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府对庄子的管理,确实是暴殄天物!
这个庄子虽说湖面远大于旱地,良田的数量不多却也有近两百亩,这些良田因为庄子这大片的湖面,就算在干旱的年份也不会因此导致良田缺收。
只是大长公主府对这个庄子的定位始终在休闲赏荷,几乎五丈一小景十丈一大景,景色的确十分不错,再加上差不多七、八倾大小的湖面,的确是赏景的好去处。
这个庄子最不缺的是养花种荷、养鱼养鸟的能手,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人手却十分有限,如此一来好好的良田年年欠收,不但不能为庄子创收,反而加重了庄子的负担。
“你打算如何改造这个庄子?”陆瑾康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揽着苏云朵,垂眼看着怀里一脸若有所思的苏云朵问道。
“若是我想将这湖里的荷花都给弃了,会不会觉得可惜?”苏云朵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仰起光洁的小脸反问陆瑾康。
陆瑾康扬目看了眼已经满目翠绿的湖面,要说不可惜还真是假的,不过苏云朵要弃了这满湖的荷花,作为她的男人,自然是坚决支持,于是淡淡一笑道:“你觉得该弃,自然有该弃的理由,就算觉得可惜,我也会坚决支持。”
苏云朵撇了撇嘴,心里道了两个字“无趣”,却还是笑吟吟地仰头看着陆瑾康道:“既然夫君觉得可惜,那就留着吧。不知夫君有没有发现,这里的荷花其实并不是只能用来观赏的观赏荷而是食用荷。不知大长公府以前有没有挖过湖底的藕。
依我说,这么大片湖面,不说湖里养的鱼,每年只挖出的藕少说也有个几万斤,另外荷花开过之后采摘的莲蓬可以取出莲子、荷叶也可以制成荷叶茶,这一湖荷花可以生钱的方式多了去了,我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大长公府怎么会连年亏本。”
陆瑾康听了苏云朵的话,盯着湖面上翠绿的荷叶看了许久,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荷花还有观赏荷与食用荷之分,他一直以为这样的荷下面都有可食用的藕。
此刻听苏云朵这么一说,陆瑾康不由也想起了大长公主府似乎从来没有在这片湖挖过什么藕,那么大长公府岂不是手握着聚宝盆就那么亏损了许多年?!那还真正是暴殄天物!
至于苏云朵所说的荷叶茶,陆瑾康也没听说过,只知道荷叶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做荷叶鸡,当然莲子他还是知道的,府里大多数女眷都喜欢吃红枣莲子汤。
可是这湖既大又深,挖藕又不像起鱼,可以用网直接网,藕长在湖底的淤泥里,要挖藕就得排尽湖水,这么大片湖排水可不容易,就算有办法排水,待挖了藕又该从哪里进水将这片湖再注满?
这些可都是问题,想来大长公主府没能挖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吧。
看着陆瑾康的一双浓眉紧蹙成一团,苏云朵吸稍想想大致猜到他此刻心里的想法,不由莞尔:“夫君是在担心排水和进水吗?夫君莫不是忘了咱们早有请人探查这个湖?”
陆瑾康觉得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刚与大长公主府接洽,苏云朵就让他请了专人私下对这个湖进行探查,因为最近事多,他倒是将这事给忘记了。
难不成已经有了结果?
苏云朵展颜一笑道:“前些日子结果已经送进府来了,虽说还没查出进出口到底在哪里,却肯定了这个湖是活水。”
既然是活水,那必定就出有进。
只是当他们从大长公主府接过这个庄子以后,这庄子里的人却没人说得上来,这进出口到底在哪里。
无奈的苏云朵只得再次花了钱让人寻找出这个湖的进出口,只是时间尚短,这个确切的位置还没有找到,想必还需要一段时间。
陆瑾康听了苏云朵的这种种安排,不由打心里感叹苏云朵的细致和高瞻远瞩。
想当初他刚与大长公主接洽,苏云朵就开始着手从葛山村接人,那个时候他还打趣苏云朵,觉得苏云朵太过急躁,如今回头再看,自己在生意和农事方面不如苏云朵良多。
故而陆瑾康在农事和生意方面,自是极放心苏云朵的安排,也乐意听从苏云朵的安排。
对于这个庄子,苏云朵的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只是有些东西她心里还没有底,需要等郑大牛带着人过来再细细探查过来才能最终确定。
