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金面佛
时间:2019-07-16 10:20:26

  当初她虽然面相刻薄,可是摸着良心说是个挺俊秀的姑娘。
  现在的她,整个人都憔悴得不行。
  鹏鹏听到叫骂声,折回头来找姐姐,毫不客气地骂回头。
  这小子也有意思,骂人的时候,还捂着小元元的耳朵。
  看的林蕊眼皮子直跳。
  当姐姐的人简直是不知道该惊讶鹏鹏居然这么会骂人,还是该头痛这小子不会春心萌动了吧。
  鹏鹏气势如虹,噼里啪啦将女人骂开不了口,然后像个得胜的将军,骄傲地在前头领路,带着哥哥姐姐们回家。
  他还抱着小元元叮嘱:“我们元元是好姑娘,元元不骂人的。”
  林蕊白眼快翻上天,忍不住疑惑:“他怎么成这样了?”
  “嗐,叫打了孩子呗。”鹏鹏小大人一般叹了口气,“奶奶都说她瞎折腾,自己不给自己好路走。”
  李家姑娘本来想着携子上位,靠着肚中的天子以令诸侯。
  反正她做过检查了,说肚子里头是个带把儿,她的姘头刚好又没儿子。
  结果她得意过头,没提防姘头的大老婆也不是任人搓扁捏圆的面团儿。
  男人自己好色,在外偷嘴,大老婆无奈。
  小妖精想要上位,可没那么容易!
  老婆也不带人上门打闹,直接举报,违反计划生育。
  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没结婚的大姑娘肚子里头多了个娃,那当然只能打掉。
  李家姑娘也是得意忘形,居然连出去养胎都没想到,还天天躺在家里头叫爹娘好茶好饭伺候着。
  出来还是怪魏镇长上任之后手段过于慈软。
  那超生的只要跑出去了,不回来上户口,镇里头就当做没发生这件事。
  那肚子偷偷大起来的,只要不在港镇街面上四处晃荡惹人眼,镇上也没派人手出去追。
  如此一来,李家姑娘就忘了现在计划生育是碰不得的红线。
  人家都有名有姓的举报过来了,镇上怎么可能不管?
  所以孩子都五个月的时候,她愣是被拖去打胎。
  镇上卫生院觉得小孩太大,死活不肯冒险下手,她又被转去县医院。
  拿下来果然是个成型的男胎,当时李家姑娘就有点儿魔怔了。
  等回到村里头,她的样子就愈发不堪。
  姘头嫌她把事情闹大了,自己还被镇上干部找了好几回,当然他死活不承认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她没好脸。
  加上她打了胎之后,情绪受到刺激,身体没养好,整个人憔悴了不少。那姘头干脆在路上碰到了都掉头走人。
  林蕊一边听着八卦,一边抱怨鹏鹏:“你小小年纪怎么净打听这些?”
  鹏鹏委屈死了,明明是二姐要听的。
  他哪里还需要打听啊?村里头的婆婆婶婶谁不说。
  林蕊倒是觉得李家姑娘挺可怜的,虽然落到这境地,大半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可明明是两个人犯错误,受惩罚的却只有她一个。
  另外一个,穿上裤子就又是一个好人了。
  这次回乡,林母试探着问根生叔叔,要不要她将宝生也带到乡下给老太看看?
  反正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也是带,宝生跟着小元元,俩孩子玩的挺好。
  结果桂芬婶婶还是摇了摇头,表示不好意思麻烦他们。
  但到底是为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
  故土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伤,再也不敢踏足。
  林蕊重重地叹了口气,摸了摸小元元的脑袋。
  姑娘啊,你可长点心吧,这个世界对女人很残忍的。
  小丫头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蕊蕊姨姨,抽着鼻子强调:“元元喝鱼汤。”
  外婆从厨房窗户探出脑袋来,催促他们:“快点来家,饭都上桌了。”
  老太坐在靠门的位置晒太阳,笑呵呵地问林蕊:“咱蕊蕊大棚建起来没有啊?”
  “等吃过饭再建!”林蕊信心十足,“老太你就等着吧,到时候咱们家鱼虾跟蔬菜肯定吃不完。”
  舅妈难得从厂里头下班回家,笑容满面地问外甥女儿:“那便宜点卖给舅妈可好?”
  林蕊跳过去,笑着帮舅妈接手上的东西:“给舅妈不要钱。”
  舅妈高兴得很:“哎呦,我要享我外甥女儿的福喽。”
  小元元从鹏鹏的怀里挣扎着出来,迈着两条小短腿,欢快地扑上去抱住老太,仰着向日葵一样的小脸:“老太,元元好想好想好想你哦。”
  郑大夫端着汤上桌,看到她的样子就哭笑不得地指着小女儿:“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那个小嘴巴甜的勒,专会哄人开心。
  林鑫拿碗筷出来,没好气地说妹妹:“吃个饭都要三催四请,你想干嘛?”
