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电压输电虽然可以降低发热的消耗,但是超高压点的危险性就决定了这些线路必须避开用电需求极大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而且电力传输从升压到降压,其实也是有消耗的。虽然比起输电消耗不算多少,但是积少成多之后也的确让人可惜。
除了长距离输电这个问题之外,国家电网还有个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电网到用电设备的最后这段距离。电力是非常清洁高效的能源,但是任何用电设备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拖着一个电线。就是这条不怎么美观的电线成了拖累电力发展的最大桎梏,所以国家电网一直在研究无线充电。如果无线充电能够满足到电力车的快充需求,电力车就基本不会有制约的条件了。
而在发电这头,电能储存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国发电技术明明这么强大,可为何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还是需要“限电错峰”呢?这其实就和发电厂的设计发电规模有关了。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电网的需求值并不等于这个城市的用电高峰,而是约等于这个城市用电中位置稍高的数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城市的电网其实最终是不能满足这个城市的最高用电需求的。
这就会让人感到奇怪,为什么不让电网的电量达到满足这个城市用电峰值的需求呢?大家又不是交不起电费,国家也不是发不出电。这就和电能有关了,电能在电网内如果不能被消耗掉的话,那就是浪费掉了。假如一个城市的用电峰值是每天1千万亿度,如果电网满足了这个数值,那这个城市每年到底有多少天能达到这个数字?如果没有达到,那多出来的电力就彻底浪费了。
为什么国家电网要搞“阶梯电价”和“晚间闲时电价优惠”?说白了,国家电网就是希望能拉平峰值与谷值之间的差值,这样才能降低电网的浪费。当然,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正治标的方法还是如何在用电低谷阶段将发电厂的多余电力储存起来,然后在用电高峰期再提取出来。有人说,这不就是电池可以解决的么?事实上,电池虽然是一种储能装置,但是相较于电网和发电厂来说,电池的储能能力有点不够看。因此储能技术被列为一中单独的技术,独立在电池技术的外面。
就在各位老总揣测这次吹风会的内容时,几个国家智囊团的老教授们也纷纷找到了玄武集团的总工程师,也就是林锦麒。这几位老教授初看到林锦麒的简历时还大吃一惊,深深为国家培养出了这么一个妖孽级的天才而高兴。看看,高中阶段就是IMO和IChO的双料金牌得主;大学保送清华;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了两个博士学位;最后还是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的数学教授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最年轻的高级研究员。这简历华丽得几位老教授恨不得拿回去敲打自己的关门弟子,瞧瞧你们一大把年纪算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过回过味来的几位教授觉得不对劲,林博士的确是数学博士和物理博士不假,但是你和电力产业有啥关系?电力产业改革凭什么由你这个小子来主导?“术业有专攻”,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训!并不是说你是天才你就无所不能,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天才,但是跨专业的天才,那就少见了。
“林博士,对于你和你身后的玄武集团召开这么一次产业大会,我们也是感激的。毕竟电力产业身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多聚聚也是有好处的。但是我有点不明白,贵集团说有‘改变电力产业未来五十年格局之新技术’到底指的是什么?做产业不是做文化娱乐,更不是像你从前的那些互联网产业,吹一吹就有收入,这可是要看真正成绩的。”一位出身清华的老教授向林锦麒责问道。
他最近也知道教授团里有不少人对林锦麒不是很看得上的,总感觉他是外行人插手内行。特别是林锦麒的互联网出身让这些习惯实业报国的教授们更看不上了,在他们看来,互联网就是“吹牛皮产业”。只要是头猪站在风口都能起飞,那这样的产业对国家发展有什么帮助?与其等其他教授责难,还不如自己先来。好歹也是清华出来的学生,大不了自己事后帮他兜一下,免得被其他学校的教授给欺负坏了。
“黄教授,您好。”林锦麒非常客气地和这位教授打着招呼。媒体和学术界都喜欢称呼林锦麒为“博士”而不是“教授”,其实原因就在于林锦麒的年纪实在是太年轻了。
按照华夏人的大众印象,45岁称教授都可以归到“青年教授”范畴,所以林锦麒这个未满30岁的学者被称呼教授就有些让人觉得“怪怪的”。除了年轻这个重要因素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林锦麒目前还没有被哪所大学聘请为“正式教授”,尽管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担任过教授,但那属于“特聘教授”。从某种程度来说,那就是林锦麒只能在聘用期间内在普林斯顿大学内部被称呼为“教授”。当林锦麒离职或离开普林斯顿大学,那“教授”的头衔就不适用了。
“我知道这次研讨会一定会惹来学界和产业界的质疑,所以我这边也的确准备了一些东西。很多东西都是我在美国主持雷古勒斯实验室就研发的,但是因为很多原因我没有将这些东西做成最终产品,同时也没有发表相关论文。但是在这次研讨会之后,我们就会刊发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的学术单位除了玄武集团研究中心和华龙实验室之外,清华大学的新材料实验室也会在其中。黄教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先睹为快?”
