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底是应该生气自家的这个大男人太过粘人,还是要欣喜于丈夫多年对她感情依染如旧,深爱她入骨,不舍得与她分开一分一毫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在古明妍自己都还没怎么想明白之前,她的身体就已经率先给出了答案——
明明是好久都没来M国了,说什么也应该好好的在NY的分部了解了解大家的工作情况的,她却是不自觉的就被在国内思念她的男人影响,出差的那几天把会议从早到晚排的满满当当的,一点也没给自己留出游玩甚至购物的时间,全都用来工作了,就是想着早点忙完,能早点回家安慰自家亲亲老公去呢!
说起来,楚印辰能这么粘人粘的肆无忌怠的,又何尝不是古明妍这个当妻子的给他一点点惯出来的毛病呢?
两人可能也是被婚前那段异国恋给折腾的有了后遗症了。
现在他们都已经结婚了,按说心态上应该是更稳定了,不会再像恋爱的时候那样,一旦见不到对方就思念晃神的紧才对。
可楚印辰和古明妍两人却是相反的,好不容易结了婚在一起了,他们还愈发的离不开对方了。整天都是要腻歪在一起才行,特别的舍不得彼此,简直比热恋的小情侣还要粘乎。
坐在回京都的头等舱里,古明妍想到临走前自家老爸看着自己那幽怨的小眼神儿,好像是在控诉她——你个臭丫头,自己回国找老公去了,竟然把老爸我撇下,在这儿为你操心劳累的干活儿,简直太不孝顺了!
古明妍也没办法啊,她自己知道要怎么开超市,没必要跟大家一起耗在这边考察。
而且,这不是她男人催的厉害嘛,说是想她想的都瘦了,再见不到她人,人家都要茶饭不思了。
那她哪能忍心看自己老公成这样啊是吧,说什么都是要尽早回去的。
再加上她自己这自出差以来也是没怎么休息好过——没有每天晚上睡觉时固定的亲昵环节,没有人给自己吹头发抹香香,亲亲抱抱举高高的,古明妍自己也不受控制的失眠了呢。
来M国的这几天来,她就没怎么睡好过,这要是她再不回去找她家亲爱的获取安慰,那估计她脸上的黑眼圈儿都能让她混去国宝保护基地,跟滚滚们作伴了。
婚后第一次分开这么久的小夫妻,不同于之前古明妍去南边出差时的短期离开,一周的时间加上又是去楚印辰本就很介意的M国,楚印辰这次便对妻子的离开反应格外的激烈。
这不,知道了他家妍妍的航班到达时间后,人家直接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开车到了机场,就是想要早点见到他的亲亲宝贝,一分一秒也不愿多耽误。
小别一周多的夫妻俩见面时是怎样一个激动的场景,参照那离乡多年的游子回乡时的场面便就可以知道了。
这俩人在机场时就开始上演久别重逢的戏码了,那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俩人这是至少分别了一两年之久,才会这样迫切呢。可实际上,人俩人满打满算的,分开连十天还不到呢。
不管别人怎么想,会不会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们吧。反正古明妍和楚印辰自己,确实是真真切切的思念彼此到了比较迫切的程度了的。
晚上回去,俩人什么都没多说,先抱到一处去“运动”了好几回,这才勉强有了说话的精神,能暂时从对方的身体里抽、开了。
好好地解了解相思之苦后,楚印辰便抱着古明妍不撒手了。
他特委屈地跟媳妇儿诉说了自己这独守空房一周的怨念,还非要拉着古明妍叫她给出承诺,以后再不能离开他这么久了。
“我也不想跟老公你分开啊,可是我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啊。以后盛世越做越大,我甚至可能不光是全国的飞,还有可能全世界的出差呢,那到时候可怎么办啊?你还能不叫我去工作了吗?”
亲密了好几场过后,古明妍的情绪也没那么激动了,现在她跟楚印辰探讨起问题来,还能有几分冷静和理智,没有被男人的撒娇和委屈迷惑,一不小心就给出了自己绝对做不到的承诺,也算是很不容易了。
“我不管,反正我就是没办法忍受跟你分开这么久。”
“大不了,以后宝宝你出差都带着我好了。把时间安排在周末,我跟你一起飞,好歹还能多陪你两天,尽量缩减我们不能在一起的时间,你觉得这样怎么样?”
古明妍是怪冷静的,可是也耐不住楚印辰这个撒娇大王,竟然还锲而不舍地跟她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她都觉得好无奈了——
“好吧好吧,都随你好了,只要你自己不嫌累,不觉得这样没意义又耽误时间的话,我反正是都可以哒!”
