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石头与水
时间:2019-07-30 12:08:18

    江行云应了,道,“已将消息送出去了。”
    五皇子思量片刻,“我看,过几日安夫人也就来了,待安夫人到了,你就去扶风那里,也给他做个臂膀。”
    江行云十分不放心,“殿下安危,不容轻忽。”靖江王死了,人家还有儿子。当然,五皇子有个好歹,五皇子也有儿子,但这是不一样的。五皇子本身所代表的巨大的政治利益,以及五皇子本身无人能替代的政治身份,都是他们这些人的倚仗,不然,江行云也不会特意留在闽安城,只为保护五皇子安危.
    五皇子抬一抬手,示意江行云稍安勿躁,他道,“靖江为求一胜,都能破例启用冯飞羽。靖江那人,你我都知晓,原是最爱玩平衡的,他又是一惯偏爱穆三,倘不是求胜心切,安能让冯飞羽居三军帅位。此战,靖江有什么底牌必是尽出的。我们要想胜,必要拼尽全力,闽安城有两万兵马,领兵的耿天意原是我府中旧人。另外还有崔左崔右出身永定侯府,在闽地这几年,亦是最忠心不过。留下他们,不过一防万一,再有安夫人兵马前来,闽安城称得上是固若金汤了。何苦再将你留在闽安,我一个人,还要多少人保护不成?你若不放心,你手下调理出来的人,放一个在我身边就是。扶风那里,非得你去,我才放心。”江行云的本事,五皇子是亲眼见识过的,就是江行云手里调理出来的人,亦皆各有才干。如江行云这样的人,必得用在刀刃上,方得所用,也不委屈江行云一身本领。
    见江行云仍是犹豫,五皇子将脸一板,端严万分的道,“本王已拿定了主意,不必再说了,你去把你手头上的事交待一下,待安夫人到了,你便立刻启程去扶风那里。”
    江行云道,“那臣将江巽江离留下。”江巽江离也是江行云手下,倒还得用。五皇子本想说,留一个就行啦,但见江行云脸色,就没说出口,叮嘱江行云一句,“到军前也要当心,保重好自己。”
    江行云起身一礼,“殿下放心,臣等定会平安归来。”
    安夫人当天傍晚便到了,这位老太太年近花甲,满头白发挽成圆髻,用支素朴银簪紧紧箍在脑后,个人更显精神矍烁。五皇子起身相迎,笑道,“几年未见,夫人一如往昔。”
    安夫人哈哈直笑,抱拳行一礼,道,“老婆子老啦,倒是殿下更见端贵。”
    五皇子请安夫人坐了,道,“又得劳烦夫人了。”
    安夫人摆手笑道,“殿下客套了,先时殿下击退靖江军,解南安困局,乃南安州的恩人。今殿下有召,老婆子义不容辞。”甭看人家少数民族,人家心眼儿半点儿不少,当然,五皇子来到江南,的确是打通了自闽地到南安的通道,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恩义。江南本就是他老穆家地盘儿好不好?安夫人这般好说话,一召即至,并非全因前番交情,也不是为了什么义不容辞的情义,主要是,与她女婿南安侯有仇的太子滚球了,安夫人也盼着跟自己交情不错的五皇子上位,将来自己族人也能受益。既然要下注,安夫人就不会小气。
    大家寒暄几句,安夫人就说到正事,“老身还是先把他们安顿好。”
    安夫人带了五千人马,人数不算多,但,悉数是安夫人直属精兵,论战力真不一定比耿天意与崔氏兄弟率领的两万人马差。其实,柳扶风江行云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方请安夫人前来护卫。
    安夫人也不与人争差使,她直接道,“我手下人少,殿下给我块练兵的地方就好。”
    五皇子道,“我手下还有一营新兵,也就三千人左右的样子,不如夫人一并帮着操练一二,他们原是江大人训练的。”
    安夫人眼睛一亮,笑,“行云小友也在城中?”她与江行云交情不浅。
    五皇子笑,“光顾着说政务,倒忘了此事,一会儿江大人过来,夫人正可与她一见。”
    江行云与安夫人是老交情了,因事务繁忙,还真没时间同安夫人叙一叙友情。直至夜间,江行云方得了空闲,与安夫人详谈了闽安城的各种布置,安夫人道,“除非前线败退,否则只管放心,闽安城必定安然无恙。”
