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宫闱娇女——云溪出岫
时间:2019-11-13 09:40:18

  她们的荣辱都拴在乌雅氏的肚子上的,半点差池都不能有的。
  “对,这府里我肚子里的血脉才是和永和宫最亲近的。”
  便是如今主子爷和永和宫有隔阂,有这个孩子在,必然是会有所不同的,乌雅氏深以为然。
  只要她帮主子爷和永和宫里调和了关系,她才会是主子爷心里最重要的人。
  见到乌雅氏平息了心情,红桃才算送了口气,放了心。
  胤禛吩咐送来的嬷嬷乌雅氏见到后很是开心,眼看她就要临盆了,身边都没有个有经验的人提点。
  乌雅氏想让前院的段嬷嬷照顾她一段时间,只是不好开口。
  主子爷待她还未开口就送来了嬷嬷,虽然不是段嬷嬷,冲着这份关心乌雅氏就很满足了。
  张氏回来就对关宝宝投诚,把她生养的小阿哥养在关宝宝身边,迎来了后院其他人的猜忌。
  为何张氏要把孩子交给侧福晋养?是她自己的主意还是主子爷的主意?
  当初弘盼阿哥都没有养在侧福晋身边,为何又会跳过弘盼阿哥养张氏的孩子?
  为何那么巧侧福晋出门那么久,回来就抱养一个孩子?
  为何当初主子爷以张氏有疾送她去庄子上?
  这样是否早就有位侧福晋做打算?
  那为何当初的弘盼阿哥不养在侧福晋身边?反而养张氏的孩子?
  张氏一个侍妾身份低下,弘昐阿哥的额娘是格格,又已经不在了,不是更好?
  难不成张氏只是个幌子?其实这个孩子是侧福晋生的?
  也不对啊?侧福晋不是不能生了?那就是代孕的?
  青墨出了一趟门就没有回来了,会不会?去母夺子吗?
  后院里的多方猜忌不会影响到东院里的开心,因为他们一早就收到了前院万公公的口信,侧福晋要回来了。
  甚至还特意吩咐要腾出两间屋子给即将回来的小阿哥住,青衣和小贵子听了那叫一个开心,东院里的其他人也是兴奋不已!
  主子爷回来的时候,侧福晋留在外面养病,东院的人担心不已,尤其是青衣和小贵子,以为侧福晋在外面出了事,惹了主子爷的厌弃。
  后来苏公公私下给他们传话,让他们稍安勿躁,才算放心。
  如今侧福晋回来了,小阿哥也有了,不管后院里如何猜忌,这孩子以后就是东院里的小主子了。
  从小养在侧福晋身边,不就是侧福晋的孩子了吗?何必要知道到底是谁生的?
  主仆多人都是那么久没有见了,自然百感交集,关宝宝回来大手一挥,在院子里摆了几桌吃食,与东院的众人一起庆贺。
  而张氏被送到庄子上的时候一阵忐忑,她私下瞒着主子爷有孕的消息不敢上报。
  主子爷不怪罪还把她送出府避免了福晋对她动手,张氏是很开心的。
  但是她也是有顾忌的,因为她是因为有疾送出来的,以后回府抱了孩子回去,会不会有人怀疑孩子来路不明?
  知道她早产生了小格格,张氏松了口气。
  如果是小阿哥,福晋必然会计较良多,小格格的话,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她一个侍妾没有多大的本事,有个小格格在身边,老有所依就好。
  但是,才半个月的时间,她的小格格突然变成了小阿哥,张氏感觉本来放松的心一下子紧绷起来。
  为什么她的小格格成了小阿哥?
  庄子上都是主子爷安排的人,主子爷是想干什么?
  是否当初送她出来就是为了现在?主子爷要干什么?
  她的小格格去了哪里?
  张氏被关在屋子里一整天,半夜的时候等来了主子爷,张氏永远记得那个晚上,那个将决定她一生命运的晚上。
  多年后张氏想到那个晚上,无比庆幸当时的她没有因为小格格疯魔了,而是忍下了委屈,站在了本就打算投诚的侧福晋身后。
  看着后院里的人来来去去,看着福晋自作聪明,看着主子爷对侧福晋的宠爱越来越浓,而她一个侍妾背靠大树,再没受到后院里的其他人的轻视。
 
 
第191章 侍卫副统领
  关宝宝回来的第二天匆匆忙忙向请安, 回到东院就开始安排里面的人手了。
  顺便让坠儿跑了一趟府丞府, 送了一封信回去给费阿蛮!
