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七零]——湖边的小豆豆
时间:2019-10-09 09:12:24

  看毕老太太还在那儿跟古老爷子念叨这东西搁自家会不会太打眼儿了,古明妍就凑了上去,往两位老人身边一坐,就开始劝慰他们了:
  “爷爷奶奶,当初我在古家村劝你们跟着我一起来京都的时候,不就是承诺给你们了嘛,要让你们住进一个特别宽敞的大院子。你们看看这地方,五进多的地方,别说是您二老来住着宽敞的不行了,就是咱们全家人都住进来,一人占一个院子那都是绰绰有余的。平时了把中间的月牙门一关,那就是独立的院子。开开就跟公园似的,可以四处走动,岂不是很方便。我把它买下来,也算是实现当初对您二老的承诺了吧。”
  “至于什么打眼儿不打眼儿的,这早都不是原先那个年代了,干什么都怕人给扣帽子。现在人人都忙着自己的事儿呢,哪还有什么闲工夫盯着别人啊是不是。再说了,咱们在这京都地界儿,也说不上认识多少人。就是楚家还有我的几位老师那里,也都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了,彼此还有这么多年的交情在,他们就更不会对咱们家做什么不利的事儿了。所以啊,等我有钱了,把这院子给收拾出来,你们就安心的住着就行,保准比老家的老宅住着还舒服呢,您二老相信我就得嘞!”
  毕老太太听着自家宝贝孙女儿的话,觉得有道理,又暖心于孩子对他们老两口的重视,但还是想要开口调侃她两句。
  毕老太太:“我怎么安心得了啊。你也说了,这院子还且得好好收拾一番才能住人呢。那等你有钱了收拾装修,那得到什么时候了啊。你可别忘了,你这院子本身来的就是人家小楚给帮的忙出的钱,你还欠着人家十多万呢。哎呦喂,只要一想着你欠着人这么多钱,你叫我们怎么能安心的住在这里啊,一看到就能想到咱家有人背债的事儿,你叫我们心里能过得去?”
  毕老太太的话刚说完,就得到了在一旁围观的除古明妍之外所有人的点头应和,看来大家都是同一个意思。
  这时,刚刚参观院落觉得很是满意的白敬龄先开了口:“妍妍啊,外婆这里还有些存款。虽然不多,但多少也能帮上点儿忙。你就先把这钱拿去给人家小楚还了,咱们自己家人怎么都好说,但对外欠钱我们这做家长的心里还是过不去的,所以啊,你就听外婆的好不好?”
  古明妍没想到为了打消家人对自己买院子而带他们来参观,最后会换来这样的结果。这会儿全家人已经开始在那儿算起钱来了,就是想看看各自能出多少,够不够补上她这个天价的房价的。
  最后,甚至就连古建国都说:“妍妍,爸爸也看了,这地方不管是地段还是宅子本身,都好的没得挑,你喜欢就买了也不算亏。但是咱们还是得把钱凑凑,最后缺了多少爸爸给你补上,咱不欠别人的钱哈。”
  古明妍都快被自家的家长们搞得有些无奈了,合着这一个个的都把她当成在外面不懂事赊账拿人家糖随便吃的小孩子了。这会儿轮到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出面,给她来擦屁股来了。先把外面的账给抹平了,自家不能有外债了要紧。
  古明妍当然不会同意他们提出的这个方案了。别说这本来就是放在她名下的私产,让全家人出力给她堵窟窿算怎么回事儿了。
  就算这是他们家全家人的共同财产,那也得是在大家都同意并且了解的基础上,他们才能掏这个钱的。哪里有自己一个小辈看上了就买,让大人跟着后头补钱的道理啊。
  更何况,古明妍也看出来了,就算众人对这四合院儿再是满意,可要是真搁在他们自己身上,即便是最富有冒险精神的古建国那里,他们都不一定会愿意花那么大的价钱去买一座房子的。
  毕竟不像古明妍有对后世这东西十分稀有的认知的情况下,在省吃俭用习惯了,且自家已有足够多的住房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再花钱置太多的不动产的,毕竟这年头也没有谁真的靠着这个投资发财的先例,这属于他们的认识盲区范围。
  古明妍不能试图去用自己的理论说服家人,这毕竟是时代的不同带来的认知差距,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家人为了她的私欲就被掏空了存款,尤其是三位老人的钱,她自然是更不能要的。
  后来,经过古明妍的百般劝说,嘴皮子都快要磨破了的她,终于让双方达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
  那就是,给她一年的时间,她有自己挣钱的方法。如果一年后,她挣到的钱不足以让她还清房子的所有欠款,那么再由家长出面帮助,到那时,她自然不会再拒绝。
  因为欠钱的对象是家里的熟人,古家人也知道楚印辰是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为难自家的。所以对于古明妍的提案,大家考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在他们看来,古明妍纵使聪明无比,自己还是个十分优秀的大学生,但仅用一年的时间,她也是绝对赚不来十多万的钱财的。
  他们家孩子顶多就是通过翻译和京大给她的工资还有她自己的房租收入攒下个万八千的,这在这个时代,对比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能算得上是十分高的收入了,但对比起她的欠款来说,还是杯水车薪的。
  想着自家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不愿意什么都让家长出面帮忙。
