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孟冬十五
时间:2019-12-30 11:46:41

  秦莞福了福身,道:“王爷所言妾身不太懂,若关系到我家兄长,王爷该找他说才是。”
  赵昶笑笑,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
  秦莞悄悄地舒了口气。
  她知道,赵昶这次是特意来找她的,为的就是解释画册的事。他知道其实她才是“大将军”,也清楚是谁破了他的局。
  他希望把话说开,让秦莞明白,他不会因此记恨她,也不会对秦修或者定远侯府不利。
  让秦莞意外的是,堂堂亲王居然会特意跑过来向她解释,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他顾忌的是梁大将军。
  从这一点上看,这位大皇子赵昶还真是一位既有谋略手段,又能屈能伸的人才,二皇子跟他一比,俨然就是个渣渣!
  话说回来,她这个将军府大娘子的名头还真好用!
  秦莞有那么一丢丢小得意。
  ***
  秦莞刚和梁大将军定亲的时候,根本没人把她放在眼里。
  一来,她和梁大将军定亲的缘由多少有些不光彩,众人皆以为梁大将军是形势所逼,不会拿着她当事;二来,就算嫁进将军府她也只是个继室,在将军府没什么话语权。
  没承想,近来坊间便时不时传出一些趣事,说梁大将军如何疼爱这位新妇,不仅入门迎娶,还由着她住娘家,更是舍了性命从楼上跳下去救她,渐渐地人们便知道了,秦家小娘子就是梁大将军的心头肉。
  那些想巴结梁大将军的,或者不想和梁家交恶的,无不对她客客气气。
  就连魏欣这位二皇子正妃都是如此。从前她称秦莞为“秦妹妹”,如今直接改口成了“姨母”——听着她一声声叫得亲热,她不尴尬,秦莞都不好意思了。
  嘉仪长公主也在,这还是自那次出事后秦莞第一次见她。
  她比印象中瘦了一些,头上的金钗更耀眼了,华丽的宫装穿在细瘦的身体上倒比从前少了几分贵气,多了些妩媚。
  不得不说,嘉仪公主是个难得的美人。
  嘉仪公主正拉着梁桢说话——是黑子假扮的。若是真的梁桢在此必然不会被她绊住。
  黑子一见秦莞,就像见到救星一般,忙道:“母亲,父亲让我给您带句话!”
  秦莞成功收到了他的“求救信号”,点头道:“我在那边订了雅间,你随我一起去罢。不着急,慢慢说。”
  黑子松了口气,如释重负般跟在秦莞身后。
  嘉仪公主看着他们的身影,眼中闪过怨毒的光。
  秦莞恰好回头,不经意看到了,心下暗叹。
  嘉仪公主这个人,有着这么好的出身,这么好的颜色,又得官家疼宠,若能宽厚些,良善些,将来不知道有多少好日子等着。
  偏偏她这般恶毒又善妒,生生折损了身上的福泽,秦莞都替她感到悲哀。
  雅间设在瓦肆旁的阁楼上,四面皆是七尺长的格扇窗,窗扇打开,既能看到棚中的百戏,又瞧见热闹的街景。
  阁中烘着热炭,又有皮裘遮身,虽是冬日,并不冷。
  宋丹青和赵攸宁都在,秦莞不必避嫌,径直将黑子假扮的“梁桢”请到了雅间。
  侍女送上热茶和美酒,黑子喝了口茶,随手将杯子放在了桌案上。
  秦莞恰好瞧见了,不由一愣。
  她记得上次大哥哥到将军府,梁桢作陪,他分明习惯于将酒杯和茶盏摆在左手边,中间相隔寸许的距离。
  如今,瞧着桌上一左一右两只杯子,秦莞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她拿起酒壶,笑着给黑子倒了一杯,“掌柜家的甜酒不醉人,喝两杯暖暖身子。”
  黑子执了执手,“多谢母亲。”
  秦莞更觉得奇怪了,除了逗她的时候梁桢从不叫她母亲,今天却接连叫了两次。
  ——难道是因为有外人在?
  黑子喝完酒,把酒杯放在了茶盏旁,却不是左手边,而是右手边,两只杯子也没在同一水平线上。
  秦莞纳闷,莫非上次只是巧合?
  不等她再次验证,大海便找了过来,“少将军,大将军在外面等着,让你过去。”
  黑子故作淡定地点点头,随着大海出了门。
  秦莞倚着窗棂向外看去,果然瞧见“梁大将军”正等在街边。他高大的身形在人群中极为显眼,引得行人频频偷眼去看。
  黑色的骏马踢踏着铁蹄,似是有些不耐烦,巨大的白鹰在空中盘旋一圈,落在“梁大将军”的肩头,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脸,却被他嫌弃地躲开。
  秦莞没由来地想起了那时和梁桢初见,他就是这样骑着黑色的骏马,站在土崖之上,嫌弃白鹰爪子上的血弄脏了他的衣裳。
  两张肖似的面孔不断在秦莞眼前晃悠,一个有胡子,一个没胡子,一个黑,一个白,一个声音低沉,一个嗓音清亮……
  ——若是去掉胡子,把梁大将军抹白些,再换个嗓音,不就是同一个人吗?
