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太皇太后更重要了,既然是新点心,自要我与皇上为太皇太后试吃,才是一番孝心啊!”石慧笑着接过宫女手中食盒。
太后身边的掌事正要叫人来试吃。石慧却捏起一块点心,掰开一半放入自己嘴里,一半喂给了太皇太后。准备试吃的宫女只得退了下去。
“嗯~甜!”太皇太后舒展出了笑容,“看来哀家的阿娇确实有些天分,这才学了几天功夫,可比宫里的厨子做的好。”
“皇祖母说好,我就放心了。以后,我每日都给皇祖母送。”
“你的孝心,皇祖母明白。”窦太皇太后摸了摸她的手道,“说吧,今日来找哀家又是为了什么事?”
“就是送点心啊!阿娇来看皇祖母难道还要理由吗?”
“不是为了皇上招贤纳士的事情?”皇太后道。
“皇上招贤纳士是皇祖母同意的,至于招什么贤纳什么士,那是皇祖母和皇上操心的事情,我可不管的。”石慧笑道。
窦太皇太后心下一愣,似乎没有料到石慧的回答。
皇上一登基就迫不及待的要发榜各地招贤纳士。一朝天子一朝臣,本也是常事,然而皇帝这等心急,太皇太后到底是不高兴的。可当初有馆陶长公主和陈阿娇从中说和,太皇太后还是同意了。
窦太皇太后并非短视之人,也知道招贤纳士于朝廷而言是件好事。
朝廷招贤纳士的消息一放出去,短短数月,长安城内就齐聚了许多人才。皇帝更是连着召见了许多下面举荐的贤士。
这些事原也没什么,既然是招贤纳士,能招来贤才才是国家兴亡之兆。可偏偏大受皇帝赞赏的都是儒家弟子。这些儒家弟子中有一人叫董仲舒,只是一介白衣,就向皇帝进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太皇太后笃行老庄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儒家这般嚣张的行径自然大为不悦。然而皇帝却对董仲舒大为赞赏,屡屡召见,颇为维护不说,还与太皇太后提出重用董仲舒。
第290章 大汉风云(四)
太皇太后是个敏锐的人,石慧虽然竭力模仿原主的性格,太皇太后还是感觉到了外孙女的变化。不过太皇太后再老谋深算,也不会往换了个人这样的可能性来怀疑。
在她看来,不过是陈阿娇终于在一次次挫折中,开始学着长大了,能够听得进去她老人家的教导了。
人活到太皇太后这个境界,对于许多事情也就不是那么看重了。正因为对人性的了解,所以不会对人期盼太深。陈阿娇一次次为皇帝说话,太皇太后未必一点意见都没有。可是到底是自己宠着长大的孩子,太皇太后便不愿意太过计较罢了。
太皇太后一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都已经死了,如今不过余下馆陶一个女儿罢了。下面的孙子辈晚辈倒是不少,可是能够入太皇太后眼的却不多,陈阿娇绝对是最得她老人家亲眼的一个。
陈阿娇虽然娇蛮,没有什么心计,但正因为她在太皇太后面前没有心计没有畏惧之心,反而得了太皇太后喜欢。可是这人啊,宠着宠着总要生出几分真心。
既然有了真心,她便难免要为陈阿娇多想一些。有她护着,陈阿娇怎么都好,然太皇太后很清楚,这世上没有人能活到天荒地老。她总是会死的,她死了,皇帝可会善待陈阿娇,善待她的女儿,善待窦家?
窦太皇太后可不会觉得陈阿娇做了皇后就万事无忧了。同样是皇后,惠帝的皇后张嫣过的是什么日子?景帝元后薄皇后是如何被废的?
若是陈阿娇真的能够自悟,太皇太后也能少操一些心。
太皇太后摸了摸石慧柔软的手掌,突然道:“阿娇觉得黄老之学与孔孟之道谁优谁劣?”
“黄老之说也好,孔孟之道也罢,对于他们的优劣,阿娇并不在意。”石慧顿了顿轻笑道,“若是让阿娇选,阿娇只在意谁有利于我。诸子百家不过都是统治者手中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主人。就好比打战可用兵家、墨家,法家司管刑狱,儒家善于教化万民。”
太皇太后突然愣住了,她完全没有料到会得到一个答案。突然没有了继续聊下去的欲望,太皇太后借口乏了就打发了石慧下去。
从哪以后,太皇太后好几日都没有在与石慧说起朝堂上的事情。不过石慧借着送点心,菜谱之类的理由,倒是往长乐宫去的勤快了。太皇太后虽然没有与她说起朝堂上的事情,却也不动声色开始教她一些东西。
虽然太皇太后教的很多东西以石慧的知识储备来说,可有可无。但石慧也表现的相当受教,表现喜人。
窦太皇太后不与石慧说政事,朝堂上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纷争越来越激烈。
董仲舒显然很善于迎合皇帝的想法,他的学说君权至上,大一统思想戳中了皇帝的野心。儒生们褒扬儒术,贬斥道家,鼓动皇帝实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议不向太皇太后奏事,圣旨无需太皇太后加盖印玺都搔到了皇帝的痒处。
然而他们只有皇帝,不尊太皇太后的这些行为却触怒了太皇太后,儒家的中书令王臧、御史大夫赵绾被罢官逐出长安,就连举荐二人的太尉窦婴和丞相田蚡也遭到了罢免。
魏其侯窦婴虽然是窦太皇太后的堂侄,却是皇帝的坚定拥护者。田蚡则是王太后的同母弟弟,皇帝的舅舅。对于太皇太后如此不留情面,让王太后和皇帝气愤不已。不过,王太后和皇帝都是善于隐忍的人,虽然对此愤懑不已,却也只能蛰伏待机。
转眼已经到了冬至日,参照以往惯例,宫中会举行盛大的宫宴和大傩驱邪的仪式。做为皇后,石慧将负责宫宴和驱邪仪式的许多工作。
长乐宫请安之时,王太后却突然当着太皇太后和皇帝的面问起了冬至日宫宴和大傩驱邪仪式的准备。石慧推说自己年轻识浅,主动请王太后出来主持仪式。
王太后面上恭敬柔顺,实际上却对权势有着比皇帝更热烈的心思。她过问此事本是有意插手,没想到石慧如此上道。早知如此,又何必在太皇太后宫中问起?