  吃现成饭的人很有自觉,直接跑过去,抱着姐姐的胳膊撒娇:“姐,我想你呀。”
  林鑫哭笑不得,点着她的脑门子:“还不赶紧去端饭。”
  饭桌上,舅妈说了前两天开会的事情。
  “现在意思是说要搞股份制。”舅妈有点儿迷糊,下意识地抬眼看林蕊,“啥叫股份制啊?”
  林蕊一口菜噎在嗓子眼里头,不小心呛到自己。
  妈呀,股份制,正儿八经要搞股份制了,不是那种假模假样的?
  她拼命地咳嗽,林鑫一边帮她拍背顺气,一边忍不住抱怨:“你慢点儿,吃不成吗?非得这么急吼吼的。”
  舅妈有点儿抱歉,不该这么吓孩子的。
  郑大夫赶紧安慰弟媳妇:“甭管她,这丫头就是一惊一乍的性子。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啊?”
  舅妈摇摇头,她最近一直忙着抓生产,快要过年了,厂里头订单量多,一不留神就会出事儿。
  就是开会的功夫,她的寻呼机都一直响个不停,老记挂着要出去打电话问问究竟是什么情况。
  舅妈笑了起来:“我本来想抽空找专家打听的,现在专家都回家了。”
  郑大夫赶紧摆手:“这我可不知道,回头等你姐夫过来了问问他吧,他们厂是合资的,好像是一半一半股份。”
  “姐,你说这是不是就是承包啊?”舅妈迷糊,“我这不已经包了厂子吗?”
  林蕊咳出了呛进去的饭粒,可算是缓过劲来了。
  她迫不及待地强调:“好事啊,舅妈,这是天大的好事。”
  舅妈摆摆手,心里头还犯嘀咕呢。
  说是要搞股份制,其实根本原因是厂里头没钱。
  生产线扩张得太快了,又是盖厂房,又是收拾车间,这几番下来,厂里头资金链都要断了。
  魏镇长找他们几个厂长开会,想要发行厂里头的股票,让工人筹钱。
  结果职工是最讨厌股票的,快要过年了,差点搞得大家都不痛快。
  “魏镇长说不行的话,就我们几个当厂长的回来想办法筹钱,以前搞公私合营现在咱就私人参股。”
  温州那边不就是有这种私人集体经济吗?那他们港镇反过来,私人跟公家合作。
  舅妈心里头直打鼓,老害怕叫人当成走资派,说她是占公家的便宜。
  “其实很简单,就是仍旧公开发行股票。”林蕊喝了口汤润润嗓子,“这样谁愿意买谁掏钱买就成。要是大家都不愿意,咱们再兜圆了。”
  林蕊豪气地拍着胸口:“舅妈你别怕,我们给你撑着。到时候真没人肯买的话,我们掏钱,绝对不让你掉了面子。”
  舅妈哭笑不得,摆摆手道:“不急,这个事儿咱们先看别人怎么弄。”
  林蕊哪里可能不急,她急得不行:“这事儿咱们绝对不能让人抢了先。要做就咱们天骄食品厂先做起来。”
  虽说枪打出头鸟,可眼下这种股份制改造,其实放在其他地方已经没那么稀奇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政府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树立起这个招牌。
  头上戴不戴顶红帽子,有没有光环?对于企业家而言意义可太大了。
  “舅妈,咱们努努力,争取让你当个三八红旗手。”
  饭桌上的人全都笑了,舅妈指着林蕊道:“哎哟,瞧我外甥女儿孝顺的,这饼可真大。”
  林蕊正色道:“等您吃到大饼之后,您肯定会说这饼可真香。”
  吃过饭,她兴冲冲地翻箱倒柜找塑料薄膜,准备一鼓作气改造了那个小水沟。
  行到后面时,林蕊听到了母亲跟舅妈说话的声音:“怎么好端端的,想起来股份制改造了?”
  舅妈声音压得低低:“老魏查出来有人贪污了。”
  因为不是自己的厂子,所以再辛苦,拿的还是死工资。
  魏镇长虽然制定的政策给厂长一定分红,但财帛动人心啊。
  损公肥私,永远都不稀奇。
 
 
第276章 蚯蚓帮帮忙(捉虫)
  郑大夫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种事情从来都不罕见, 只是她没有料到, 在港镇居然发生得如此之快。
  日子才刚刚有点要好转的迹象啊!
  她看着弟媳妇:“这事儿, 你是怎么想的?”