  孩子抱到东院,关宝宝见到了那个孩子,确实是像足了费德兴。
  青衣和小贵子等人不知道情况, 以为本就是关宝宝生的,只是不想让福晋知道她的病好了才会打着张氏的幌子, 主子爷帮忙谋划的。
  坠儿和青画,小虎子是知道关宝宝并未生养,所以见到和关宝宝长得五分相似的孩子是惊讶不已。
  随即想到, 也许主子爷就是看到孩子长得像侧福晋,才会把孩子抱给侧福晋养着的。
  养孩子东院里的奴才都是新手,虽然小阿哥身边有两个奶娘, 但是关宝宝等人都不懂,只得让人请了段嬷嬷到东院。
  段嬷嬷养了弘盼阿哥到现在,经验是很足的, 自然是手把手的教这一群奴才。
  顺便还把养孩子要注意的事情让人写了下来交给关宝宝, 以作参考。
  东院正屋旁边本就空了屋子, 青衣一早就让人收拾好了, 一间留给奶娘,另外一件作为三阿哥的儿童房间。
  三阿哥的奶娘是胤禛庄子上的家奴,这就和内务府出来的不同了。
  家奴是有卖身契的,一家人都在庄子上做事,有牵扯在主子手里,自己也是有孩子的, 不会那么容易被收买,用着也放心。
  不过,关宝宝还是要敲打的,两个奶娘一个姓刘,一个姓郑,年纪也就二十多岁,人长得都是老实相。
  “你们照顾三阿哥必然要尽心尽力,万不可有半点怠慢的心思。”
  “奴才们知道,定会好生照顾三阿哥的!”
  刘氏和郑氏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说道。
  “我的脾气还算不错,不会轻易惩治下人,但对于吃里扒外的人却不能容忍,尤其是对三阿哥的事,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可明白?”
  关宝宝坐在上位,手里端着青衣上的茶,有一搭没一搭的掀着盖着,并没有喝,而是慵懒的开口警告。
  “是!”刘氏和郑氏恭敬地应是。
  “当然,我也会赏罚分明,今后你们二人每个月都有四日休息的时间,每七天休息一天,轮着来。”
  “你们也是有孩子的,我也不会让你们照顾了三阿哥就不让你们亲近自己的家人。”
  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有赏有罚,奴才们才会认真衷心做事。
  “谢侧福晋恩典!”
  刘氏和郑氏一听面露喜色,当奶娘丢下自己的孩子是为了生计,赚钱,不见得就对自己的孩子不关心,这只是生活迫不得已。
  如今每个月有几天休息的时间回去和孩子培养感情,她们自然是开心的,自然是对三阿哥更加精心。
  回来后的第三天宝宝才有点时间了解后院的事情!
  青衣和小贵子把东院管的很好,回来后大检查的时候,薛申月并没有发现有多了不该有的东西。
  倒是青衣特意在关宝宝面前提起了小李氏和那玉氏来!
  知道是福晋故意为之,专门找来恶心她的,长相,名字比着她来,怪不得……
  关宝宝冷笑一声说道:“走着瞧吧!”
  “让人看着这正院里的一举一动,乌雅氏生产,福晋定然会有后手,段嬷嬷哪里你把乌雅氏的情况说一说,看看福晋是个什么意思!”
  福晋之前可是恨不得后院里干干净净,没有除了弘晖以外的子嗣。
  如今好好的供着乌雅氏养到快生产了,突然丢开手没有那么简单。
  给段嬷嬷提个醒也是给胤禛提个,让她当着面跟胤禛说这些,关宝宝不乐意,她巴不得就他们两人的时候没有其她人。
  “这好吃好喝的供着乌雅氏,总感觉是想养猪,现在正院不管了定然是不想沾是非,谋划着然后宰了她一般!”
  “侧福晋这话听着虽然粗了些,却不无道理!”
  坠儿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她们没有人相信乌拉那拉氏会有好心,定是在谋算什么。
  回来后,坠儿就统一了东院里对关宝宝的称谓,然后青画升为了二等丫头,和青文住在一起。
  青衣现在本就是大丫头,直接让她负责三阿哥,帮忙照看。
  青研这个丫头坠儿接触的不多,还不敢放到正屋里,还要再看看。
  关宝宝的意思等空缺填上让青画升了一等丫头,其他的让坠儿看着安排,只是内务府的女才还没那么快安排下来。
  这边丫头有缺,还要再挑几个过来,等内务府的人送了人过来,照着关宝宝的意思安排。
  青墨一事她们不了解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私下里只提了一句让她们不要多言,免得青画难过。
  有了青墨这一出,规矩上就要更严谨了,坠儿记得当初关宝宝提醒的话,小心守着规矩总没错,从细节开始做起!
  坠儿去前院的时候正好碰到了戴铎,戴铎对坠儿有印象,问了句。
  “你是侧福晋院里的坠儿姑娘?”
  “你是戴先生?”
  坠儿来过前院几回,自然是见过戴先生,印象中这个人在侧福晋去前院的时候总会冒出来,坠儿看着戴铎问道。
  “可有事?”
  “没事,就是想让姑娘给侧福晋问声好!”
  戴铎国字脸纠结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开口,最后不好意思的说道。
  “莫名其妙!”
