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金面佛
时间:2019-07-16 10:20:26

  苏木耳朵竖起,走过去看,果不其然,因为风向的原因,这个小湾口汇集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郭大炮喜上眉梢:“咱们捡垃圾,到时候共种一棵项目树,留下我三个人的名字。”
  他美滋滋地念着,“林蕊、苏木、郭嘉,三角形多好啊。”
  少女意兴阑珊地摆摆手,勉为其难地答应:“好好好,随你们的便吧。”
  一个个都有捡垃圾的瘾,年轻人的虚荣心哦,真是没的话说。
  苏木的眼皮子直跳,默默的瞅了眼兴奋不已的郭大炮。
  三个人,可真好啊。
 
 
第264章 大家好兄弟(捉虫)
  郭大炮风风火火, 行动力十足。
  他要捡垃圾去种树, 立刻就用长竹竿勾起了低洼处的泡沫饭盒。
  林蕊充分展现了骄娇二字, 捏着鼻子,在旁边指点江山:“其实咱们可以将这些塑料回收再利用制成塑料管,代替空心竹。”
  现在的竹子还是水分十足, 切成一段一段的可真不容易。
  苏木默默地看了她一眼,示意旁边刚被他们从河滩上拔出来的耐耐菜:“你还是先去种菜吧。”
  少女摸摸鼻子, 欢天喜地的, 离垃圾老远, 丝毫不掩饰自己嫌恶的心态。
  郭大炮倒是不以为忤,女孩子本来就爱漂亮。他跟苏木捞垃圾就行了呀。
  林蕊埋头栽菜, 一边栽还一边进行现场课堂教学:“菜根最好带着土,这样子可以跟竹筒卡住,还能够给耐耐菜适应完全躺在水里头生活的时间。”
  每说一句,她心里头都美滋滋的, 觉得自己实在太聪明了。
  因为是第一次做竹筏,所以他们没敢做的太大,只编织出了一张相当于双人床大小的种植床,上面种的全是从水边拔出来的耐耐菜。
  旁边钓鱼的大叔一直在给他们打包票, 耐耐菜好养, 特别耐寒,都要结冰了, 人家还长得好好的。
  “这个菜好吃的唻,煲汤也行, 凉拌也好,保准你们种了以后不愁烂掉。”
  林蕊蹲在种植床边,一棵棵的往里头种着菜,不一会儿她就开始腰酸背痛。
  哎呀,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
  大叔见了哈哈大笑:“城里头的娃娃当然吃不消,要是乡下的孩子呀,往前推个10年,就你这么大,是要下田挣工分的。”
  苏木停下了自己捡垃圾的动作,走过来帮忙,小声嘀咕了一句:“你才多大,还腰酸背疼。”
  林蕊直接翻白眼,傲娇地强调:“姐姐大你半个月。”
  郭大炮拎着一编织袋的泡沫饭盒跟塑料袋过来,笑嘻嘻道:“哎,苏木,你比你越小啊。”
  “那当然。”林蕊得意洋洋,拍着苏木的肩膀强调,“这叫严格算起来,他可得叫我声姐姐。”
  全是姐姐不跟他计较,才由着他这么没大没小。
  苏木的肩膀往下一缩,让开了她的手。
  林蕊立刻瞪眼:“嗐,你还来劲了。”
  少年皱着眉头嫌弃:“你也不看看你手有多脏。”
  林蕊看看自己沾着叶子跟泥水的手,龇牙咧嘴地做了个鬼脸。
  三个人一起动手,种植床完工快多了。
  郭大炮还在边上总结经验:“下次咱们先将筏子做成几小块,栽好了之后再把筏子连在一起,这样速度快。”
  不然中间的部分压根就不好栽,总不能他们踩上种植床开始作业吧。
  林蕊脑洞大开:“其实咱们把顺序搞颠倒了,我们应该先将菜送到竹筒里头,然后再把竹筒卡进种植床的空隙中。”
  这样流水线作业速度应当能够增加不少。
  郭大炮立刻捧场地鼓起掌来,啧啧赞叹:“林蕊,你以后绝对是搞科研的能手,看看你这脑袋瓜子多灵活。”
  少女心花怒放,咯咯娇笑:“哎哟,哪里哪里,我现在不就在搞科研嘛。”
  苏木看了他俩一眼,伸手去搬竹床:“动起来吧,早点放它们下水,还能多做会儿光合作用。”
  三人连着旁边的钓鱼大叔,一人一角,直接将竹床推进了河中。
  那竹筏在水波上轻轻飘荡,上头刚种上去的耐耐菜,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风中飘摇。
  林蕊看着菜发呆,突然间一拍脑袋:“哎呀,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取水样啊,蔬菜下水之前取水样检测里头的成分。
  这样才能跟蔬菜种植一段时间后的水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苏木哭笑不得地看着她:“这么大的盒就这么一点菜,你当它是息壤啊。”
  郭大炮茫然:“啥?息壤是啥?”
