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也觉得这钱烫手,可人家送了下来,总不能再给他送回到山上去。
谭秀珠习惯了事事都听闺女的,抬了头问:“那这些怎么办?”
“买粮吧!”片刻间,苏雪桐有了决定。
谭秀珠虽不会酿酒,可每年苏言和下乡收粮的时候,她害怕他烂好心,给的价钱高,总是会跟去。
收粮这个时节将好,六月下,正是割稻忙的时候。
第二天,母女俩关了酒铺,雇了辆板车,上路了。
花光了五十个大洋,买来的粮食够堆满半间屋。
谭秀珠看着那小山包一样的粮食又发了愁,该怎么往家运,又堆到哪里才合适。
可苏雪桐压根儿就没想着要将这些粮运回白木镇,她在村子里寻了一家孩子最多的破落户,给了那家一个大洋,将粮食全都寄存在那里。
破落户姓陈,男人叫陈四宝,咧着大嘴,接受了这天降好运。
心里还想着,这么多粮,哪怕是少个一袋半袋的……
才想到这里,陈四宝就被苏雪桐单独叫到了屋里去。
只见眼前这个雌雄不好辩的少年,阴森森地看了他半晌,从怀里掏出了一把手|枪,啪一下搁在了桌子上面。
“彪风寨知道吗?”苏雪桐回忆了一下司铖那变态的表情,有样学样,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陈四宝顿时乍出了一脊背的凉汗,他的膝盖一软,跪倒在地上说:“姑奶奶放心,姑奶奶放心,这些粮食,我保证一粒都不会少。”
“还不止这些。”苏雪桐收回了手|枪,拢了拢手,仍旧话音缓慢:“把你家下面挖空做地窖,下月,下下月还会有粮……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往后,你这一大家子,断不会再挨饿了。”
于是母女俩坐着空板车走,又坐着空板车回去。
回去的一路上,谭秀珠的眼睛有意无意地总朝苏雪桐的怀里瞟。
苏雪桐知道,那会儿她同陈四宝在屋子里说话,将好被谭秀珠撞见。
她知道谭秀珠在看什么,轻轻地嗯了一声,道:“司铖给的。”
那天,还在马上,司铖偷偷地将这把手|枪塞到了她的怀里。
也是,即使是涂了三步倒的银针,也还是没有手|枪好使。
——
日子一天天过的飞快,转眼夏天过去,就连秋天也没剩下几日了。
听人说的,那个吴灵仙快要成亲了。
成亲的对象就是吴大夫收的儿徒。
要说这吴大夫救人治病,功德满满,应该儿女成群才对。
哪知道娶了一妻一妾,早年连孩子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往外生,却全部都是女的。
吴家一共有七个女儿,镇子上的人都管吴家的闺女叫七仙女。
吴灵仙排三,乃是吴大夫妻子所生的幼女。
按照大户人家的算法,吴灵仙就是嫡幼女。
她头上的两个姐姐早已嫁人,底下的那四个妹妹,又都是妾生女。
这继承家业,招上门女婿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按理说,司铖若是不上山做土匪,也算是顶好的上门女婿候选人。
可司铖已经在土匪的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连苏雪桐这个准原配,都得替这对儿金童玉女惋惜。
不过,要不怎么说是白月光呢!命中注定只能高高地挂在天上。
谭秀珠也是去白木河边洗衣裳,听其他的妇女八卦来的。
回家说给苏雪桐听,还只当苏雪桐已经忘记了吴大夫家的掌上明珠了。
“……就是那个,你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她还来咱家给你送过药。”
苏雪桐点了点头,心说,不止,她还上山送过信儿呢。
饶是过去了很久,一想起“思女心切”这四个大字,苏雪桐还是有一种被狗啃了的心情。
要不是还得和那吴灵仙保持官方性的友好,就苏雪桐这个有仇不报睡觉难受的性格,不知道得整出什么事情来恶心恶心她。
只是,那些前尘往事,还提她作甚。
现在,苏雪桐只想站在司铖的立场上唱一首歌——女朋友嫁人了,新郎却不是我。
这其中有多少的幸灾乐祸之情,还是不表述了。
谭秀珠晾完了衣裳,又去镇子口买菜,回转时,继续和她八卦:“听说那吴灵仙一开始并不想嫁呢!闹绝食,还偷跑了一次,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隔了一天自己又回来了,还同意了亲事。”
不想嫁那是肯定的啊!