  秦莞被这突如其来的想法吓了一跳。
  ——可是,她明明看到过梁桢和梁大将军同时出现,这又怎么说?
  ——难道说,还有第二个“梁桢”?
  这个念头就像长着无数小钩子,勾起了秦莞浓浓的探究欲。
  回府的路上,她特意停下马车,在酒肆打了一壶葡萄酒,又在熟食店切了半斤猪耳朵、半扇猪头肉。
  回家后拌上豆腐丝、烫木耳、炒黄豆,做出两样可口的下酒菜,端着去了“梁大将军”的书房。
  梁桢正在和大海谈事,看到秦莞进来,两个人便停下了。
  秦莞盈盈一笑,做出一副贤惠的模样,“听底下的人说你午饭用得少,刚好买了些熟食,暂且垫垫,晚饭还得等些时候。”
  梁桢接过她手上的托盘,笑道:“大娘子有心了,老远就闻到了香味。”
  “将军,大娘子,你们慢用,属下就先出去了。”大海冲着梁桢挤了挤眼,转过身来又一本正经地对秦莞抱了抱拳,笑嘻嘻地走了。
  秦莞回了半礼,状似随意地问:“没记错的话,大海是桢哥儿的长随吧?最近怎么老跟着将军。”
  梁桢手上一顿,不甚在意地说:“他如今身上有军职,是个得用的,我有心提拔提拔他。”
  “这倒是好事。”秦莞笑着接了一句。
  “大娘子别光看着,一起吃。”梁桢先是给她递了双筷子,这才拿起自己那双,尝了口凉拌耳丝,点头道,“不错,是御街那家吧?”
  “是,我就知道你爱吃。”秦莞笑笑,斟了杯葡萄酒递到他手边,“再尝尝这个,听说是从西域过来的,最正宗不过。”
  梁桢用左手去接酒杯,喝完之后便随手放在食案的左上角,刚好是挨着茶盏的地方。
  秦莞目光一闪——上次梁桢也是这样。
  窗外传来一声响亮的鹰啼,白鹰正站在书房前的柿子树上,悠悠闲闲地舒展着羽翅。
  秦莞打趣道:“这个也要提拔提拔?”
  梁桢淡定道:“小青本就是我养大的,后来给了桢儿。”——并不是。
  秦莞笑笑,慢悠悠地吃起菜来。
  出门的时候,她远远地看见“梁桢”从走廊那头过来。
  若是从前秦莞会主动避开,这次她不仅没回避,反而沿着长廊迎了上去。
  黑子一见秦莞,立即戒备起来。
  秦莞挡在他身前,笑嘻嘻地说:“桢儿,再叫声母亲听听。”
  黑子嘴角一抽,无奈道:“别闹。”——和梁桢平日里的反应一模一样。
  秦莞转了转眼珠,说:“上次打马球时你说送我一把桃木梳,我等到现在都没见你送,该不会忘了吧?”
  黑子受过专业训练,自然不会被这样的小陷阱诈到。他面色如常地反问:“我什么时候说过?”
  “没有吗?”秦莞歪头打量着他。
  黑子曲起手指敲敲她脑门,“不知哪个混小子拿话哄你,居然安到我身上——你若想要桃木梳,我明日便去铺子里买一把给你,可好?”
  他曲起手指的样子,挑着眼尾的样子,还有说话的声音和语气,确实是秦莞记忆中的梁桢无疑。
  “不用了,你父亲自会给我买。”秦莞吐吐舌头,拎着裙摆跑走了。
  这下她确定了,梁大将军确实是梁大将军,梁桢也是她从前认识的那个梁桢,两个人只是长得像而已,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
  至于酒杯的事……想来是梁桢崇拜父亲,所以故意学他吧!所以才会有的时候学得像,有的时候不太像。
  ——秦莞为黑子的失误找到了一个充足的理由。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黑子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书房内,梁桢看着桌上的酒菜,既欣喜又苦恼。
  ——我家大娘子果然是个聪明的,不会轻易被人哄了去。
  ——只是,这股聪明劲儿若用来对付自己,那就不太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嗷!这章比上一章还难写!
  作者菌脑袋都快写掉了!
  宝宝们可还满意?