“是吗?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黄教授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
他知道清华大学的那个新材料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都是林锦麒当年投资的,里面的人才也都在雷古勒斯实验室进修或工作过。说来雷古勒斯实验室也真的算是北美科研界的一个奇迹,在林锦麒主持的短短几年间就成为全美实验室排行榜的前20名;同时也被誉为是全球新晋实验室的第1名。那个20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可笑,但是如果知道全美有多少知名实验室的话,那这个20名的含金量就足以吓死一片人。
美国知名的实验室随便数一数就能数出诸如:喷气推进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费米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等等,雷古勒斯实验室能和这些实验室并列就可想它的科研能力。而且这家期刊在统计美国实验室的时候可是将NASA排除在外的,如果说喷气推进实验室是学霸们的战争,那么NASA就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学神。
有个科学家曾经开玩笑道,NASA到底藏了多少黑科技,我觉得NASA的负责人自己都不清楚。总之林锦麒觉得自己如果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指挥官的话,那么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要彻底干掉NASA才行。
黄教授花了大约半天的时间参观完林锦麒为这次研讨会所准备的技术材料之后,他顿时觉得自己的大脑似乎有些不够用了。看完这些材料之后,他觉得林锦麒说的那个“改变电力产业未来五十年格局之新技术”还太保守了,这简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产业技术方面的最大一次飞跃了。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产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没有能源就不可能发展工业,因此如何打破电力的桎梏就成了工业强国谋求本国再次发展的最大困扰。但是在林锦麒这里,这些问题似乎就不再是啥问题了。联想到朱雀一号的研制,黄教授真的想感叹,原来一直套在华夏发展身上最大的金箍圈儿在今天就算彻底拿下来了。
从林锦麒那里回来之后,黄教授顿时心满意足了。以前黄教授只能算是林锦麒的“路人粉”,但是在林锦麒那里饱览各种黑科技之后他立刻化身“铁杆林蜜”了,甚至有朝着“林吹”发展的道路。他现在见到教授团的人就是,“你们不知道,我们学校毕业的那个林教授真是有两把刷子。他算是将发电和输电两个环节的大难题都给解决了,这还真是改变电力格局的新技术和新发现啊。具体我要保密,反正过两天大家就能看到了,我剧透了就没意思。”
听完黄教授吹捧的人都是一个想法,哦,您也知道“剧透”不好,但是您给我“透”一半是怎么回事?现在整个人心里都痒痒的好么!不过这些教授不像黄教授那样和林锦麒有同校校友这个香火情,故而也不好意思上门说我要看看你的新技术啥,故而只能憋着。
好在研讨会在大家休整了两日之后就开幕,镐京市作为主办城市也派来了一位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来坐镇。可惜这种基础工业的会议注定不讨媒体喜欢;再加上电力公司也很少做推广,故而连招待媒体的车马费也不多,所以弄得最后就只有国家电视台的经济频道和科教频道连同晋省广电旗下的都市频道和镐京市当地电视台来了一下,最后也只有国家电视台的科技频道留守会场。不过与会的人员都觉得无所谓,在他们看来,这种过于硬核的会议让媒体报道也报道不出什么来。现在谁看新闻没事还看那么多繁杂的数据,观众绝对换台的。
“首先感谢镐京市政府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我想大家也不希望这次研讨会沦为一个形式,所以在稍微介绍下玄武集团之后,我们就展示玄武集团的这些结束。”林锦麒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贴身的阿玛尼高级定制西装让林锦麒展现出一股子学术精英范。
这套形象是林锦麒在美国的公关公司为他设计的,因为林锦麒很容易被媒体拿来与乔布斯做比较。因此林锦麒的公关公司在为林锦麒设计形象的时候故意与乔布斯有差别,乔布斯走的是技术宅男路线,那林锦麒就走学术精英路线。不过林锦麒心里清楚,别看自己这套阿玛尼西装是乔治·阿玛尼公司的高级定制,但是售价还真比不上乔布斯的那套衣服。高级定制的价格当然高于成衣,可乔布斯那可是专门的设计师和裁缝单独为他设计制作的,独一份儿!