人家原先有相好。
至于偷跑,又回来……苏雪桐参不透这其中的奥妙,她也懒得管这些就是了。
谭秀珠见苏雪桐一直无言,多看了她两眼道:“桐丫儿,往后啊,你想嫁谁就嫁谁,娘不逼你嫁。”
“我过了年才十四啊娘!”苏雪桐一听到嫁人这个事情,脑壳抽疼。
“不小了,十六到十八岁是女人家最好嫁人的时候。那吴灵仙,也就十六七呢。”谭秀珠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
苏雪桐咧了咧嘴,没有言语了。心里却想,只要不谈嫁人,她们还是好母女。
只过了三天,吴家就大张旗鼓地办起了婚事。
虽说是招上门女婿,可该有的嫁女步骤一点都不少。
正午时分,吉时。
吴家的轿子打苏家的酒铺前路过,吴灵仙叫了停,她不顾媒人的反对,掀开了红盖头。
苏雪桐正坐在铺子的门口,翘着脚。
今儿买酒的不多,她仰着脸,坐等谭秀珠送午饭。
本以为吴灵仙找自己有话要讲,比如让她传个话什么的——你告诉司铖我不会忘了他,或者,我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可是苏雪桐脑补过头了,到了轿子的跟前儿,吴灵仙的眼睛像是沾染了毒液,大红的嘴唇一勾,笑的恶毒又悲伤:“你以为你就能如愿以偿吗?不,我告诉你,我要用我一辈子的幸福来诅咒你,绝对不会让你如愿以偿的。”
苏雪桐愣怔了片刻,眼睁睁地看着大红的轿子被人重新抬起,她犹如一只炸毛的猫,一边跳脚,一边朝着轿子竖起了中指。
啊呸,她肯定能如愿以偿。
谁他妈爱嫁司铖谁嫁去!
反正她不嫁!
死都不嫁。
谭秀珠挎着篮子送饭,刚好撞见自家闺女“艳羡”地跟在吴家的轿子后面。
她捂着嘴笑:“桐丫儿,快回来,往后啊,你嫁人的时候,肯定比她还要风光。”
可不是嘛,她总觉得那个司铖对闺女不大一样。
上个月除了让人送大洋,还送来了两匹花布,还有一支像真花似的洁白头花,那可是城里的小姐才会戴的。
就是她闺女的头发长的可真慢啊,都快半年了,才长到耳朵下。
想要戴上那朵头花,怎么也得再要半年的时间呢!
别看谭秀珠看人不准,看头发倒是挺准的。
半年后,苏雪桐的头发齐了肩,谭秀珠替她梳头,将碎发别在了耳后,又将那朵头花戴在了耳边,别提有多娇俏了。
苏雪桐十四岁了,脸上还带着婴儿肥,虽然稚嫩,却是个怎么打扮都莫名好看的年纪。
三天前,李二虎又来送钱,苏雪桐从散开的门缝里瞧见了他胳膊上戴的孝。
虽然李二虎没有多说,但苏雪桐猜到了,如今的司铖已经不是彪风寨的二当家,而是大当家了。
那个李彪,不知是怎么没的,也许是完成了烘托司铖上位的使命,反正他挂了。
李二虎还嘱托她最近不要出镇子,苏雪桐仔细想了想,估摸是彪风寨这几日要有什么大动作。
果不其然,晌午的时候,她听从隆城回来的人说,从彪风寨的山头下听见了喊打喊杀的声音。
还有彪风寨旁边的那条河,流淌到山下的时候,河水都是血红的。
这话里,肯定有夸张的成分。
但彪风寨也肯定是出事了。
苏雪桐越是心急,就越是没有任何关于司铖的消息。
那个吴灵仙兴许也是听到了风吹草动,特意跑到苏雪桐这里买酒,几次想要张口,都被她恶狠狠地瞪了回去。
别说苏雪桐什么都不知道,即使知道,凭什么告诉她呢!
反正官方友好的状态早就宣告破裂,既然如此,不妨让她多恨自己一点,最好恨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这是谁失眠谁难受的节奏。
人活一世,拼家世拼学识拼老公拼孩子都没用,拼来拼去,拼的是个心态。
苏雪桐焦虑了半天,又恢复了佛性养生生活。
再到月底,李二虎按时前来,喜气洋洋,隔着门板跟她炫耀。
“姑娘,咱们大当家灭了青龙寨,替老当家报了血海深仇。如今整个隆城,城里是那个督军的天下,城外就是咱们彪风寨的天下了。”
苏雪桐一把拉开了大门,骇了李二虎一跳,他一蹦三尺高,留下荷袋,麻溜儿地上马离去。
留下苏雪桐和谭秀珠面面相觑。
谭秀珠问:“你怎么他了?”