既然这个湖里的荷是食用荷,湖面上的事倒是不算急,就要找出排水进水的
这事不急,待郑大牛来了,与请的专业人士一同细细地慢慢探查寻找。
如今不过才四月,离挖藕还有大半年时间,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这庄子最需要解决的事还是如何将那近两百亩良田得合理利用起来,按照那些良田的土质,苏云朵自然是想种植水稻。
这个时代粮食亩产低,一季水稻能收个三四百斤已属高产。
虽说苏云朵在杨家集有近五百亩良田,在乐游山庄也有百来亩良田,可她要养活的人也多,需要的粮食也量也就比较大。
在姜霄的努力下,如今杨家集那边的粮食倒是勉强可以算是自供自足。
但是苏云朵对酒坊的发展有些新思路,若这个新思路能够如愿展开,粮食的缺口可就更大了。
乐游山庄那百来亩良田种的是碧粳米,产量更低,苏云朵却也不舍得放弃碧粳米的种植。
毕竟无论是东明坊的陆老太太还是镇国公府的安氏等人,平日里吃的都是乐游山庄出品的碧粳米,她总不好为了自己赚钱让老人家没了口福。
如何利用好“荷园”的这近两百亩良田已经迫在眉睫。
不仅仅是这近两百亩的良田开发,苏云朵觉得若能将这个园子各自进行合适利用巨大的收益完全可期。
该如何开发好这些良田,苏云朵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姜霄,杨家集那近五百亩良田在姜霄手上算是焕发了新生。
虽说还没达到苏云朵想要的巅峰,相距却越来越近了。
苏云朵的前世在南方的农村长大,在那里基本是两季水稻一季小麦,一年可收三季粮食。
到了这里,再好的良田基本也就两季,一季水稻一季经济作物,且亩产都不高。
她曾经有意无意地将前世三季种植的理念透给姜霄,姜霄已经开始小范围试验,想必不远的将来三季不是梦想。
苏云朵明白粮食种植的季节不等人,四月初正是水稻插秧的季节,杨家集那五百亩水田应该已经开始插秧了,偏“荷园”的水田还荒着,别说育秧连基本的深耕都没做,再拖下去这两百亩良田只能种些其他的经济作物了。
只是这个时候才开始育秧显然已经太晚,苏云朵想了想,与陆瑾康商量着想亲自往杨家集去一趟,与姜霄探讨一下,该如何补救。
陆瑾康却不愿意苏云朵如此辛苦,只让九儿往杨家集跑一趟,让姜霄来“荷园”看看指导一二,若能补救自然最好,若真的错过了季节,那也只能先种些其他的作物,聊胜于无。
苏云朵叹了口气,这事也只能先这样了,要是早半个月买下这个庄子就好了,就能赶上育秧的时节,让姜霄在育秧的时候替“荷园”多育些秧,也就不会有今日之憾了。
叹息无益,只待姜霄来这边看过再说。
时辰不算早了,苏云朵与陆瑾康又匆匆去了不远处的“第二养殖场”,陈林波已经带着人陆续往这边运送鸭子。
为了提高小鸭的成活率,这次从松花庄运过来的不仅仅只有小鸭,还有一部分成年的鸭子。
苏云朵和陆瑾康到达这边的时候,这些成年鸭子正嘎嘎叫着快活地在池面上游弋。
原本只敢在岸边叽叽叫的小鸭也探头探脑地往池面上去,先是一只、两只,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鸭扑通着下了池子,场面很是喜庆。
看着快活地水面上游弋的大小鸭子,陈林波喜得眉开眼笑:“这水面肥得很,这里的鸭子长势绝对比松花庄的要好,估计最多再过三个月这里的小鸭子就能下蛋了!”
顿了片刻,陈林波有些迟疑地说道:“这水面不知可否放些鱼苗虾苗下去,既能给鸭子增食,那些能够逃过鸭嘴的鱼虾长大了,多少也能增些收益。”
苏云朵不由笑了,这陈林波也是个有想法肯动脑子的人,这样很好,有他在这里负责养殖她也就能放心了。
陈林波只养过鸭并没养过鱼,虽说有心尝试却也不敢自作主张,故而才迟疑不决地提了这么一句,没想到却得到了苏云朵的赞赏:“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过几日会有人来这边,届时该投放什么鱼苗虾苗,投放量多少,陈管事听他的指挥即可。”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如今的郑大牛已经算得上养殖专家了,由他前来总管养殖,苏云朵手中的几处水面收益可期。
看着陈林波,就不由想起杨家集的姜霄、江海子、铜山,酒坊的张平安、春雷,替她管理商铺的曾望,还有即将到来的郑大牛,苏云朵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手上已经积聚了这么多的能人!
