝过敏呢?”
第六百六十五章 努力
福公公这才想起来云妃是对荔枝过敏,症状也是起红疹。
福公公准备说是误会了,突然想起什么,他呵斥道,“皇上下旨不许荔枝入菜做糕点,御膳房敢把皇上的话当耳旁风?!”
御膳房管事的,“……。”
御厨,“……。”
两人有点懵了。
皇上是曾下过这道旨意,可那是因为云妃吃了不小心加了荔枝的糕点出事后。
现在云妃都死了十几年了啊。
偌大一个皇宫,这么多年也只有云妃一人对荔枝过敏。
何况这是皇后特意吩咐的,谁敢拿皇上十几年前为云妃下的禁令来搪塞皇后啊,不想活了还差不多了。
可福公公说的也没错。
圣旨没有收回,就还管用。
不过这事可大可小,十几年前的旧事了,福公公不说,皇上未必还记得,御膳房管事的塞了两千两银票给福公公,叹气道,“皇后的吩咐,御膳房也不敢不听啊,咱们做下人的,身不由己,哪有凭自己心意做事的时候?”
“这回还多亏了福公公您把事情瞒下,往后御膳房要是没注意出了什么纰漏,还请福公公多担待。”
福公公把银票收了。
小公公目瞪口呆。
等御膳房管事和御厨走后。
小公公看着福公公把银票揣怀里,随手摸了块玉佩扔给她。
小公公高兴的合不拢嘴。
福公公吃肉,他喝汤。
他摸着玉佩,一脸灿笑道,“上回苏小少爷吃那么多荔枝,也没见有事,怎么镇北王世子妃就随了云妃没有口福吃不得荔枝呢,莫非这过敏还传女不传男?”
小公公只是随口一说,没有别的意思。
荔枝他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也过的好的很。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福公公恍惚想起来云妃对荔枝过敏是随其父,与冀北侯府无关。
既然无关,那又是怎么传到镇北王世子妃身上的?
福公公眉头拧的紧紧的。
……
沉香轩,内屋。
虽然天色很晚了,但饭菜才刚刚送上桌。
天没降雨,府里不敢买荤菜。
而且街上也没有荤菜可买。
街头卖猪肉的已经几天没开张了,谁也不敢在朝廷斋戒的时候卖猪肉。
大雨一下,屠夫们高兴过后,就开张做生意了。
大厨房冒雨出府采买。
等菜送到小厨房时已经很晚了,灶台齐开,也还忙到现在。
苏锦一直对荤菜无所谓,可连吃了九天的素菜后,她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是个无肉不欢的肉食动物,只是平时荤菜不断,没有表现出来。
坐上桌后,她给谢景宸夹排骨。
嗯。
苏锦是把色泽诱人的排骨夹到了谢景宸的碗里。
谢景宸拿起筷子夹了两次,愣是没把排骨夹起来。
他受伤的是右胳膊,拿左手使的筷子。
杏儿性子急,这要是她,早直接上手了。
苏锦咬着筷子望着他。
谢景宸还在努力,但成功不了。
杏儿催道,“姑娘,你快帮姑爷啊。”
苏锦,“……。”
这傻丫头。
没看出她家姑爷在飚演技吗?
当然了,左手可能夹不起来菜是真的。
但他右胳膊受的那点小伤,只用一根小手指就能把她们主仆扔窗外了,用得着当真吗?
她还想看看他打算装到什么时候去。
谢景宸把筷子放下,望着苏锦道,“你喂我吃。”
醇厚如酒的嗓音传入耳,苏锦想拒绝都说不出口,她想到了在李家村的时候,谢景宸执意要喂她吃饭。
苏锦把碗筷放下,捧过谢景宸的碗开始喂他。
要不是她起红疹,暗卫护送他回府,有暗卫相助,他肯定不会受伤。
喂个饭而已,又不是多难的事。
只是苏锦没料到,喂饭只是开始,还要伺候他沐浴,帮他更衣……
谢景宸站在那里,等苏锦给他宽衣,苏锦抬手戳他伤口,谢景宸额头疼的一颤一颤的,“你这女人,要不要这么狠?”
“我还没说你呢,要不要把得寸进尺四个字演绎的这么淋漓尽致?”苏锦瞪道。
“我胳膊是真疼,”谢景宸无辜道。
“可你表现的是胳膊已经废了,”苏锦道。
“……。”
伤口是苏锦包扎的。
她比谢景宸更了解伤口严重程度。
想骗她?
没门儿!