到底顾忌太皇太后的意思,王太后听到石慧的回话,下意识看向了太皇太后。
石慧抓着太皇太后的衣袖娇声道:“皇祖母,你就允了阿娇吧!阿娇倒是想让皇祖母教我,可是皇祖母平时忙于朝事,阿娇也不敢打扰,就允我和太后学学吧!”
“好好!”窦太皇太后笑道,“媳妇要孝敬婆婆,难道我还要阻着做坏人不成?”
只是一次宫宴,太皇太后也不担心王太后能翻出什么风浪。
见太皇太后答应,王太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有些不满。她对太皇太后谦恭奉承也不见太皇太后有所表示,没想到主持一个宫宴却要媳妇开口,自己才能插手。
太皇太后允了石慧寻王太后帮忙处理宫宴和主持大傩驱邪仪式,石慧便真日日去与王太后宫中商议此事。对于王太后的全力揽权,石慧表现的很上道。
石慧表示自己这半年研究菜谱颇有所得,只要负责宫宴菜式就好。至于那些人员调度之类的事情都交给了王太后。这就等于将宫宴和大傩驱邪仪式的权利都交给了王太后,甚至她可以借机在宫中安插自己的人手。
毕竟这么大的节日,宫中有些人事变动也是正常的。
冬至日就在王太后期盼下到来,盛大的仪式随着礼乐之音开始。窦太皇太后一侧站着王太后,一侧站了皇帝,石慧立于皇帝身侧。
从仪式开始,王太后脸上就一直带着笑容,就连近来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的太皇太后和皇帝脸上也带着久违的笑容。
大傩驱邪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戴柳木面具的舞者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傩神,敲打傩鼓,跳起傩舞,唱“驱除疫鬼,祓除灾邪” 的歌,还分为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等。
大傩驱邪仪式进行到最后,皇帝要亲自燃起火把传递下去。变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扮演傩神的舞者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刺向了太皇太后。
“有刺客,护驾!”
大傩驱邪仪式非常盛大,除了从太皇太后、太后到皇帝、皇后和后宫妃嫔,就连馆陶等公主以及其他大臣和皇亲国戚都会掺加。这里聚集着许多皇室贵胄,那个不是身娇肉贵。
太皇太后身边的侍卫立即将那刺客一脚踢飞了出去,然而更多的刺客却冲向了皇帝与在场的皇族。场上一时间乱成了一团。
皇帝下意识站在了王太后身侧,拉开了与太皇太后,扬声道:“快保护太皇太后!”
听到皇帝的呼和,他身侧的护卫竟然真的丢下皇帝和王太后奔向了太皇太后所站的方向。
“太后小心!”王太后吓了一跳,见刺客的长剑已经刺到眼前,吓得闭上了眼睛,随手抓到身边的人挡在了身前。
皇帝猝不及防被王太后一拉,几乎是往剑尖上凑了上去,顿时冷汗直下。然而皇帝到底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又崇尚兵道,学过骑射之术。
几乎是本能驱使,皇帝拔出佩剑往身前一挡。然而那刺客武艺远在皇帝之上,三两下就已经将皇帝踢翻在地,打落了他的剑。眼看刺客一剑刺来,皇帝眼见避无可避,不由冷汗之下。
他从未见过武功如此高之人,朝廷虽然有不少高手,却无人能出此人之左右。明明左右都是护卫,却无一人能够近前相救,被他斩落剑下。
想到自己的许多大计,皇帝有一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切。然而就在下一刻,一个柔软的身体突然覆于身上。明明场上如此混乱嘈杂,皇帝却仿佛听到了剑刺入肉体的声音。
“阿娇姐!”皇帝震惊地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女人,心中生出几分从未有过的心慌,就好像一个至亲之人即将离开自己一样。
“彻儿,没事就好!”陈阿娇回到笑看着皇帝道。
刺客拔剑,血从她的腹部留了出来。很快无数侍卫冲上来,长矛将那刺客逼退下去,冲入人流之中。
刘彻按住陈阿娇身上的伤口:“阿娇姐,你不要死!”