  那么既然她都这么坚持了,他们也没理由让孩子试都不试一次,就这么否决了孩子。所以就想着给她一年的时间也成,他们就静静地在旁边看着、守护着就行了。
  这也是这年头不讲究什么借款的利息之类的,古家人才能同意古明妍的一年滞后期间。
  若不然,单是因为不想让自家欠的债滚得越来越多,他们也不会放任古明妍的任性的。
  古明妍的确是有挣钱的道道的,并且不是像她一贯的通过翻译工作或是房租这些,毕竟这个来钱太慢,要应对十多万的巨额欠款,还是完全不够看的。
  原本想着看着大环境慢慢开放了,再开始逐步一点点动作起来的古明妍,现在因着这座四合院儿,因着跟家里长辈们的约定,不得不提早开始自己的创业计划了。
  古明妍所谓的创业计划,虽然用“创业”两个字来形容听着有点唬人,但说到底,在现实的条件下,她顶多就是发挥自身的特长,做点儿类似于家庭私人小作坊形式的买卖罢了。限于法律对于是否属于剥削劳动力的判断标准,古明妍也请不了几个帮手来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说是创业,但其实还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
  不过基本思路还是在的。在古明妍的计划里,她将要做的能够赚到钱的买卖,就是卖衣服了。
  卖衣服,要卖的当然是成衣,而且是古明妍自己设计的,符合时代潮流,但更好看更时尚,更能卖出价格的成衣。
  现在的京都城里,虽然还不多,但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小商小贩们从南边进货,像是牛仔裤、喇叭裤等等各色流行的衣服回来,然后在大学或是工厂附近售卖的情况了。
  他们的生意非常好。因为南边代表着开放和潮流,所以往往一出摊,货品就飞快地被得知消息赶来的爱美群众们瓜分完毕了。在这个卖方市场当道的年头,消费者选择面狭窄,对于卖家来说,钱不要太好赚了。
  古明妍瞄准的,也是这样的一个市场。
  考虑到自己还在上学,没有办法去南方进货,家里的亲友们也没有合适能帮的上忙的。毕竟若是真的有这样合适的人,人家干嘛不借点本钱自己干,根本不可能让古明妍掺和进去的。因此,古明妍所能做的,就只有在京都自己生产然后自己销售,再从中赚取利润了。
  这样的方式很原始很普通,但古明妍觉得未尝不可尝试。
  做市场调查的话,古明妍觉得自己大学里的校友们,就是很合适的消费目标人群。
  这年头的人们可不像后世那么讲究个性,害怕彼此撞衫,然后谁丑谁尴尬,跟友人有一样的衣服,一般是绝对不会一起穿出来的。
  这年头不是。
  国家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人们对于时尚和美的追求,也达到了近十多年来被压抑后的一个井喷式增长的状态。
  但是,这年头的市场却不能给人们以充足的选择空间,没有相对长时间的孕育时间,在服装上,对于流行和美的概念就那么几个固定的类型,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有着同样追求的人,在穿衣打扮上彼此很是相近,甚至有谁穿了一条漂亮的红裙子了,恨不能第二天满校园里都是类似的红裙子飘扬的场景出现。
  所以,古明妍从不认为学校里的女大学生们对于时尚和美的触觉是迟钝的。相反的,她们可能是最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由此带起新的风潮的人群。
  且因为大家都会跟风,所以也不需要特别强调新鲜和个性。反正不管你怎么穿,如果好看的话,总是会很快被人给学了去的。
  古明妍现在还不敢想自己会做到多大的规模,只不过是确认自己将目标受众定位到大学校园里,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是了。毕竟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学生的钱最好赚嘛。
  消费人群确认了,设计由古明妍自己来,当然了,在学校里的宣传也得靠她。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一下她的这个校园风云人物的人设还是好用的了,起码就她的观察下来,她自己的穿搭和各样式的衣服,在学校里就有很多女学生在跟着模仿的。
  只不过她穿的大多是自己设计制作或是华侨商场以及大的百货公司里面买的衣服,大多数人是没办法找到价廉物美的同款的,所以模仿的不大像罢了。
  现在古明妍既然瞄准了这个市场,自然要自己现身说法,引领潮流了。为了能挣到钱,她也不介意跟好多人撞衫了,反正她还有无数种适合自己的衣服样式在脑子里,她们要是跟随着她不断地变装,最后受益的也只会是她古明妍了。
  衣服从理论上分析是觉得不愁卖的,但这衣服本身要从哪里来,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这年头不像后世,业绩好一点的淘宝店都能各种从厂家那里直接打板定制,样式、数量、材质、颜色都可以由商家决定,只要你下单就好。
  这年头的纺织厂服装厂那可都是国营的,受到国家的统一调配,压根就不会接私人的单子。这就决定了古明妍要想干这件事,便就只能靠自己生产了。
  这个倒也难不住古明妍。