不过嘴上说,苏锦还是帮谢景宸把衣服解了。
虽然不止一次坦诚相对过,但真看着某男的果体,苏锦还是耳根微红。
等谢景宸泡进浴桶里,苏锦转身就要走。
可惜,她那点小心思根本不可能瞒过谢景宸。
就在苏锦转身之际,谢景宸胳膊一伸,直接把苏锦抓住。
稍稍一用力,苏锦就被带进了浴桶里。
哗啦一声。
水花四溅。
听到浴室里有动静,杏儿推门要进来,不过一脚迈进去,姑爷的声音就传来了,“不用进来。”
“快进来!”苏锦喊道。
杏儿抬脚要往前。
谁的话都没有苏锦的话管用。
只是门还没打开一点,胳膊就被人抓住,往后一提。
暗卫把杏儿拎了起来,顺带把门关上了。
杏儿两眼恨不得把暗卫瞪成灰飞。
赏赐把她晾在屋顶上晒太阳的仇,她看着小包子的份上没有报了,他还敢拎她。
暗卫拎着杏儿走远了些,才把杏儿放下道,“以后屋子里有动静的时候,要听世子爷的。”
“姑爷和姑娘意见不一样的时候,我当然要听我家姑娘的了!”杏儿道。
“听世子妃的,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小少爷了,”暗卫道。
“……。”
杏儿迟疑了。
她可是很想有小少爷抱的。
不只是她,侯爷、夫人、大少爷、小少爷都想。
为了小少爷,她可以向着姑爷一点点。
但对拎她的暗卫,杏儿是肯定没有好脸色的,“那我什么时候能有小少爷?”
暗卫,“……。”
这什么时候有小少爷也不是他说了算的啊。
但看世子爷这阵仗,肯定很快。
“要不了一两个月就有了,”暗卫道。
“我最后信你一回,你要骗我,到时候没有小少爷,我让我家大少爷揍扁你!”杏儿一脸凶残。
暗卫,“……。”
暗卫抬手扶额。
世子爷,你可要更努力才行啊。
属下还能不能保持人形就全靠你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 亲启
雨下的很大,回廊上都找不到干地方。
暗卫让杏儿回屋,他守着就行了。
杏儿就回内屋了,无聊的她,打络子打发时间。
去的时候是苏锦扶的谢景宸。
回来的时候是谢景宸抱的苏锦。
他胳膊上的伤口崩开了,但血色鲜红,和从祭天回来时的暗红不同,应该毒已经解了。
杏儿拿了药箱子来,苏锦是咬着牙帮谢景宸换的药。
手不知道故意戳了伤口多少回。
谢景宸额头颤抖。
杏儿在一旁看的认真。
她以为包扎的时候需要戳几下利于伤口恢复,在不久的将来,她就是这么有样学样给人包扎的……
这一场雨,下了三天才停。
倒不是一直是瓢泼大雨。
大雨下到后半夜就小了,又断断续续的下了两天,方才放晴。
雨后初晴的天空蔚蓝如玉,一碧如洗。
看着这天空,人的心情都格外的美好。
雨下了三天,皇上免朝三日。
这一天,才开始上朝。
百官对皇上祭天祈雨称赞有加,尤其是百姓们对皇上的感激,肯定是要转达给皇上知道的。
称赞完,崇国公就开始弹劾东乡侯了。
皇上把祭天祈雨的事交给他,他却让刺客混进了祭台,导致皇后滚下祭天,皇上还险些遇刺。
想起那天的事,百官还心有余悸,都向着崇国公,要皇上惩治东乡侯。
东乡侯看着崇国公,没有说话。
镇北王望着皇上道,“这事不能怪东乡侯办事不利。”
“此事原本是交给南安王管的,是百官觉得南安王难以胜任,才临时交给东乡侯接手。”
“南安王的人撤走了,东乡侯的人又没有及时补上,才叫人钻了空子。”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换做是谁,都难以幸免。”
崇国公则道,“是临时交给东乡侯管,但没人让他即可就让皇上祭天!”
“连皇上的安全都没有确保,就匆匆忙忙要皇上祭天,这是在拿皇上的性命开玩笑!”
东乡侯拍着身上的官袍道,“南安王不着急遭人弹劾,我心急如焚,还是遭人弹劾,都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看来想不被弹劾,只能是少说话少办事了。”
崇国公气的倒仰。
东乡侯这是讥讽他烫手山芋不接,只会在事后说风凉话。
崇国公怒视东乡侯道,“要依着东乡侯的意思,不做事的不能批评别人,那御史台岂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