苏雪桐抓了抓脸,摇头不语。
她还想让李二虎给司铖带句话的,让他下山,她俩见上一面,说一说隆城那位督军的事情。
也不知那司铖给李二虎下了什么猛药,一见她,竟跟见了鬼似的。
正所谓树大招风,苏雪桐想,司铖应该会明白这个道理。
况且,接下来的名场面,正是父子相认啊。
她想,她操的那些个心有些多余。
可事实证明,名场面的到来,需要昂长的铺垫和前序。
——
督军府。
司凯复的面前文件堆积如山,副官许程退守在一旁,不敢言语。
督军拿下隆城还没有两年的时间,城外的土匪从原先的七八支,变成了如今的一支。
但真不是一件好事情。
原先,他们就是一盘散沙,想怎么收服都行。
可那个彪风寨居然将其他的游兵散将全都吞并,如今还灭了青龙寨,一统天下了。
听人讲,彪风寨的兵力已达千人,绝不能作势土匪的队伍一再壮大。
副官沉默了半晌,还是忍不住多嘴询问:“督军,咱们是效仿水浒,派人对彪风寨招降,还是……”
司凯复顿了顿手中的笔,他手底下的文件正是关于城外彪风寨的,这是三连的连长贺宇屏交来的剿匪申请书。
他抬了头问:“彪风寨的大当家叫什么名字?”
“李彪。”副官回道。
“李彪不是死了吗?”司凯复皱了皱浓黑的眉。
副官一凛,回答:“是的督军,彪风寨原来的大当家叫李彪,一个月前死于和青龙寨的对战。现任的当家是原来的二当家,不过关于这位的消息很少,只听说他有文韬武略,这次青龙寨的覆灭,他立下首功。”
“文韬武略!”司凯复咧开了嘴,冷笑,“只怕咱们看过水浒,人家也看过呢!”
言罢,他刷刷几笔,在剿匪申请书上写下了斗大的两个字“同意”。
——
都说城里的督军准备派遣一万大军,带着最先进的□□和大炮,要出城剿匪了。
这样的言论都传到了消息闭塞的白木镇,想也知道,城里的动静该有多大,恐怕彪风寨也早就知道了吧。
苏雪桐弄不懂那位没见过面的督军玩的什么把戏,她只知道自打自己听说了这个消息,就见天的从狂轰乱炸的梦中惊醒。
想想她还不是土匪,就这般的提心吊胆,更何况彪风寨的那些个土匪呢。
旁的人都笑督军走漏了消息,殊不知,人家此计就是攻心。
三月底,听闻隆城大开了城门,无数的官兵,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打北门出,不知道去哪里溜了一圈儿,又打南门进。
四月中,如法炮制,不过这回那些个兵丁不光白溜了一圈儿,还放了好些空弹,大炮声轰鸣。
苏雪桐就是在这轰鸣声中出了镇子,她把好不容易齐肩的头发,又剪了去,穿着黑色的男人衣裳,自己赶着驴车,到了陈四宝的家里。
先是通知陈四宝准备准备夜里运粮,又去了秋里渡口。
去年李二虎便交代过她,可以往秋里渡口送信。
那秋里渡口的上游,就是彪风寨山下的河道。
苏雪桐下了驴车,一眼看见渡口边停靠的小船。
撑船的大爷穿着蓑笠,宽大的帽檐,盖住了半张脸。
船头上还立着一个鱼鹰,伸长了脖子,黑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河面。
苏雪桐拎着鞭子走了上前,生怕吓到了鱼鹰,小声喊:“大爷!”
“哎!”那老头大声地应和了一声,拿鱼竿将鱼鹰赶下了水,“去去,赶快捉鱼去!”
再转过身来,道:“哎哟,姑娘啊,我都等了一年,你可算是来了。”
这人看起来面善。
苏雪桐仔细回忆了一番,嘿,又是个熟人,这不是彪风寨上卖酒的老汉。
她笑嘻嘻地问:“大爷,你怎么不卖酒,改行打鱼了?”
老头闷哼了一声,嘟囔:“还不是我们当家的说了,说爱喝酒不好,爱吃鱼可以。”
苏雪桐的心里到底还存着事情,也没顾上多虑,便将存粮的地址给了老汉。
老头也知道这是大事,不敢耽搁,放出去的鱼鹰回转,只抓到了一条还没手掌大的小鱼。
他摘了河岸边的芦苇,拴住了鱼嘴,递给了苏雪桐。
“得,今儿只有条小的,我得回去报信了。”
苏雪桐拎着那尾还在摇尾巴的小鱼,哭笑不得。
她用成山的存粮,换回了一尾鱼。
若谭秀珠知晓,肯定得心疼死了。
前前后后,一共忙活了七天,才把那些个存粮悉数运到山上去。
还别说,当真是解了司铖的燃眉之急。
彪风寨的人数激增,存粮却在递减。
原先够两百号人吃上一年的粮食,如今一千个人吃不上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