还有替她打理飘香楼的白芍夫妻,即将替她打理“云裳”的紫苏等,有这么多的人手,来年的收益真正是大有可期。
第726章 小心思
郑大牛一家如期到达京城,快三年没见,郑大牛比当年精神多了,郑母看着也不再病歪歪的,显然调养得很不错。
十二岁的郑小倩也渐渐长开,不再是那个瘦骨伶仃面黄肌瘦的小姑娘了,只是依然显得有些腼腆。
郑大牛的新妻子是柳氏族里和离的归家女,名叫柳如眉,在苏云朵穿越之前就已经出嫁,她和离回归葛山村的时候,苏云朵一家已经来了京城,故而苏云朵对柳如眉还真没什么印象。
不过柳如眉对苏云朵一家却记忆犹新,据说她还曾经跟着宁氏尝过几日绣活,而她当日出嫁时候的嫁衣还是宁氏教她绣的。
苏云朵让府中大管家安排郑大牛一家人在镇国公府的后街暂时住了几日,一是让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能够稍事缓缓长途跋涉的辛苦,二也是因为有事需要与郑大牛细谈,需要些时日。待她与郑大牛进行过交流,让郑大牛对她手中产业有个基本的了解,也好让她看看这几年来郑大牛的成长,才好给郑大牛做个定位,再安排这一家的去向。
这个过程说起来并不难,却也让苏云朵动了许多脑筋。
经过几日相处,苏云朵觉得郑大牛这三年的确长进不少,更让她欣喜的还在于去年她写信回去只是提了一些有关水上种植似是而非的理念,郑大牛和张忠就在葛山村的人工湖上琢磨着在水上种出了几种蔬菜,据说比在地里种出的蔬菜更水灵更鲜嫩。
“因为没有经验,光能浮在水面上的那个浮床都试了许多种,期间闹了许多笑话,试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试成功浮床。
在种植的时候又闹了不少笑话,最大的笑话就是直接将种子散浮床上,结果种子全漏进了湖里,后来用移栽的方式先在陆地育好苗,再次菜苗移到浮床。
只是试了快一年也只试着在湖面的水床上种出了空心菜、水芹菜和慈菇。”说完郑大牛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虽说郑大牛说得风轻云淡,甚至时不时还嘿嘿地自嘲两声,苏云朵却明白期间必定吃不了不少辛苦。
既然能在葛山村试种成功水上蔬菜,那么来这个相对可以算是南方的京城,水上种植的成功率应该更高。
苏云朵这个水上种植可不仅仅只是蔬菜,还有花卉和药材,她心里已经有了些基本的思路,如今有了郑大牛的加持,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郑大牛被苏云朵如此这般点拨之后,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只在城里住了几日就待不住了,主动向苏云朵提出要早日去庄子里。
苏云朵倒也没有刻意挽留,毕竟她让郑大牛来京城为的就是忙合理利用好手中的资源。
这次随郑大牛一同前来京城的还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子,两人是堂兄弟,都是郑大牛的远房堂侄子,大些的那个叫郑幼斌,今年十七岁,一个叫郑海斌,今年十五岁。
随着人口的增长,犀牛村的水面渐显不足,偏这两小子家里兄弟多,两人既不是长又不是幼,在家里上不上下不下的,最终只得被家人打发出去找事做。
可是他们生在犀牛村长在犀牛村,从小接触的就是水和鱼,并不会做其他的农事,在外面跑了不少日子,最后连饱腹的活都找不到,最终还是家里长辈想到了在葛山村为苏家打理人工湖的郑大牛。
郑大牛在葛山村虽说大小算是个管事,说白了也不过只是个长工,他手上的确也有些用人的权限,可是也仅仅只有偶尔请个短工的权力,像这种想要长期留下来做工的,郑大牛是没有权力的。
郑大牛有些为难,最终还是新娶的媳妇柳如眉提了建议,让他直接去找孔老大夫问问,能成最好,不能成,他也算对村里人有个交待。
郑母对柳如眉的建议十分赞同,若是村里其他人找上门来,郑母自是不会多这个嘴的。
只是这两家在郑父病世,郑母病重之时,伸手帮过他们。
于是郑大牛找到代苏家行使管理之责的孔老大夫,与孔老大夫说了这两小子的情况,只说这两小子想来在葛山村做事,却也没多说其他的话。
苏家的这个人工湖一直比较缺人手,既然这两小子来自犀牛村,孔老大夫自是欢迎的,不过还是让张忠出面考察了这两小子。
经过张忠的老家,发现这两小子虽说年龄不大,不但水性很好,对养鱼养虾也很有些想法,反正苏家的湖面也正需要人手,于是就将这两小子留了下来,跟在郑大牛身边养鱼种菜,还真是做了许多事帮了许多忙。
这次苏云朵写信回葛山村要人,郑大牛索性就将他们一起带来了京城。
至于葛山村那边,有张忠在,又有今年刚从犀牛村招的人手,倒也不会缺人手。
在将郑大牛一家送去“荷园”安置之前,苏云朵与郑大牛、郑幼斌还有郑海滨重新签订用工合约,这次三人签订的都是长达十年的合约。
双方签订合约之前,郑大牛看着苏云朵数次欲言又止,想必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
苏云朵将郑大牛这一番欲言又止看在眼里,心里对郑大牛的小心思也有些猜测,想必多半与柳如眉和郑小倩有关,于是特地将郑大牛的合约放在最后。
果然待郑幼斌和郑海滨签好合约离开之后,郑大牛很有些忐忑地看着苏云朵道:“苏姑……哦,大太太……大太太,小的有个不请之情,想替小倩在大太太身边谋个差事。”
郑大牛终于将自己的小心思说出口,倒是让苏云朵松了口气,在此之前苏云朵想过如何安置郑小倩,留在她身边侍候只怕有些不可能,毕竟她身边侍候的人都是卖了身的奴婢,但是她手中的产业多,要给郑小倩安排个合适的差事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