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金面佛
时间:2019-07-16 10:20:26

  “我倒是觉得有点儿道理。”魏镇长转过头来,“我这次上城里头,其实是想找专家询问黑水虻养殖问题。”
  林建明一时没反应过来:“那是个什么玩意头?”
  “一种大苍蝇。”魏镇长来了精神,“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养鸡养鱼养王八据说可好了。从外国引进的。”
  林建明立刻警觉起来:“你可小心点儿,当初引进水花生水葫芦的时候,都说可好了。你看看,现在大家都愁应该怎么办。”
  魏镇长胆大包天:“不愁,我去秋宝的那个塘里头看了,种了水芹菜,水葫芦就不长了。”
  既然这样,那就先将塘清一遍,然后都种水芹菜跟空心菜。
  这长出来的东西,就算人不吃,直接给家禽家畜的饲料都是好的。
  “水花生呢?”林建明跟他杠了起来,“我告诉你,引进的东西只要没天敌,肯定都会泛滥成灾。”
  魏镇长笑了起来:“你还别说,我真听说了个好玩意儿,叫叶甲,专门吃水花生的。”
  林建明正色道:“别到时候把这叶甲引进来,你的水稻蔬菜瓜果全都遭殃。”
  魏镇长摇头:“我在他们的实验室看了,这玩意儿邪门,就吃水花生,其余的东西根本不碰。”
  哎哟,当时看到他叫一个目瞪口呆呀。
  他就不明白了,那水花生到底美味可口在什么地方?明明连鸡鸭鹅跟猪都嫌弃的东西。
  他准备弄个大棚做实验,专门看消灭水花生的效果。
  万一情况不好的话,最多也就是毁了一大棚的蔬菜。
  现在他们搞生态种植养殖,最头疼的就是水花生。
  这玩意儿实在太厉害了,不用农药,光靠人工处理,消耗的成本太高。
  “叶甲不用担心,麻雀吃呢。”魏镇长笑了起来,“真正不行的话,咱们就放麻雀。”
  别以为麻雀爱吃粮食,人家是到了冬天没东西吃,才会打粮食的主意,平常基本上是各种小虫子。
  魏镇长谈性甚浓:“就是有麻雀吃了咱们的庄稼,也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粮食吃了没有问题。”
  到其他地方去看看,现在哪还有那么多麻雀呀。
  林建明觉得这人真是胆大包天,想到了就要做,一点儿都不考虑后果。
  魏镇长意犹未尽,扭头看林建明:“你想说什么?”
  话头子还是他起的呢。
  林建明犹豫了一下:“水镇,老魏,我想在水镇建个发电厂。”
  水镇距离江州城其实很近,但因为路没修好,走水路又绕一个大弯子,所以才显得偏僻了。
  林建明之所以将主意打到水镇头上,是因为城里地实在批不下来。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乖乖隆地洞,魏镇长陡然一惊,这可不是小事儿。
  还说他异想天开,他倒觉得林建明想得太远。
  林建明苦笑:“还不是电不够用。”
  电老虎实在太难打交道了,几头猪都喂不饱。
  “厂里的机器又不能停,停下来损失太大了。”林建明叹了口气。
  他没有将话说完。
  他还想着有了发电厂,不仅能够供应红星纺织厂的日常生产,还能倒腾点其他什么的东西。
  “你打算怎么发电?”魏镇长来了兴趣,“跟蕊蕊似的,弄个风车发电?”
  哎哟,别说,那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居然不仅供应了山上的果树灌溉需求,连秋宝新盖的猪舍都靠那发电机供应电。
  如果不是秋宝嫌弃将原本的养猪场电力系统再改造一下太麻烦,就那个发电机,供应养猪场绰绰有余。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他哪里是怕麻烦,是怕出事。”
  小规模的倒腾一下,就算有什么问题损失也不大。
  可要是搭上整个养猪场,那成本就太高了。
  魏镇长聪明地跳过了这一节,只追问:“你也打算用风力发电?”