  现在宁荣薇被迫中断了工作,一天天的在家里忙活家务照顾老人的,她一个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职业女性,尽管是嘴上不说,但古明妍也能看得出自家老妈并不大开心,那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的感觉,真的是很消磨人的。
  宁荣薇的手艺还算不错,尽管跟专业的裁缝制衣师不能比,但是简单的缝制衣服还是不成问题的。
  加上本身就是自己的亲妈,完全可以信赖的人,所以古明妍这次是打算带着亲妈一起上阵创业的。
  一个是考虑到她自己毕竟要上学,精力有限,有母亲坐镇,她也能放心。
  另一个嘛,自然也是找个机会能让母亲再就业,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只要不是太累人的工作,能有一份活计做,总比在家里闲着来的强,人也不至于跟社会脱节。
  因为现在才刚刚开始,古明妍也只是想试试水,所以暂时还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自己家里的人基本上就能完成了。至于后面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要到时候再说了。
  人员有了,场地就是自家的小院儿,机器就是家里从安城老家搬来的缝纫机,设计和宣传销售有古明妍,剩下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原材料的来源了。
  原材料的问题,也是最初困住古明妍脚步的关键一步。
  这时候布票还没有完全取消,虽然市面上有不要票的布料出现,但大多价格高昂,买来用来作为做生意的原材料,着实是有些分薄利润了。
  古明妍原是打算着,等到原材料市场更加开放自由的时候,再开始她的小作坊创业的,但事到如今,赚钱的事情迫在眉睫的,她也不得不另外的再想想办法了。
  要说从消费者手里直接收布票卖东西,然后再用回收的布票去购置新的原材料,倒也不是不行。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古明妍的消费目标群体是大学生,她们手里大多都没有足够的布票获取途径,单靠着学生们手里的那些票证,古明妍想要快速的打开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像是牛仔裤这些东西之所以好卖,除了算是重要的流行元素之外,跟它们本身来自南方,且不需要另外付出布票也有很大的关系。
  古明妍现在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分两种办法销售,有布票的人购买的价格低于没有票的人,然后她再拿着那些出价略高的部分的钱,去黑市等地方换到足够的布票也就是了。
  这样的方式自然是很麻烦的,也是限制规模的一大不利因素了。
  但是没办法,这年代就是这样的,古明妍就是有一万种想法念头,最终也是得扎根实际,充分考虑现状和规则,才能长远的走下去。
  就这样,古明妍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用来作为她向服装行业迈进的指南。
  把自己的计划拿给全家人看过之后,古明妍得到了家人,尤其是宁荣薇同志的大力支持。
  主要是想到自己总算是不用闲着了,能发挥余热不说,女儿还会给她发工资,宁同志就觉得这事儿能干,起码是不会亏本的。
  古明妍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得到大家的认可,抛开家人爱的滤镜之外,主要还是她多年来给全家人做衣服的手艺,足以令众人信服的缘故了。
  一个全家男女老少,里外衣服鞋帽啥都能做,且做的一点儿也不比大商场差的人,只是简单的设计几种适合当代大学生穿的衣服拿出去卖,又是有自家这么水灵灵的现成模特给做展示的情况下,古家人不认为这样好的东西会有卖不出去的可能。
  另外一个,就是古建国同志毕竟是去南边考察过的人了,他对于今后市场的开放和自由有着很大的信心。
  自家女儿有这样的心思,他不会觉得是她一个大学生不专注于本身的学业,反而会觉得女儿的观察力和眼界都是十分的优秀和开阔,能够很快的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且付诸实践,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是难得的人才。
  他这个做父亲的,除了感到骄傲就再没别的了,哪里还会死脑筋的认为女儿做这些事情是不务正业或是见不得人啊。
  能够敢于人先,勇于尝试,他就觉得自家闺女儿干什么都是会成功的。
  就这么的,在家人的支持下,古明妍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考虑到已经开始进入冬天的天气因素,古明妍设计的第一件预计出售的商品,就是半身毛呢长裙了。
  裙子分为卡其和灰白格子两个款式,厚厚的毛呢有保暖的作用,上面可自行搭配各色的毛衣绒衣,裙子整体呈现A字型,很好地突显了腰身部分的线条,也有一定的修身效果,上身很显身材,算是走在了时尚的前沿,但又不会太过出格,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热门单品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