    江行云不与安夫人客气,“那我便将殿下安危托付于夫人了。”
    安夫人正色,“原是我分内之责。”
    江行云临走前还对五皇子的安危做出了安排,当然,悉数征得五皇子同意的。因为,江行云要带走五皇子的车驾仪仗,以及五皇子常用衣裳饰服,江行云道,“臣会找一位与殿下身量相似之人假扮殿下,待臣走后,还请殿下暂且忍耐,不要外出。”
    五皇子对军略素来配合,以前他还配合柳扶风计策带着老婆孩子跑路过,这种不能出门啥的,虽有些闷,但并不困难。五皇子道,“只管放心过去,我这里不必担忧。”
    为何冯飞羽在点评双方将领时,己方只提了林凡,五皇子系只提了李宇,并不是双方就没其他将领了,实际上,双方不错的中低阶将领也不少,只是,能叫冯飞羽一提的,皆是有名将之资的将领罢了。
    江行云并不在冯飞羽的点评名单之列,倒不是冯飞羽认为江行云不值一提,实际上,便是冯飞羽也得承认,能杀了赵阳的,哪怕真是一条鱼精,也足以载入史册了。冯飞羽之所以不点评点行云,是因为冯飞羽并未将江行云视为将帅一流。
    在冯飞羽看来,江行云更偏于斥侯一流人物。
    这样的人,原该隐踪匿迹,不显身不扬名的才好,如靖江王手下密探头子,无不如此。偏生出了个江行云,江行云并不张扬,只是她做的事,纵不张扬也十分有名气了。
    冯飞羽虽高傲,寻常人不入他目。但他有个好处,他看人,端看值不值得一看,至于性别为女还是为男,于他眼中,并无差别。故而,冯飞羽未小看江行云半分。故而,在调林凡入豫章时,冯飞羽还特意命人传话给林凡,必要小心自身安危,不要步了赵阳后尘。当然,最后一句颇是委婉,但也就是那个意思了。
    就这样,林凡这一路都是没有半点顺遂,坐船船沉,过山山塌,林凡能一路平平安安的能兵临豫章,他都觉着是自己年下去庙里求的平安符比较灵验的原因。
    商月都为林凡捏了把冷汗,道,“林大将军到底领兵多年,经验老道。”没着了鱼精的道。
    商月这里刚松了口气,斥侯营就亲自送来江行云奉闽王来前线督战的消息。商月顿时脸都绿了,这,这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吧!俺,俺们将军可是打算绕道去生擒闽王的,你丫怎么到前线来了?
    商月身为冯飞羽心腹中的心腹,自然知道冯飞羽的盘算。此际,斥侯营的消息奉上,冯飞羽看过后将密奏压在案间,道,“再去查!”
    “将军的意思是……”这次的斥侯营非军中所属,乃是靖江王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叶司南。只是,叶司南与冯飞羽合作时日尚短,不大了解冯飞羽的脾性。
    “我要具体数据,查一查鱼精带多少人护送闽王来军前。”
    叶司南立刻命人传来探得此消息的斥侯,那斥侯禀道,“护送闽王的军队不少于一万五千人。”
    冯飞羽问,“这人数是如何算的?”
    估计敌方人数的方式有很多种,从旗帜数目啊,行军扎营后留下的灶眼的数目啊,以及马匹留下的米田共的数量估算啦,都是专业范畴。
    那斥侯果然道,“小人统计过闽王军队留下的灶眼的数目。”
    冯飞羽看他道,“看来你肯定熟读过减灶增兵的故事了。”
    冯飞羽这话,叶司南微微色变.冯飞羽提的减灶增兵,是史书上极有名的庞涓孙膑之战,故事发生在有名的围魏救赵的过程中,孙膑便是让士兵减少扎营后的灶眼数,让庞涓上一大当,最后连命都丢了。这事儿,略读过些史书的人都知道,起码叶司南是知晓的,不过,这位斥侯兄弟便没明白冯元帅的意思,实在是,这年头儿,不要说军中,平民百姓之家也鲜少有人念书识字的,更不必说通读史书啥的了。
    叶司南见冯飞羽为此不满,当即道,“此事既十分要紧,属下亲去查探。”
    冯飞羽微微颌首,“一定要查明大致数目。”
    叶司南带着手下退出中军帐,商月方道,“将军是说,鱼精用了障眼法?”