  林建明迟疑了一下:“其实要说稳当,还是火力发电最稳当。”
  只要煤炭源源不断地烧着就好。
  魏镇长摇摇头:“那水镇不适合,污染真的太大了。”
  这冒出来的烟,到时候被风一吹,连港镇也要受牵连。
  “你要是搞个风力太阳能发电什么的,我举双手赞成。可你要搞这个的话,我点不了头。”
  林建明有点儿想抽烟,搞那些听着是挺好,但实际应用起来困难啊。
  水镇虽然有山有河,但真算起来,不是风力多发达的地区,到时候是满足不了需要的。
  他跟魏镇长打商量:“污染肯定是会控制的,你就考虑一下。”
  魏镇长的算盘珠子拨得比谁都清,立马开始喊价:“我平白无故弄个发电厂回去,水镇人还不骂死我。”
  “工作岗位,我给提供工作岗位。”林建明端正颜色,“发电厂的工人,我给留40个名额出来。纺织厂这块儿,我也给30个名额。”
  走70个工人,对于乡镇企业而言,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
  魏镇长精明得很,对着老熟人也一点儿也不客气:“水镇人口可不少啊,你这大老板可得大方点。”
  林建明无奈:“大不了到时候你们要用电,我这儿优先供应,保准比国家电网的便宜。”
  在成本控制这一块,林建明是有信心的。
  国家发电承担的社会责任更重,那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他之所以打算自己发电,就是为了想要控制生产成本。
  在商言商,他一个做生意的,更多的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去考虑问题。
  魏镇长心里头一惊,直接坐起身来:“老林,咱们兜个底,你这是不是要扩大生产规模了?”
  林建明面色平静,没说是,但也没摇头。
  魏镇长赶紧摆手:“这个你可得考虑市场。现在棉纺市场已经饱和了。”
  否则怎么都那么多大纺织厂开不下去,仓库里头的货都积压着呢。
  林建明笑了起来,慢条斯理道:“你知道去年咱们国家进口了多少纺织品?出口了多少吗?”
  他报了两个数字。
  魏镇长一时反应不过来:“什么意思?”
  “到现在为止,棉纱出口还小于进口。”
  魏镇长在心里头拨了一阵算盘珠子,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其实咱们自产的棉纱根本不够用?”
  林建明点了点头:“对,这空缺的分量叫外国货给占了。”
  他野心勃勃,他要将这部分市场给挤出来。
  人家能做的,他们也能做,而且价廉物美。
  魏镇长大骇,旋即失笑:“你呀,咱们江州纺织厂的厂长应当你来干。”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感慨万千:“要是江州纺织厂的话,我这事情就干不起来了。”
  厂子在发展,他又租用了车间,可他并不想接手纺织厂的工人。
  随手进入红星纺织厂板块的,原国有纺织厂工人数目越多,里头涉及到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越复杂。
  这不是正常的雇佣关系,他动不得,也打不了。
  既然如此,这种老爷宫人他用不起,索性不用。
  用发电厂的名义招工,然后再让他们慢慢往纺织厂里头引,这样工人就能够服从他的管理了。
  魏镇长来了兴趣:“怎么的?轻工业局没找你谈过话?”
  就林建明这工作成绩,轻工业局怎么着也应该考虑提拔一下他。
  江州纺织厂可大的很,好几个分厂呢,起码也让林建明当个分厂厂长啊。
  他那促狭的话语,引得林建明苦笑连连:“算了,我也就想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
  要他接管二分厂可以,那必须得给他人事任免权。
  要是他动不了人,这厂子他就管不了。
  魏镇长意味深长:“还是得接手啊,不然你怎么要贷款?”