楚印辰这下也算是得到了许可,以后可以每次都跟随着他家妍妍去出差,他又哪里会有不乐意的啊——
“傻姑娘,跟你在一起怎么会是耽误时间又没有意义的事呢?”
“跟你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最最快乐的时候,是于我来说,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了。我不许你这样评价我们的相处,不管多辛苦,它都是甜蜜且珍贵的,知道了吗?”
自家的大狼狗这么会说情话,古明妍自是轻易地就融化在了这动听的甜言蜜语中了。
她抬手捏了捏楚印辰的脸颊,感叹道:“我看看,亲爱的你莫非是吃了蜜不成,怎么嘴巴这么甜呢?”
“是吃了蜜了,宝贝儿你要尝一尝吗?”
尝不尝的嘛,古明妍也没机会回答了。
她很快就被迫亲口品尝了男人嘴巴里的味道,跟着就是又一回的被翻红浪。刚刚已经累的酸胀的腰腿,不得不又一次工作了起来,承受来自自己丈夫的疼爱,直到天明。
-
古明妍这个不怎么负责的大老板提前回了国,但她的下属们在古建国同志的带领下,倒还算是尽心尽力的在外考察学习,一点也没偷懒。
又是一周的时间过去,这拨大部队也回到了京都。
古明妍给了大家放了两天假期叫大家休息,之后就开始拉着已经脑中有数了的精英们,开始正式就盛世向零售业迈进的战略,商讨起具体的计划起来。
“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和“一站式”购物的概念,是这次盛世高管去M国考察后,得出的对于自家公司开商超时需要被遵循的原则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古明妍还格外强调了商品的质量和高品质服务的重要性,将这些方向性、原则性的标准,全部列入到了盛世零售领域的开发之中。
从87年的十月开始,盛世迈入零售业的计划正式启动。
在高层出国考察,国内市场调研等环节结束过后,项目的整体书面计划部分,就全部完成了。
经过项目组的讨论,盛世决定,将旗下即将开启的超市命名为“盛宁”,作为盛世进军零售业的第一步棋,期待着它能一炮打响,帮助盛世旗开得胜。
这第一家的盛宁超市,古明妍没想着要小打小闹,而是希望直接做出个标准和现阶段令人无法轻易模仿的样本出来,给老百姓一个全新的购物方式的选择,也让有兴趣的同行们因为盛宁高投入的成本,而在短期内无法轻易模仿,从而让盛世能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时间留出,迅速的占领市场份额。
这时候的古明妍和她的盛世是一点儿也不缺钱的。与国内□□十年代下海经商的那些基本没多少原始资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积累再慢慢图发展的商人不同,古明妍是既有理论的支持又有明确的目标的。
除此之外,她还因自己的资本充足而能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意达到最大的规模效应,且还有具备非常强大的风险抵御能力,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哪笔生意一旦没有做好,就会赔的血本无归。
古明妍有这么多的优势,便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着要小打小闹,从一个小店铺慢慢做起,逐渐积累,等到赚够了开第二家店面或是扩大规模的资本后再做大。这于别的创业者来说可能是必经的路径,可是于她来说,这样做的话可就太过浪费时间了。
古明妍决定在超市零售业的发展这一块儿,按照后世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路子来——那便是从一开始就投入大规模的资金,利用价格优势,砸出市场份额出来,然后再用自身占得的相对垄断地位,获取长期的利润。
这样的打算和计划,并不是说古明妍就要做赔本的生意,像她上辈子接触到的那些打车、外卖app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赔本补贴商家和消费者,只求吸引到足够庞大的客户群体。
这种经营方式也许放到几十年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年代,是必须且最有效的。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现在,开超市这样本就有创新新颖的优势,且能极大的改变人们固有消费方式,为老百姓带来切实的便利和实惠的行当,其本身的固有优势就足以成为吸引大批顾客的一大良方了,并不是特别需要盛世为了市场份额过度打造价格优势。
古明妍掌握了超市本身的各项优势,之后就算是不赔本砸钱,也足以能够赚足了吆喝,占据到庞大的客户群体了。
而她所说的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则更加体现在公司不要太过贪心,要把准了为顾客省钱的原则,将一部分的利润让渡出去的意思。
另外,在质量的把关上,他们也得做到位了,不能只为了小利砸了招牌,毕竟他们的目标还是非常远大的,不好自断前路。