“鲲鹏电池和朱雀氢能开发是玄武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当林锦麒公布了这两家公司的名称之后,下面就是一片惊叹声。鲲鹏电池和朱雀氢能可是最近电力行业里最火的两家公司,没想到它们背后居然是玄武集团。“除此之外,地平线集团是玄武集团的投资企业,占据着重要股东的地位。”
林锦麒说完这句之后,下面的惊叹声更大了。相较于鲲鹏和朱雀,地平线已经发展了五年多,已经树立起华夏高科技创新企业标杆的旗帜。虽然地平线集团没有涉足电力行业,但是人家旗下的现金奶牛多啊。地平线游戏出品的游戏你玩不玩?地平线视频上的影视作品你看不看?再加上那几家红得发紫的社交网站和在青少年群体中倍受欢迎的网站,整个大地平线互动娱乐集团成为华夏第一家被估值超过千亿的高科技公司。
如果有人认为互联网产业过于虚拟的话,那么地平线生物和地平线医药呢?前者拥有超级噬污细菌和超级芨芨草两项专利产品,一个是对付各类污染的金牌清洁工,另一个则是目前有效对付沙漠化并逆转荒漠趋势的王牌植物,这两个产品每年从各国那里拿的国家订单就不计其数了;而后者开创的“基因标靶药物”更是成为人类目前对抗癌症的最有效方法。
“难怪地平线集团每年赚那么多钱却没有人敢下手呢。”有人在下面嘀咕了一句。
“是啊,谁知道人家是套着马甲的国家队。啧啧,如果我们公司又能这样赚钱又能这样给国家刷脸面,国家还不拿我们当亲儿子?不对,我们已经是亲儿子了,应该是最小的那个亲儿子疼啊。”另一个国企老总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道,“唉,比不过啊比不过啊。”
“这次研讨会我们要展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这个。”林锦麒掏出了一个最新款的SmartPhone手机,“SmartPhone手机是由地平线电子出品的智能手机,当然所有权归注册地在美国的斯玛特公司所有,这其中的纠葛我们就先不说了。”林锦麒的话让会场哄堂大笑,谁都知道当初斯玛特公司跟美国商务部的那段公案。“我们的这款手机尚未上市,但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的目的在于,这款手机将是全球第一款无线充电的手机。”
这次会场的大家是真的惊到了,电线一直被视为是电器产品最大的制约。对于电器或电子产品来说,这跟电线就好像婴儿的脐带一般。如果不剪断这跟脐带,那么婴儿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电器和电子产品也将永远受限于电线的长度和电池的电量。不过无线充电技术不算是什么新技术,发展到现在也有了所谓的四大门派。
“林博士,你们的无线充电技术是哪个方向的?”立刻有相关的研究员提问道。
在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电磁感应和微波谐振两个方式基本都已经成熟并可以投入商用,但是这两个充电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电磁感应要求充电器与充电设备的距离必须足够近,基本超过10厘米就没戏了,所以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更多被视为一种“接触式无线充电”。也就是虽然没有电线的束缚,但是却有距离的制约。微波谐振充电方式倒是距离可以比较远,但是能耗却大得惊人,所以除非是土豪家,否则用这个充电基本能被电费弄哭。
除了这两家之外,剩下两家的优点明显,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好在这些缺点都是可以修补的。比如电场耦合的方式就不错,但是在于研究者太少,所以这个也被林锦麒抛弃了。毕竟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支持更多的电器,所以他不会选一条曲高和寡的道路。剩下的最后一个无线充电方式就是电磁共振方式,而这个方式的有点非常多,而且特别适合商业化。例如: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设备可以一台对多台,只要大家的设备可以匹配就可以充电;而且这种充电设备的最远充电距离可以到数米,基本上可以满足家庭用户的使用。唯一的麻烦就是这种充电方式的能耗太大,大约会有40%左右的电能给白白浪费掉。
“我们采用的方式是电磁感应方式,但是我们对目前的技术进行了一次提升。”林锦麒在讲台上展示了一个PPT,上面列举和对比了许多数据。
“首先,我们提高了电能传送的效率。目前通用的标准能耗是在40%到60%之间,而我们已经将能耗压到了5%之下,并且还能进一步压缩。其次,我们将电能传送最长距离从5米提升到了20米;同时如果使用我们的工业版无线充电技术,最长距离可以达到50米左右。最后,我们将无线充电的电磁辐射降低到了最低,不仅符合华夏标准也符合欧盟和北美的标准。基本上,现有的电器或电子设备只要加载一个无线充电设备,那么它们在房间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直接充电。”
“啧啧,玄武集团这次布局很大嘛。”有人低声道,“虽然他展示的无线充电场景都在室内,但是那个最长50米是什么意思?他就是在暗示,只要有足够的充电桩,那么电力驱动的自行车或汽车都不是问题了。现在电动车的最大问题就是充电难,因为电池的容量有限,所以电动车常常是开不了多久就要充电,而且充电时间还很长。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的PPT上有个数据,就是他这套充电技术除了有常规充电之外,还有一个快速充电功能。我觉得他这个功能就是为电动车准备的,只要道路上有足够的充电桩,未来电动车哪怕一天不充电也能在城市里行驶。因为它在行驶过程中就通过充电桩无线充电了,所以电池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