  苏木心里头那条微妙的愉悦感还没有来得及滋生,林蕊就迫不及待地给人答疑解惑了。
  “大禹他爹治水用的,传说中只要一点点就能够源源不断地生长,用之不竭。”少女感慨万千,“要真有这玩意儿,用来筑堤坝简直就是绝配。”
  她话音刚落,突然间起了一阵大风,河面上的竹筏立刻打着旋儿往对岸冲去。
  林蕊吓得嗷嗷直叫,生怕那竹筏子撞上岸,直接翻了。
  好在竹筏在中间被水草挡了下,总算没有撞上岸边的大石头。
  少女捂着胸口,差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妈呀,她算是正儿八经发现种菜真心不容易。
  尤其是需要自己亲自动手的时候。
  大叔倒是挺热心,积极给他们出主意:“你们得给它下头放个铁锚,固定船的那种。这样子它才不会动来动去。”
  林蕊这回直接倒在了苏木身上,怎么种个菜事情这么多啊?
  苏木在边上没好气道:“你以为才是靠嘴巴讲出来的吗?”
  少女威胁要揍他,这是对待老大的态度吗?实在很不像话!
  郭大炮倒是想得很开:“没事儿,咱们主要是用在学校池塘。”
  学校的情况跟外头的江河不一样。
  一是水面面积小,起不了大风浪。
  二是里头又不用游船,就算用尼龙绳将它固定在池塘中央,也不会造成什么大问题。
  林蕊拍着郭大炮的后背,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是实干型人才,说话都专门说到点子上。”
  郭大炮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小时候老在我们厂水池子上玩兵打仗的游戏,有点儿经验。”
  林蕊冲他挤眉弄眼:“活学活用,很厉害哦。”
  郭大炮也回应她一个得意洋洋的眨眼动作。
  苏木站起身来,走向自行车:“走吧。”
  林蕊赶紧跟上:“你干嘛啊?”
  “不是要回学校继续做浮床吗?”少年瞥了河里头飘荡的竹筏,“还是你打算继续在这儿试验下去?”
  林蕊双手合十,虔诚地朝那床耐耐菜拜了拜,口中振振有词:“你们可千万得争点儿气,好好长啊。”
  她追上推车走的少年,大喊大叫,“哎,你等等我。”
  郭大炮看着自己手中拎着的编织袋犯愁,这么多瓶子塑料袋跟泡沫饭盒,难不成要带回学校去?
  可惜他的同伴已经骑着自行车开动了,少年无奈,也只好骑上车带上垃圾招摇过市。
  他从人们身边经过的时候,不少人瞥见了没有完全查好的编织袋里头的塑料瓶,齐齐发出羡慕的惊呼:“天哪,他从哪儿捡来的?”
  林蕊在前面自行车后座上,差点儿当场晕倒。
  什么时候塑料垃圾也成了时尚单品?都能让大家伙儿羡慕嫉妒恨了?
  少女一言难尽地瞥着那袋子垃圾,他的目光落在小药瓶上时,突然间灵机一动:“我想起来了,咱们可以用这种塑料瓶代替竹筒。”
  相应的竹床可以换成其他材质更重的原料,依靠塑料瓶产生的浮力可以将整个浮床停留在水面上。
  “如此一来,竹床就不容易被风浪掀翻了。”少女双眼亮晶晶,一个劲儿拍着苏木的后背,“咱们可以在塑料瓶上打上小洞,让水跟里头的菜根充分接触。”
  哎哟,刚才的竹床就没想到这一层,竹筒只上下两个口,侧边没打孔,里头的菜很可能吸收不到营养。
  郭大炮乐观的很,笑呵呵地安慰她:“没事的,反正咱们用的都是竹子跟蔬菜,了不得就是耐耐菜没长好,咱们下回再来呗。”
  林蕊兀自长吁短叹,转过头朝他无奈的点点下巴:“看来咱们只能靠下一朝了。”
  想到这一层,忘记在砍竹子拖回学校,好像也没有那么了不起了。
  林蕊现在想的是如何简单的解决移栽菜的问题。
  现在插秧都依靠小型插秧机,哪里能如此辛苦的培植菜苗再移栽。
  懒惰者如林蕊,想的是另外一种方式,直接播种。
  她兴致勃勃地向两位成员推销自己的新思路:“你们看啊,咱们可以不直接让种植床下水,而是先把它放在岸上,然后播种,等到种子生根发芽,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够从空隙中钻出来。”
  再待到蔬菜长得足够大时,直接抬起种植床,不就省却了移栽的过程吗?
  郭大炮拼命地鼓掌:“厉害,林蕊你真是太厉害了!”