    不管是不是障眼法,江行云到前线之前,战事已是一触即发。
    整场战事自豫章起,林凡带兵逼至豫章,但关键是,豫章现下不是你靖江地盘儿啊,现下是五皇子的地盘儿啊,由李宇率兵驻扎。林凡率大军而来,李宇也没客气,与此同时,江行云到前线之时,正赶上冯飞羽亲率大军,直逼柳扶风中军大帐。
    因为江行云奉“闽王殿下”前来,将士们士气大振。江行云站在高处,与柳扶风一并观战,这样的距离,哪怕江行云目力不错,也看不清冯飞羽是哪个的。但,冯飞羽所率靖江军那种如蛟龙出海般一往无前的气势,江行云道,“哪怕早见过冯飞羽领兵,每次见时都会令人心动神摇。”
    柳扶风淡淡纠正,道,“现在是冯元帅。”
    江行云不以为然,“他这元帅,倘靖江战事不利,还能继续做下去。要真顺顺利利的,怕他倒霉的日子也近了。”
    柳扶风望江行云一眼,“这一仗倘是输了,咱们倒霉的日子总在他前头。”
    江行云回望柳扶风,早春的风犹带几分料峭之意,却又有几分春日即将到来的和软,春风吹散江行云额前流海,江行云微微颌首,说了声,“哦。”转头继续观战了。
       
    ☆、第285章 交锋之战事二
  叶司南身为靖江王心腹,能被派到柳扶风身边掌斥侯营,其侦察能力显然非属下能比。
    在江行云与柳扶风汇合当日,叶司南就回来了,细禀冯飞羽,“江行云奉闽王至前线所带兵马不超过三千人。”这种侦察结果,叶司南也是一脑门子的汗,不知先时冯飞羽如何看出不对来的。
    冯飞羽很满意,心下忖度一番,鱼精干得就是阴谋诡计的买卖,叶司南说三千人,不,鱼精所带随从不会超过两千人,难为她怎么弄出上万人阵仗来的。两千人马,呵,两千人马护送的,绝不可能是闽王!冯飞羽吩咐叶司南,“将前番所探,写封密折送至靖江。”
    叶司南面露为难之色,这不是故意蒙蔽陛下么。就听冯飞羽继续道,“今日所探之事,不要再跟第三人讲。”
    见叶司南没有立刻应下,冯飞羽淡淡瞥他一眼。
    叶司南到底军中出身,正色道,“是。”
    冯飞羽并不是有意要瞒着靖江王,只是打仗的事,不容有半分轻忽。当初闽王为求一胜,还叫永定侯装死来着,那会儿东穆朝廷上下可是都认为永定侯是死了的,连永定侯自己家都上上下下披麻戴孝的办丧事。闽王瞒得何等严密,可见一斑,连穆元帝都瞒着没说。这就是战争,机密之事,不可传第三人耳。
    靖江王当然不会将机密事乱说,事实上,冯飞羽不让叶司南详实禀告靖江王,防的也不是靖江王,冯飞羽防的是邱侧妃。邱侧妃一向喜欢插手军政之事,靖江王对其宠爱非常,当然,邱侧妃对他冯飞羽向来客气,就是说话也十分公允,就是邱侧妃本身的政治水准,冯飞羽也是认同的,毕竟先时穆三离间东穆太子与南安侯一事办得十分漂亮,那便是邱侧妃的计谋。冯飞羽也相信,哪怕邱侧妃知道什么军中机要,也不会乱说。但,当大家都认为自己不会乱说的时候,事情往往就这样传播了出去。鱼精可不是傻的,她都有本事刺杀赵大将军,刺探情报之类的事,想来也不在话下。冯飞羽身为三军主帅,自然要小心。
    只是,冯飞羽这边小心了,靖江王接到江行云奉闽王去前线的消息,不禁有些微微担忧。当初,冯飞羽可是信誓旦旦的说,闽王必会留在闽安城的。如今闽王去了军前,那么,冯飞羽当初的计量岂不是就不成了么?
    邱侧妃看靖江王忧心,宽慰他道,“冯将军向来骁勇善战,倘能力破闽王中军,活捉闽王,也是大功一件。”
    要是能被这话宽慰了,靖江王也就不是靖江王了。靖江王将密折合上,道,“谈何容易。柳扶风同样是当世名将,他虽不良于行,不能率军出战,但有闽王在军前,闽王方定是士气大涨。”
    “这才开打,陛下何须这般忧心。若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叫三郎代陛下去军前看看,好坏如何也就知道了。”说完这话,邱侧妃叹道,“按理,闽王那边儿,闽王都不惧危险亲去军前,咱们这边,当是太孙前去方好。只是,军前不比别处,太孙身份不同,不好涉险。且闽王也不过一藩王,倘叫太孙去,倒显着抬举闽王一般。三郎未曾分封,也是陛下之子,身份上与闽王倒还对等。只是一样,他去是去,陛下必要叮嘱他,就是去了,看看也罢,军中之事,不许他伸一根手指。这打仗,最怕不懂装懂,冯将军乃宿将,纵战事不若冯将军所料,心中必已有应对之策。我就担心,他仗着身份对冯将军指手划脚,好心误大事。”
    略缓一缓,邱侧妃道,“这几年,闽王能顶住冯将军,拿下赣地,难道是闽王懂得领兵打仗么?并非如此。闽地大将军一直是柳扶风,闽王可贵就可贵在敢放开手让柳扶风行事。在军略上,三郎不及冯将军之万一,让他去,是让他帮着鼓一鼓士气,且,人家藩王都亲去军前了,咱们家的皇子们难道就不及东穆藩王了?这也是个机会,叫孩子们去看看,也能明白江山来之不易呢。”
    这套话说出来,邱侧妃简直就是贤良淑德,明白事理的典范。事实上,邱侧妃能说出这席话,她虽有些自己的私心,但在事情的判断与应对上,一直是保持在一流水准的。靖江王与邱侧妃这些年的感情,此时却是犹豫了,邱侧妃道,“陛下是担心三郎一直与冯将军不睦吧。”
    靖江王道,“冯飞羽此人,才干不消说,性子上却是不大好相与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