  想要扩张企业的话,单凭自筹资金,那是不现实的。
  想要获得银行的支持,那应当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能马虎。
  红星纺织厂说起来也就是合资企业,眼下是状况,想从银行倒腾出钱来,真心不容易。
  林建明叹了口气,看着天花板发呆:“我倒是希望咱们这儿风大浪大,可以有个风车,一年到头源源不断地发电呢。”
  可惜事不遂人愿,越是要用电的地方,电力资源越是紧缺。
  林建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贾校长就找上门来,主动提供了风大浪大的地方。
 
 
第313章 风从海上来
  贾校长只在江州大学挂了一年的名字, 就又接到了新的调令。
  这回他自幕后移到台前, 要从学术界正儿八经地进军政界, 主政南省沿海地区城市东海市。
  临行前,他来跟林建明等人道别,顺便拉一波投资。
  说来也有意思, 南省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都不靠海,而是临着江。
  靠海的好几个地方, 因为偏近西北方向加上种种历史因素, 反而经济状况比较糟糕。
  贾校长既然要去当父母官, 自然少不了多方奔走,好给自己治下的子民带点儿见面礼。
  这人向来自来熟, 而且很擅长杀熟,二话不说,就杀到了串串香店来。
  林建明天听他开门见山的一番话,下意识地就要苦笑:“贾校长, 您可真是不见外。”
  “咱们老哥老弟的,有什么外好见?”贾校长语气热情,“怎么样?步子要迈大一点,你可不能光守着江州城的这一亩三分地。我可看好你成为咱们南省的一块招牌。”
  条件都是最优惠的, 对着林建民的红星纺织厂, 他肯定想办法争取最有利的政策。
  林建明还是摆手,表示自己有心无力。
  红星厂现在合并进来的厂子实在太多, 贪多嚼不烂,他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精力, 花在如何消化这些厂子以及工人上头。
  “东海有点儿远。”他说了实话,“我这儿实在分.身不开来,冒冒然过去,说不定不仅帮不上忙,反而给你添麻烦。”
  毕竟贾校长本身是江州出生,再从江州带了人过去,搞不好东海本地的班子会有意见的。
  别看县太爷掌着大印,叫县丞联合着本地乡绅一块儿架空,甚至赶出去的父母官也不少。
  地方政治有地方政治的特点。
  贾校长挑挑眉毛,没有接他的话茬,只笑呵呵的:“旁的我管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是我现在的重点。”
  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正经实在的。
  林建明只笑着点头赞同他的话,却坚决不接去东海投资的话茬。
  看看贾校长说的是什么话,他算哪门子老板,红星厂可是集体企业。
  贾校长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见说不动林建明,他也不生气,只笑着打听:“叶小姐呢?有一阵子没见她了。东海风景不错,我想请她去看看,论起海滩来,说不定不比香港差。”
  这位叶小姐背景可神秘的很,坊间一直盛传,她其实是香江豪门在内地的代理人。
  别看这人不显山不露水,可拿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向来不玩虚的。
  眼下江州城里头,她投资的产业可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林建明摇摇头:“这我可说不清楚。你知道的,她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跟我们任何人打招呼。”
  算起来,她也就是何半仙的师侄女,勉强能卖师叔几分面子。
  可何半仙自己就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哪里还能拘束得了叶珍珍。
  到了林建明这一层,更加是没机会说嘴。
  贾校长点点头,笑容可掬:“这大能耐的人都闲不住。她忙也是应该的。对了,我就请你帮忙捎句话,见到她的话,就说我们东海敞开门欢迎投资。我保准,全省她都找不到有更优惠的地方。”
  林建明站起身,笑着点头应下,准备送人出店门:“一定,这句话我还是能做到的。”
  两人行到店门口时,恰好碰着林蕊揪着无苦的耳朵进来。
  不学好的东西,居然带着弟弟妹妹在巷子里头跟人家翻三角。
  所谓的三角就是用就收废报纸之类的叠成三角形。
  玩的时候拿一个拍另一个,将三角翻过来的话,那三角就属于自己了。
  小和尚疼得嗷嗷叫,兀自强行辩解:“我又没赌钱,凭什么不让我玩?”
  小元元跟小宝生被苏木一手一个牵着,看见哥哥雪雪呼痛的模样,全都伸手捂起了眼睛。
  哎呀,哥哥好可怜,他们还是不看好了。
  “拍三角多大的灰?”林蕊冷笑,“你自个儿想净化空气也就算了,不要祸害弟弟妹妹。”
  她一抬眼,瞅见了贾校长,立刻笑得跟朵花儿一样:“叔叔,您老拨冗亲自来吃饭了?”
  贾校长面皮子抽抽,目光落在小和尚脸上时,他忽然心思一动,笑容可掬道:“无苦啊,叔叔要去东海了,你要不要一块过来玩?”
  小和尚二话不说,立刻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他才不傻呢,跑去东海做什么?东海好吃的根本就没有江州多。
  “我看你是真傻!”林蕊总算放过了他的耳朵,直接一巴掌拍上他的脑门,“傻不隆冬的,大海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也不想想看,东海是多么好的地方呀。
  大海啊大海全是水,水能做什么?水能搞水产养殖呀!
  想想看,放眼全是大龙虾,伸手都是生猛海鲜,海产品养殖市场广袤无边!
  光这一项,只要好好搞的话,绝对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她说得唾沫横飞,眼睛眉毛齐齐跳舞,已经畅想起海上蓝图。
  哎呦喂,她就说嘛,她是遇水而生的女人,她的生命属于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