所有的理论已经完备,接下来,就到了需要具体实践的时刻了。
整个87年的下半年一直到88年开春,古明妍和她的盛世都在忙着这第一家盛宁的事。
要开超市,首先得有地方不是。
任何一个商业行为,其实体店面的选址都非常重要,这是事关能否打响名头的关键环节。
这年代不像后世,老百姓购物为了图方便,都是选择离家近的地方消费的。毕竟后世商业发达,能买到东西的地方到处都是,不愁有钱花不出去。
可是八十年代的情况还是有多不同的,经济没那么发达,主要的商业高度发展的地区,也就集中在那么几个商业中心区里面,属于老百姓大多都会选择的购物地点,不会因为自家住的比较远,就不去消费了的。
这些重要的商业街区,便是古明妍打算将盛宁开办起来的地方。
早在有了开超市的计划之初,她就已经在心里有了几个大致的选择了。直到现在具体实施计划的时候,她和项目组才讨论着,打算将盛宁的这第一家店,选址在王井大街,这条即便是在现在,也是全京都最繁华的商业街的地方。
古明妍这些年来一直就没有停下过购置房产铺面的脚步,每年她都会有一定比例的预算,专门用来进行不动产投资的。所以,像是王井大街这样旺铺集中的地方,她当然也是置办了许多这里的铺子的。
只不过,她自己名下的商铺大多都是分散着买的,有机会别人出售时她就接手,所以几家铺面的面积有大有小,且并不连贯。
而这次的盛宁,盛世的规划是要将它打造成一个所有日常消费品都能购齐的地方,那么其占据的面积自然就不能小了。
于是,盛世这次还得另外的买地买铺子,专门打造出一整块儿足够大的地方来才行。
古明妍是没想到,自己这辈子买下的第一块儿地皮,不是她之前心心念念的纺织厂的那块儿地,而却是这王井大街上的一片不大的土地。
不用租赁和购买别人商铺,而是选择直接买地自己盖建筑的方式——
一是考虑到租赁会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以及越到后面越会飞涨的租金问题;
二也是一家一家购买商铺的话,很难在自己理想中的位置说服每一个商家同意出售店铺,还有极大的可能会被商家联手哄抬价格。他们盛世不是傻子,并没有那个必要非去吃这个亏。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建筑整体性的问题,拆了人家的店铺再重建的难度,当然是要比自己打从一开始就新盖建筑难多了的。自己的建筑还能从设计到建造都由自己说了算,独家定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盛世的高层最后讨论来讨论去的,还是决定在商业街主街上稍微有些偏僻的地方,买下属于盛世的地皮,直接自己盖超市,完全按着自家喜欢的风格来,不用再费那么多劲儿跟别人掰扯过多。
这块儿地的地理位置,放到现在来说可能不是最繁华最完美的地段。
但是古明妍上辈子在京都混了那么久,自然是知道,这个位置在经过发展扩张后,也会是极其繁华的一片儿商业区。
他们如今早早的买下了地皮,以后不管是继续在这里经营盛宁,还是另外开发大的商场,抑或是只简单的租赁出去,那获得的利润都不会小了。
仅靠着这个,说不得都足以维持整个盛世上下的基本运营了。
地皮在这个年代还是相对好拿的。
尽管那是寸土寸金的商业街的地盘,但因为现在它距离最繁华的地段还是略微有些距离的,再加上古明妍的人脉足够硬,自己也出得起价钱的缘故,所以这次的地皮他们拿下的格外顺利,没有再出现上次纺织厂那样困难重重的情况。
地方找好了,古明妍又从M国找来了建筑师和设计师,为自己的盛宁根据她描述的风格,做了整个建筑的设计规划。
并且,她还赶着天气刚刚回暖,可以施工动土的时间,找了专业的建筑公司来,配合着整个建筑设计团队,飞快地就把盛宁的大楼给盖了起来。
之所以对超市这样一个看起来建筑难度不高的商铺做出这样专业的设计规划,也是古明妍考虑到盛宁需要给京都的消费者一个足以令他们震惊并且记忆深刻的形象,想让它成为一个标杆,高高的立在那里,使别的潜在竞争对手,无从模仿的缘故,她才在这上面如此的耗费心血的。
另外,考虑到商业街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客流量超级大因素,不一步施工到位的话,以后大改起来,难度很大不说,还会在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要损失掉大笔的利润,很是可惜。
所以,古明妍这次请来了相当专业的设计团队,为盛宁量身定制了最最先进和科学的规划方案。
考虑到了进出货物的通路,货架的安排,收银台,休息区,生鲜、服装等等分区的位置,专家们都给盛宁预留出了足够充分的地方,留待日后其自身的不断改良变化。
可以说,经过古明妍对盛宁长远图景描绘的沟通,M国来的设计师给盛宁出的图纸方案,几乎是可以保证盛宁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内部都不需要有多么巨大的调整,便就可以仅通过些微小小的变动,就能达到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项目的目标了。
简单举例的话,比如后世常见的超市中生鲜区和生活用品以及服装区的划分,在刚开始的盛宁,肯定是不能全然的一步到位的,只能后来根据市场的发展,一步步的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