  你一个外男在府里当差,没事拦着她问侧福晋安,怎么都感觉莫名其妙。
  于是坠儿没有理会戴铎,转身进了正院,找段嬷嬷去了。
  戴铎看着坠儿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
  貌似进了雍郡王府,见薛申月也是很难的。
  他是外男,是不能进内院的,要时刻避讳。
  他嘴巴又笨不知道怎么说话,才开口就失了礼,哎!
  胤禛回来后私下里单独见了费德兴,孩子已经养在关宝宝名下,也算给费德兴一个定心丸。
  费德兴伤势是痊愈了,胤禛秘密安排了一个身手不错的人到费德兴身边。
  费德兴这人的功夫确实不是很好,就脑子灵活反应快些,当时在山上的时候胤禛就看出来了。
  如今大家心知肚明了,胤禛自然是要好好培养费德兴。
  此番救驾他必然是要升上来的,那费阿蛮递了消息也有退下来的意思。
  费德兴此次要么升了二等侍卫,要么就是调离皇宫去九门,少不得一个四五品的指挥。
  果然不出胤禛所料,等到费阿蛮真正退下来,费德兴得了侍卫副统领一职,官职正四品,比他预想的指挥使要好的多。
  再往上就是侍卫统领了,九门的重要关乎皇城的安危,这是实权啊!
  自然,费德兴招人嫉妒了,跟出去的皇子们都知道费德兴为何会一下子飞升,但还是免不了眼红。
  那是胤禛背后的人,胤禛站在太子身后,这是给太子在九门加重了筹码,宫里面索额图也沾了便宜,圣上当真就那般放心太子吗?
  康熙一行人在胤禛回来几天后也回来了,京城倒是不热了,但比较往年要暖许多。
  今年的冬日不算太冷,若是大夏天旱着就是很紧急的事情了。
  如今这样百姓还能上水源蓄水,解决起来是麻烦了些,费劳力,也总好过夏日干旱还要担心水位下降,没水的日子!
  康熙既然有了这个担忧,就下旨鼔动百姓活动起来,蓄水!
  然后开始期望今年冬日能下一场雪,明年就不担忧干旱的问题了!
  这边康熙采取措施,那边白莲教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康熙没有放人,就又煽动百姓。
  言道康熙不体恤百姓,白莲教的人为民请愿,被康熙抓了去调查没有半点音讯。
  之前京城太子妃一事已经表明不是白莲教的手笔,康熙悬赏各地抓捕了不少白莲教闹事的人,所以惹怒长生天,才会有天灾一事!
  康熙发怒,这群人屡次闹事,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白莲教的人打着为百姓的心,屡次煽动百姓闹事。
  五台山一事康熙本就反悔放了那些人,之前威震那些人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朝堂上黑着一张脸当即下旨斩了这群人。
  牢里的人嘴实在太硬,很多人受不住刑宁愿咬舌自尽也不愿说出内奸。
  胤褆如今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死磕了。
  此时白莲教闹事那就是火上浇油,自然是要把这风声压下去,也顾不得内奸有没有找出来了,民心为重。
  既然白莲教的人以此为理由闹事,那就用此来解围。
  钦天监已经算出不日就有降雨,所以若真的惹怒老天,砍了此等乱民的时候老天开眼了,降了雨就放他们一条生路。
  若是没有降雨示警那就是白莲教的人借故闹事,立斩不赦!
  结果,砍了白莲教的人那天天气照样晴好,没有下雨的征兆。
  但是砍了那些人后没几天,老天就下雨了。
  康熙昭告天下,上天示警,白莲教的人惹怒老天,降下罪责,今及时察觉,以儆效尤,大雨为证!
  拿老天说事,康熙贵为天子他便是天,白莲教的人若有改心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闹事,康熙本就痛恨白莲教,这番必杀!
  这一下子解决了几大问题,康熙是心情舒畅,三十八年过年和去岁不同,勉强算是可以过了一个好年。
  如果太子和胤褆不是那般剑拔弩张的话!
  因为,大福晋的身子越来越差,本就是吊着一口气,因为不能生育郁结在心,竟然起了离去的心思。
  胤褆没有嫡子,这是大福晋最介意的,这几年她接连怀孕就是为了给他生一个嫡子。
  如今没了希望,竟然有种油尽灯枯的感觉,拖了几个月竟然撑不下去了。
  消息传进宫了的时候,惠妃垂着眼没有说话。
  太后寿辰刚过,这伊尔根觉罗氏就这样,外人不定怎么想,太子只怕会拿来做文章。
  “去叫胤褆进宫来见本宫!”惠妃好一会儿皱着眉头对着身边的丫头说道。
 
 
第192章 移花接木
  “前朝有事, 直郡王这时候怕是没有时间!”惠妃身边的丫头小声的凑在惠妃耳边说道。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