他曾经无数次在陈阿娇这里受了气,暗中诅咒恨不得她立时死去。可是这一刻,他却如此不希望这个女人死去。
刺客最终还是被侍卫打退了,一共十名刺客,九人当场被诛杀,还有一人负伤逃走。太皇太后震怒,令人大肆搜索未央宫,直到找出最后一名刺客为止。
一日后,护卫方在长乐宫一口水井中找到了那名刺客。若非刺客身上的伤口符合,谁也不会想到她会是刺客。最后一名刺客竟然是王太后送给椒房殿的两名宫女之一。
第291章 大汉风云(五)
冬至盛宴变成了一场血腥杀戮,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不少皇室贵胄在这场盛宴中死去,死的还多为窦家和陈家的人。虽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只是一些纨绔子弟也足以让太皇太后多心。当然相较于这些人的死,让太皇太后尤为愤怒的还是皇后的伤势。
到底如今这长安城,这大汉天下,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窦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怒之下,长乐未央展开了一次严厉的梳洗。王太后和皇帝前脚提上来的心腹属下,后脚就被太皇太后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冬至日上的刺客都已经伏诛,然而指使这次刺杀的人却一直没有查出来。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个被王太后送到椒房殿的宫女秀月。秀月所受的伤并不致死,真正的死因是溺毙。然而是谁将这个在逃的刺客推出井中淹死呢?
这一切一切都让皇帝和太皇太后阴谋论了,开始怀疑宫中藏着一只深藏不露的黑手。死的都是窦家和陈家的人,刺客似乎又是冲着皇帝去的,这让窦太皇太后和皇帝都颇为在意。
调查越是没有结果,太皇太后和皇帝对这只幕后黑手也越发忌惮。这表示,宫中还隐藏着一个连他们都没有发现的“猎人”。
长安城中最好的大夫都集中在了椒房殿,为救君重伤的皇后娘娘诊脉。皇后娘娘伤势颇重,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伤到了要害,日后只怕于生育有碍。
皇帝年少无子,中宫若是无法孕育皇子,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君不见先帝薄皇后不就是因为无子被废吗?因为此事,太皇太后大怒要将诊脉的大夫处死,却是皇后撑着病体求情,方保住了性命。
谁能够想到这一场刺杀本是最大受害者一手策划呢?石慧布下这个局,谋算甚多,却也不打算牵连几个无辜老大夫。这本是她要的结果,并不想这些老大夫为她的谋算罔送性命。
一个家族好比一颗大树,窦家和陈家借着窦太皇太后和馆陶长公主无疑都已经是参天大树。只是想要树长得更好些,少不得修一修枝桠。
那些死去的窦家和陈家人都是罪孽加身之人,就连陈阿娇的两位兄长都受伤不轻。陈须和陈蟜之所以受伤,却是石慧对于两人好色的惩罚。
冬至日刺杀的刺客除却秀月,余者都是藩王们留在京中的死士。大汉对于后宫管制并不严苛,做为皇后是可以出宫的。皇后背后有馆陶长公主和陈家,石慧借着出宫挑选人手建立自己的势力并不难。
石慧查明了藩王私下的一些隐秘,摸清楚他们与京中的联络方式,悄无声息换掉了他们的通信,将这些刺客引入宫中。这些刺客至死都以为自己在执行背后主子的命令开始这场刺杀。
王太后送来椒房殿的两个宫女明面上是为了争宠,膈应皇后。实际上其中一人是王太后埋在椒房殿的内应,这个人自然就是秀月。
当发现秀月试图在她给她下药,下的还是青楼妓馆中用的避孕药时,石慧就定下了这个计划。馆陶长公主数次暗示他笼络皇帝,早日生下皇子,石慧就已经有了想法。
秀月的出手,让石慧将这个计划迅速完善。
秀月不过是家人子出生,进宫之前毫无家世可言。石慧可不相信这样一个宫女能够轻易拿到这种禁药。
窦太皇太后虽然不太喜欢皇帝,但是与馆陶长公主一样都是期盼陈阿娇早日诞下麟儿的。皇帝未必喜欢陈阿娇,但是作为帝王,尤其是尚无子嗣的情况下,他还不至于容不下自己的亲生骨肉。
若说什么人最不希望皇后有孕,大约就是王太后了。从身份来说,有些奇怪,可是想到王太后的城府和气量倒也不难想。
若说皇帝不是长情之人,王太后就是过河拆桥的行家。一个为了手中权势,自己的亲生女儿尚且可以随意抛弃和利用的人,谁又能指望她会在意一个根本没有机会出现的孙儿(孙女)呢?
对于王太后来说更可怕的是陈阿娇继续得势,眼睁睁看着陈阿娇的位子越来越稳绝对不是王太后愿意看到的。
知道陈阿娇再也不能有孕,王太后心中愉悦,面上却不显。若是这次宫宴不是她主持,若是重伤皇后的刺客不是她送去椒房殿的人,或许她还能不痛不痒地安慰几句,顺便表达一下中宫无子的担心。