  “姐,当着你的面,我也不说虚话。这就跟咱们在生产队干活一样, 给自己干,跟替别人打工, 多少还是有不一样的。”
  窗户外头, 林蕊竖起耳朵, 企图继续听下去。
  苏木见他迟迟不返回,过来找人, 再看她听壁脚的样子,立刻摇摇头,直接拽着人走。
  林蕊垂死挣扎,抱着少年的胳膊, 各种企图卖萌。
  可惜少年原则性极强,丝毫不为所动,愣是把人给带走了。
  林蕊撅着嘴巴抱怨,假道学, 小学究。
  她的嘴唇红艳艳, 因为咬着,所以分外丰润。
  苏木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还要不要去改造水坑了?”
  少女一拍脑袋, 赶紧去拿塑料薄膜。
  家里头没有这么大的薄膜,只有先前种地用剩下来的地膜, 上头还破了不少洞。
  林蕊一边找胶布,将这些洞给黏上,一边自我安慰:“不错蛮好,省钱了。”
  鹏鹏在边上愁眉苦脸:“大姐,我觉得胶布可能比薄膜还贵。”
  林蕊清了清嗓子,煞有介事地开始胡说八道:“你狭隘了局限了,这种经济利益不能单纯只看眼前。你看你再用一个新的薄膜在旧的怎么办?不是造成的污染吗?我们搞生态农业的目的在哪里?就是为了环保节能。”
  少女撸起袖子,还想再好好发挥一把,鹏鹏小心翼翼道:“二姐,苏木哥他们都走了。”
  林蕊一回头,果不其然,那对师兄弟已经走出了老远一段。
  小元元还趴在无苦怀里头,朝自己的方向挥舞小手。
  “你等等我呀。”林蕊慌慌张张地追上去。
  农村的腊月,午后时光悠闲自在。
  明晃晃的太阳底下,有人在自家门前洗洗涮涮,拾掇着过年准备用的东西,有人手上拿着毛线鞋底,给家人添置衣帽。
  见到了他们几个孩子,大人们都笑:“蕊蕊又带弟弟出去玩啊。”
  鹏鹏挺起胸膛:“二姐带我去种菜呢。”
  大人们都笑了起来,这城里头的娃娃还真奇怪,偏偏就对种菜养鱼养虾特别感兴趣。
  林蕊一路小跑着到达水坑边。
  四个人一人牵着一角,小元元在边上鼓掌加油,总算艰难地将薄膜覆盖在水坑上方。
  道真嬢嬢一手提着医药箱,一手牵着小孙女儿过来,见状笑着调侃几个孩子:“哟,你们是拿水坑当粮仓,盖防水布吗?”
  林蕊一拍脑袋,哎哟,她怎么把防水布给忘了?
  乡下晒稻子,晚上会把稻子堆成山,上面盖好防水布隔着露水,然后第二天接着摊开来晒。
  她兴冲冲地跑到道真嬢嬢身边,看人家来的方向,好奇地问:“大珍奶奶不舒服啊?”
  大珍奶奶是身上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生了病,可不就得指望村上的卫生员帮忙看看。
  道真嬢嬢摆摆手:“没事,我就是来定期给她量血压。这天冷了,就得特别注意着点儿。”
  林蕊稀奇了:“嬢嬢你又开始当村医了?”
  自从大家经济条件好了之后,赤脚医生基本上已经失去用武之地,大家有什么不舒服基本上也都是去镇上卫生院。
  鹏鹏在边上扶着小元元,乡下道路不比城里头,坑坑洼洼多。
  他闻声骄傲地抬起头:“嬢嬢给我们当保健医生呢,镇长说了,咱们港镇也要像外国人一样,有家庭医生。”
  林蕊听了差点没摔倒,还还还有家庭身上了!
  道真嬢嬢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我就是给大家做做体检,要有什么大毛病,还是去医院看。”
  林蕊激动得不行:“这就是家庭医生的职责啊。”
  分检病人,小病就近解决,问题严重了再去大医院,这才是医疗资源整合的王道啊。
  道真嬢嬢愈发不好意思起来,再三谦虚:“我就是个赤脚大夫,三板斧的功夫,本来不想出来丢人现眼的。”
  可她架不住魏镇长天天说,全镇十来个赤脚大夫成天被磨着,实在吃不消,只得点头答应。
  到底是曾经学过的手艺,还干了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土经验不少。要他们彻底放下,大家伙也不舍得。
  既然现在镇上专门拿出津贴来,一个月六十块钱,虽然不算多,可在乡下也不少了。
  况且大家闲暇时还可以在家干点活,照应家里头,道真嬢嬢挺满足的。
  镇上安排了车子,带他们集体去县里头卫校进修,就专门负责体检这一块儿。
  林蕊问道真嬢嬢要了村里头的健康卡,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本本,上面详细的记载了每次健康检查的结果。
  血压高不高?呼吸正不正常?心脏听诊有没有问题?一个个分门别类的,记载得清清楚楚。
  林蕊简直看傻了,完全想不到,现在居然已经做得这么细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