  少女咯咯直笑,捂着嘴巴假惺惺:“哎哟哪里,我就是随便想想而已。”
  苏木没吭声,直接蹲下身,从旁边的地上拔起一根野草。
  林蕊反应不过来:“你干嘛啊?咱们种菜又不是种草。”
  “你看看这个。”少年语气平静,“你看看草的根。”
  他不过这么一拔,草根就断了,断了根的草,还怎么能够继续存活?
  林蕊傻眼了,脑袋瓜子里头空空如也,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苏木的这个问题。
  的确,抬起种植床的瞬间,最大的可能性绝非植物跟着床走,而是这些菜根全都被扯断。
  少女蹲在地上,看着池塘里头的水发呆。
  那只青蛙也跳了出来,鼓着两只眼睛,跟她大眼瞪小眼。
  菜根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轻而易举的被带出来呢?
  林蕊冥思苦想,迟迟未能找到答案。
  郭大炮也蹲了下来,随手从旁边的沙子里拔出一根草,丢到池塘里头,去喂林蕊前两天刚投放进去的田螺。
  林蕊的视线落在他的手上,突然间有了主意:“对,关键是菜一开始长在哪里。”
  如果一开始长在土里头,自然不行,因为土壤具有粘性,会粘在一起。
  “可是我们如果用培养基呢?”林蕊眼睛睁得大大,“就是那种结构松散的培养基,甚至是培养液。等到我们需要将菜放进池塘中前,我们可以直接在培养基中加入水,将培养基泡散了。”
  如此一来,他们不需要拔菜,因为太依赖生长的环境自动分崩离析了。
  这回郭大炮手掌都要拍红了,大拇指竖上天:“厉害,林蕊我真服了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你这种将步骤简洁化的思想意识。”
  苏木无奈地在心里头念叨了一句,媛媛那是纯粹因为懒,怕吃苦。
  然而偏生有一句话叫做人类的懒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莫名其妙的,苏木觉得这用在眼下的环境似乎颇为合适。
  有了行动方向,大家一秒钟都没耽搁江州蔬菜研究所奔去。
  全市搞无土栽培最专业的地方就是蔬菜研究所。
  林蕊跳过了自己配制培养基的步骤,直接拿人家现成的产品用。
  她理直气壮得很,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进步得更快呀。
  研究所的阿姨笑呵呵的,看着几个高中生叽叽喳喳。
  她很痛快的帮忙配好了无土栽培所需要的培养基,那么一大袋子,只收了他们三块钱。
  研究员还相当热心地帮忙找来了耐耐菜种子,算是附赠产品。
  不过他倒是打击了一下林蕊,耐耐菜一般10月下旬开始播种,她这会儿可能有点晚。
  现在天一天比一天冷了,要是耐耐菜下水太迟的话,到了零度以下也长不起来。
  林蕊自豪的很,拍着胸口打包票:“没事儿,我家有温室,我在温室里头栽培。”
  两位研究员全都笑了起来:“哟,这是碰到了专家啊。”
  林蕊总算想起来不好意思,偷偷冲他们吐了下舌头,下意识躲到了苏木身后。
  既然要在温室中培养苗种,三人用一秒钟不耽搁地奔回了饭店。
  王奶奶看到林蕊就喊:“吃饭了没?厨房里头还有点,要没吃,我给你们炒个饭。”
  林蕊一摸肚子,这才想起来,自己出门以后就滴水未沾,粒米未进。
  少女忍不住对着镜子摸起自己的脸,哎哟,这辛苦的,难怪小脸蛋儿看起来如此之憔悴。
  苏木在边上吐槽了一句:“其实是你晒黑了。”
  少女立刻一声尖叫,嚷嚷着要往脸上抹芦荟胶。
  劳伦斯先生如果还不能尽快将防晒霜推出来,这合作真心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郭大炮回过头,诧异地看了眼林蕊,似乎没想到她回了家居然是这种做派。
  少女总算想起来自己旁边还有同学,赶紧唱清清嗓子,装模作样地往三楼走。
  中国速度从来都是世界一流,十几天的时间能够建起一座高楼大厦,安装个玻璃温室委实不在话下。
  里头的建筑垃圾刚刚清理干净,池子里头的水还在晒着,算是进行消毒。
  郭大炮觉得自己开眼界了,居然楼顶上还能有这么大的水池。
  林蕊得意洋洋:“这有什么呀,下次带你看个更大的。”
  饭店楼顶面积有限,加上当初建筑的时候,她还没想到要在楼顶上开辟池子种菜,所以建筑强度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种种顾虑之下,这池子不过安排成十几平方米大小,周围开辟出来的,全部都是菜地。
  林蕊琢磨着,以后可以在上头再加大水桶,根据实际状况来安排水产品的数量。
  郭大炮没见识过现代化的鱼菜共生系统,看什么都新鲜得紧。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