 
 
第68章 9.5(一更)
  就在秦莞以为画册之事告一段落的时候, 没想到, 她收到了大皇子妃, 也就是穆王妃的请帖。
  穆王妃邀请她去城东善堂捐米钱,同去的还有其他几位京中贵妇。
  王妃相邀, 做的又是这等善事, 即便秦莞猜到对方的目的并不单纯, 却没理由不去。
  “快过年了, 我便想着送些钱粮衣裳过去, 叫他们过个肥年。”穆王妃把她邀到自己的马车上,微笑着说。
  秦莞暗想, 穆王同穆王妃不愧是夫妻,两个人都是这副温和无害的模样,单是这么笑盈盈地同你说话, 便叫人生不出恶感。
  ——虽然明知这又是一个局。
  说是有其他贵妇,实际都是和大皇子交好的官员的家眷。
  穆王妃的帖子送得急, 秦莞略略收拾了一下便出门了,没机会跟梁大将军商量,如今还不知道会不会给他带来麻烦。
  不过, 既然来了,她也不再瞻前顾后, 只安安静静听着穆王妃说话,偶尔应上一两句,私心里想着到了善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没白来一趟。
  不管她态度如何, 穆王妃始终微笑着,拉拉家常,说说善堂的事,丝毫没有论及朝政。
  就这样到了城东善堂。
  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大院子,四面都盖着屋子,院中搭着暖棚,棚中似是种着花木。
  有妇人在西墙下浆洗衣裳,老人们坐在南窗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唠着嗑,手里还绕着灯笼架。
  孩子们也没闲着,跑来跑去地送竹条、熬浆糊。半大小少年也围成一圈在糊灯笼。
  看到这一情形,秦莞不由愣住了。
  她也曾随母亲去过其他善堂,里面大多是老弱病残,房屋破旧,死气沉沉,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可怜相。
  而眼下这处,房子旧是旧,却修补得十分结实,檐下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院中搭着各种各样的衣裳,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地做着事,倒像个小作坊。
  穆王妃似是没提前打招呼,乍一看到这些华贵的马车出现,院里的人都愣住了。
  直到穆王妃下了车,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露出激动之色,“可是徐大姑娘?”
  “如今可不是姑娘了。”穆王妃上前,亲切地扶住一位老人的手臂,“于婆婆,近来可好?”
  “好,好着呢!”于婆婆握住她的手,激动得连连点头,“如今有吃有穿,没啥不好的!”
  穆王妃笑笑,“我同夫君久不归京,没来看望你们,对不住了。”
  “唉呀,好妮子,可别这么说!若不是您和大郎君安排的那些人一直看顾着这里,还帮我们找活做,老婆子可活不到现在!”
  于婆婆一说,周围的老人们眼里都泛上泪花。
  “可不是么,没想到还能活着再见到徐姑娘。”
  “徐姑娘这些年可好?”
  “你跟那个赵郎君,早就成亲了吧?”
  “孩子生了几个?”
  “……”
  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同穆王妃打着招呼。也有人扭过头,对着那些年轻些或者新来的解释“徐大姑娘”和“赵郎君”对他们的恩情。
  秦莞站在穆王妃身后,左听一耳朵,右听一耳朵,渐渐地拼凑出当年的事。
  原来,穆王妃当年待字闺中的时候就常来这里,逢年过节送些米粮,闲暇时候陪老人孩子们说说话。后来和大皇子定了亲,两个人便时常一起来。
  那时候城东善堂也像秦莞认为的那样破旧、可怜。大皇子看到这里的情况,又考察了城中其他善堂,提出了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建议。
  于是夫妇二人便以城东善堂为试点,请人教老人们手艺,给他们介绍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只是,他们还没见到成效,就在贤妃的算计下被官家赶去了利州封地。
  好在,这些年大皇子一直派人关照着,城东善堂如他们期待的那般渐渐焕发出生机。
  后来陆续收留了一些流离失所的妇人、遭人遗弃的孤儿,房子越盖越多,大院也越来越热闹。
  大皇子和穆王妃从来没透露过自己的身份。直到现在院里的老人们都只知道大皇子姓赵,穆王妃姓徐,出身富贵,却不知道他们“贵”到什么地步。
  穆王妃不让随从帮忙,亲自给大伙分发棉衣、炭火,就像当年一样。
  院中没有青壮,妇人们便擦干净手,争先恐后地接过,孩子们也抢着帮忙。穆王妃时不时叮嘱几句,态度温和亲切。
  秦莞陪着她旁边,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笑,纯粹而满足,貌似十分享受这一刻。
  炭火发完,穆王妃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语气明显轻快了几分,“我们在利州也建了一个这样的善堂,比这里还大,夫君找人教他们养蚕、织布、炒茶叶,如今利州善堂不仅不需要贵人捐钱,每年还能有不少盈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